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3卷  第9期

述评
积极探索可控性环境和行为因素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作用
潘臣炜
2022, 43(9): 1281-128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1
摘要(614) HTML (238) PDF(218)
摘要: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健康战略的层面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作用较为明显, 但也存在较多局限性, 因此需要探寻更多近视防控的有效方法进行综合干预。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 在推进增加日间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同时, 应加强对增加室内环境中高频视觉信息、调节睡眠和生物节律以及饮食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新的可控性环境和行为因素研究, 并积极转化为近视防控适宜技术。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领域科学研究趋势及热点
张欣
2022, 43(9): 1284-128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2
摘要(490) HTML (524) PDF(168)
摘要:
为总结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的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文章梳理了2012—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对儿少卫生(原申请代码H2606,现申请代码H3006)和妇幼保健(原申请代码H2605,现申请代码H3005)2个领域资助的常规项目数和项目内容。结果显示项目数有所增加,形成了相对稳定资助规模。根据儿童少年和妇女健康的特殊健康需要,形成了学科整体研究趋势和学科研究热点,推动了中国儿童、妇女健康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并受益于中国的儿童、青少年及妇女健康。
专题笔谈
晚清时期学校卫生教育形式
高迪思, 马迎华, 甄橙
2022, 43(9): 1288-129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3
摘要(374) HTML (140) PDF(46)
摘要:
中国的学校卫生教育工作始于晚清, 本土新式学堂和西方教会学校均有涉及, 并呈现不同特点。本土学堂以强体强国为目标, 教育内容中西兼有, 并逐渐走上自主研发之路; 教会学校以传播教义和西方卫生观念为目标, 教育内容以西方为主, 同时引进西方学校卫生制度。研究通过比较晚清政府时期两种学校卫生教育的开展, 分析二者在教育目标、途径和内容等方面的不同, 总结出中西方关于教育、身体和卫生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二者不同的根本原因。
儿童青少年近视专栏
基于中文数据库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应智琦, 钱登娟, 李丹琳, 王诚, 梁刚, 潘臣炜
2022, 43(9): 1293-129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4
摘要(549) HTML (203) PDF(97)
摘要:
  目的  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 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 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数据库中2000—2021年的725篇有效中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爆发,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并制作可视化图谱。  结果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研究领域经历了初步形成期-发展期-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 预计未来的年发文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近视""青少年""儿童""学生"是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频次分别为667, 535, 288, 47);关键词"青少年"爆发开始时间最早, "学生"爆发强度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 张宁、唐文婷、陶芳标、杨晓等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结论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领域研究重点逐渐向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转移, 儿童青少年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 未来针对近视防控与治疗手段的研究将会成为热点。
近视队列江苏省中部地区2年追踪调查结果
黄立民, 王艳, 潘臣炜, 张凤云, 姚庆兵, 朱月潜, 朱维维, 李子林, 徐迎娣, 陈少春, 茆在平, 张锡彦, 杨婕
2022, 43(9): 1298-13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5
摘要(401) HTML (205) PDF(66)
摘要:
  目的  基于江苏省学生常见病监测、队列及干预研究探索生长参数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城市化进程较快地区儿童屈光档案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以学校为单位的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选取江苏省仪征市学生1 187名,并对2019—2020年追踪人群近视及其相关参数进行差异性比较,采用Cox回归多元统计模型探索儿童青少年生长参数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  结果  2019年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近视率分别为5.4%,21.5%,37.3%,2020年各学段近视率分别增长至25.3%,43.3%,58.1%(χ2值分别为53.59,49.63,32.52,P值均<0.01)。2019年右眼/左眼散瞳后屈光度均值分别为(0.30±1.24/0.39±1.26)D,2020年右眼/左眼散瞳后屈光度均值分别为(-0.33±1.54/-0.19±1.55)D。基于Cox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年龄(HR=1.21,95%CI=1.09~1.34)、裸眼视力(HR=0.08,95%CI=0.07~0.11)、身高(HR=0.98,95%CI=0.97~0.99)与近视发生发展呈现相关性(P值均 < 0.05)。  结论  江苏省中部地区近视增长速度快,建议屈光度、眼轴长度、裸眼视力、年龄、身高等指标纳入地区儿童青少年屈光档案。
上海市黄浦区屈光筛查异常儿童青少年复诊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陈健, 何鲜桂, 赵雪斐, 朱晶, 谢晖, 潘臣炜, 王菁菁
2022, 43(9): 1301-130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6
摘要(349) HTML (109) PDF(55)
摘要:
  目的  了解屈光筛查异常儿童青少年复诊率和复诊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 为加强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管理与应用、提升近视防控效率和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选取上海市黄浦区3所小学和3所初中学校开展调查, 对所有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包括视力、非睫状肌麻痹电脑验光和眼轴长度等眼科检查, 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复诊及相关因素信息,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诊的相关因素。  结果  筛查出疑似屈光异常的儿童青少年共2 104名, 通知需复诊儿童青少年实际复诊率60.4%, 其中指定定点医院复诊占58.8%。筛查前已有近视(OR=1.37, 95%CI=1.08~1.72)、筛查前已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OR=2.05, 95%CI=1.62~2.59)、初筛后近视度数(OR-0.5 D以下=2.08, 95%CI=1.48~2.92, OR-3.0~-0.5 D=1.86, 95%CI=1.47~2.36)、初筛结果家长知晓(OR=2.92, 95%CI=1.89~4.50)、对复诊建议满意(OR=3.54, 95%CI=1.16~10.79)等5个因素为屈光筛查异常儿童青少年复诊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屈光筛查异常需复诊儿童青少年实际复诊率有待提高。需进一步优化屈光档案医防融合信息化, 针对重点人群加强科普宣教、规范初筛屈光检查结果的专业解读, 并通过健康宣教提升家长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实现屈光档案分级分类全流程闭环管理。
多焦软镜与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杜婉丽, 吴彩云, 梁刚, 张瑜, 马小英, 连露露
2022, 43(9): 1305-130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7
摘要(373) HTML (259) PDF(39)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多焦软镜和角膜塑形镜的研究, 比较两者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临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选择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配戴硬性角膜塑形镜和多焦软镜的患者各60例(120眼), 两组均在戴镜前, 戴镜后1, 3, 6, 12个月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 同时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染色评分(CSF)、睑板腺功能评估, 分析戴镜前后眼表功能, 并对两组患者在戴镜6, 12, 18个月后观察眼轴及屈光度数变化, 以评估近视控制效果。  结果  硬镜组BUT在戴镜后2月开始低于软镜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 P < 0.05)。硬镜组戴镜后1个月开始, BUT短于戴镜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5.83, P < 0.05)。软镜组在戴镜6个月后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 P>0.05)。CSF和睑板腺功能评估两组在戴镜前后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值分别为1.55, 1.38, 10.15, 1.50, F组间值分别为2.31, 0.02, P值均>0.05)。硬镜组戴镜后18个月, 球镜度数平均增长-0.53 D, 和戴镜前近视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 P < 0.05)。软镜组戴镜后18个月, 球镜度数平均增长-0.34 D, 和戴镜前近视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 P < 0.05)。硬镜组和软镜组戴镜后18个月, 眼轴的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3, 2.83, P值均 < 0.05)。  结论  角膜塑形镜和多焦软镜均为控制近视安全有效的措施。
上海地区4~14岁儿童1年屈光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项凯迪, 王菁菁, 潘臣炜, 陈军, 戚紫怡, 邹海东, 许迅, 何鲜桂
2022, 43(9): 1309-131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8
摘要(399) HTML (136) PDF(81)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和屈光状态儿童屈光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方案制定和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已有队列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嘉定区和松江区共20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收集1 510名4~14岁儿童2015年基线及2016年1年随访数据,包括睫状肌麻痹等效球镜(SER)、眼轴长度(AL)和角膜曲率等,分析SER和AL在不同年龄、屈光状态儿童中的分布和进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索SER进展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4~5岁儿童ΔSER保持相对稳定(平均-0.08~-0.07 D/年),6岁以上各年龄段SER均向近视方向明显漂移(平均-0.50~-0.31 D/年),11岁后回落至-0.44~-0.33 D/年;ΔAL在4~10岁组为0.27~0.35 mm/年,11~14岁组降低为0.15~0.22 mm/年。新发近视者的ΔSER和ΔAL最大[(-0.90±0.05)D,(0.51±0.02)mm],其次是低度近视组[(-0.68±0.04)D,(0.36±0.02)mm],中高度近视组[(-0.49±0.06)D,(0.23±0.03)mm]再次之,远视组[(-0.21±0.02)D,(0.26±0.01)mm]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年龄(β=-0.07)、基线SER(β=0.05)和ΔAL(β=-0.78)是4~10岁组屈光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ΔAL(β=-1.55)是11~14岁组屈光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学龄前阶段儿童眼轴多为生理性增长,应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等防止其超越生理性范围增长引起屈光近视化进展。小学阶段、近视前期和低度近视对象是近视防控重点动态监控和干预人群。
上海地区6~8岁儿童近视前期流行病学调查
戚紫怡, 何鲜桂, 潘臣炜, 陈军, 谢辉, 杨金柳行, 杜林琳, 张波, 许迅, 王菁菁
2022, 43(9): 1314-131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09
摘要(514) HTML (175) PDF(78)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6~8岁儿童近视前期的分布现状及进展规律, 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为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上海市8个区8所小学一、二年级2 037名学生开展2年随访调查研究, 基线及每年随访时进行视力、睫状肌麻痹电脑验光和眼轴长度等眼科检查, 收集相关因素问卷信息, 分析近视前期流行病学特征, 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前期和远视儿童发生近视的影响因素。  结果  基线、第1年和第2年随访的总体近视前期检出率分别为26.2%, 37.3%, 41.3%, 其中基线时6, 7, 8岁儿童近视前期检出率分别为20.7%, 37.0%, 42.6%, 2年随访时8, 9, 10岁儿童为31.5%, 38.3%, 41.4%, 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66, P值均>0.05)。基线近视前期儿童随访1年后近视发病率为31.5%, 随访2年后累计近视发病率为62.0%, 远高于远视儿童(0.6%和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基线近视前期、女生、父母均近视、基线AL与随访2年新发近视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近视前期低龄儿童2年内近视发生风险大, 是开展监测与近视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高年级小学生营养知识和社会心理因素与视屏行为的关系
李函凝, 张亚迪, 肖卓然, 阿丽亚·依加提, 李程, 胡翼飞, 余焕玲
2022, 43(9): 1319-132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0
摘要(425) HTML (149) PDF(61)
摘要:
  目的  高年级小学生视屏行为现状, 分析社会心理决定因素和营养相关知识对该行为的影响, 为改善儿童视屏行为的干预设计提供多方面的指导。  方法  于2020年1月, 方便抽取北京市2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共1 3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收集视屏行为(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自我效能、习惯强度、结果预期、目标实现能力和营养相关知识的相关信息。使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析。  结果  小学生视屏频率为5.0(3.0, 10.5)次/周, 视屏时间为37.5(9.6, 97.5)min/d。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目标实现能力、营养相关知识、习惯强度、自我效能和性别与视屏频率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6, 1.7, 4.9, 4.2, 1.5), 营养相关知识、习惯强度、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年级与视屏时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7, 5.6, 5.7, 1.6, 1.6, 1.7)(P值均 < 0.05)。随机森林结果显示, 重要程度排名前4位的相关因素, 视屏频率方面为自我效能、目标实现能力、习惯强度和营养相关知识, 视屏时间方面为自我效能、结果预期、营养相关知识和习惯强度。  结论  高年级小学生存在较严重的视屏行为, 应增大针对其相关因素的健康教育力度。
南京市3~11岁儿童父母对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的意愿
葛金金, 刘黎, 吴奇峰, 许新鹏, 尤华
2022, 43(9): 1324-132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1
摘要(368) HTML (163) PDF(34)
摘要:
  目的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究南京市父母为3~11岁子女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的意愿, 为开展该年龄段儿童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1 286名3~11岁儿童父母, 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编制的问卷调查其对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的意愿,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数据分析。  结果  90.2%的家长愿意为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模型可以解释加强针接种意愿方差变异的42.2%。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父母为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的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7和0.18, P值均 < 0.01);主观规范对接种意愿的直接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可以通过行为态度对接种意愿产生间接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7和0.13, P值均 < 0.01)。  结论  南京市父母为3~11岁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的意愿较高。计划行为理论对父母为子女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的意愿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行为态度是促进接种意愿形成的主要因素。
肥胖儿童青少年每日步数与减脂效果的剂量效应关系
陈泽恺, 朱琳, 李展权
2022, 43(9): 1329-133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2
摘要(494) HTML (178) PDF(48)
摘要:
  目的  探究肥胖儿童青少年每日不同步数与减脂效果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 以期为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减脂提供科学精准的理论依据。  方法  2021年7—8月, 在深圳减肥达人训练营招募48名10~17岁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4周封闭式运动训练, 使用ActiGraph GT3X+监控每日步数, 通过干预前后身体成分指标的变化评价减脂效果。干预前后指标的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每日步数与减脂效果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使用线性回归及分段回归分析, 非线性关系的分析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  结果  干预后体脂肪量(27.50±7.33)kg、体脂百分比(36.17±5.59)%、瘦体重(47.55±6.48)kg、骨骼肌量(26.14±3.84)kg较干预前均下降(t值分别为21.04, 13.32, 7.65, 8.35, P值均<0.05), 每日步数与以上指标的变化量间存在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P值均<0.05);分段回归结果显示, 校正年龄、性别和基线BMI后, 每日步数每增加1 000步, 体脂肪量增加0.44(95%CI=0.03~0.84)kg、体脂百分比增加0.61%(95%CI=0.17%~1.04%)。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基线BMI后, 当每日步数8 300~11 400时, 每日步数每增加1 000步, 瘦体重增加0.58(95%CI=0.11~1.04)kg、骨骼肌量增加0.29(95%CI=0.03~0.54)kg。  结论  肥胖儿童青少年每日步数与减脂效果间存在非线性的剂量-效应关系, 为了达到最佳减脂效率, 每日步数以8 300~1 1400步为宜。
西藏青少年2019年吸烟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国胜, 拉布·拉巴卓玛
2022, 43(9): 1333-133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3
摘要(408) HTML (177) PDF(39)
摘要:
  目的  了解西藏青少年烟草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干预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于2019年8—10月, 采用与人口数量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藏4 9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西藏青少年现在吸烟率的相关因素。  结果  2019年西藏青少年现在吸烟率为11.3%(563/4 983), 尝试吸烟率为21.8%(1 086/4 983), 二手烟暴露率为62.4%(3 111/4 983)。82.9%的吸烟者表示想要戒烟, 79.9%的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内有过尝试戒烟行为, 仅有11.7%的吸烟者表示受到过专业人员的戒烟帮助或建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城市(OR=2.38)、三年级(OR=1.51)、学校类型为普通高中(OR=2.90)或职业高中(OR=3.53)、男生(OR=16.93)、每周零花钱≥50元(OR=1.93)、暴露于二手烟(OR=16.12)、认为二手烟可能会(OR=1.40)或可能不会(OR=4.89)产生危害、暴露于烟草广告(OR=1.83)、朋友吸烟(OR=7.47)、几乎每天能看到教师吸烟(OR=1.79)与青少年现在吸烟行为均呈正相关; 认为吸烟行为能减少吸引力(OR=0.54)与青少年现在吸烟行为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2019年西藏青少年吸烟及尝试吸烟行为较普遍, 二手烟暴露问题较严重, 职业高中学生是开展控烟干预的重点人群, 学校为控烟干预的重点场所。
小学生家长伤害预防监护能力情况
殷小雅, 陈勃昊, 朱莹, 李艺扬, 汤表倩, 姚淑娴, 刘汗青, 王书梅
2022, 43(9): 1337-134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4
摘要(401) HTML (178) PDF(29)
摘要:
  目的  了解小学生家长的儿童伤害预防监护能力, 并分析其关联因素, 为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于2021年5—6月从上海市(虹口、金山和宝山)3个行政区的3所小学抽取2 577名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根据本研究团队前期开发的儿童伤害预防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6~11岁)制成。将评估结果转换为标准化得分进行描述性分析, 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家长在环境、产品、行为与技能和心理4个一级指标的标准化得分分别为(0.91±0.08)(0.93±0.08)(0.97±0.04)(0.95±0.05)分, 监护能力标准化得分为(0.95±0.04)分。家长在知识、态度和实践3个维度的标准化得分分别为(0.99±0.03)(0.97±0.05)(0.89±0.10)分。母亲的伤害预防知、信、行及总分均高于父亲; 高学历家长的伤害预防知、信、行及总分均高于低学历家长; 家长认为"父母"这一社会角色越重要, 其得分越高。  结论  小学生家长儿童伤害预防的整体实践水平与其知识和态度之间存在差距。监护角色、学历和家长对父母角色重要性的认知是影响其伤害预防监护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针对不同监护角色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家长有针对性地探索更适合、其更易接受的伤害预防监护干预措施。
心理卫生
父母婚姻质量与中小学生受欺凌及自伤行为的关系
郝义彬, 张恒榛, 吴柯, 田卓旸, 赵明扬, 张文森, 杨斌, 孙长青, 权菊青, 马婧
2022, 43(9): 1342-134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5
摘要(367) HTML (143) PDF(81)
摘要:
  目的  探讨父母婚姻状况与中小学生受欺凌情况及自伤行为的关系, 为预防中小学生的自伤行为提供干预支持。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南阳、安阳和新乡市11 107名中小学生, 采用自编中小学生欺凌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中小学生中男生的受欺凌报告率(18.1%)高于女生(9.8%), 女生的自伤行为报告率(3.9%)高于男生(3.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5.56, 4.64, P值均 < 0.05);受欺凌程度(r=0.44)和受欺凌种类数(r=0.42)与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P值均< 0.01), 父母婚姻关系与自伤行为呈负相关(r=-0.11, P< 0.01);父母婚姻状况对受欺凌程度(β=-0.01)、种类数(β=-0.05)与自伤行为水平之间的关系均有负向调节作用(P值均 < 0.01)。  结论  父母婚姻质量在中小学生受欺凌影响自伤行为中起调节作用, 父母婚姻质量越低, 受欺凌子女自伤行为风险越高。应关注受欺凌青少年的父母婚姻质量, 从而更好地避免受欺凌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
中学生社会排斥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策略与被欺凌后求助意愿的关系
熊雅妮, 马晓燕, 罗心诚, 杨玉悦, 徐盛朝, 胡康, 黄鹏
2022, 43(9): 1346-13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6
摘要(391) HTML (155) PDF(39)
摘要:
  目的  了解社会排斥、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策略与中学生被欺凌后求助意愿的关系, 为合理干预中学生校园欺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崇仁第二中学2 0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Olweus欺凌问卷、求助意愿量表、社会排斥量表、人格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其中381名被欺凌者进行调查, 并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初、高中生被欺凌后求助意愿报告率分别为55.88%(133/238)和58.74%(84/14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 P>0.05), 初、高中生被欺凌后求助意愿报告率在性别和户籍所在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初中生中, 与无求助意愿者(3.83±0.78, 3.35±1.03, 3.33±1.03, 29.81±7.77)相比, 有求助意愿者被拒绝得分(3.57±0.75)较低, 亲和性和开放性人格特质得分(3.69±0.88, 3.72±0.79)均较高, 认知重评得分(32.42±8.25)也较高; 在高中生中, 有求助意愿者被拒绝和表达抑制得分(3.51±0.67, 26.96±7.47)低于无求助意愿者(3.76±0.72, 30.76±7.06), 外向性人格特质得分(3.61±0.95)高于无求助意愿者(3.25±1.04)(P值均 < 0.05)。对数二项回归分析显示, 表达抑制(OR=0.94, P=0.02)降低高中生被欺凌后的求助意愿。  结论  社会排斥、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策略与初、高中生被欺凌后的求助意愿有一定关系。应积极关注中学生求助意愿的相关因素并鼓励中学生主动寻求帮助。
长春市脱发大学生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
陈威宇, 林夕, 崔宁
2022, 43(9): 1351-135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7
摘要(398) HTML (171) PDF(32)
摘要:
  目的  了解长春市脱发大学生抑郁情绪水平, 探讨影响脱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75名脱发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利用流调用抑郁量表、一般人口学问卷进行调查, 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脱发大学生中发生抑郁情绪者121名, 检出率为44.0%。女生(OR=2.26, 95%CI=1.22~4.20)、26~30岁(OR=2.43, 95%CI=1.01~5.85)、自评睡眠质量很差(OR=13.63, 95%CI=4.09~45.42)、自评人际关系受较大影响(OR=3.56, 95%CI=1.57~8.06)、感知到重度压力(OR=3.73, 95%CI=1.35~10.30)与脱发大学生发生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每周锻炼1~2次或3~5次及>5次, 与脱发大学生发生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脱发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 年龄、性别、睡眠质量、人际关系困扰、压力感知与锻炼情况等均可能影响脱发大学生发生抑郁情绪。
大学生童年期积极及不良经历与不确定心理压力的关联
邓宇, 侯皓, 严娜, 张曹辰, 沈彩奕, 陈梦娇, 王威
2022, 43(9): 1355-135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18
摘要(351) HTML (207) PDF(40)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不确定心理压力现状以及童年期经历与不确定心理压力的关联, 为大学生不确定心理压力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3—5月,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取江苏与湖北省1 81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电子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童年期积极经历、童年期不良经历以及不确定心理压力。运用Logistic回归探究童年期积极经历及不良经历与不确定心理压力的关联。  结果  大学生不确定心理压力的报告率为27.5%(500名)。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存在儿童虐待者的不确定心理压力发生风险是不存在组的2.10倍(OR=2.10, 95%CI=1.64~2.70), 有自我意识的青少年的不确定心理压力发生风险是没有自我意识组的37%(OR=0.37, 95%CI=0.24~0.57), 有积极的可预测生活的大学生不确定心理压力的发生风险是没有组的32%(OR=0.32, 95%CI=0.13~0.77)(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是不确定心理压力影响的敏感人群, 积极童年期经历的缺乏和高度不良的童年期经历都是不确定心理压力发生的相关因素。建议尽早筛查遭受高度不良童年期经历伤害与缺少积极童年期经历的青少年, 以保护其身心健康。
社会心理决定因素与小学生零食摄入行为的关联
阿丽亚·依加提, 张亚迪, 肖卓然, 李函凝, 李程, 胡翼飞, 余焕玲
2022, 43(9): 1363-136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0
摘要(309) HTML (135) PDF(33)
摘要: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习惯强度、目标意向和结果预期与高年级小学生零食摄入行为的关系, 为以社会认知理论为主的社会心理决定因素在儿童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1月,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评价北京市丰台区和西城区2所小学四至六年级1 353名学生的自我效能、习惯强度、目标意向、结果预期评分, 并调查零食摄入行为, 分析二者的关联。  结果  小学生每周零食摄入次数为5.0(3.0, 8.5)次, 每日摄入量为4.0(0.9, 22.9) g; 零食相关的结果预期评分为-1.0(-2.0, -1.0)分, 自我效能评分为(4.3±0.9)分, 习惯强度评分为1.0(1.0, 3.0)分, 目标意向评分为(4.2±1.2)分; 与零食摄入次数较低的学生相比, 零食摄入次数较高的小学生, 其结果预期、自我效能和目标意向评分均较低(t值分别为-9.0, 6.8, 5.2, 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与儿童零食摄入行为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7, 0.8), 习惯强度与儿童零食摄入行为呈正相关(OR=1.3)(P值均 < 0.05)。  结论  自我效能、习惯强度、目标意向和结果预期与儿童零食摄入行为相关, 可以作为儿童营养干预的理论基础。
疾病控制
绘画艺术在多动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陈妍, 李勇
2022, 43(9): 1367-137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1
摘要(637) HTML (353) PDF(93)
摘要:
  目的  探讨绘画艺术对多动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干预效果, 为明确绘画艺术干预对多动症儿童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 从河南安阳市文峰区3所小学随机选取60名多动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作为空白对照, 不接受任何干预, 观察组接受为期8周的绘画艺术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课堂目标行为达成率及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评分。  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 观察组儿童干预后各项课堂目标行为(上课不发出噪声、课堂上不重复老师讲话、遵守老师指令、上课不擅自离开座位、参与课堂活动)达成率均明显提高(χ2值分别为23.65, 30.54, 18.54, 16.98, 20.34, P值均 < 0.05), 并且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6.22, 36.02, 24.43, 38.55, 16.95, P值均 < 0.05)。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家长量表)结果显示, 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7.63, 8.42, 9.56, P值均 < 0.05), 并且均低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10.81, 11.25, 10.16, P值均 < 0.05)。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量表)结果显示, 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多动指数评分均降低(Z值分别为6.32, 7.56, 10.03, 9.18, P值均 < 0.05), 并且均低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11.66, 19.22, 12.24, 9.01, P值均 < 0.05)。  结论  对多动症儿童实施绘画艺术干预, 能够有效减少其课堂干扰行为, 提升专注力, 改善多动症行为对多动症儿童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2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何舒青, 张晓文, 陈会岩
2022, 43(9): 1380-13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4
摘要(410) HTML (177) PDF(26)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为进一步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针对2016-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6-2021年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从2.31‰, 1.85‰, 1.12‰下降至1.55‰, 1.07‰, 0.48‰。采用χ2趋势检验方法比较2016-2021年间死亡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3位是其他先天异常(除外先心病和先天愚型)(占18.79%)、早产/低出生体重(占16.36%)、出生窒息(占7.88%)。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为69.23%~80.00%, 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例为44.44%~71.43%。  结论  应结合主要死亡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干预及质量管理, 并进一步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重庆市2012—2021年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趋势分析
丁贤彬, 焦艳, 杨弦弦, 陈婷, 高旸, 毛德强, 龙凤, 丁睿
2022, 43(9): 1388-139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6
摘要(734) HTML (166) PDF(28)
摘要: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率及趋势变化, 为开展溺水干预提供建议。  方法  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ICD-10:W65.0~W74.9)个案信息来自于重庆市死因监测系统, 对不同性别、地区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死亡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 APC)表示。  结果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由2012年的9.57/10万、9.42/10万下降到2021年的2.80/10万、2.83/10万, APC分别为-13.15%, 13.06%(t值分别为10.93, 10.52, P值均 < 0.01)。2012-2021年男生溺水死亡率高于女生, 农村地区溺水死亡率高于城市(P值均 < 0.05)。0~4、5~9、10~14岁年龄组溺水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5.30%, 17.80%与11.40%下降, 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分别为-15.30%, -17.80%, -11.40%, t值分别为11.11, 9.22, 5.62, P值均 < 0.05)。自然水域是发生溺水死亡的主要场所, 约占80%。  结论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溺水死亡率呈快速下降的趋势, 男性、农村儿童青少年、0~14岁儿童是溺水防控的重点人群, 应继续加强溺水的综合防控。
上海市崇明区中学生功能性便秘筛查状况
庄羽骁, 许俊, 周红艳, 徐慧鲜, 王志勇, 胡颖
2022, 43(9): 1391-139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7
摘要(272) HTML (118) PDF(25)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中学生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 于2019年3-6月对上海市崇明区18周岁以下的4 969名在读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上海市崇明区中学生FC患病率为13.95%, 不同性别、学段、城乡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高中组中, 临毕业年级组FC的患病率(17.36%, 130/749)高于非临毕业年级组(13.77%, 201/1 460)(χ2=5.01, P=0.03), 市示范性高中组FC的患病率(18.23%, 115/631)高于普通高中组(13.07%, 49/375)和区示范性高中组(13.88%, 167/1 203)(χ2=7.43, 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体育锻炼频率、食用辛辣食品频率高、饮食中辛辣食品占比、食用蔬菜频率、饮食中蔬菜占比、每日饮水量、是否纳差、睡眠质量、是否就读于示范型学校与中学生FC有关(OR=0.11~7.71, P值均 < 0.05)。  结论  FC为上海市崇明区中学生的常见病, 好发于高中临毕业年级组, 且危险因素较多。
河南省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防龋5年效果评估
李凤娟, 许凤鸣, 王丽茹, 王旭, 刘晶晶, 王延鑫, 张书芳
2022, 43(9): 1396-139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8
摘要(306) HTML (144) PDF(21)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5年后, 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及患龋情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在河南省2015年参与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8个县区, 每个县区抽取1所项目学校, 每所学校抽取2~3个班的六年级学生。被抽中班级中2015年进行了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978名儿童作为实验组, 符合适应症但未进行窝沟封闭的344名儿童作为对照组, 对其第一恒磨牙封闭剂保留及患龋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窝沟封闭5年后, 封闭剂完全保留率15.84%, 部分保留率55.32%, 完全脱落率28.84%。实验组儿童龋病发病率及龋均(19.02%, 0.44±0.87)均低于对照组(27.91%, 0.54±1.00)(χ2/t值分别为11.98, -2.63, P值均 < 0.05), 龋齿降低率为31.85%, 纯收益率为8.59%。封闭剂保留率越高, 龋病发病率越低(χ趋势2=167.16, P < 0.01)。  结论  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远期效果良好, 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龋。
云南省2015—2019年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张紫嫣, 唐娴, 申慧杰, 焦锋, 黄源, 陈莹, 陈杨
2022, 43(9): 1399-140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9
摘要(404) HTML (130) PDF(31)
摘要:
  目的  探讨2015-2019年云南省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 为制定预防儿童意外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5-2019年云南省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病例性别分布、年龄组分布、死因顺位等特征作回顾性分析, 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估计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间死亡率的差异。  结果  云南省5~19岁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从2015年的19.15/10万下降至2019年的18.35/10万(Z=-3.36, P < 0.01)。道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火灾死亡率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867.01, 11.69, 147.60, 190.34, 7.23, 702.97, P值均 < 0.05)。意外伤害前3位死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除了意外跌落外, 道路交通事故、溺水、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火灾、全意外伤害死因15~19岁组死亡率高于5~9和10~14岁组(χ2值分别为764.47, 75.91, 31.75, 9.24, 114.96, 327.64, P值均 < 0.05)。前3位交通类型事故为骑(乘)摩托车人员的损伤、轻型货车或篷车事故损伤和驾(乘)小汽车人员的损伤, 分别占27.83%, 10.57%和7.90%。  讨论  需根据不同地区、年龄阶段、性别的儿童青少年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 减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和死亡率。
ATP2B1-eNOS通路基因多态性与生活方式对青少年血压偏高的交互作用
黄泽华, 谢铭, 肖田莉, 曾媛, 袁姝倩, 龚悦, 毛彬, 郑婵娟, 阳益德
2022, 43(9): 1407-141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1
摘要(293) HTML (123) PDF(23)
摘要:
  目的  探索ATP2B1-eNOS通路基因多态性对血压表型的基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 为阐明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  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设计, 于2019年7-8月对3所初中87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指标测量和血液样本收集。在外周血液样本提取DNA后, 对基因多态性(ATP2B1/rs17249754和rs2070759, eNOS/rs1799983和rs2070744)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表型之间的关联并纳入交互项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生活方式交互作用。  结果  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为9.52%(男生9.15%, 女生9.87%), 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 P=0.72)。男生和女生之间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MI)分类、出生体重、每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与每日在家玩电子游戏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eNOS/rs2070744多态性在隐性模型下与血压偏高存在关联, 且CC基因型携带者相较于TT/TC基因型携带者血压偏高的发生风险升高(OR=3.88, 95%CI=1.00~15.02, P < 0.05)。基因-生活方式交互作用结果显示, ATP2B1/rs2070759多态性与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对血压偏高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在每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间 < 1 h亚组中, TT/TG基因型携带者相较于GG基因型携带者会增加血压偏高发生风险(OR=2.65, 95%CI=1.11~6.30, P < 0.05);而每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间≥1 h亚组中, 与血压偏高无相关性。  结论  eNOS/rs2070744多态性与青少年血压偏高相关, ATP2B1/rs2070759多态性与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对血压偏高存在交互作用。青少年应增加在校体育锻炼时间, 这将有助于高血压易感者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天津某高校大学生视屏时间体力活动与颈肩痛的相关性
冯新熠, 闫旭, 董耀武
2022, 43(9): 1412-14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2
摘要(412) HTML (168) PDF(43)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某高校大学生视屏时间、体力活动与颈肩痛之间的关系, 为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4-6月, 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904名天津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视屏时间、体力活动与颈肩痛之间的关联。  结果  大学生性别间颈肩痛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5, 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视屏时间>6 h/d与男生颈肩痛的发生呈正相关(OR=4.55), 体力活动>150 min/周与女生颈肩痛的发生呈负相关(OR=0.63)(P值均 < 0.05)。本科生与研究生群体及大学生整体体力活动>150 min/周与颈肩痛发生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52, 1.26, 0.61), 视屏时间>6 h/d与颈肩痛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39, 6.18, 2.97)(P值均 < 0.05), 在男生及本科、研究生群体中均发现高视屏时间×高体力活动人群较低视屏时间×高体力活动人群的颈肩痛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2.96, 2.35, 2.93)(P值均 < 0.05)。  结论  体力活动不足与视屏时间过长会增加大学生颈肩痛的风险, 体力活动不足对颈肩痛的影响弱于视屏活动。建议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配合控制视屏时间, 增加体育锻炼, 进而预防大学生颈肩痛的发生。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江苏省3~6岁幼儿体质健康水平分析
殷跃, 何娟, 陈晶, 蔡杭, 张衡
2022, 43(9): 1372-137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2
摘要(337) HTML (129) PDF(35)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3~6岁幼儿体质健康现状, 为幼儿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依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中规定的方法和标准,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江苏省5 951名3~6岁幼儿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  结果  江苏省幼儿体质综合评价总体合格率为79.8%, 低于2020年全国平均水平(94.4%), 其中男童综合评价的优秀率(4.3%)、良好率(15.7%)和达标率(80.3%)高于女童(3.6%, 15.3%, 79.2%); 幼儿身高、体重指标普遍高于2020年全国水平; 各年龄组幼儿协调性低于全国水平(t=11.56, P < 0.01);江苏省5~6岁幼儿的柔韧性和身体平衡能力等方面素质相对较好。  结论  江苏省3~6岁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稳步增长, 其中身体柔韧性和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较好, 但下肢力量和爆发力、协调性等相关素质有待提高。建议科学推进幼儿体质监测、管理及其后续干预促进等工作。
银川市青少年体脂肪分布与骨矿物质含量的关系
周金玉, 白玲, 佟玲玲, 丁文清
2022, 43(9): 1376-13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3
摘要(349) HTML (126) PDF(15)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少年体脂肪分布与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 BMC)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 为青少年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银川市选取1 575名12~18岁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体成分及骨矿物质含量测定,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校正混杂因素后体脂肪分布与BMC水平的关系。  结果  除四肢-全身脂肪比(LTFR)外, 男生全身脂肪含量(fat mass, FM)、四肢脂肪含量(appendicular fat mass, AFM)、躯干脂肪含量(trunk fat mass, TFM)、躯干-全身脂肪比(TrTFR)、躯干-四肢脂肪比(TrLFR)均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13.52, -15.18, -12.47, -12.25, -7.96, P值均 < 0.05);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后, FM、AFM、TFM、LTFR、TrTFR均与BMC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其中TFM每增加1个标准差, BMC水平下降0.53个标准差(95%CI=-0.57~-0.49, P < 0.01)。在男生中, LTFR与BMC水平呈负相关(B=-0.07)(P < 0.01), 而在女生中无相关性(B=0.01, P=0.74);在女生中, TrLFR与BMC水平呈负相关(B=-0.06)(P=0.03), 而在男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B=-0.01, P=0.55)。  结论  青少年体脂肪分布存在性别差异, 且在这一时期, 体脂肪分布与骨矿物质含量显著相关。应多关注青少年体脂肪的分布, 为提早预防青少年骨代谢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晨血促黄体生成素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儿童青春期启动的筛查效能
刘华, 张梦莹, 宋庆
2022, 43(9): 1383-138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25
摘要(268) HTML (146) PDF(18)
摘要:
  目的  探索晨血促黄体生成素(L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对青春期启动的筛查切值点及筛查效能, 为合理开展GnRH刺激试验、促进儿童青春期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的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乳房发育在B2~B3期或睾丸体积在4.00~10.00 mL、同期在内分泌病房进行GnRH刺激试验的1 724名8~1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性腺容积, 采用GnRH刺激试验判断儿童青春期启动状况, 采用ROC曲线确定晨血LH、IGF-1筛查切值点, 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结果  男童睾丸容积(4.88±2.19) mL, 性腺启动者检出率75.5%;女童卵巢容积(1.78±0.65) mL, 性腺启动者检出率91.39%。GnRH刺激试验显示, 男、女童LH峰值中位数为13.22, 21.79 IU/L, LH/FSH峰值比中位数为2.13, 1.87, 青春期启动者597, 864例。男、女童晨血LH对青春期启动的筛查切值点为0.23(Kappa=0.60)和0.22 IU/L (Kappa=0.66), IGF-1切值点为187.00(Kappa=0.45)和178.00 IU/L (Kappa=0.46)。男童晨血LH单项筛查、女童晨血LH与IGF-1串联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筛查效能较好(Kappa指数分别为0.60, 0.64)。  结论  晨血LH、IGF-1是儿童青春期启动的良好预测指标, 当男童晨血LH达0.23 IU/L、女童晨血LH达0.22 IU/L且IGF-1达178.00 IU/L时, 应进行GnRH刺激试验明确青春期启动状况。
卫生监督
贵阳市 2015-2019 年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调查
陈露露, 张开菊, 杨俊, 张江萍, 罗鹏
2022, 43(9): 1403-140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0
摘要(363) HTML (157) PDF(31)
摘要: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贵阳市农村中小学校环境卫生状况, 为农村地区学校环境卫生基本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按照2015-2019年《贵阳市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要求,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贵阳市145所农村学校, 其中小学75所, 初中70所; 通过现场查看、填写问卷方式, 调查学校基本情况、学生饮水方式、校内供水方式以及学校厕所卫生状况等。  结果  2015-2019年, 贵阳市学生主要饮水方式为桶装水或净水器水, 占比从37.9%上升到72.4%;校内供水主要以村镇水厂供水为主, 从69.0%上升到93.1%;有独立式公厕、宿舍楼内有厕所的学校比例在65.6%~100.0%, 教学楼内有厕所的学校比例低于60.0%, 但独立式公厕、教学楼及宿舍楼内卫生厕所普及比例均在80.0%以上; 男厕所蹲位比合格率在93.1%~100.0%, 女厕所蹲位比合格率从44.8%上升到65.5%;厕所由专人管理的比例从31.0%下降到27.6%;经常提供肥皂的学校比例从20.7%上升到5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 P=0.01)。  结论  2015-2019年贵阳市农村环境卫生情况尚可, 学生饮水、校内供水及卫生厕所普及情况有所改善。建议增加教学楼内卫生厕所及女厕所蹲位数量, 进一步加强厕所专人负责;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全国中小学校教室课桌椅配备情况分析
王朔, 郭欣, 赵月朝, 钟发英
2022, 43(9): 1416-141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3
摘要(401) HTML (183) PDF(36)
摘要: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全国中小学校教室课桌椅配备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制定差异化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8-2021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中的153 568所中小学校, 并选取中小学校课桌椅配备相关数据, 计算课桌椅配备的合格率, 分析与中小学校两种型号课桌椅配备合格率相关的因素。  结果  2018-2021年全国中小学校课桌椅配备合格学校数113 986所, 课桌椅配备总体合格率为74.23%, 其中城区的合格率(78.10%)高于镇区(75.93%)和乡村(70.39%); 初中合格率(76.15%)高于高中(75.12%)和小学(73.56%); 东部合格率(84.07%)高于中部(77.24%)和西部(61.9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5.81, 95.29, 6 757.58, P值均 < 0.01)。随着年份的增长, 学校的课桌椅配备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全国中小学校课桌椅配备总体合格率不够理想, 虽近年来各项指标合格率均有上升趋势, 但仍应继续加强卫生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学校自身及社会各部门对学校课桌椅配备的重视程度, 制定差异化的干预策略。
湖州市学生午餐主要致病菌污染状况
袁瑞, 黄铮, 朱幸, 宋臻鹏, 闻栋
2022, 43(9): 1420-142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4
摘要(360) HTML (160) PDF(14)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州市学生午餐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为卫生监管、食源性疾病防制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随机采集湖州市77所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的学生午餐225份, 对其开展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菌、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 依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  结果  225份学生午餐总体不合格率为2.67%(6/225), 其中大肠埃希菌>100 CFU/g的比例为1.33%(3/225), 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11%, 1.33%, 0.89%和0.44%, 金黄色葡萄球菌≥104 CFU/g和蜡样芽胞杆菌≥105 CFU/g的比例均为0。不同学校类型间学生午餐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不合格样品主要来自小学食堂, 其不合格率为5.63%(4/71)。  结论  湖州市学生午餐总体卫生状况尚可, 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尤其应加强对小学的监督与管理。
综述
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与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书豪, 李富丽, 刘梦迪, 王连成
2022, 43(9): 1423-142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5
摘要(384) HTML (149) PDF(57)
摘要:
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脊柱畸形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并无明显的病理表现或临床症状(严重脊柱侧凸者除外),早期容易被忽略,但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将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通过早期开展脊柱侧凸筛查工作,可有效监测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状况,确保疾病的及时确诊、及时干预(支具等保守治疗方式),起到早期预防的作用,避免侧凸的进一步恶化与手术介入。研究将围绕脊柱侧凸的筛查和保守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睡眠及昼夜节律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关联
李丹琳, 刘民歆, 梁刚, 潘臣炜
2022, 43(9): 1428-143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6
摘要(403) HTML (202) PDF(81)
摘要: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影响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睡眠问题在儿童青少年中也普遍存在,如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延迟等。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命活动,受昼夜节律的影响,此外,近视也与睡眠和昼夜节律密切相关。研究通过回顾与总结相关文献,从人群流行病学、动物模型研究综述了睡眠、昼夜节律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关联,并探讨其中的生物学机制,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双酚A暴露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黄丹, 郝加虎
2022, 43(9): 1432-143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7
摘要(609) HTML (178) PDF(21)
摘要:
双酚A(bisphenol A, BPA)广泛存在于生活日用品及餐饮用品中,其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拟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影响免疫系统。通过归纳国内外关于BPA暴露与儿童哮喘关系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以及简要介绍BPA致儿童哮喘的相关发病机制,旨在为今后研究提供研究启示与方向建议。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机制及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廖粤生, 白莉莉
2022, 43(9): 1436-144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9.038
摘要(801) HTML (283) PDF(100)
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指一种包括冠状面上的侧弯、矢状面上的失平衡和椎体在横轴位上旋转在内的三维畸形,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合并有神经肌肉和骨骼等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弯。中国AIS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运动疗法对于预防与治疗AIS具有积极的效应,但其潜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AIS发生与发展的病理机制及运动疗法对AIS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期为治疗AIS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