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3卷  第11期

述评
促进儿童肥胖的预防性干预研究
刘峥, 王海俊
2022, 43(11): 1601-160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1
摘要(421) HTML (146) PDF(93)
摘要:
儿童肥胖是亟需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儿童肥胖的预防性干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在家长参与和干预保真度等方面仍具有挑战。倡导今后开展学龄前甚至孕前干预研究, 研发适用于不同地区、在大规模人群中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 同时从基因、心理和行为等多个角度系统地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为开展针对儿童特点的个性化肥胖干预和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专题笔谈
俞凤宾与学校卫生
朱传磊, 李永宸
2022, 43(11): 1605-160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2
摘要(301) HTML (126) PDF(19)
摘要:
俞凤宾是近代中国学校卫生先驱者中的重要一员。其学校卫生思想是运用近代学校卫生理论以解决中国学校卫生问题所做的初步尝试, 也是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学校卫生的推行关系到国家强盛与国民健康, 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先导; 能否处理好政府财政与学校卫生, 教师与学生、校医, 学校与家庭、视察员方面的关系, 是学校卫生工作成败的关键。
学龄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专栏
家庭支持在儿童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对知识和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彭远舟, 王海俊, 林艺, 冯向先, 张芳, 高爱钰, 周双, 刘峥
2022, 43(11): 1609-161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3
摘要(299) HTML (110) PDF(81)
摘要:
  目的  评估儿童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并探究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 以期为有效的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8—2019年在北京、长治、乌鲁木齐24所小学共1 392名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中开展的儿童饮食运动行为干预项目,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支持情况以及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在学校—家庭—个人3个层面上对干预组儿童开展饮食运动行为干预, 对儿童的饮食运动知识、饮食习惯、运动行为、静坐视屏行为进行评估, 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先分析干预对儿童认知和行为评分的作用, 再探讨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  结果  干预1年后, 相比对照组, 干预组饮食运动知识评分高(OR=2.34, 95%CI=1.71~3.21)、饮食习惯评分高(OR=2.58, 95%CI=1.75~3.82)和静坐视屏评分高(OR=1.91, 95%CI=1.35~2.68)的儿童比例明显升高(P值均 < 0.01), 干预组儿童存在家庭支持的比例提高(OR=3.45, 95%CI=2.19~5.45), 其中父亲(OR=2.70, 95%CI=1.68~4.35)、母亲(OR=3.71, 95%CI=2.28~6.04)、祖母(OR=1.65, 95%CI=1.00~2.70)和外祖母(OR=2.14, 95%CI=2.12~2.16)支持儿童控制体重的比例提高(P值均 < 0.05)。中介作用分析显示, 家庭支持在综合干预与儿童饮食习惯和静坐视屏评分的关联中存在中介作用。  结论  儿童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可促进其认知和行为, 家庭支持是重要的中介因素。将家庭干预纳入儿童肥胖综合防控策略可提高儿童饮食运动行为的干预效果。
中小学生家长肥胖知信行与子女腹型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
黄闪, 桂曌环, 章舒心, 姜楠, 黄绍逸, 普雪娅, 陈亚军
2022, 43(11): 1613-161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4
摘要(242) HTML (92) PDF(23)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中小学生腹型肥胖与家长肥胖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的关联性, 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于2013年9月从中国7省市抽取17 307名正常腰围学生, 进行9个月的随访, 最终14 118名6~18岁儿童青少年纳入分析。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收集家长肥胖相关知信行情况, 测量学生基线和随访腰围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家长知信行与子女腰围变化值以及腹型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性。  结果  6~18岁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前期和腹型肥胖的9个月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67%, 0.85%, 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的知识、信念、行为得分率分别为80.17%, 78.17%, 50.50%。校正混杂因素后, 家长信念得分与学生腰围变化值(β=-0.18, 95%CI=-0.26~-0.10)及腹型肥胖前期/腹型肥胖发生风险均呈负相关(OR=0.90, 95%CI=0.82~0.98)(P值均 < 0.05)。  结论  家长对子女肥胖持积极正确的信念与子女腹型肥胖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家长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预防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的发生。
北京东城区儿童肥胖综合干预的成本效果
周双, 王迪, 高爱钰, 李钦, 刘峥, 王海俊
2022, 43(11): 1618-162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5
摘要(271) HTML (92) PDF(32)
摘要:
  目的  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肥胖综合干预的成本效果, 为制定并在大规模人群中推广高效、经济的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12所小学三至五年级1 889名学生, 随机分为干预组(6所小学930名学生)和对照组(6所小学959名学生)。对干预组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肥胖综合干预, 包括制定肥胖相关的学校政策、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健康饮食。采用社会角度的成本分析方法, 评估干预项目的物资和人力成本。计算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每周不少于1 h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天数、摄入含糖饮料的学生比例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率。  结果  干预项目的物资成本为46 376.24元, 人力成本为46 197.32元, 合计为92 573.56元, 每名干预学生的人均成本为99.54元。学生肥胖相关知识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率为52.39%, 每周不少于1 h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天数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率为71.61%, 摄入含糖饮料的学生比例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率为2.26%。  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肥胖综合干预项目在增加学生肥胖相关知识及改善学生的饮食运动行为方面, 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儿童人格特征和饮食行为与肥胖的相关性
刘峥, 陈敬, 周双, 吕瑾莨, 冯向先, 林艺, 高爱钰, 张芳, 王海俊
2022, 43(11): 1622-162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6
摘要(282) HTML (108) PDF(34)
摘要:
  目的  探讨饮食行为在人格特征与儿童肥胖关联中的作用, 为有效预防中国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8年9月在北京、山西长治、新疆乌鲁木齐3个地区调查1 271名小学四年级儿童。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表测量人格特征, 使用儿童饮食行为问卷测量儿童饮食行为, 通过体格检查获取5个肥胖相关指标。  结果  校正性别、年龄和地区后, 严谨性人格标准化评分与儿童BMI(B=-0.227, 95%CI=-0.422~-0.031)、BMI Z评分(B=-0.081, 95%CI=-0.158~-0.006)、腰围(B=-0.720, 95%CI=-1.281~-0.159)、腰臀围比(B=-0.004, 95%CI=-0.007~ -0.001)和体脂百分比(B=-0.727, 95%CI=-1.293~-0.162)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5)。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 严谨性人格可能通过食物响应和情绪性过食行为影响BMI、BMI Z评分、腰围、腰臀围比和体脂百分比; 食物响应和情绪性过食行为在严谨性人格与5个肥胖相关指标的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7.5%~47.1%和0.9%~18.0%(P值均 < 0.05)。  结论  严谨性人格与较低的儿童肥胖风险相关, 食物响应和情绪性过食行为是两者关联的中介因素。应针对严谨性较低的儿童及时开展健康教育, 以早期预防肥胖的发生。
SH2B接头蛋白1基因多态性及生活行为方式与儿童肥胖的关系
宋洁云, 宋绮莹, 王辉, 王海俊
2022, 43(11): 1626-162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7
摘要(251) HTML (97) PDF(20)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国儿童人群中SH2B接头蛋白1基因(SH2B adaptor protein 1 gene, SH2B1)rs7498665多态性与肥胖及相关表型的关联, 为探讨生活方式对该多态性与肥胖关系的影响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北京市3 305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测量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利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对rs7498665多态性进行分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全部人群及不同饮食、运动水平下该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及相关表型的相关性。  结果  在非健康膳食摄入、不是每天吃早餐、经常摄入含糖饮料、不是每天进行中高强度体育锻炼情况下, rs7498665多态性G等位基因与肥胖存在相关性, 肥胖风险分别升高37%, 101%, 45%和64%(P值均 < 0.05)。对不同生活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rs7498665多态性只在非健康生活方式组的人群中与肥胖发生有关(OR=1.63, 95%CI=1.23~2.17, P < 0.01)。分析肥胖相关表型发现相同趋势的结果, 该位点与综合生活方式存在交互作用(P基因×生活方式 < 0.05)。  结论  SH2B1基因rs7498665多态性与肥胖易感的非健康生活方式对儿童肥胖及相关表型存在相互作用。
综合干预改善儿童体形认知准确性的效果研究
万中尚, 刘峥, 吕瑾莨, 周双, 冯向先, 林艺, 高爱钰, 张芳, 王海俊
2022, 43(11): 1630-163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8
摘要(243) HTML (89) PDF(13)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儿童体形认知准确性的改善效果, 为建立儿童正确的体形认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按行政区进行分层, 对北京、长治、乌鲁木齐24所小学四年级1 287名儿童进行综合干预(2018年9月—2019年6月), 干预组12所学校648名学生, 对照组12所学校639名学生。通过"Ma体形图"测量体形认知准确性, 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综合干预对儿童体形认知准确性的作用。  结果  基线时, 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体形认知准确率分别为56.6%和51.5%, 体形低估率分别为42.0%和47.7%, 体形高估率分别为1.4%和0.8%。干预后, 与对照组相比, 干预组儿童体形认知不准确率(OR=0.50, 95%CI=0.37~0.68, P < 0.01)和体形低估率下降(OR=0.37, 95%CI=0.26~0.54, P < 0.01), 体形高估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 干预对不同性别、营养状况、地区、独生/非独生子女儿童的体形认知准确性均有改善作用(交互项P值均>0.05)。  结论  儿童的体形认知不准确率较高, 以体形低估为主。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体形低估, 改善儿童体形认知准确性。
盐诱导激酶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与儿童肥胖表型的关联
李雪莹, 李晨雄, 宋洁云, 王辉, 王海俊
2022, 43(11): 1634-163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09
摘要(224) HTML (99) PDF(12)
摘要:
  目的  探讨盐诱导激酶3(SIK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相关表型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筛查干预提供证据。  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2 030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身体测量及超重肥胖分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基因型频率。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与肥胖、中心性肥胖相关表型的关联。使用Polyphen2数据库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对SIK3基因蛋白质功能的影响;使用GTEx数据库探索与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相关联的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  结果  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 C等位基因是儿童青少年肥胖、重度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肥胖=1.50,95%CI=1.10~2.04,P=0.01;OR重度肥胖=1.72,95%CI=1.23~2.39,P < 0.01)。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 C等位基因与腰围、腰高比存在正相关(β腰围=1.40,95%CI=0.28~2.52,P=0.01;β腰高比=0.01,95%CI=0.00~0.02,P=0.01);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 C等位基因对SIK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存在功能损害,且与心脏组织中APOA1基因表达升高相关。  结论  SIK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225230与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心性肥胖相关,且与APOA1表达相关,但与脂代谢之间的关联尚需进一步论证。
学生营养
重庆市0~12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
王旭, 刘霞, 朱兰兰, 邓宇, 肖湘, 刘永, 刘峰
2022, 43(11): 1638-164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0
摘要(262) HTML (88) PDF(18)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0~12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其维生素D缺乏(vitamin D deficiency, VDD)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规律儿童保健的0~6岁儿童1 877名和重庆市3所小学6~12岁学龄儿童707名,采集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自行设计问卷并分析维生素D缺乏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儿童血清25-(OH)-D平均质量体积浓度为(39.9±9.1) ng/mL,VDD检出率为14.59%。不同年龄段、就诊时间、就诊季节、体型、户外活动时间和维生素D补充情况儿童VDD检出率(0~3,4~6,7~12岁分别为14.73%,22.19%,10.47%;疫情前、疫情后分别为11.18%,17.08%;就诊季节春、夏、秋、冬分别为12.97%,10.65%,14.86%,21.33%;体型消瘦或正常、超重或肥胖分别为12.34%,26.13%;户外活动时间充足、不足分别为11.84%,16.27%;补充维生素D、未补充维生素D分别为11.71%,1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17,17.59,30.98,53.74,9.60,6.17,P值均<0.05)。体型消瘦或正常、户外活动时间充足和规律补充维生素D与儿童VDD均呈负相关[OR值(OR值95%CI)分别为0.68(0.55~0.84),0.57(0.25~0.77),0.62(0.44~0.85),P值均<0.05]。  结论  重庆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VDD检出率高,控制超重/肥胖、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口服维生素D制剂等群体防控策略可能改善维生素D缺乏情况。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2019年家庭分担餐费情况
任志斌, 杨媞媞, 徐培培, 甘倩, 许娟, 曹薇, 潘慧, 徐颖, 殷春杰, 张倩
2022, 43(11): 1642-164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1
摘要(231) HTML (129) PDF(14)
摘要:
  目的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的学生家长分担餐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合理实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  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中国22个省726个国家试点县,分别按照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其他供餐3种供餐方式,抽取8 109所小学和初中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县、学校基本情况和家长分担餐费状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分担餐费的相关因素。  结果  2019年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家长分担餐费的学校占全部监测学校的30.2%。在中、西部地区,家长分担餐费的学校比例分别为51.5%,20.3%;在家长分担餐费的学校中,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中、西部学校的学生家长分担餐费的金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1.78,89.54,P值均<0.01),中部小学生家长分担餐费≥2元的比例为38.7%,西部为4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部地区,学段为初中或九年一贯制,供餐模式为食堂供餐或其他供餐,学校规模为大型,营养膳食补助用于午餐,中、高家庭收入水平,中、低监测县投入水平,监测县有其他营养公益项目,监测县工作经费不足的学校家长分担餐费的比例更高(OR值分别为3.22,1.51,1.36,1.74,3.74,1.38,11.58,2.40,3.15,1.50,2.12,3.36,1.34,P值均<0.05)。  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校学生家长分担餐费比例较低,可能受经济水平、供餐模式、学校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微信小程序应用于5岁儿童龋病预防的临床研究
任乐文, 谢玲, 丁月, 汪平
2022, 43(11): 1647-16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2
摘要(265) HTML (114) PDF(23)
摘要:
  目的  评估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口腔卫生宣教对5岁儿童龋病预防的临床效果,为新技术应用于儿童龋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1年8—10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23例5岁高龋活性乳牙列儿童,由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64名)和对照组(59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卫生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小程序接收刷牙提醒及口腔宣教视频推送。比较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两组儿童的患龋风险、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龋失补牙面数、龋失补牙数、监护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状况。  结果  干预后6个月,高患龋风险儿童比例实验组(14.06%)低于对照组(67.80%)(Z=-5.85,P<0.05);菌斑指数实验组[1(1, 2)]低于对照组[2(2, 3)],龋失补牙面数实验组(12.17±8.30)低于对照组(15.18±6.24),监护人口腔健康知信行得分实验组[78(74, 81)]高于对照组[68(63, 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t值分别为-6.67,-2.29,8.94,P值均<0.05)。  结论  应用微信小程序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可有效降低儿童患龋风险,改善儿童口腔卫生情况,提高监护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状况。
脊柱健康操对成都市脊柱发育异常小学生的矫治效果
王强, 向宁, 刘志杨, 杨立群
2022, 43(11): 1651-165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3
摘要(225) HTML (93) PDF(40)
摘要:
  目的  观察脊柱健康操对成都市脊柱发育异常小学生的矫治效果,为改善脊柱倾斜角度和脊柱后凸角度异常提供参考。  方法  在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选取成都市武侯区4所小学中高年级331名小学生,筛查出脊柱弯曲异常者9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为期12周的常规体育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12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脊柱健康操训练。采用SpineScan手持式电子脊柱测量仪测试2组对象实施前后的脊柱活动度(颈椎、胸椎的侧屈角度、前屈后伸角度以及旋转角度)、脊柱倾斜角度、脊柱后凸角度、身体平衡度(肩水平线、骶髂后棘水平线),并采用手持式肺活量计测试两组实验前后的肺活量。  结果  实施12周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颈椎侧屈角度(78.36±3.72,72.39±3.17)°、颈椎前屈后伸角度(112.37±5.17,107.41±4.40)°、颈椎旋转角度(119.37±4.22,112.49±5.78)°、腰椎侧屈角度(49.37±4.12,41.85±3.37)°、腰椎前屈后伸角度(106.47±4.90,98.09±3.84)°、腰椎旋转角度(54.37±5.12,50.30±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4,2.82,4.02,4.96,4.36,5.75,P值均<0.05);两组的脊柱倾斜角度(4.14±0.36,6.02±0.48)°、脊柱后凸角度(30.17±1.82、37.48±2.14)°、肩水平线不平衡度(0.96±0.18,2.30±0.37)°、骶髂后棘水平线不平衡度(0.77±0.15,1.4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5,-6.74,-7.52,-6.58,P值均<0.01);两组肺活量[(2 119.55±115.40)(2 042.47±104.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1)。  结论  脊柱健康操能提高脊柱弯曲异常小学生的脊柱关节活动度,改善脊柱倾斜角度和脊柱后凸角度异常,提高身体平衡度和肺活量。
上海市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知信行变化情况
曾艺, 孙艺, 杨泽璇, 李圆圆, 钱海红
2022, 43(11): 1655-165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4
摘要(269) HTML (99) PDF(41)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大学生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和2021年底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为做好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21年11—12月面向上海市12所普通高等本专科学校,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913名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  疫情发生初期大学生对于防控政策的了解度为(2.93±0.94)分,信息判断力为(3.10±0.89)分,对于疫情防控的满意度为(4.11±1.09)分,配合度为(4.31±0.96)分,传播意愿为(3.91±1.15)分;至2021年底,防控政策了解度为(2.95±0.98)分,信息判断力为(3.77±0.94)分,疫情防控满意度为(4.22±1.10)分,配合度为(4.36±0.99)分,传播意愿为(3.97±1.20)分,不同阶段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科门类为社科类(OR=0.62)、理科类(OR=0.62),健康状况自评为较好(OR=0.62)、一般(OR=0.28)与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根据合理的健康信息改变健康行为”中选择“比较符合”(OR=3.31)与大学生对新冠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呈正相关(P<0.05)。上海大学生疫情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测评“较高”(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健康素养得分>80)者占79.4%,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了解程度自评“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82.6%。  结论  上海大学生群体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至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知信行改变较高,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需针对不同特点开展更加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传播,筑牢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屏障。
网民对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关注度和态度
王逸之, 贾维辰, 江丹, 刘新泉
2022, 43(11): 1659-16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5
摘要(208) HTML (91) PDF(20)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印发3年间网民对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关注度和态度,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一体化综合防控近视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Python脚本抓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26日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医药”相关微博,采用情感分析法分析网民态度。  结果  共抓取47 133条微博,其中华东地区最多为19 931条,印发前、第1年、第2年、第3年平均为204.5,426.5,1 990.3,1 340.6条/月。积极/中立/消极态度分别占29.1%,60.2%,10.7%;印发第1~3年间积极/消极态度占比分别小幅度下降和上升。  结论  网民对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关注度可能受公共卫生事件、政策及地区分布的影响;网民态度以中立居多。应进一步规范网络行为、打击虚假宣传;加大宣传接受度和认可度高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动中西医一体化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幼儿园大班儿童性相关知信行及影响因素
周忠贤, 余颖, 鲁露, 陈泓宇, 叶运莉
2022, 43(11): 1668-16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7
摘要(383) HTML (96) PDF(20)
摘要:
  目的  了解泸州市大班幼儿性相关知信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全面幼儿性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泸州24所幼儿园的1 438名大班幼儿及其家长进行性相关知信行的问卷调查。  结果  大班幼儿性相关知信行良好率为27.2%,91.0%的幼儿知道不能让别人看/摸自己的隐私部位,88.0%的幼儿能够正确说出生命的来源,35.1%的幼儿能够正确完整地指出男/女隐私部位的位置,11.5%的幼儿认为女孩不可以玩玩具手枪和1.2%的幼儿认为男孩不能穿裙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女生、≥6岁、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家长性教育态度积极/行为良好的幼儿性相关知信行良好率更高(OR值分别为1.69,1.74,1.86,1.37,1.32,1.48,P值均<0.05)。  结论  大班幼儿性相关知信行良好率不高,幼儿在防性侵和生命教育方面掌握情况更好。要注重家长对幼儿性教育态度和行为的作用,重点关注私立幼儿园、低年龄段、母亲文化程度低、男童的幼儿性教育,加强幼儿性生理知识和性别平等教育。
北京市3~12岁儿童正确洗手行为家庭影响因素
曹远, 郭铭杰, 柴晶鑫, 于彤, 刘秀荣
2022, 43(11): 1677-168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9
摘要(202) HTML (91) PDF(27)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洗手相关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11—12月,利用问卷星软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9个区36所幼儿园和18所小学的7 494名儿童家长开展线上调查。调查内容为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防护知识正确知晓、对疫情风险感知程度、为儿童提供洗手指导等的情况,以及儿童的洗手行为。  结果  学龄前儿童正确洗手的比例为70.2%,高于小学生(61.9%)(χ2=57.63,P<0.01)。学龄前儿童家长知晓洗手相关知识(36.2%,33.4%)、对疫情风险感知低(28.9%,25.4%)、提供洗手指导(99.1%,97.9%)的比例均高于小学生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2,22.84,18.68,P值均<0.05),学龄前儿童家长自我效能高的比例(75.7%)低于小学生家长(78.2%)(χ2=6.43,P=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学龄前儿童还是小学生,城区、家长自我效能较高、风险感知低、为儿童提供洗手指导,儿童正确洗手的可能性高;对于学龄前儿童,非独生子女与正确洗手行为呈负相关(OR=0.79,95%CI=0.69~0.92);对于小学生,女童正确洗手的可能是男童1.21倍(95%CI=1.06~1.39),家长知晓知识者是不知晓者的1.20倍(95%CI=1.04~1.40,P值均<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洗手行为优于小学生,家长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洗手行为的认知,自我效能以及采取的指导行为对于儿童健康行为养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家长指导儿童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和自我效能。
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护知识项目化学习效果评价
冯璐, 洪洁, 练舒
2022, 43(11): 1686-168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1
摘要(283) HTML (93) PDF(24)
摘要:
  目的  了解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健康教育效果,为探索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一、三、六年级1 0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项目组(532名)和对照组(530名),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和项目化学习方式进行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的健康教育,2周后比较不同教育方式的效果。  结果  项目组开展项目化学习后,对掌握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99.43%,对照组开展传统教育方法后的知晓率为74.74%,其中项目组和对照组非常优秀率和优秀率合计分别为96.43%,4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62,P < 0.01)。  结论  以项目化学习为途径的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小学生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在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新冠肺炎病毒能力方面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心理卫生
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与体育锻炼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王聪帅, 闫建华
2022, 43(11): 1664-166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6
摘要(430) HTML (107) PDF(63)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为有效缓解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纵向设计,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分别于2021年12月(T1)和2022年3月(T2)方便抽取郑州、北京、沈阳、天津4个地区16所高校的973名大学生进行2次追踪调查。  结果  2次调查,男、女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81,-1.82,P值均>0.05),在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2个变量上存在跨群组的性别差异(T1:Z值分别为-0.98,-4.84;T2:Z值分别为-0.86,-4.64,P值均<0.01),男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上存在稳定、同步相关性(r=-0.31~0.54,P值均<0.01);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T1能够预测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T2(β值分别为0.30,0.43,P值均<0.01),体育锻炼T1能够预测心理健康T2(β=0.37,P<0.01),且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上,体育锻炼具备中介作用。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存在纵向因果关系,依据性别提高大学体育锻炼意识对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活体芫荽植株释放挥发物和负离子对大学男生情绪和睡眠的影响
李兆明, 陈志刚, 刘慧
2022, 43(11): 1673-167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18
摘要(382) HTML (205) PDF(23)
摘要:
  目的  探讨活体芫荽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和负离子对大学生情绪和睡眠的影响,为利用可食芳香蔬菜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睡眠提供实验证据。  方法  于2021年4月,采用被试内设计,设置有、无活体芫荽植株2种环境条件,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募的13名大学男生进行主观情绪、睡眠指标和唾液激素含量变化测量,并对唾液激素与睡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活体芫荽植株显著提高了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水平(t=627.54,P<0.01),其释放的挥发物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21.44%)、异佛尔酮(15.88%)、苯甲醇(12.30%)和α-松油醇(10.77%)。受试者在具有活体芫荽植株的环境中主观正性情绪提高(t=2.32,P<0.05),主观失眠程度下降(t=-2.54,P=0.03),深睡比例和快速眼动(REM)睡眠比例升高(t值分别为2.50,2.87,P值均<0.05)。唾液褪黑素含量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43,P=0.03)。  结论  活体芫荽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和负氧离子对大学男生的情绪和睡眠具有积极调节作用。
基于社交文本的高中到大学过渡阶段青少年情绪研究
刘欢, 叶文璐, 刘润香
2022, 43(11): 1682-168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0
摘要(205) HTML (96) PDF(28)
摘要:
  目的  分析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文本信息,了解其在高中到大学过渡阶段时情绪状态及变化轨迹,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9—11月及2019年9—10月,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招募南昌大学534名本科生,提取其高三到大一时间区间内发布的QQ说说,以“月”为时间颗粒度进行标记。使用结巴分词程序和情绪词典,计算每月说说总词数、条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词平均词频。描述高中到大学阶段QQ说说的基本活跃度,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词词频的月变化趋势,进一步对高中和大学两阶段的基本活跃度和月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结果  青少年在进入大一后,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度较高,说说总词数、条数、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词数均高于高三阶段(Wilcoxon Z值分别为-18.93,-18.03,-18.40,-13.60,P值均<0.01);大一阶段,女生发表说说的说说总词数、条数、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词数均高于男生(Mann-Whitney U值分别为26 499.00,28 581.00,24 636.00,28 010.50,P值均<0.05)。青少年说说积极情绪词比消极情绪词更多,积极情绪词的月平均词频(0.029)是消极情绪词(0.012)的2.40倍;在高三阶段的积极情绪词频、消极情绪词频会随着月份发生显著降低(β值分别为-6.01,-3.55;t值分别为-3.40,-2.86,P值均<0.01)。  结论  青少年在高三阶段使用QQ说说的活跃度较低,但其说说中体现出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波动均更为剧烈,高三阶段学生的情绪状态值得关注。
性早熟女童早期成长逆境暴露与非稳态负荷的关联
王亚, 李晶, 袁静怡, 张功, 李婷, 徐琪, 周妍, 孙莹
2022, 43(11): 1690-169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2
摘要(156) HTML (60) PDF(29)
摘要:
  目的  探讨性早熟女童早期成长逆境(early life adversity, ELA)与非稳态负荷(allostatic load, AL)的关联,为早期识别性早熟女童中具有ELA相关健康风险的个体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招募150名性早熟女童,采用父母问卷和儿童访谈收集基本信息和早期成长逆境经历。采集血样150份,使用4个生理系统状态的13种血液指标检测非稳态负荷相关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早期成长逆境经历与AL评分的关联。  结果  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与AL总分呈正相关(β=1.02,95%CI=0.21~1.83,P=0.01);父母离婚与心血管AL评分呈正相关(β=0.65,95%CI=0.13~1.17,P=0.01),同伴欺凌与AL总分呈负相关(β=-0.89,95%CI=-1.64~-0.14,P=0.02)。相比于无ELA经历的性早熟女童,经历过1种ELA经历的性早熟女童AL总分以及代谢系统AL评分分别增加0.75(95%CI=0.04~1.47,P=0.04)和0.67(95%CI=0.16~1.18,P=0.01)。  结论  性早熟女童早期成长逆境暴露与生理系统损耗存在关联,应重点关注报告同伴欺凌、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和父母离婚的个体。
蚌埠市中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类型对父母控制的影响
韩慧, 宋文刚, 王元明, 程耀慧
2022, 43(11): 1695-169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3
摘要(251) HTML (91) PDF(31)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学生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类型对父母控制水平的影响,为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善及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方法  于2019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蚌埠市初、高中在校学生1 046名,使用父母控制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中学生母亲行为控制及控制总分、父亲行为控制及控制总分与文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16,0.16,0.12,P值均 < 0.05);父母不同文化程度中学生的父母控制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6.93,32.21,P < 0.05),小学及以下教育的父母行为控制得分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的父母。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的父、母控制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3,3.55,P值均 < 0.05),单亲家庭的父亲控制总分低于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的母亲控制总分低于大家庭,家庭类型和父母文化程度对父母行为控制均具有预测性。  结论  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类型对父母心理行为控制均有影响,应通过提升家庭教养环境改善父母控制水平。
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大学生线上社交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关联
刘致宏, 张珊珊, 吴涵玉
2022, 43(11): 1699-170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4
摘要(298) HTML (116) PDF(33)
摘要:
  目的  识别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分析其不同类别与线上社交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关联,为制定促进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5—6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辽宁省沈阳市3所高校1 082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问卷(PMSMUAQ)、线上社交焦虑量表(SAS-SMU)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及稳健三步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分为适度使用组(31.98%,346名)、轻度依赖组(49.26%,533名)和深度沉迷组(18.76%,203名)3个潜在类别。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学生在深度沉迷组所占比例更大(OR=1.62,P < 0.05);随着每天上网时间的增加,轻度依赖组和深度沉迷组的发生比例上升(OR值分别为1.11,1.20,P值均 < 0.01)。不同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类型大学生线上社交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8.70,62.60,P值均 < 0.01),深度沉迷组在线上社交焦虑和抑郁症状上得分更高。  结论  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存在异质性。为减少线上社交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出现,高校教育者和家长应多关注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水平较高的学生。
疾病控制
河南中小学生龋齿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梦利, 娄晓民, 徐学琴, 全善爱
2022, 43(11): 1704-170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5
摘要(346) HTML (122) PDF(56)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防控学生龋齿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2019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7,9,12,14岁学生龋齿相关指标,利用χ2检验比较男女、城乡学生龋齿检出率和有无龋齿组贫血检出率,利用方差分析比较有无患龋学生的身高情况,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龋齿的相关因素。  结果  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为56.6%,男生(53.4%)低于女生(59.7%),城市学生(53.4%)低于乡村学生(59.8%)(χ2值分别为52.31,54.00,P值均 < 0.01)。无龋齿组的身高高于有龋齿组,身高差值为0.5~1.6 cm; 随年龄增加,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χ趋势2=992.01,P < 0.01);有龋齿组的贫血检出率(16.7%)高于无龋齿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 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2)、性别(OR=1.27)、城乡(OR=1.26)、超重(OR=0.67)、肥胖(OR=0.67)均与龋齿存在相关性(P值均 < 0.01)。  结论  河南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龋齿影响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应加强对中小学生龋齿的防控措施。
催眠疗法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症状改善效果分析
程族桁, 王奕冉, 王恩界, 肖裕芳, 董铭洺
2022, 43(11): 1707-171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6
摘要(278) HTML (105) PDF(23)
摘要:
  目的  探索催眠疗法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症状的改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群体的干预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9—12月,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90名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催眠暗示组(30名)、催眠放松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催眠暗示组按照干预方案进行10次有针对性的干预,催眠放松组开展10次催眠放松干预,对照组保持常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Beck抑郁量表(BDI-Ⅱ)、状态焦虑量表(SAI)、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简明量表(QOLCS)、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对3组成员进行前、后测评分。  结果  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的VAS、BDI-Ⅱ、SA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t值分别为7.04,13.32,3.58,2.15,2.52,2.01,P值均 < 0.05),3组VAS、BDI-Ⅱ、S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71,29.57,6.60,P值均 < 0.01);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QOLCS总分、生理、心理、行为维度评分提升(t值分别为-4.61,-3.36,-3.12,-2.81,-2.71,-2.19,-2.69,-2.28,P值均 < 0.05),3组QOLCS总分、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36,4.14,5.14,4.81,7.07,5.53,P值均 < 0.05);干预后催眠暗示组和催眠放松组CMSS严重程度和CMSS持续时间评分较干预前下降(t值分别为5.66,4.70,3.09,2.21,P值均 < 0.05),3组CMSS严重程度和CMSS持续时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33,12.33,P值均 < 0.05)。  结论  催眠疗法有助于减轻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疼痛,改善抑郁与焦虑情绪。
无龋3岁儿童干预1年后龋活性变化与新发龋的相关性
陈玲, 张弛, 赵新艳
2022, 43(11): 1717-171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8
摘要(194) HTML (104) PDF(21)
摘要:
  目的  观察无龋3岁儿童干预1年后龋活性变化与新龋发生情况的关系,为今后龋病的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0年9月基线时选择张家港市9所幼儿园的808名无龋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和龋活性检测,高龋活性组3个月涂氟1次,中、低龋活性组6个月涂氟1次,干预1年后,2021年9月对714名儿童再次进行口腔检查和龋活性检测,分析不同龋活性变化组间儿童新增患龋情况的差异。  结果  干预1年后新增患龋儿童200名,新龋发生率28.0%,龋均为0.0(0.0, 1.0)。男女童患龋率分别是22.5%,34.1%,龋均分别为0.0(0.0, 0.0),0.0(0.0±1.0),女童的患龋率和龋均高于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11.83,3.61,P值均 < 0.05)。龋活性不变、降低、升高3组间的新龋发生率分别为29.6%,14.3%,35.6%;龋均分别为0.0(0.0,1.0),0.0(0.0, 0.0),0.0(0.0, 1.0),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20.68,21.04,P值均 < 0.05)。涂氟干预会影响龋活性变化,随着干预次数的增加,龋活性降低的人群占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5,P < 0.05)。但不同干预频率组间新龋发生率和龋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0.83,0.61,P值均>0.05)。  结论  龋活性降低可以减少新龋发生率,增加涂氟干预频率可降低龋活性。
宁波市2014—2021年学生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蒋丹捷, 郭延波, 王经晖, 高华, 龚清海, 张琰
2022, 43(11): 1725-172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0
摘要(200) HTML (89) PDF(27)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收集2014—2021年在宁波市所有监测医院就诊的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结果  共报告3 602例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其中男生占54.58%,女生占45.42%,18岁及以上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发病时间主要呈现5—6和9—10月2个高峰。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占比最大(21.11%),病原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诺如病毒11.20%、副溶血性弧菌3.30%、沙门菌1.77%、致泻大肠埃希菌1.30%和志贺菌0.18%。  结论  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主要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为主,主要致病病原体为诺如病毒,需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安徽省中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情况及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修丽, 王志强, 张昱堃, 吴静, 潘海峰, 陈国平
2022, 43(11): 1729-173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1
摘要(299) HTML (124) PDF(30)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中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情况及不同类型含糖饮料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为相关部门制定适宜的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0—11月,在安徽省34个县区内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1 069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含糖饮料的偏好模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含糖饮料偏好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结果  调查的学生中,67.75%报告在过去1周曾摄入含糖饮料,含乳饮料为学生摄入最频繁的饮料,39.91%的学生摄入≥1次/周。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4种含糖饮料摄入偏好模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后模式1(碳酸饮料、茶饮料和功能性饮料)、模式4(咖啡饮料)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模式1=1.09,95%CI=1.07~1.11;OR模式4=1.04, 95%CI=1.02~1.05)、模式3(含乳饮料)与风险降低相关(OR=0.97,95%CI=0.95~0.99)(P值均 < 0.05)。  结论  安徽省中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频率较高,多种类型含糖饮料与超重肥胖风险增加相关。建议相关部门采取适宜的有效措施减少中小学生含糖饮料的摄入。
昭通市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学生先天性心脏病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家煜, 朵林, 付宏晨, 杨庆欢, 马敏, 王化丹, 庞林鸿, 何利平
2022, 43(11): 1733-173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2
摘要(222) HTML (67) PDF(14)
摘要:
  目的  了解昭通市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学生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CHD)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青少年CHD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9—11月对昭通市4个乡/镇11 343名幼托机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学生进行CHD筛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昭通市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学生CHD患病率为11.99‰(95%CI=9.99‰~13.99‰),永善县(14.90‰)高于盐津县(10.22‰),农村(13.30‰)高于城镇(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5,4.77,P值均 < 0.05)。136例CHD中,室间隔缺损占比最高(41.2%),其次是房间隔缺损(32.4%)和动脉导管未闭(14.0%),还有8例(5.9%)复杂CHD和9例(6.6%)其他CHD。CHD学生较晚确诊占比为50.74%。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生活在永善县、农村地区、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 000~ < 20 000元、CHD病种为非复杂先心病的学生均有较晚确诊的风险(OR值分别为0.30,0.13,3.67,0.17,P值均 < 0.05)。  结论  昭通市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学生CHD有患病率高、复杂先心病比重大、较晚确诊人数多以及较晚确诊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亟需加强学生CHD的预防工作。
特定运动训练对骨龄未成熟轻度脊柱侧凸患儿干预效果评估
李锋华, 杨军林, 杨云琳, 余雪香, 禤晓玲, 李新月, 黄紫房
2022, 43(11): 1737-173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3
摘要(244) HTML (146) PDF(14)
摘要:
  目的  评估特定运动训练疗法对骨龄未成熟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 IS)的治疗效果,为有效预防儿童脊柱侧凸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9月广东省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收治的51例特定运动训练治疗的轻度IS患者,进行1年以上的跟踪随访,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三角软骨是否闭合分为三角软骨未闭合组(32名)和三角软骨闭合组(19名),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差异。  结果  51例IS患者经(26.5±9.8)个月的特定运动训练,主弯Cobb角由平均(15.5±4.2)°矫正至(11.3±6.7)°,平均矫正角度为(4.5±5.7)°,其中58.9%的患者主弯角度获得改善,33.3%的患者取得稳定,7.8%的患者发生进展。三角软骨闭合组与未闭合组的主弯Cobb角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47),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 < 0.05)。  结论  对骨龄未成熟轻度脊柱侧凸患者采用特定运动训练治疗可有效控制侧弯进展,在三角软骨未闭合时期进行治疗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南阳市10~15岁月经来潮与未来潮女生体成分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王卿, 时炳钦, 徐国昌, 刘荣志, 黄华, 张景瑞
2022, 43(11): 1713-171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7
摘要(215) HTML (89) PDF(11)
摘要:
  目的  了解南阳市10~15岁月经来潮与未来潮女生体成分的年龄变化特点,预测月经初潮时间,为及时开展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于2020年8—12月及2021年3—10月,对南阳市13个县市区采取抽签法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 523名女生,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然后利用日本百利达MC-180体成分分析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成分测定。  结果  南阳市10~15岁女生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体内水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来潮女生的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均高于未来潮女生,体内水分率低于未来潮女生。其中11~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2.03,2.43,2.45,2.52,P值均 < 0.05);12~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10,14,15岁未来潮女生与已来潮女生间体内水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2.35,2.37,P值均 < 0.05);10,11,14岁同年龄组农村女生和城市女生月经来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3.45,6.73,P值均 < 0.05)。  结论  女生月经初潮前后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体内水分率等体成分年龄变化特点有助于月经初潮的预判,月经初潮年龄与营养状况、BMI、体育锻炼、零食及饮料摄入等因素有关。
气排球游戏教学对4~6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及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陈甜, 古松
2022, 43(11): 1720-172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29
摘要(322) HTML (128) PDF(54)
摘要:
  目的  探索气排球游戏教学对4~6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及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促进幼儿动作发展、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方法  以北京、成都3所试点幼儿园195名4~6岁幼儿为实验对象,进行16周(2021年2—6月)气排球游戏教学。实验前后采用美国粗大动作测试第二版(TGMD-2)对幼儿进行基本动作技能评估,以《国民体质测评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为标准,对幼儿进行身体素质评估。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实验前后幼儿基本动作技能、体质健康成绩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种测试系统各指标间相关性和函数关系。  结果  实验前后,幼儿移动技能、操控技能、基本动作技能成绩有所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分组比较时,除4岁女童组总评分前后测成绩外,其余年龄男、女童各指标实验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成绩在后测中有一定提升,除双脚连续跳测试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网球掷远成绩与移动技能、基本动作总评分测试成绩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4,0.60,P值均 < 0.01);移动技能与体质测试成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R2=0.33)。  结论  气排球游戏教学对4~6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体质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基本动作技能发展以操控技能提升为主,体质健康水平在5~6岁时发展效果显著。
综述
基因变异对儿童肥胖干预效果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敬, 王海俊, 王辉, 宋洁云, 肖伍才, 刘峥
2022, 43(11): 1740-174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4
摘要(251) HTML (78) PDF(48)
摘要:
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健康危害严重,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儿童肥胖的有效手段。然而,干预效果在不同个体间有一定差异,可能由遗传因素导致。系统阐释FTOMC4R和其他基因变异对儿童肥胖干预效果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为制定基于遗传背景的儿童肥胖精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加拿大学生网络欺凌及综合治理
屈雅山, 韦义平, 杨雪
2022, 43(11): 1745-174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5
摘要(272) HTML (95) PDF(28)
摘要:
网络欺凌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关研究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为减少学生网络欺凌,加拿大采取综合治理方式,策略包括制定严明且有特色的综合法律法规、颁布条目清晰的反网络欺凌专门性报告、推行丰富多元的防治项目以及联合社会团体力量;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网络欺凌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管控缺位以及评价机制缺失等,对中国综合治理学生网络欺凌有参考价值。
课间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新宇, 徐慧琼, 万宇辉, 陶芳标
2022, 43(11): 1750-175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6
摘要(453) HTML (116) PDF(73)
摘要: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在校的课间休息时间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备受关注。儿童青少年在学校中度过了大部分的学习日,而良好的课间休息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和情感的发展。研究主要从课间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肥胖、近视、认知、社交等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在校课间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儿童铝负荷状况及铝神经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裴静, 张立丰
2022, 43(11): 1755-176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1.037
摘要(217) HTML (83) PDF(25)
摘要:
铝是一种慢性蓄积性环境神经毒物。随着人体铝接触途径的多样化和不可避免性,其铝负荷水平呈上升趋势,长期铝负荷导致的神经生物毒性受到广泛关注。对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来说,铝摄入量、铝吸收率以及体内铝负荷水平往往高于普通成人。长期持续低剂量铝负荷可能给儿童神经发育功能造成各种慢性亚临床损害及远期不可逆危害。鉴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从儿童铝负荷状况、铝负荷对其神经发育功能的影响及神经发育功能受损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预防或治疗儿童铝负荷引起的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