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3卷  第12期

述评
中国学校性教育开展现状与对策
刘文利, 李佳洋
2022, 43(12): 1761-176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1
摘要(2107) HTML (596) PDF(499)
摘要:
近年来,学校性教育在中国具有的法律地位越来越明确,内容也越来越全面。性教育是国家之教育大计,随着中国新的学校性教育政策不断出台,在其指导和支持下,学校性教育的完善和优化势在必行。学校性教育在发展初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包括提高国民对性教育的正确认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等;开展学校性教育所必需的配套教学资源研发工作,包括性教育课程、性教育教材、性教育教师培训、性教育教学效果监测等。基于上述内容,对中国开展学校性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旨在探寻中国性教育在学校开展的最佳方式和教学方法。
专题笔谈
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性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建议
李雨朦, 刘文利
2022, 43(12): 1766-177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2
摘要(350) HTML (165) PDF(161)
摘要: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尚无专职性教育教师岗位,承担性教育教学的教师学科背景庞杂,各有优劣,其中又以心理健康教师所具备的素养更适合承担性教育任务。与此同时,现有教师的性教育素养参差不齐,体现为其性教育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性教育能力运用亟待提升,开展性教育意愿虽有提升但对性教育认识不足等。此外,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开展性教育仍面临极大困境,究其原因,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性教育教师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和考核系统,且自我提升意识不强,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据此,可从基础教育阶段性教育教师的职前及在职培训、社会培训入手,提供丰富的专业发展途经,助力性教育教师成长。
青少年全面性教育专栏
陕西省大学生对性别议题社会事件网络舆情的参与度和态度
王潇婉, 郭凌风, 刘文利
2022, 43(12): 1771-177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3
摘要(402) HTML (198) PDF(160)
摘要:
  目的   了解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对性别议题社会舆情事件的参与度和态度, 为高校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引导和干预提供数据参考和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9所高校收集有效问卷450份,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基本人口学信息、性别议题社会事件舆情关注及参与度、案例态度和性别议题社会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进行调查。  结果   371名(83.00%)大学生关注过此类事件,210名(47.00%)参与过讨论。有326名(72.90%)大学生表达被此类事件影响了情绪,其中62名(13.90%)认为此类事件对自我情绪的影响具有持续性,54名(12.10%)认为此类事件进一步影响了自身生活。女性对事件的关注度及参与度(4.58±2.94)、对受害者的积极评价(12.01±2.07)和对施暴者的消极评价(5.99±1.60),以及感受到的负面情绪(15.90±8.62)均高于男性(3.85±2.67,11.44±2.02,6.56±1.83,9.46±9.02)(t值分别为2.76,2.96,3.48,7.71,P值均 < 0.05)。  结论   高校学生对性别议题社会舆情事件关注度较高,并存在性别差异。学校、媒体和社会应关注大学生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全面性教育视角下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分析
李铭, 李沛轩, 郭凌风, 刘文利
2022, 43(12): 1775-177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4
摘要(283) HTML (119) PDF(160)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与全面性教育相关的内容,为中国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体现全面性教育内容提出建议。  方法   参考教材分析评估模型与解释结构模型法(ISM),从全面性教育的视角对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教科书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全面性教育内容与20科课程标准均有不同维度的关联,但在个别维度和准确性上有欠缺,在各科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编写要素中均有体现,教科书比课程标准提及了更多全面性教育内容。教材的全面性教育相关内容在科学准确性、适龄和全面性三方面均存在问题,教材的使用效果有限,不同形式课程的实施具备可行性,课程建设的有效性有限。  结论   中国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不同维度和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全面性教育内容,但也存在问题。建议关注全面性教育课程研究并确定授课形式,评估并加强教材的社会性别平等内容,在教材中扩充关于全面性教育积极效果的内容,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全面性教育实践。
初中生全面性教育综合水平与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关联
朱璠, 朱桂因, 郭雪儿, 李远骋, 贾碧波, 汪培, 赵田杰, 马迎华
2022, 43(12): 1779-17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5
摘要(360) HTML (127) PDF(150)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的实施现况,为开展更为有效的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9—12月,使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辽宁、四川、重庆、云南、河南六地使用电子问卷对初一至初三年级4 109名学生展开横断面调查。问卷包含一般人口学信息、在家庭与学校接受性教育情况、全面性教育知信行现况等。  结果   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性教育的初中生共760名(18.50%),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923名(22.46%),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299名(7.28%),同时接受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2 127名(51.76%)。初中生全面性教育知识得分为(12.43±2.89)分,态度得分为(47.86±5.31)分,行为得分为(40.44±5.18)分,综合水平得分为(82.02±9.01)分。同时接受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知信行以及综合水平均最高;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知识水平高于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初中生;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行为水平高于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P值均 < 0.01)。  结论   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可有效提升初中生全面性教育综合水平。应进一步实施基于学校的性教育,并鼓励家庭开展性教育。
学生营养
河南省小学生膳食中铝暴露水平评估
李杉, 韩涵, 叶冰, 周昇昇, 杨丽, 袁蒲, 付鹏钰, 张书芳
2022, 43(12): 1783-178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6
摘要(299) HTML (125) PDF(119)
摘要:
  目的   结合河南省食品中铝含量数据和儿童食物消费量数据,以评估小学生人群膳食铝暴露水平,为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可能添加含铝添加剂的9种食品,建立河南省9种食品的铝含量数据库和小学生消费量数据库,通过Crystal ball 11.1.2.4软件Monte Carlo模拟计算得到小学生膳食铝暴露量概率分布,并做暴露量敏感性分析。  结果   各类食品中铝含量最高的为油条油饼,平均为150.89 mg/kg。日均每公斤体重消费量较高的食物为馒头,平均为0.15 g。河南省小学生膳食每周每公斤体重铝暴露量平均为1.99 mg,占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的99.7%;每周每公斤体重暴露量P95值为6.16 mg;13.22%的小学生膳食铝暴露量超过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各类食品中,油条油饼的平均每周每公斤体重铝暴露量最高,为1.19 mg,对小学生膳食铝平均暴露水平影响相对突出的变量是油饼油条铝含量。  结论   河南省小学生人群膳食铝平均暴露水平已非常接近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PTWI,高消费量人群的膳食铝暴露量已超过PTWI,应采取措施降低小学生人群的膳食铝暴露风险。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与饮食行为现状及相关性
吴妍, 高利旺, 马璐, 李超, 赵偲, 刘敏, 颜雅婷, 白晶, 赵莉, 王友发
2022, 43(12): 1787-179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7
摘要(403) HTML (138) PDF(147)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与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关联,为中学生营养不良持续改善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10—12月对陕西和四川共3个贫困县1 887名小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的相关性。  结果   1 887名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6.6%,27.7%,24.5%,省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76,46.05,109.96,80.50,P值均 < 0.05)。陕西、四川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2.8%,4.9%;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陕西为0.4%,4.7%,四川为8.1%,14.7%。1 160名学生饮食行为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吃早餐、蛋、奶等的学生比例偏低;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吃早餐与学生超重肥胖风险呈负相关(OR=0.26,P < 0.05),每周食用外卖和在食堂就餐2~6次与学龄儿童消瘦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51,2.82,P值均 < 0.05)。  结论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并存情况,且呈现地区差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2019年中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带量食谱使用情况
任志斌, 徐培培, 杨媞媞, 许娟, 甘倩, 曹薇, 潘慧, 徐颖, 殷春杰, 张倩
2022, 43(12): 1791-179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8
摘要(299) HTML (121) PDF(142)
摘要:
  目的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校带量食谱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餐供餐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22个省726个国家试点县抽取7 808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分析。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校带量食谱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结果   有66.6%的监测学校使用带量食谱,其中中部学校使用带量食谱比例为69.7%,高于西部(65.2%)(χ2=15.13,P<0.01)。中部、县城、食堂培训频次为每学期1~2次或每月≥1次、定期培训营养知识、由其他部门提供食谱、制定食谱主要考虑营养搭配、使用配餐软件、提供地方性膳食补助等因素与学校使用带量食谱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31,0.72,1.44,1.73,1.75,3.20,2.15,2.72,1.17,P值均<0.05)。  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中小学校的带量食谱使用比例较低,可能受地区经济水平、食堂培训、食谱来源等因素影响。建议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及食堂工作人员培训,鼓励学校使用带量食谱,推动科学配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苏州市2018—2021年中小学生用眼相关行为变化趋势
丁子尧, 韩迪, 海波, 沈蕙, 胡佳
2022, 43(12): 1796-18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09
摘要(353) HTML (128) PDF(202)
摘要: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苏州市中小学生用眼行为变化趋势,为该群体近视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2021年每年9—11月以苏州市四至十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收集学生一般资料、用眼行为、户外活动及睡眠状况等,比较学生用眼行为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18—2021年,平均每天看电视≥1 h、用电脑≥1 h学生检出率降低(χ趋势2值分别为192.25,95.39,P值均<0.05),2021年平均每天看电视≥1 h、用电脑≥1 h的男生比例分别为26.4%,19.2%,女生为21.1%,12.8%。2018—2021年每天用移动电子设备≥1 h的学生比例降低(χ趋势2=314.85,P<0.05),2021年男生低于女生,分别为29.2%,30.3%,且除职高外其他学段均有下降。平均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间≥2 h的学生比例除职高外均下降,2021年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分别为22.1%,47.7%,65.1%和11.6%。天黑后看书使用台灯和屋顶灯、看电脑屏幕及看电视保持安全距离、近距离用眼<1 h休息一次等良好用眼习惯比例增加(χ趋势2值分别为34.19,62.21,47.25,457.50,P值均<0.05),2021年分别达72.2%,72.3%,78.6%和67.8%。每天户外活动≥2 h比例增加(2018年为27.1%,2021年为30.7%,χ趋势2=5.17,P<0.05),小学提升明显,其他学段无明显变化;男生高于女生。睡眠不足情况无明显改善,女生睡眠不足比例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  结论   2018—2021年中小学生用眼行为有所改善,但睡眠不足、户外活动较少等问题仍存在,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改善用眼行为。
成都市成华区幼儿家长儿童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及需求
李旭, 赖盛琴, 罗迪祎, 李黎
2022, 43(12): 1801-180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0
摘要(266) HTML (92) PDF(144)
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市幼儿园儿童家长对儿童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需求,为开展针对性的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成华区54所幼儿园儿童家长3 902名,使用自设问卷进行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结果  家长对儿童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42.0%,其中“被狗咬伤后的处理措施”知晓率最高(99.6%),“中国传染病分几类”题目知晓率最低(26.7%)。幼儿家长传染病知晓率与家长类别、文化程度、职业及家庭人均月收入相关(χ2值分别为10.81,71.81,93.78,25.17,P值均<0.05)。对儿童传染病防控知识的需求调查显示,家长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普及(85.5%);最希望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信息资料获取相关信息(96.6%);家长最希望获取了解的传染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1.9%);最希望获得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时机是根据传染病的季节性安排(67.5%)。  结论  家长对儿童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处于中等水平,对获取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渠道较局限;学校可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升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
心理卫生
大学生攻击性行为潜在类别与家庭关怀度和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
闫纪霞, 刘玲霞, 史培培, 黄广, 曹坤明, 常红娟
2022, 43(12): 1817-182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4
摘要(370) HTML (134) PDF(74)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攻击性行为潜在类别及其与家庭关怀度和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为预防大学生攻击性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12月对新乡市3所大学的5 094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攻击性行为量表(AQ)、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调查。  结果  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分为低攻击性行为组(26.4%)、中等攻击性行为组(48.5%)、高攻击性行为组(25.1%)3个潜在类别。不同性别、身体灵活性、运动频率、睡眠状况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潜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95,169.86,125.76,325.24,P值均 < 0.01)。生命意义感和家庭关怀度在大学生攻击性行为3个潜在类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3.47,231.82,P < 0.01)。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命意义感(OR=0.96,95%CI=0.96~0.97)、家庭关怀度(OR=0.83,95%CI=0.81~0.84)对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3个潜在类别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  结论  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与性别、运动频率、睡眠状况、身体柔韧性、生命意义感和家庭关怀度、身体灵活性相关。学校及家庭、社会均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支持,从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小组工作干预效果分析
王青, 吴杨
2022, 43(12): 1822-182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5
摘要(275) HTML (132) PDF(43)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工作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介入效果,为改善大学人际关系提供借鉴。  方法  2020年10月,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将江西财经大学4个新生班的女生随机分为干预组(38名)和控制组(36名)。以沟通理论为基础,对干预组进行3次、每次80 min的小组干预,干预主题包括公共秩序、宿命包容度、沟通状况,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完成3个月后分别测量两组成员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人际关系质量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3个月后,控制组成员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得分(39.78±3.38,17.59±2.94,11.94±1.87)与前测(44.07±5.47,18.95±1.86,13.14±2.04)相比降低(t值分别为2.68,2.49,2.71,P值均<0.05)。干预组成员在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非紧张度、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分值与前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及满意度上的后测结果得分(44.58±5.95,12.58±2.45,13.26±2.01)均高于控制组(39.78±3.38,10.94±2.30,11.94±1.87)(t值分别为2.72,3.09,2.92,P值均<0.05)。  结论  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干预能使大学女生宿舍保持相处之初时的高质量人际关系,可有效预防宿舍人际矛盾出现及关系恶化。
云南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便秘的关联
胡东月, 陈碧霞, 李海, 杨吉凤, 郑瑞丽, 李江丽, 徐洪吕
2022, 43(12): 1826-182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6
摘要(443) HTML (167) PDF(59)
摘要:
  目的  探讨云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状与便秘的关联,为预防大学生便秘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在云南省昆明市和大理州3所大学整群抽取9 96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评估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状,通过问卷收集大学生便秘状况。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便秘报告率,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机依赖症状与便秘的关联。  结果  云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状报告率为30.93%,便秘报告率为24.46%。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控制人口学变量以及其他混杂因素之后,结果显示,手机依赖戒断症状(OR=1.29,95%CI=1.09~1.54)、手机依赖身心影响(OR=1.25,95%CI=1.10~1.43)和手机依赖渴求性(OR=1.20,95%CI=1.06~1.36)与大学生便秘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  结论  云南大学生手机依赖可能增加便秘风险,需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小学生情绪行为状况与识字量的关联
张静, 钟琳, 何红瑶, 高小焱, 左彭湘, 宋然然
2022, 43(12): 1839-184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9
摘要(314) HTML (116) PDF(49)
摘要:
  目的  了解小学生情绪行为状况与识字量的关联,为提升小学生的识字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某地区3所小学的3 710名二、三年级学生,使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长处与困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二、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识字量(947.85±335.93,1 519.45±509.88)均低于上海市识字量常模(1 414,2 13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15,-49.84,P值均 < 0.01)。小学生情绪行为各因子异常检出率依次为同伴交往问题(12.40%)、亲社会行为(12.02%)、多动(11.59%)、品行问题(10.49%)、情绪问题(5.88%)。小学生情绪症状(r=-0.19)、品行问题(r=-0.29)、多动-注意缺陷(r=-0.27)、同伴交往问题(r=-0.24)与识字量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同伴交往问题(β=-24.45)、多动-注意缺陷(β=-42.04)、品行问题(β=-50.73)对识字量有负向预测作用(R2=0.12)(P值均 < 0.01)。  结论  同伴交往问题、多动、品行问题与小学生的识字量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
炎症和免疫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的CiteSpace分析
崔庭凯, 车亦凡, 张欣
2022, 43(12): 1843-184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0
摘要(303) HTML (139) PDF(55)
摘要:
  目的  对2002—2021年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炎症与免疫方面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炎症与免疫因素在儿童ASD发病机制中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5月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文献来源,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最终纳入文献4 458篇。  结果  2002—2021年发文量迅速增加,由52篇增加至528篇。美国发文量最高,为2 016篇;中国次之,为407篇。高频词依次为autism spectrum disorder,children,brain,autism,spectrum disorder等,高中心性关键词依次为schizophrenia,central nervous system,mental retardation,multiple sclerosis,autoantibody等。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表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心症状及脑机制研究、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流行病学研究3个方面,而母体免疫激活与肠脑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结论  ASD炎症与免疫研究在近20年发展较为迅速,近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母体免疫激活与肠脑轴等致病机制方面。中国应加大相关研究力度,为儿童ASD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特征及其与亲子分离经历的关系
林延敏, 邹叶辉, 杨小龙, 王思积
2022, 43(12): 1855-185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3
摘要(322) HTML (144) PDF(51)
摘要:
  目的  探究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特征及其与亲子分离经历的关联,为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饶市4 945名7~18岁儿童完成中文版校园欺凌经历量表(C-SBEQ)测查,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差异。使用自编问卷获取其中1 791名留守儿童的亲子分离信息,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影响。  结果  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受欺凌和欺凌他人的检出率分别为21.3%,18.3%和3.0%,均高于非留守儿童(15.4%,12.7%和2.7%)。不同学段留守儿童受欺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P < 0.05),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学(21.4%)、初中(18.9%)、高中(14.7%);在留守儿童欺凌他人检出率上,男生(4.8%)高于女生(1.0%)(χ2=14.69,P < 0.05)。在曾留守(有留守经历)儿童中,分离时年龄 < 7岁组的受欺凌检出率(20.3%)高于分离时年龄≥7岁组(13.4%)(χ2=4.79,P=0.03),而留守儿童不同亲子分离经历组间欺凌他人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控制学段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亲子分离时年龄≥7岁的曾留守儿童为参考,亲子分离时年龄 < 7岁的曾留守儿童的受欺凌风险增加(OR=1.64,95%CI=1.04~2.59,P < 0.05)。  结论  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较非留守儿童严重,亲子分离时期越早,可能导致曾留守儿童受欺凌的风险越高。
河南省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社会适应水平的关联
刘艳艳, 侯振虎
2022, 43(12): 1864-186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5
摘要(213) HTML (120) PDF(31)
摘要:
  目的  探讨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社会适应性水平的关系,为开展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指导。  方法  2021年9—12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河南省4座城市抽取3 591名初中生,使用“青春发育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  男生在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层面的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5.64,2.48,3.65,4.01,P值均 < 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青春发育时相延迟组社会适应得分高于适中组,适中组高于提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适中组,青春发育时相提前与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心理弹性各维度和社会适应总分均呈负相关(β值分别为-0.30,-0.31,-0.31,-0.32,-0.35,P值均 < 0.01)。  结论  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社会适应水平密切相关,青春发育时相提前会对社会适应水平产生消极影响。建议学校采取科学方法加强对青春发育时相提前学生的心理援助与支持。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中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与生活行为方式的关联
土小红, 谢坚明, 黄智萍, 高志强, 张树华, 卢金逵, 孙昊
2022, 43(12): 1804-180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1
摘要(409) HTML (212) PDF(47)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学生生活行为方式与20 m往返跑(20 m SRT)成绩的关联,为改善中学生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2021年4—6月对江西上饶市玉山、婺源、横峰、余干4个县2 397名12~17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20 m SRT测试,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中学生20 m SRT成绩合格率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行为方式与20 m SRT成绩的关联强度。  结果   中学生20 m SRT合格率为83.3%,不同性别、年级、户籍、就读类型、父亲文化程度中学生20 m SRT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26,25.04,6.99,7.96,16.22,P值均<0.05);近7 d是否有剧烈、是否有适度体力活动和不同早餐行为中学生20 m SRT成绩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8,6.29,9.13,P值<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近7 d无剧烈体力活动”与20 m SRT不合格呈正相关(OR=1.31,95%CI=1.03~1.67,P<0.05);“经常不吃早餐行为”与20 m SRT不合格呈正相关(OR=1.37,95%CI=1.09~1.73,P<0.01)。  结论   剧烈体力活动和高频早餐消费行为与中学生20 m SRT不合格呈负相关,学校应倡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和规律进食早餐的习惯,保障其心肺耐力水平健康发展。
男大学生负重蹬楼梯能耗特征分析
邱凌, 张培珍, 洪平
2022, 43(12): 1812-181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3
摘要(258) HTML (116) PDF(28)
摘要:
  目的  了解男大学生蹬楼梯能量代谢的特点和差异,为指导大学生减少久坐时间和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在北京高校,招募24名20~30岁男大学生,受试者依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静息和负重蹬楼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由Cortex 3B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测得。负重负荷为0~5 kg。  结果  超重组男大学生负重5 kg上楼梯时的能量消耗大于负重0 kg时(F=9.44),正常体重组负重4和5 kg上楼梯时的能量消耗大于负重0 kg时(F=7.47)(P值均 < 0.05)。超重组男生负重3 kg、正常体重组负重4 kg上楼梯时,单位体重净能量消耗大于负重0与1 kg时(F值分别为3.39,3.79)(P值均 < 0.05)。相同负重条件下,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上楼梯时能量代谢指标都大于下楼梯时。  结论  超重男大学生以中等负重(3 kg)上楼梯,正常体重男大学生以较大负重(4与5 kg)上楼梯利于达到增加单位净能量消耗、控制体重的目的。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小学生肥胖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
金黎明, 高优罕, 乌云格日勒, 德力格尔
2022, 43(12): 1830-183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7
摘要(278) HTML (126) PDF(38)
摘要:
  目的  分析蒙古族小学生肥胖类型及运动能力的关联性,为制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内蒙古自治区现场调查采集数据为研究资料,纳入7 941名7~12岁蒙古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和腰高比,将肥胖分为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3种类型,探讨肥胖类型与各项运动能力及体能指数(PFI)的关联性。  结果  7~9岁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5%和28.2%,10~12岁分别为16.3%和16.5%,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在肥胖类型中,两年龄组男女生的复合型肥胖检出率最高(15.6%,9.2%;18.4%,8.2%),男生复合型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 < 0.05)。非肥胖组男生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m×8往返跑3项运动能力指标成绩均高于3类肥胖组;非肥胖组女生的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m×8往返跑4项指标成绩均高于3类肥胖组(P值均 < 0.05)。7~9岁复合型肥胖组的立定跳远、50 m×8往返跑和10~12岁复合型肥胖组的50 m跑、50 m×8往返跑指标成绩均低于其他中心型和一般性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7~9、10~12岁两年龄组中男女生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PFI的中位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 H值分别为79.23,241.42;女生: H值分别为61.94,74.38,P值均 < 0.01)。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小学生中复合型肥胖人群占比较大,且运动能力相对较低,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青少年肥胖的控制和干预工作。
银川市2010—2019年7~13岁儿童青少年肺活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刘友红, 曹娟, 李静, 陈启, 马晓燕, 赵海萍
2022, 43(12): 1869-18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6
摘要(274) HTML (138) PDF(39)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宁夏银川市儿童青少年肺功能水平及变化趋势,为提出相应的改善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银川市3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7~13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利用2010,2014,2019年3次调查中肺活量的资料,分析该群体城乡、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间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影响因素。  结果  2010—2019年银川市城市和农村7~13岁儿童青少年肺活量呈上升趋势(F值分别为194.48,382.47,P值均<0.01),分别增加410.89,554.46 mL,2014年城市学生肺活量高于农村学生,但2019年肺活量水平低于农村学生。按年龄和性别分层后,城乡趋势保持一致,但城市各年龄组学生肺活量在2014—2019年有所下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身高、体重、50 m跑、学校存在“挤占”或“不上”体育与健康课的现象、上体育与健康课在运动时的感觉、平均每天上课间操的次数、是否使用计步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运动APP、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做运动和不做运动的认同程度等均为2019年儿童青少年肺活量的影响因素(β=-185.70~54.94,P值均<0.05)。  结论  银川市7~13岁儿童青少年肺活量呈上升趋势,体质指标和体育锻炼情况是儿童青少年肺活量的影响因素。需对学生继续加强健康管理,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河南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梦利, 徐学琴, 马晓梅, 娄晓民, 王瑾瑾, 闫国立, 王艳, 刘德臣
2022, 43(12): 1873-187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7
摘要(372) HTML (140) PDF(64)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超重肥胖现状,探讨身体素质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2019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7~18岁学生身体素质指数(PFI)、体质量指数(BMI)等相关指标,利用χ2检验比较男女、城乡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利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年龄组学生PFI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I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多数学生的PFI在-5~5,0~ < 5组占比最多(46.8%),其次是-5~ < 0组(44.0%),最少的是≥5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表现为男生(16.8%,12.3%)高于女生(12.8%,7.6%)、城市(16.1%,11.8%)高于乡村(13.3%,7.9%)(χ2值分别为124.78,245.43;62.52,166.23,P值均 < 0.01)。PFI与BMI呈负相关(r=-0.23,P < 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1)、城乡(乡OR=1.21)、性别(女OR=1.11)、超重(OR=1.94)、肥胖(OR=4.85)是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年龄、城乡、性别、超重、肥胖是身体素质的正向影响因素,控制超重肥胖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
疾病控制
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9年学校札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
冯太聪, 胡永迪, 茅俭英, 向伦辉, 姜文婕, 张月娟, 施陈伟, 刘效峰
2022, 43(12): 1809-181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2
摘要(276) HTML (107) PDF(47)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札如病毒感染所致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规范处置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7—2019年宝山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汇总每起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基本信息、现场采集样本结果,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宝山区共报告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100起,其中札如病毒所致9起。札如病毒所致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共报告病例120例,平均罹患率为2.37%,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39例。疫情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9—11月,场所分布为小学4起,幼儿园5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112/120,93.33%)、腹痛(27/120,22.50%)、腹泻(26/120,21.67%)。与诺如病毒事件相比,札如病毒的阳性率、呕吐、发热的检出率均低于诺如病毒(χ2值分别为8.32,4.52,14.20,P值均 < 0.05)。  结论  在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中,札如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仅次于诺如病毒。应制定札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方案,为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现场处置提供依据。
南京市中小学生2019—2021学年因病缺课监测分析
杨月, 叶盛, 刘辉, 刘黎
2022, 43(12): 1835-183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18
摘要(409) HTML (134) PDF(73)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2021学年南京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和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收集并整理2019—2021学年南京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比较不同学年和学段学生因病缺课率,症状和病因构成以及时间分布。  结果  2019—2021学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总体因病缺课率分别为0.25%,0.39%和0.73%(χ2=392 611.44,P < 0.01);各学年小学因病缺课率均高于其他学段(χ2值分别为47 783.45,20 935.07,13 459.63,P值均 < 0.01)。各学年因病缺课症状构成排名前2位是发热和咳嗽,病因构成是感冒和胃肠道疾病。2021学年因意外伤害缺课排位有所上升,居缺课疾病排位第4。2019和2021学年因病缺课高峰均在11—12和3—4月,2020学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2高峰延至6月。  结论  南京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逐年上升,小学生是重点关注人群。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是校内常见病预防重点,冬春季是流行高发期。加强因病缺课监测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校内常见传染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视觉质量及细菌感染发生的影响
靳慧霞, 陈霞
2022, 43(12): 1847-18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1
摘要(228) HTML (153) PDF(127)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对视觉质量和细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用眼卫生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前往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定期复查的28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佩戴前、配戴6个月、配戴1年时间点对患者进行眼部专科检查、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Ⅱ, 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测评和眼部菌群检查,比较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视觉质量和眼部菌群的变化。  结果  与配戴角膜塑形镜之前青少年的斯特烈尔比,调制传递函数,9%OV、20%OV、100%OV分别为(0.18±0.04,33.21±4.23,0.72±0.12,0.99±0.19,1.32±0.21),青少年配戴6个月和配戴1年后患者的斯特烈尔比(0.21±0.05,0.24±0.03)和调制传递函数(37.65±5.29,39.01±3.94)均升高,9%客观视力(0.61±0.10,0.53±0.26)、20%客观视力(0.82±0.21,0.78±0.15)和100%客观视力(1.10±0.13,1.00±0.07)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89,6.59,6.52,9.47,8.49,P值均<0.05),而客观散射指数配戴前后(0.99±0.21,1.01±0.07,1.23±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P>0.05)。与配戴角膜塑形镜前相比,佩戴后患者的细菌感染发生率显著提高(P值均<0.05),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升至0.36%,大肠埃希菌感染率高达0.7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高至0.36%。  结论  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改善视觉质量,但也会提高细菌感染发生率,需要临床上做好针对青少年的用眼卫生教育。
中国12~18岁青少年生活习惯与肥胖的潜在类别分析
王馨平, 周雅慧, 何之璨, 李刚强, 王丽丽, 吕婷婷, 郭淑霞
2022, 43(12): 1851-185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2
摘要(292) HTML (119) PDF(76)
摘要:
  目的  分析12~18岁青少年生活习惯的潜在类别特点及与肥胖的关联性,以期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已建立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中2004、2006、2009、2011和2015年3 252名12~18岁青少年数据进行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习惯、体质量指数(BMI)。对研究对象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11项生活习惯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对应分析探讨生活习惯潜在类别与肥胖的关系。  结果  潜在类别分析将研究对象生活习惯分为混合型1 092名(35.58%)、消极型765名(23.52%)、健康型1 395名(42.90%)3类。3个潜在类别组的BMI水平分布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6,P < 0.01)。青少年BMI过轻型、超重型、肥胖型均以健康型占比最高(41.61%,47.87%,50.00%)。  结论  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不同生活习惯潜在类别与肥胖之间存在关联性。应针对不同BMI水平青少年的生活习惯特点进行干预。
开远市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状况
秦宇, 尹星, 郑亚捷, 李雪, 梁刚
2022, 43(12): 1860-18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4
摘要(275) HTML (100) PDF(52)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中小学生视力与屈光不正现状,为当地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2021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76所中小学38 534名学生开展调查,对纳入对象开展远视力、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民族及城乡之间屈光不正患病率的差异。  结果  中小学生近视率为40.0%,远视率为17.7%,散光率为21.2%,视力不良率为50.7%,戴镜率为17.2%。女生近视率(45.7%)高于男生(34.5%)(χ2=520.68),城区学生近视率(50.1%)高于农村地区(28.4%)(χ2=1 882.13),一至九年级学生近视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χ趋势2=7 151.41),不同民族间近视、远视及散光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299.26,164.13,1 091.37,P值均 < 0.01)。  结论  开远市中小学生近视及散光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各民族之间近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视防控要重视城乡、性别差异,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防控。
辽宁省2011—2021年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子悦, 刁文丽, 宋蕴奇, 谢韬
2022, 43(12): 1876-188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8
摘要(215) HTML (90) PDF(41)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防控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辽宁省2011—2021年上报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1—2021年辽宁省共报告学校食源性暴发事件29起,累计病例1 003例,住院218例,无死亡病例。2020年暴发事件数和病例数均最多(7起,320例)。全年发病呈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3和12月,其中3月学校暴发事件数最多(8起,27.59%)。中小学上报事件数、病例数、住院数均最多(12起,555人,97人)。专科院校暴发报告时间间隔均值最长(32.01 h),大学暴发持续时间均值最长(52.33 h)。病例呕吐症状人数最多(536人,53.44%)。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和诺如病毒引发事件较多(各3起)。除引发原因不明的事件外,加工不当与交叉污染为主要引发原因(各6起)。头痛指标与学校暴发规模呈正相关(OR=9.78),临床症状发热和暴露持续事件指标与学校暴发事件报告时间间隔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7.08,22.40)(P值均 < 0.05)。  结论  应加强冬春季学校餐饮机构的管理与监督,点面防控,优化上报流程,有效降低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规模。
河北省3~6岁幼儿肥胖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秦剑杰, 张璇, 毕鑫, 郑旭彤
2022, 43(12): 1881-188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29
摘要(275) HTML (116) PDF(44)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3~6岁幼儿肥胖的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并执行幼儿肥胖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1个地市共6 034名3~6岁幼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河北省3~6岁男、女幼儿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00%和1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P<0.01);乡村和少数民族幼儿的肥胖检出率(20.06%,21.68%)分别高于城镇和汉族幼儿(19.97%,20.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0.7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1.45)、出生时体重≥4 000 g(OR=2.80)、每周吃高油脂食品≥3次(OR=1.64)、每周喝碳酸饮料≥3次(OR=4.71)、不喜欢吃水果蔬菜(OR=1.22)、每天进行身体活动<2 h(OR=1.82)、母亲肥胖(OR=2.00)、父亲不参加体育锻炼(OR=1.95)均与河北省幼儿肥胖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1)。  结论  河北省3~6岁幼儿的肥胖检出率处在较高水平,遗传、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幼儿肥胖的相关因素。需要加大对健康知识和幼儿肥胖危害的宣传力度,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台州市2013—2020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分析
周潇潇, 张祥, 姜叶, 金忆媛, 王子睿, 陆欣
2022, 43(12): 1885-188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0
摘要(347) HTML (111) PDF(158)
摘要:
  目的  分析台州市2013—2020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趋势特征,为超重肥胖防控工作提供支持。  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台州市9个县(市、区)中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对在校学生开展连续监测,收集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检出率、定基比、环比、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20年,台州市中小学生总体超重率为14.5%(36 592/252 583),肥胖率为11.2%(28 256/252 583),均处于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5.5%,肥胖率上升速度更快。分性别看,男生肥胖率(13.2%)高于女生(9.0%)(χ2=1 119.57,P < 0.01),年平均增长速度女生高于男生,分别为6.1%,5.2%;男生超重率(17.6%)高于女生(10.9%)(χ2=2 307.35,P < 0.01),年平均增长速度女生快于男生,分别为2.3%,1.7%。分学段看,小学生肥胖率(17.5%)高于初中生(9.7%),均高于高中生(4.9%)(χ2=7 291.33,P < 0.01),年平均增长速度初中生最快,其次是高中生,最后是小学生,分别为6.5%,3.9%,2.6%;小学生超重率(15.8%)高于初中生(15.3%),均高于高中生(12.2%)(χ2=521.06,P < 0.01),年平均增长速度初中生最快,其次是高中生,最后是小学生,分别为2.4%,2.2%,0.6%。  结论  台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偏高且增长迅速,防控形势严峻;防控的重点人群为男生和小学生。预防控制策略应分别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内蒙古2021年10~14岁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状况
赵静, 高昇, 杨田, 赵菊芳, 李国峰, 巴特尔, 张秀红
2022, 43(12): 1889-189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1
摘要(278) HTML (108) PDF(50)
摘要:
  目的  了解内蒙古10~14岁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10—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地区及学段分层抽取10~14岁中小学生92 094名,开展脊柱弯曲检查和全国学生常见病与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结果  共检出脊柱弯曲异常学生1 957名(2.13%),其中脊柱侧弯1 768名(90.34%)。不同近视状况,平时对坐姿、站姿是否有自我要求的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82,9.84,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民族、监测点、年龄、经济片区与10~14岁中小学生的脊柱弯曲异常存在相关性;营养状况良好、班级座位左右轮转、根据身高调整座椅高度与10~14岁中小学生的脊柱弯曲异常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  结论  应从影响因素出发,多种措施并举,降低10~14岁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
卫生监督
贵州省2011—2021年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张莉, 周亚娟, 朱姝, 田继贵, 李军, 郭华
2022, 43(12): 1893-189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2
摘要(268) HTML (92) PDF(45)
摘要:
  目的  对2011—2021年贵州省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结果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为儿童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支撑依据。  方法  对监测系统中2011—2021年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发病率为因变量,以致病因素、居住地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  2011—2021年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618起,占报告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21.29%。发病1 169人,住院833人,死亡18人,病死率为1.54%;上报事件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月为报告高峰,共报告159起;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遵义、铜仁,分别报告169,98起;主要是农村家庭误食误用引起食源性疾病;毒蘑菇及其毒素、有毒植物及其毒素和不明原因是主要致病因素;发病率在不同年份、居住地、致病因素等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 444.44,577.82,1 935.15,P值均<0.05)。  结论  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贵州省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占比较大,病死率较高。要加强对儿童食源性疾病的防控,且农村家庭是重点防控宣教对象。
经验介绍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智能化管理实践探究及建议
郑永红, 章小曼, 黄芳
2022, 43(12): 1897-19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3
摘要(298) HTML (116) PDF(35)
摘要:
基于客观实际深入研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智能化管理进行探索与实践。在福建省选取尤溪县等试点县区实行综合改革,探究新时期营养改善计划智能化管理可持续模式,包括健全机构人员、健全管理机制,提出大力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实行智能化监管,确保食品和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管控粮食浪费现象等新时期营养改善计划智能化管理的建议。
综述
祖辈喂养与儿童超重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翟相颖, 周楠
2022, 43(12): 1901-190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4
摘要(321) HTML (113) PDF(57)
摘要:
儿童超重肥胖已成为十分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家庭作为儿童主要的成长环境,与其体质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祖辈逐渐参与到家庭喂养中并成为儿童的主要喂养者,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与趋势。本文从祖辈的喂养观念、喂养行为、喂养方式、喂养环境选择因素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祖辈喂养水平和减少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提供依据。
全面性教育视角下中国幼儿园性教育实践的困境与展望
陈佳悦, 郭凌风, 刘文利
2022, 43(12): 1906-191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5
摘要(834) HTML (207) PDF(110)
摘要:
全面性教育是基于课程,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儿童青少年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从而确保其健康、福祉和尊严。3~6岁是儿童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文以全面性教育视角对中国幼儿园性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困境:支持幼儿园性教育实践的政策不全面;幼儿园性教育缺少教学纲要或指南;幼儿园性教育师资不足;幼儿园性教育缺乏必要的家庭支持。基于现有困境和挑战,研究从完善性教育政策、制定本土化性教育纲要或指南、开展性教育师资培训、加强性教育宣传4个方面提出促进幼儿园性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价工具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舟, 高婷叶, 周洁, 李光建, 孔亚萍, 范桂红, 卞茜, 张兴, 赵世俊
2022, 43(12): 1911-191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6
摘要(361) HTML (118) PDF(76)
摘要:
健康素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密切相关,研究以评价工具为切入点,重点综述了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价工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价工具研究现状。建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加强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价工具的开发,加强健康教育和提升健康素养,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维护身心健康。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体育干预研究进展
耿慧, 傅涛
2022, 43(12): 1915-19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12.037
摘要(587) HTML (137) PDF(77)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患病率的逐年攀升引发了公众对于此类人群健康问题的密切关注,该趋势强调了制定有效治疗方式的必要性。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体育活动对于ASD儿童而言也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式。通过系统梳理“体育干预对ASD儿童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体育干预对ASD儿童的核心症状、运动技能、执行功能以及与以上症状相关的情绪、知觉等功能均有积极作用,可为ASD儿童运动康复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