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44卷  第7期

述评
数字化技术赋能学校普遍性心理卫生服务新机遇
孙莹, 陶芳标
2023, 44(7): 961-9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1
摘要(416) HTML (122) PDF(95)
摘要:
近年来,学校面临着儿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以个体为中心的学校心理卫生服务模式难以应对日益突显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全校、全社区、全儿童”(WSCC)理论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概念框架下,文章提出将普遍性心理卫生服务纳入学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建设数字化学校心理卫生服务平台,可为学校普遍性心理卫生服务提供新的机遇。
专题笔谈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速度素质测试指标的发展
杨宇航, 吴进, 孙有平
2023, 44(7): 964-96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2
摘要(464) HTML (142) PDF(67)
摘要:
速度素质是世界各国(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构成,不同测试体系通常以移动速度、动作速度与反应速度为参照设置各类指标;测试指标形式多样但数量较为统一,在适用年龄与性别上存在异同。就分类指标而言,移动速度测试指标有短跑与折返跑两种运动方式;动作速度与反应速度测试的必要性存在分歧。基于此,从能量代谢、健康效益等角度出发,对移动速度的测量属性与测试方式、动作速度与反应速度测试的必要性予以分析。结果提示,加速能力应是移动速度的测量属性,30 m跑可作为全体学生移动速度的通用指标;折返跑不宜作为移动速度测试指标的运动方式;动作速度与体质健康的关联程度较低,暂不适宜将其纳入测试体系;反应速度与体质健康存在紧密联系,理应将其纳入测试体系。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专栏
基于儿童心理复原力提升的学校普遍性心理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
黄文娟, 吴霈霈, 孙莹
2023, 44(7): 969-97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3
摘要(626) HTML (312) PDF(76)
摘要:
精神障碍占全球10~24岁儿童青少年总疾病负担的45%。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将心理干预机制融入校园日常教学体系,可为师生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研究计划开展针对全体儿童的普遍性心理健康促进的随机对照实验,设计以心理复原力提升为重点干预方案,教授儿童管理与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应对技巧,将安徽省天长市2所小学四至五年级20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将心理干预课程融入所选学校教学课程体系,每周1次、每次40 min且持续14周,以期提升儿童心理复原力,在基线及干预后通过问卷对儿童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心理复原力、对立违抗及品行问题等指标进行随访,以探讨本方案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
学校开展学生抑郁症筛查父母可接受性问卷的编制
吴霈霈, 黄文娟, 周艺, 丁文琴, 孙莹
2023, 44(7): 979-98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5
摘要(256) HTML (100) PDF(37)
摘要:
  目的  通过德尔菲法编制《学校开展学生抑郁症筛查父母可接受性问卷》,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开展青少年抑郁筛查提供依据和建议。  方法  包括文献检索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通过文献循证初步确定问卷维度和条目。共邀请12位来自全国6个省市的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就问卷维度的重要性、问卷条目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意见征询,最终确定问卷的维度与具体条目。  结果  2轮专家回复率均为100%。专家一致性检验系数W=0.22(χ2=63.72,P < 0.01),提示专家意见具有较高一致性。问卷初稿包括父母对学校开展学生抑郁筛查的认知、对学校开展抑郁筛查结果的反馈与管理认知、对抑郁筛查总体态度、心理健康服务使用4个维度共17项具体条目。通过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问卷包括3个一级维度(父母对抑郁症状的相关认知、父母对学校开展抑郁症状筛查的态度和心理健康促进行为)、4个二级维度(父母抑郁症状知识知晓情况、父母对学校抑郁症状筛查的态度、父母对学校抑郁症状筛查的选择偏好和心理健康促进服务的利用情况),共25项具体条目。  结论  编制的问卷用于评估父母对学校开展抑郁症状筛查可接受性及影响因素,可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后续筛查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证据,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暴露程度及其影响
相林, 唐玉香, 雷南, 叶丽红, 崔佳, 梁开鹏, 张娟
2023, 44(7): 974-97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4
摘要(302) HTML (146) PDF(48)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暴露程度及其影响,为不健康食品营销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0月19日至2021年1月17日排除重大节日和假期后随机选取4个工作日和4个非工作日为研究日期,选取3~18岁儿童青少年最喜欢的5个频道为研究频道,共纳入720 h广告并编码分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营养素度量模型》对食品分类并判断其健康程度。  结果  共监测到13 864个广告,38.8%(5 376个)为食品广告,其中49.9%(2 680个)为不健康食品广告,平均频率为2.00个/(h·频道)。广告中占比排前5位的食品依次是12~3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26.7%)、奶酪(16.7%)、休闲零食(12.2%)、奶及奶制品(10.5%)和巧克力及糖果类(6.0%)。不健康食品广告最常使用的营销策略是品牌益处声称(96.8%)和营销角色(67.9%)。  结论  儿童青少年在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中的暴露程度较高,不健康食品广告多通过使用品牌益处声称、营销角色等营销策略增加广告的影响力;亟需出台相关政策监管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
大学生学业压力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关联
朱冠仁, 曹文文, 毛圣力, 白胜超
2023, 44(7): 991-99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7
摘要(528) HTML (230) PDF(74)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业压力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关联,为有效缓解大学生学业压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自编问卷,在2023年1月面向江苏省8所本专科院校1 108名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优尺度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50.8%的学生担心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51.7%的学生担心考试,21.7%的学生付出很大努力却仍跟不上学习进度,24.9%的学生感觉学习有困难。学业压力总指标在本科院校、大一年级、女生、城市户口方面高于组内其他类别学生(t/F值分别为3.66,10.96,-5.46,3.52,P值均 < 0.01)。学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平均为(2.35±2.18)h,且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的分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35,4.66,7.09,P值均 < 0.05)。最优尺度回归模型(R2=0.17,F=32.03,P < 0.01)分析显示,学业压力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之间的回归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3,-0.33(P < 0.01),模型中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性为0.66,容差值为0.97。分组模型中,学业压力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回归系数、偏相关系数本科分别为-0.35,-0.35,专科分别为-0.31,-0.32(P值均 < 0.01)。  结论  大学生存在学业压力和课外运动锻炼时间不足的现象普遍。大学生学业压力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存在负向关联,学校应鼓励学生增加课外体育运动时间降低学业压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SDCCAG8基因rs12145833多态性在儿童肥胖干预中的作用
伍亚辉, 肖伍才, 陈敬, 宋洁云, 单蕊, 张瀚, 刘峥
2023, 44(7): 1000-100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9
摘要(316) HTML (142) PDF(21)
摘要:
  目的  研究SDCCAG8基因rs12145833多态性在儿童肥胖干预中的作用,为基于遗传背景制定儿童肥胖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中,选取393名北京地区8~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8所学校以1∶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采集唾液DNA样本,检测SDCCAG8基因rs12145833多样性。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干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改善、体育运动、学校与家庭支持等;基线调查及干预1学年结束时测量肥胖相关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与干预对肥胖指标的交互作用。  结果  干预组中,TT基因型儿童相较于GTGG基因型儿童在干预后的收缩压(β=4.56,95%CI=1.84~7.28,P < 0.01)与舒张压(β=2.59,95%CI=0.45~4.73,P < 0.05)升高得更少;对照组中,TT基因型儿童相较于GTGG基因型儿童的收缩压升高得更多(β=-2.86,95%CI=-5.63~-0.83,P < 0.05);SDCCAG8基因rs12145833多态性与干预对儿童收缩压、舒张压、体脂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 < 0.05)。  结论  SDCCAG8基因rs12145833位点TT基因型儿童相比于GGGT基因型儿童对肥胖干预更敏感,尤其在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脂率改善上效果较好,仍需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研究SDCCAG8基因rs12145833多态性在儿童肥胖干预中的作用。
南京市8~15岁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梁君妍, 尤华, 赵仕奇, 刘黎
2023, 44(7): 1003-100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0
摘要(519) HTML (196) PDF(50)
摘要:
  目的  探究南京市8~15岁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受新冠病毒感染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情况,为改善儿童青少年HRQoL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2 398名8~15岁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HRQoL的中文版儿童版三水平欧洲五维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Q-5D-Y-3L),家长协助完成其余部分的调查。  结果  新冠病毒正感染者的欧洲生命质量(EQ)-指数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得分均低于未感染者和曾感染者(P值均 < 0.05)。正感染者报告存在“疼痛或不舒服”的比例大于未感染者和曾感染者,正感染者和曾感染者报告“行动能力”有困难的比例均高于未感染者(P值均 < 0.05)。缺少父母陪伴(OR=10.19,95%CI=3.12~33.22)、不规律早餐摄入(OR=10.63,95%CI=3.20~35.25)、屏幕时间过长(OR=8.24,95%CI=3.02~22.51)使正感染者存在“行动能力”有困难的风险增加(P值均 < 0.05)。不规律早餐摄入(OR=1.93,95%CI=1.31~2.84)和含糖饮料及零食摄入(OR=1.56,95%CI=1.17~2.10)加大曾感染者EQ-指数低于未感染者的风险;含糖饮料及零食摄入(OR=1.57,95%CI=1.21~2.05)和屏幕时间过长(OR=1.49,95%CI=1.12~1.98)使曾感染者VAS得分低于未感染者的风险增加(P值均 < 0.05)。  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会损害儿童青少年的HRQoL,不良健康行为会加重其负面影响。应提倡保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对HRQoL的影响。
蚌埠市高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从艳, 周英, 周小梅, 张夏婉, 柳雯, 李建成, 李秀川
2023, 44(7): 1008-101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1
摘要(310) HTML (126) PDF(67)
摘要:
  目的  了解蚌埠市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及对策。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9—11月选择蚌埠市4个区12所小学1 760名高年级(五至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口腔健康相关问卷对学生口腔健康情况开展调查,口腔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应用儿童日常生活口腔影响程度(Child-OIDP)量表测评。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结果  口腔问题对蚌埠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日常生活质量影响报告率为70.00%,重度影响率达15.06%,对经口进食方面影响最大(57.95%),Child-OIDP得分为(7.49±8.57)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自评牙齿及口腔状况、牙齿有无摔伤或碰伤、过去1年内牙疼情况及过去2周内牙龈有无出血与Child-OIDP发生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OR=1.86~5.00,P值均 < 0.05)。  结论  蚌埠市小学高年级学生因口腔问题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现象较为普遍。家庭及学校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及行为指导,以降低口腔问题对高年级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贵州省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龙建梅, 张天喜, 刘小会, 李丽, 潘小莹, 童青青, 高绘明, 胡汝均
2023, 44(7): 1012-101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2
摘要(430) HTML (163) PDF(42)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心肺复苏(CPR)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CPR知识、态度、行为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2年2—6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通过目的抽样选取贵州省内高校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 199名在校大学生开展线上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大学生CPR知识知晓率平均值为62.2%,CPR态度和行为合格率平均值分别为97.0%和94.1%;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0.37,0.71,P值均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相关专业、文化程度(本科, 硕士及以上)与大学生CPR知识水平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7.83,5.73,8.09);家庭居住地为农村与大学生CPR态度呈负相关(B=-0.90);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给他人实施过CPR与大学生知识(B值分别为3.48,3.64)、行为(B值分别为0.45,0.46)呈正相关;参加过CPR培训、学习成绩(良好,优秀)与大学生CPR知识(B值分别为13.78,1.11,3.96)、态度(B值分别为2.08,0.66,2.11)、行为(B值分别为0.62,0.33,1.13)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贵州省大学生对CPR的态度和行为较积极,但相关知识不足。参加过CPR培训、学习成绩较好是大学生CPR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共同正性相关因素。
农村地区家长幼儿性教育知识态度行为一致率及影响因素
闫润, 李卉, 刘娅, 张容, 叶运莉
2023, 44(7): 1017-10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3
摘要(306) HTML (141) PDF(39)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家长幼儿性教育知识态度行为(以下简称“知信行”)一致率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幼儿性教育现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方法  于2019年3—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川农村地区16所幼儿园的1 015名家长进行幼儿性教育知信行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家长幼儿性教育知信行一致的因素。  结果  家长幼儿性教育的知识及格率、支持率、开展率依次为64.9%,85.9%,44.7%,知信行一致率为3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年龄<31岁(OR=5.35,95%CI=2.93~9.77)、31~40岁(OR=4.82,95%CI=2.65~8.76)和41~50岁(OR=2.37,95%CI=1.10~5.11), 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OR=3.67,95%CI=1.75~7.69)、中专/高中(OR=2.83,95%CI=1.32~6.05)和大专/本科及以上(OR=5.44,95%CI=2.23~12.98),孩子问过性相关问题(OR=2.00,95%CI=1.44~2.78),家人对孩子开展过性教育(OR=5.38,95%CI=3.82~7.59)和认为父母应负责幼儿性教育(OR=2.58,95%CI=1.40~4.74)的家长幼儿性教育知信行一致率更高(P值均 < 0.05)。  结论  四川农村地区家长幼儿性教育的支持率高,知识及格率和开展率低,知信行一致率低。应注重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和教育,尤其关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不支持和未开展过幼儿性教育的家长。
学生营养
云南省小学和初中生膳食质量状况
冉飞, 字芬湖, 路西洋, 毛勇军, 穆德宇, 张顺军, 岳鑫尉, 蔡和家, 杨文粉, 王航平
2023, 44(7): 985-99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6
摘要(322) HTML (158) PDF(37)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现状及其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为针对性制定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膳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8—11月选取云南省6个地级市的1 078名小学和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3 d 24 h膳食调查基础上,应用中国儿童膳食指数(2016)(CCDI-2016)对其膳食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云南省儿童青少年的总膳食指数得分M(P25P75)为62.63(54.57,71.19)。整体在谷类、蛋类和含糖饮料上基本达到推荐摄入量,膳食指数得分依次为9.91(8.24, 10.00)、5.58(0, 8.58)、9.20(7.38, 10.00);蔬菜、豆类、饮水量、维生素A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得分依次为5.63(4.09, 7.59)、3.48(0, 9.70)、4.23(2.67, 5.50)、2.33(1.56, 3.53)、3.19(1.63, 5.67);水果、奶类和水产品严重缺乏,得分依次为0(0, 1.74)、0(0, 2.37)、0(0, 9.85);禽肉类摄入过量,膳食指数得分为0(0, 2.46)。分层分析表明,11~13岁儿童青少年的总膳食指数得分最高[65.35(54.29, 72.03)],其次7~10岁[63.46(56.19, 72.63)],14~17岁最低[59.07(51.15, 68.30)](H=32.23,P < 0.01),女生高于男生[64.20(56.12, 72.56), 59.32(52.60, 69.72),Z=-5.16,P < 0.01],城镇高于农村[65.30(54.84, 73.62),62.17(54.31, 70.70),Z=-2.11,P < 0.05],父、母学历水平越高的膳食指数得分也越高(H值分别为27.68,22.58,P值均 < 0.01);各民族比较中,佤族儿童青少年的总膳食指数得分最高,哈尼族最低(H=27.51,P < 0.01)。  结论  云南省儿童青少年整体膳食质量不高,膳食营养失衡情况较为突出,膳食结构亟待调整优化。应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蔬果类、奶豆类以及水产品摄入不足和禽肉类摄入过量的问题。
宁波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剩餐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典, 高华, 蒋丹捷, 张琰
2023, 44(7): 995-99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08
摘要(362) HTML (146) PDF(41)
摘要:
  目的  分析宁波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剩餐情况及剩餐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营养餐质量、降低剩餐率的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2022年3—5月,在宁波市10个区县(市)抽取20所中小学校,选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4 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一般情况和剩餐情况。  结果  学生总剩餐率为62.4%,7.9%的学生每天都剩饭,18.3%的学生每天都剩菜,小学生剩饭频率低于初中生(χ2=-2.18,P < 0.05)。68.3%的学生剩饭量只有一点点,49.4%的学生剩菜量为一小半,小学生剩饭和剩菜量较大的人数比例小于初中生(χ2值分别为-2.05,-2.36,P值均 < 0.05)。学生剩饭的主要原因是“量太大吃不完”(占30.6%),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剩饭和剩菜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94,14.28,P值均 < 0.05)。蔬菜剩餐率最高(54.5%),奶类剩餐率最低(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近1年上过营养与食品相关课程、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食堂饭菜满意度越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认为学校食堂饭菜优于家里饭菜(差不多、比家里好)的学生剩餐可能性小(OR值分别为0.79,0.73,0.57,0.41,0.26,0.69,0.82,P值均 < 0.05);供餐方式为自己选择后由老师盛、老师分餐及吃零食频率高(4~6次/周、1次/d、2次/d、≥3次/d)的学生剩餐可能性大(OR值分别为1.64,2.23,1.27,1.21,1.52,1.44,P值均 < 0.05)。  结论  中小学生剩餐率较高,应该优化营养午餐配置,加强营养知识宣教。
心理卫生
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胡凡, 汤春苹, 张珂
2023, 44(7): 1021-102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4
摘要(309) HTML (123) PDF(39)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或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1—9月选取南阳市5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共3 560名在校农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  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得分(10.76±3.46)分、父母教养方式中溺爱维度得分(2.68±0.55)分、信任鼓励维度得分(2.52±0.62)分、PSSE得分(3.29±0.61)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与溺爱、忽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0.49),与信任鼓励、情感温暖、社会自我效能感(PSSE)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53,-0.51)(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大学生单亲或其他家庭结构、贫困生、留守经历、溺爱得分高、忽视得分高,则心理危机脆弱性高;信任鼓励得分高、情感温暖得分高、PSSE得分高,则心理危机脆弱性低(P值均 < 0.05)。  结论  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较高,且与其家庭结构、是否为贫困生、留守经历以及父母教养方式、PSSE有关。应积极关注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加强与学生父母沟通、培养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等方面促进心理素质提高。
中文版儿童执行功能量表在小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
高翔, 黄荣芝, 田俊龙, 陈娟, 崔旭艳, 罗智
2023, 44(7): 1026-102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5
摘要(535) HTML (231) PDF(60)
摘要:
  目的  检验中文版儿童执行功能量表(QEF)应用于7~12岁小学生的信度和效度,为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儿童执行功能评价工具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2年9月,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选取珠三角(广州)、粤东(揭阳)、粤北(韶关)、粤西(茂名)4所小学的841名小学生进行项目分析,从4所小学中选取377名小学生进行量表结构效度和信度的检验,并抽取广州市某小学87名小学生间隔15 d进行重测信度检验。  结果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22~0.46(P值均 < 0.01)。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68%,各项目载荷在0.41~0.74。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df=3.048,CFI=0.988,TLI=0.980,RMSEA=0.058,SRMR=0.009)。问卷总体Cronbach 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72,0.76,0.79。  结论  中文版儿童执行功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小学生执行功能的自测。
深圳市中学生维生素D缺乏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联
赵梦雅, 许韶君, 李晓恒, 徐慧琼, 谌丁艳, 朱懿, 陶芳标
2023, 44(7): 1030-103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6
摘要(360) HTML (138) PDF(55)
摘要: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中学生维生素D缺乏与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共病症状的关联,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深圳市4所中学1 323名初一和高一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集空腹血检测维生素D水平。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维生素D缺乏与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共病症状的关联。  结果  中学生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焦虑抑郁共病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3.0%,21.5%,16.3%。调整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维生素D缺乏与焦虑症状(OR=1.59,95%CI=1.02~2.46)、抑郁症状(OR=1.94,95%CI=1.22~3.09)及焦虑抑郁共病症状(OR=1.75,95%CI=1.06~2.90)的风险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  结论  中学生维生素D缺乏与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共病症状的增加相关,关联的方向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太原市中学生睡眠时型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
永忠甜, 王凯, 刘瑾, 车国瑜, 武美琼, 韩江涛, 陈晋, 王莉
2023, 44(7): 1034-103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7
摘要(757) HTML (416) PDF(44)
摘要:
  目的  了解太原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其与睡眠时型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太原市3所初中和2所高中各年级随机抽取2 6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时型。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睡眠时型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性。  结果  中学生睡眠为清晨型、中间型、夜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7.9%,65.6%和16.4%,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3.8%。不同年级、感知家庭经济状况、朋友数量、睡眠时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69,29.15,46.02,93.99,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年级、感知家庭经济状况、朋友数量协变量后,夜晚型睡眠时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正相关,清晨型睡眠时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2.84,0.61,P值均 < 0.05)。  结论  中学生睡眠时型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睡眠时型为夜晚型的发生风险更高,睡眠时型为清晨型的发生风险较低;调整睡眠时型可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农村回流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与体力活动相关因素分析
谢芹, 葛美琴, 李华, 徐佳丽, 宋永晶, 苏凡, 龚玲
2023, 44(7): 1038-104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8
摘要(289) HTML (131) PDF(33)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回流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及其与体力活动相关因素的关联,为开展抑郁焦虑症状的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4—6月,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从上饶市6个县选取3 49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分别评估抑郁焦虑症状,使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评估其1周体力活动情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回流与非回流及总体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与体力活动相关因素的关联强度。  结果  农村回流与非回流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发生与“就读类型”“家庭经济情况”“父亲职业”“母亲职业”“每周体育课次数”“每周体力活动水平”均相关(χ2值分别为78.21,16.56,135.44,107.75,7.10,8.62;97.94,24.26,124.07,90.36,9.60,8.34,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回流与非回流及总体青少年“是否抑郁”与“每周体育课次数”有相关性(非回流青少年,2次,OR=1.22,95%CI=1.01~1.49;回流青少年,1次,OR=1.85,95%CI=1.06~3.23;总体,1次,OR=1.34,95%CI=1.01~1.77,2次,OR=1.20,95%CI=1.01~1.43);回流青少年“是否焦虑”与“每周体育课次数”有相关性(1次,OR=2.10,95%CI=1.21~3.63)(P值均<0.05)。  结论  每周低频次体育课可能是农村回流青少年抑郁或焦虑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农村中小学应适当增加体育课程数量或安排体育延时课,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疾病控制
不同类别体力活动中小学生校外静坐学习时间与近视关联
朱懿, 许韶君, 张新宇, 赵梦雅, 万宇辉, 陶芳标
2023, 44(7): 1044-104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9
摘要(360) HTML (148) PDF(55)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类别体力活动中小学生校外静坐学习时间与近视关联, 为近视防控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9年9-12月,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池州市、芜湖市7 872名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基本特征、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及校外静坐学习时间, 采用远视力检查和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进行视力筛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将中小学生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体力活动的中小学生校外静坐学习时间与近视的关联。  结果  高体力活动水平中小学生共2 976名, 低体力活动水平中小学生4 896名。女生低体力活动水平报告率(68.7%)高于男生(5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7, P < 0.01)。总体筛查性近视率为48.2%, 其中女生(53.0%)高于男生(43.3%)、城市学生(51.8%)高于农村学生(44.5%)、较长校外静坐学习时间学生(60.6%)高于一般(45.1%)和较短(42.1%)校外静坐学习时间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15, 41.96, 161.74, P值均 < 0.01)。调整城乡、年级、性别、年龄、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和体质量指数(BMI)等混杂因素后,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低体力活动水平的中小学生较长校外静坐学习时间与近视呈正相关(OR=1.52, 95% CI=1.27~1.83, P < 0.01), 高体力活动水平的中小学生校外静坐学习时间与近视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近视防控应关注低体力活动水平中小学生的校外静坐学习时间, 鼓励校外静坐时间长的学生保持高体力活动水平, 以降低近视风险。
北京市2018—2021年中小学生近视状况
李婷, 张京舒, 杨涵, 秦冉, 郭欣
2023, 44(7): 1054-105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1
摘要(507) HTML (270) PDF(108)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 以期为开展近视眼防控提供科学思路和参考。  方法  于2018-2021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北京市6个城区和10个郊区抽取的191 293名中小学生开展近视监测。近视筛查严格按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进行, 在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 使用台式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测量。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8-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分别为60.7%, 57.6%, 59.2%和59.7%;小学生、初中生、普通高中生、职业高中生的近视率在2018年分别为38.3%, 77.3%, 88.3%, 73.2%;2019年分别为34.7%, 76.4%, 87.7%, 72.0%;2020分别为37.5%, 76.8%, 86.8%, 74.9%;2021年分别为38.7%, 77.4%, 86.5%, 74.9%;不同学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 386.07, 11 104.28, 9 850.08, 9 714.59, P值均 < 0.01)。2018-2021年4年间女生总体近视率(62.1%)高于男生(56.5%)(χ2=613.75, P < 0.01), 且每年均表现为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0.47, 163.47, 168.01, 162.24, P值均 < 0.01)。2018-2021年4年间城区学生总体近视率(63.0%)高于郊区学生(56.0%)(χ2=978.82, P < 0.01), 且每年均表现为城区学生近视率高于郊区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71, 240.96, 302.56, 409.30, P值均 < 0.01)。  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仍处高位, 应继续加强对中小学视力不良的宣传和干预, 将城市学生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有效控制并降低近视率, 保障学生视力健康。
中国10~24岁青少年1990—2019年抑郁症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
杨丽
2023, 44(7): 1063-106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3
摘要(984) HTML (509) PDF(176)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1990-2019年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为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 通过发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率两个指标,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1990-2019年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 利用R软件建立ARIMA时间序列模型, 对中国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2020-2029年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10~24岁女生抑郁症患者每年发病率和DALYs率均高于总体和男生, 20~24岁年龄段每年发病率、DALYs率均高于15~19和10~14岁,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通过Joinpoint回归分析得出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年均下降速度为1.61%(t=-10.53, P < 0.05);10~24岁男生和女生抑郁症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年均下降速度分别为1.18%(t=-5.79), 1.79%(t=-11.84)(P值均 < 0.05), 女生整体下降速度大于总体和男生。1990-2019年中国10~14岁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总体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APC=-0.28, P>0.05), 15~19岁、20~24岁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年均下降速度分别为1.43%(t=-12.05), 1.90%(t=-24.92)(P < 0.05)。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 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和DALYs率在2020-2029年继续呈下降趋势。  结论  女生和20~24岁是中国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防治重点关注的对象。应从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和微环境入手,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治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
衢州市4~8岁留守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
郑灿杰, 徐文杰, 龚晓英, 方泉均, 尹志英
2023, 44(7): 1068-107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4
摘要(292) HTML (125) PDF(19)
摘要:
  目的  了解衢州市留守儿童水痘疫苗(varicella zoster virus, VarV)接种现状并应用保护动机理论探索其影响因素, 为下一步巩固水痘疫苗接种提出参考。  方法  于2022年9-12月,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选取衢州市下辖的6个县区共628名留守儿童, 对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社会学特征和保护动机理论因素,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衢州市留守儿童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628名留守儿童中已接种水痘疫苗的占69.59%, 其中已完成2剂次的占74.83%;尚未接种的占30.41%, 其中未来有接种意向的占10.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亲属关系、家庭年收入、家庭孩子数、外部奖励和自我效能对留守儿童水痘接种率有影响(OR=0.43~3.40, P值均 < 0.05);其中外部奖励因子与接种概率呈正相关(OR=1.14);自我效能因子与接种概率呈负相关(OR=0.95)。  结论  在健康教育和学校宣传中, 通过提高留守儿童看护人的外部奖励和自我效能的保护动机因素水平, 能促进看护人产生保护动机, 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湿疹与居室内环境的关系
王硕敏, 查易, 张静
2023, 44(7): 1072-107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5
摘要(226) HTML (137) PDF(8)
摘要:
  目的  探讨海口市学龄前儿童湿疹患病的家居室内环境影响因素, 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海口市随机抽取的8所幼儿园3 04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 分析家居室内环境因素对湿疹的影响。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的湿疹检出率为1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母亲怀孕前1年住处新装修(OR=1.71, 95%CI=1.09~2.68)、儿童0~1岁时住处添置新家具(OR=1.53, 95%CI=1.03~2.27)、居室内出现蟑螂(OR=1.35, 95%CI=1.02~1.81)、每周清洁频率≤1次(OR=1.30, 95%CI=1.01~1.66)与湿疹发生呈正相关, 儿童集体生活起始年龄≥3岁(OR=0.76, 95%CI=0.60~0.96)与湿疹发生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海口市学龄前儿童湿疹患病与许多家居室内环境因素有关, 家长可通过改善家居环境和儿童集体生活起始年龄等措施对学龄前儿童湿疹进行预防。
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青少年2019—2021年近视流行状况
李国峰, 张秀红, 魏娜娜, 杨田, 赵菊芳, 赵静, 于冬
2023, 44(7): 1076-10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6
摘要(338) HTML (157) PDF(58)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内蒙古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情况及流行趋势, 为制定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2019-2021年在全区12个盟市抽检儿童青少年555 093名进行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 屈光检测使用台式自动电脑验光仪在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进行。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2019-2021年, 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青少年各年份近视率分别为53.30%, 58.65%, 54.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70, P < 0.01)。女性总体近视率(58.82%)高于男性(51.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295.66, P < 0.05);各年份男、女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分别为49.44%和57.30%, 54.76%和62.60%, 51.23%和57.62%, 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197.02, 922.31, 1 172.09, P值均 < 0.01)。城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9.42%)高于县区(53.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65.03, P < 0.05);各年份城区及县区近视率分别为59.20%, 50.79%;60.26%, 57.88%;58.95%, 53.3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150.80, 74.10, 529.25, P值均 < 0.01)。总体上各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 402.39, P < 0.05);其中普通高中总体近视率最高, 为83.57%。不同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 881.67, P < 0.05), 最高点是17岁组(83.32%), 最低点是5岁组(15.52%)。  结论  2019-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但2020与2021年近视率均高于2019年, 近视的高发化、低龄化程度加剧。应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减少近视的发生。
重庆市大学生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与龋齿发生的相关性
刘峰, 朱兰兰, 王旭
2023, 44(7): 1080-108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7
摘要(235) HTML (163) PDF(27)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和龋齿患病情况及三者的相关性, 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2年1—6月,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重庆市6所大学627名在校生, 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检查和诊断龋齿,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大学生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 用关联性分析抑郁状态、睡眠质量与龋齿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大学生龋齿患病率为42.1%, 不同性别、专业、体型、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龋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49, 16.81, 7.82, 15.14, 7.34, P值均 < 0.05)。抑郁状态阳性率为13.9%, 不同体型学生抑郁状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 P < 0.05)。PSQI评分为(4.36±0.94)分, 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6.16%, 不同性别和体型大学生睡眠质量差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41, 17.59, P值均 < 0.05)。大学生龋齿发生与睡眠质量差及抑郁状态有一定相关性, 其列联系数分别为0.15和0.13(P值均 < 0.05)。  结论  重庆市大学生龋齿患病率高, 龋齿发生可能与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有关。
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康复过程中面临困境的质性研究
云文洁, 刘梦琪, 陈旭, 褚红玲, 汪海波
2023, 44(7): 1084-108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8
摘要(473) HTML (224) PDF(50)
摘要:
  目的  基于质性研究方法,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消极体验,挖掘患者面临的真实困境,为促进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8—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病科住院部选取30名抑郁症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主题。  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面临的真实困境可归纳为3个主题和6个子主题:家庭应对不当(照顾者缺乏正确的疾病认知;照顾者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疾病诊疗困难(识别率低,治疗效果差;医疗服务需求不能满足)、继续学业障碍(学业进展障碍;人际关系障碍)。  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在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面临着家、校、医疗等方面困境。应提高照顾者的疾病素养和照护技能,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多方协作的疾病管理体系,促进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和社会功能恢复。
日照市某小学一起百日咳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李国华, 卜洁琼
2023, 44(7): 1088-109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9
摘要(244) HTML (125) PDF(32)
摘要:
  目的  了解日照市某小学一起百日咳暴发疫情流行情况,为针对性地采取百日咳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搜索与个案调查,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综合分析暴发疫情的特征。  结果  疫情从2022年4月19日至5月17日,持续29 d,共发现病例14例。病例均为该小学一年级2班学生,年龄6~7岁,其中男生6名、女生8名,男生和女生罹患率分别为30.00%,34.78%。14例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为2~22 d,中位数为10 d。所有学生均已接种4剂次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末次接种至发病时间间隔为5~6年。经隔离治疗后,14名患病学生均痊愈,无重症或死亡病例。  结论  该起百日咳暴发疫情的发生,可能与百日咳疫苗保护效果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学校因病缺勤登记报告制度落实不严格,以及现有百日咳监测系统灵敏性差有关。
蚌埠市3岁儿童乳牙龋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潘树矿, 孙雨桐, 胡梦甜, 丁凤, 徐晖, 孙田力
2023, 44(7): 1099-110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32
摘要(298) HTML (127) PDF(24)
摘要:
  目的  了解蚌埠市3岁儿童预防乳牙龋齿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其口腔龋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抽签法选取蚌埠市5个区的10所公立幼儿园2021年刚入园的3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随机分为干预组300名、对照组300名,初查时记录两组的龋齿、缺失牙、充填牙即龋失补(dmf)情况,并对干预组实施龋齿干预措施(包括宣教、饮食、自我清洁和涂氟干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半年后进行复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发病数和龋失补均数。  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共43名儿童患龋,dmf共88颗,其中男生dmf共44颗,女生dmf共44颗;干预组共45名儿童患龋,dmf共101颗,其中男生dmf共49颗,女生dmf共52颗;干预组和对照组龋齿dmf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P>0.05),在发病率(15.0%,14.3%)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干预后,干预组新发龋齿人数共计26名,dmf共43颗,其中男生dmf共25颗,女生dmf共18颗;对照组新发龋齿人数83名,dmf共168颗,其中男生dmf共72颗,女生dmf共96颗;干预组与对照组新发dmf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8,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新发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2,P<0.05)。  结论  预防龋齿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儿童乳牙龋齿的发生率。建议尽早干预,降低儿童龋齿和口腔其他疾病的发生率。
中国儿童青少年1990—2019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疾病负担及预测
杨晓蕾, 李洪杰, 多永胜, 葛杰, 张艳, 孙惠昕
2023, 44(7): 1107-111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34
摘要(847) HTML (144) PDF(117)
摘要: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疾病负担情况及发展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不同性别及年龄组ADHD的发病率、患病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并对ADHD疾病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  2019年中国的ADHD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分别为70.41/10万、1 546.15/10万和18.87/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降低27.30%,25.35%和55.80%,并且女性均低于男性。2019年5~9岁年龄组ADHD发病率最高,为837.76/10万,而患病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10~14岁组,分别为5 740.47/10万和70.49/10万。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ADHD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均有降低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35%,-1.16%和-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灰色预测模型GM(1, 1)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中国ADH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ADHD疾病负担呈降低趋势,中国对儿童青少年ADHD的防治效果有效。应继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轻儿童青少年人群ADHD的疾病负担。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甲状腺功能变化与青春期发育的队列研究
何丹丹, 黎锦鸿, 许慧琳, 王莹莹, 温晓飒, 付晔, 汤红梅, 苏华林, 徐东丽, 王娜
2023, 44(7): 1049-105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0
摘要(273) HTML (116) PDF(22)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甲状腺功能变化与青春期发育的相关性, 探讨青春发育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基于闵行区碘适宜地区建立的青春期女生队列人群, 2019年1-3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北和中片各选取1所初中, 最终将新入学的预初女生共464名纳入队列研究进行体格检查, 并在2021年1-3月进行随访。采用青春期发育量表(PDS)评价研究对象青春期发育分期, 测定每个参与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 并计算甲状腺稳态结构参数(THSPs)。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基线和随访时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THs)和THSPs变化与青春期发育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期间, 女生血清TSH水平降低, FT3和FT4水平升高(Z值分别为-10.53, -4.71, -12.46, P值均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校正基线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和腰围变化后, 高青春期分类得分变化组的FT4和甲状腺反馈分位数指数(TFQI)相比低青春期分类得分变化组进一步降低(β值分别为-0.66, -0.55);与基线和随访时均为青春期晚期(BLFL)组相比, 基线时为青春期前期、随访时为青春期晚期(BPFL)组+基线时为青春期前期、随访时为青春期结束(BPFT)组的FT4和TFQI下降幅度更大(β值分别为-0.55, -0.44)(P值均 < 0.05)。未发现△TSH、△FT3、△FT4/FT3和△TSHI与青春期分类得分变化或青春期发育模式的关联。  结论  青春期女生血清TSH降低, FT3和FT4升高。青春期发育模式和发育速度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有相关性。
运动环境设计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
叶悦, 宁科, 上官纯子, 杜安龙, 李章涛
2023, 44(7): 1058-106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22
摘要(374) HTML (135) PDF(44)
摘要:
  目的  基于Newell的约束模型, 探索运动环境设计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 为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方法  于2022年3-6月,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某私立幼儿园153名典型发育的幼儿为实验对象, 随机分配到常规活动组、运动分区A组、运动分区B组, 进行为期12周(每周2次, 每次1 h)的实验干预。其中, 常规活动组根据幼儿园计划进行常规体育活动, 运动分区A组在运动分区后参与日常体育活动, 运动分区B组在运动分区后进行结构化与自主性体育活动。采用幼儿园基本动作技能量表(MOBAK-KG)对受试幼儿进行测试, 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运动环境设计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  结果  实验后, 幼儿的操作性技能、移动性技能、基本动作技能成绩有所提高, 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组别与测试时间在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上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2, 150)=113.07, P < 0.01, η2=0.60], 运动分区B组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后测得分(12.08±1.82)高于运动分区A组(10.71±2.56)、常规活动组(8.57±4.16)。  结论  约束模型视域下运动环境设计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应协调共育, 促进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
卫生监督
无锡市校园周边现制饮料食品风险监测结果
陈佳琪, 任梁, 钱红丹
2023, 44(7): 1092-109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30
摘要(385) HTML (168) PDF(28)
摘要:
  目的  了解无锡市校园周边现制饮料的添加剂使用与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保障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2年8—9月,随机从无锡市4个辖区内学校周边饮品店采集现制饮料108份,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添加剂和微生物的检测,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现制饮料》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现制饮料中13种添加剂的使用均未超过相关标准规定限值,果汁中防腐剂检出率(52.78%)高于茶饮(16.67%)和奶茶(27.78%),奶茶中色素检出率(16.67%)较茶饮(52.78%)及果汁(47.22%)低(χ2值分别为11.24,11.46,P值均<0.05)。同一功能添加剂叠加使用均未超过规定限值;菌落总数超标率(9.26%),大肠埃希菌超标率(14.81%)。  结论  无锡市校园周边现制饮品存在一定卫生学风险。应对相关企业、商店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吴悦悦, 冯蓉
2023, 44(7): 1095-109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31
摘要(474) HTML (138) PDF(67)
摘要:
高校大学生需要应对来自环境适应、升学就业、同侪竞争和人际恋爱等方面的挑战, 容易遭受心理问题的困扰, 是心理问题的高风险群体。近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科技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已在临床心理环境中获得广泛应用。为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路径, 研究概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以期为拓展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方式,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与借鉴。
校园绿化与学生健康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倩, 杨文翰
2023, 44(7): 1103-110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33
摘要(233) HTML (195) PDF(29)
摘要: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 且儿童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对学生有直接影响, 而且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形成起到渲染作用。研究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校园绿化与学生健康关系的最新研究、相关的机制和中国校园绿化建设现存的问题进行综述, 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启示。
全球青少年数字化心理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熊洲, 黄贝贝, 陈思延, 孙莹
2023, 44(7): 1112-11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35
摘要(290) HTML (123) PDF(58)
摘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脆弱性和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而传统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无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研究探讨了青少年数字化心理卫生服务的必要性, 并列举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开发的数字化心理卫生服务应用实例, 以期为中国青少年数字化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借鉴。
儿童虐待危险因素及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李永珍, 谢丽, 王文超, 刘静, 陈扬, 宋君, 胡菲, 贡海蓉
2023, 44(7): 1116-11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36
摘要(280) HTML (103) PDF(41)
摘要:
儿童虐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已成为全球发展中一个被忽视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准确识别低年龄段儿童所遭受的虐待对损伤治疗、降低儿童再次受虐待风险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儿童虐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目前存在的虐待识别与筛查工具进行综述, 为中国儿童虐待风险识别工具的开发和识别系统的建立提供循证依据, 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或降低其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