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44卷  第9期

述评
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共病-共因-共防”机制建立与探索
宋逸, 张秀红, 马军
2023, 44(9): 1281-128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1
摘要(575) HTML (232) PDF(207)
摘要:
近年来,近视、肥胖、心理健康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的单病流行负担不容乐观,且同时面临着较高的共病患病率,共同的行为和环境影响因素使得通过相同的干预措施,改善儿童青少年共病问题成为可能。急需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共病-共因-共防”机制,探索建立可以覆盖家庭、学校、社区和医疗机构不同场景的儿童青少年共病干预实施的标准化方案和流程,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专题笔谈
澳大利亚儿童安全教育内容及实施路径
杨乐笛
2023, 44(9): 1286-128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2
摘要(264) HTML (145) PDF(36)
摘要:
儿童安全问题是澳大利亚教育政策关注的重要领域。为保障儿童安全,澳大利亚围绕道路交通、森林火灾、水域等主题开展了儿童安全教育,强调了特殊儿童群体的安全教育问题,调动家、园、社三方教育主体,开发了合理的风险评估工具,形成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到教育评估的完整儿童安全教育过程。澳大利亚儿童安全教育经验可以为中国构建适宜的安全教育方式,促进安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及完善安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儿童青少年共病防控专栏
内蒙古地区2019—2022年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流行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马鑫悦, 张秀红, 宋逸, 董彦会, 杨田, 马彩霞, 高昇
2023, 44(9): 1289-129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3
摘要(434) HTML (215) PDF(130)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2022年内蒙古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的流行趋势及共同病因,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2022年每年9月在内蒙古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分别抽取181 533,141 552,200 987,190 918名中小学学生,对纳入研究的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9—2022年内蒙古地区中小学生近视率为55.55%~59.72%;脊柱侧弯率为1.56%~2.81%;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率为1.14%~1.95%,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5.01,775.56,461.84,P值均 < 0.05)。2022年脊柱侧弯和近视共患率女生(1.32%)高于男生(0.97%),城区(2.57%)高于旗县区(0.62%),职高和普高学生(3.82%,2.47%)高于初中和小学学生(1.70%,0.42%),经济发展中好片区(1.21%)高于差片区(0.99%)(χ2值分别为52.19,1 269.82,1 361.52,17.29,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数或都能做到周末每天至少1 h中高强度运动、每周体育课数量≥3节、课桌椅高度是根据身高调整、在户外课间休息、家长限制视屏时间、严格要求站姿坐姿和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呈负相关(OR=0.65~0.90);参加补习班、走路或乘车时看书或电子屏幕和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27,1.13)(P值均 < 0.05)。  结论  行为习惯与近视和脊柱侧弯相关。防控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应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早筛查、早干预。
内蒙古地区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症状的共发趋势及关联
袁雯, 蒋家诺, 秦阳, 王若琳, 张奕, 张依航, 陈力, 刘婕妤, 郭桐君, 杨田, 张秀红, 宋逸, 马军, 董彦会
2023, 44(9): 1294-129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4
摘要(258) HTML (143) PDF(68)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蒙古地区学生网络成瘾和抑郁的流行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共发趋势与关联,为制订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抑郁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2021年每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内蒙古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6 317,7 152,81 808,71 180和89 932名10~24岁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网络成瘾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判定其网络成瘾和抑郁情况,计算学生网络成瘾和抑郁症状的年检出率、群组差异以及共发趋势,采用多元线形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估计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症状的线形与非线形关联。  结果  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由2017年的4.1%逐渐下降到2020年的2.1%,但是2021年又上升至3.9%;抑郁症状检出率由2017年的20.9%上升至2020年的28.0%和2021年的27.0%;网络成瘾和抑郁共发的检出率保持在1.8%~2.5%。2017—2021各年份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均高于女生,2017年后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χ2值分别为42.82,553.90,P值均 < 0.05);以2019年为分界点,网络成瘾检出率实现了城乡逆转,抑郁症状和共病检出率总体上仍表现为城区高于郊县,且差异表现出逐年缩小甚至追平的趋势。2021年学生网络成瘾得分与抑郁得分(B=1.67,95%CI=1.64~1.71)、抑郁症状检出(OR=1.39,95%CI=1.38~1.41)和重度抑郁症状检出(OR=1.35,95%CI=1.33~1.36)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且在不同性别、城乡和学段中均呈近似的“n”型曲线。  结论  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存在线性和非线形关联,这种关联在不同性别、地区、学段中均存在。各地区,尤其是郊县应加快制订和落实相关措施,遏制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抑郁的加速增长。
内蒙古地区2021年中小学生近视与肥胖共患现状及生活方式的调节作用
张依航, 袁雯, 党佳佳, 刘云飞, 蔡珊, 师嫡, 陈子玥, 杨田, 马鑫悦, 马彩霞, 蒋家诺, 董彦会, 张秀红, 马军, 宋逸
2023, 44(9): 1299-130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5
摘要(375) HTML (242) PDF(88)
摘要:
  目的  分析2021年内蒙古7~18岁学生近视与肥胖共患流行现状及生活方式的调节作用,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共病-共因-共防”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139 630名7~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远视力检查及屈光度检查判断近视情况,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判定肥胖情况。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综合吸烟、饮酒、饮食、运动、视屏时间和睡眠时间6项总分对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判定。采用χ2检验比较近视与肥胖共患率的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近视与肥胖共患的影响因素及分层分析不同群组生活方式对共患病的调节作用。  结果  2021年内蒙古7~18岁学生近视与肥胖共患率为13.7%,男生高于女生(15.5%,11.8%),10~12岁高于7~9,13~15,16~18岁(14.7%,13.7%,13.3%,12.0%),其他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及蒙古族(15.3%,14.0%,12.5%),城市高于郊县(15.3%,13.0%),经济水平中等片区高于差片区和好片区(14.8%,12.9%,12.6%)(χ2值分别为392.37,115.73,62.80,119.02,121.60,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健康生活方式(OR=1.24,95%CI=1.19~1.29)和中等水平生活方式(OR=1.15,95%CI=1.10~1.19)学生的共患病率均更高,在男生和女生,10~12,13~15,16~18岁年龄组以及汉族和蒙古族中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2021年内蒙古中小学生近视与肥胖共患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现况不容乐观,不健康生活方式与共患病发生呈正相关。
内蒙古地区2021年中学生校园欺凌与抑郁共发趋势及与饮食方式的相关性
张秀红, 宋逸, 董彦会, 袁雯, 杨田, 赵静, 赵菊芳
2023, 44(9): 1304-130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6
摘要(267) HTML (167) PDF(53)
摘要:
  目的  了解2021年内蒙古地区中学生校园欺凌和抑郁共发与饮食方式的相关性,为预防校园欺凌和抑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抽取87 414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对学生抑郁情况进行调查;依据《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中有关校园欺凌条目判定校园欺凌,同时分析学生校园欺凌抑郁共发情况。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21年内蒙古地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5.24%,校园欺凌检出率为3.02%,校园欺凌和抑郁共发率为1.6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女生更容易共发校园欺凌和抑郁(OR值分别为1.52,1.10),吃油炸食品每天 < 1和≥1次、吸烟、饮酒与学生校园欺凌抑郁共发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15,2.11,2.14,1.70)(P值均 < 0.05)。  结论  内蒙古地区中学生校园欺凌与抑郁共发受多种饮食方式的影响,减少薯条炸鸡等油炸食物的摄入、不吸烟、不饮酒可有效降低校园欺凌抑郁共发的现象。
内蒙古地区学生超重肥胖与抑郁共患影响因素分析
马彩霞, 马军, 宋逸, 董彦会, 袁雯, 张秀红, 高昇, 杨田
2023, 44(9): 1308-131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7
摘要(304) HTML (182) PDF(69)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2022年内蒙古地区学生超重肥胖与抑郁的流行情况及其共患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共患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9—2022年每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内蒙古12个盟市抽取90 519,71 560,90 079,91 0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χ2检验进行人口学特征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生活习惯行为与超重肥胖和抑郁共患的关联。  结果  2019—2022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9.21%,34.38%,35.20%,34.61%,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8.35%,17.53%,16.43%,16.00%,两者共患检出率分别为5.52%,5.93%,5.76%,5.46%。2022年检出超重肥胖与抑郁共患学生4 978名,学生共患检出率在学段和家庭结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3.51,99.90,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喝含糖饮料或吃油炸食品≥1次、有时吃或从来不吃早餐、每天看电脑或电视≥2 h、周末很少数做到或几乎做不到至少1 h中高强度运动与超重肥胖与抑郁共患的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7~1.59,P值均 < 0.05),一周内每天吃新鲜水果或喝牛奶豆浆≥1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每天睡眠时长≥8 h、不吸烟、不饮酒和超重肥胖与抑郁共患的发生呈负相关(OR=0.47~0.92,P值均 < 0.05)。  结论  学生超重肥胖和抑郁共患发生与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行为相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持学生的健康体重及预防抑郁的发生。
内蒙古地区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及其共病状况的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蒋家诺, 杨田, 袁雯, 秦阳, 宋欣俐, 张奕, 陈力, 王若琳, 张秀红, 宋逸, 马军, 董彦会
2023, 44(9): 1313-131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8
摘要(285) HTML (128) PDF(64)
摘要:
  目的  探究2016—2021年学生超重肥胖、血压偏高及其共病的流行趋势,分析其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为制定区域性常见病共病的学校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2021年每年9月选取内蒙古8 908,8 222,9 448,127 068,100 778,138 540名10~1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超重肥胖、血压偏高及其共病的流行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组的血压偏高检出情况。排除2021年生活方式信息缺失者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36 374名研究对象超重肥胖、血压偏高及其共病的生活方式影响因素。  结果  2016—2021年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共病的检出率分别为5.04%,5.14%,4.99%,7.51%,7.60%,9.45%;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6.94%,28.07%,29.62%,34.19%,36.71%,37.53%;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6.05%,11.54%,13.12%,14.85%,14.12%,18.40%。除2016年外,其余年份均呈现超重肥胖者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较BMI正常组升高,分性别、城乡后也呈现出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正性相关(P值均 < 0.05)。2021年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共病的检出率高于郊县,健康生活方式的报告率低于郊县(P值均 < 0.05)。非每天吃早餐(OR=1.11,95%CI=1.07~1.16)和非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60 min(OR=1.27,95%CI=1.20~1.34)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共病的发生呈正相关,非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60 min与血压偏高的发生呈正相关(OR=1.11,95%CI=1.07~1.16),睡眠时间不达标与超重肥胖的发生呈正相关(OR=1.04,95%CI=1.01~1.06)(P值均 < 0.05)。  结论  内蒙古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血压偏高及其共病的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是血压偏高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其共发的风险因素。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实现区域性常见病共病共防不可缺少的措施,城区可能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点区域。
学生营养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黄绯绯, 张继国, 李园, 郭春雷, 王惠君
2023, 44(9): 1319-132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09
摘要(349) HTML (202) PDF(55)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为制定预防和控制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2018年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6~17岁儿童青少年共1 882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零食消费状况,通过聚类分析法探索零食消费模式,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零食消费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结果  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率为60.6%,供能比为2.4%。零食消费特征可分为4个模式,模式1以每天只摄入中等量水果为特征,模式2以每天摄入少量水果和焙烤类为特征,模式3以每天只摄入少量水果为特征,模式4以每天摄入中等量奶类和少量水果为特征。调整能量摄入等相关协变量后,与不吃零食者相比,不同零食消费模式组发生超重肥胖风险的OR值(95%CI)分别为1.56(0.93~2.58),0.81(0.51~1.24),1.24(0.94~1.63),1.00(0.60~1.63),零食供能比自低至高四分位分组超重肥胖风险的OR值(95%CI)分别为1.17(0.81~1.68),1.32(0.92~1.89),1.12(0.77~1.61),1.00(0.69~1.45),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消费零食比例较高,种类以水果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和焙烤类为主,未发现零食消费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宿州市区幼儿园儿童2018—2022年贫血状况
周碧, 侯媛媛, 杨潇, 石宗玉, 李迎, 朱峰
2023, 44(9): 1324-132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0
摘要(205) HTML (110) PDF(22)
摘要:
  目的  了解宿州市市区幼儿园儿童2018—2022年贫血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幼儿园儿童贫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3年3月对市区所有幼儿园采用随机数字表抽样方法,收集2018—2022年幼儿园儿童入园/在园体检资料,共24 178人次,体检资料包括血红蛋白(Hb)、身高、性别、体重等,将2018—2019年定义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前,将2020—2022年定义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数据。  结果  2018—2019年间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Hb值的M(P25P75)分别为118(112,129)、120(112,132)、122(113,134)g/L;2020—2022年间小班、中班、大班儿童Hb值的M(P25P75)为116(110,123)、117(111,124)、119(112,126)g/L,3个年级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0.7,-12.7,-12.9,P值均 < 0.05)。2018—2022年儿童总贫血数共4 584人次,总贫血率为19.0%;2018—2019年幼儿园儿童总贫血率为15.3%,低于2020—2022年的20.7%(χ2=100.8,P < 0.05);2022年幼儿园儿童总贫血率(24.5%)高于2020年(20.6%)和2021年(17.0%)(χ2=93.9,P < 0.05)。2018—2019年小班、中班和大班儿童的贫血率分别为13.9%,14.7%和17.1%,2020—2022年分别为19.3%,15.9%,26.6%,2018—2022年分别为17.6%,15.5%,23.6%,大班儿童的贫血率均高于小班和中班(χ2值分别为10.7,204.6,186.8,P值均 < 0.01)。贫血男童、女童和所有儿童的Hb值与其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03,0.03,0.09,P值均>0.05)。  结论  宿州市区幼儿园儿童贫血率在国内偏高,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可能增加了儿童贫血风险。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学龄前儿童园外运动行为问卷全国城市常模研究
王晓娟, 张梦楠, 许梦雪, 何彦璐, 匡晓妮, 张雪娇, 王念蓉, 骆艳, 杨琳, 董文红, 吴建新, 张霆, 朱宗涵, 王健, 童梅玲, 关宏岩
2023, 44(9): 1328-133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1
摘要(255) HTML (149) PDF(27)
摘要:
  目的  建立学龄前儿童园外运动行为问卷(P-PAQ)的中国城市常模,为从家庭方面进行分级指导、提高儿童身体活动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六大行政区8个城市40所幼儿园调查6 267名3~6岁在园儿童,由儿童主要养育人填写本课题组前期研发的P-PAQ,获取园外期间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量和家长运动观念与行为情况数据,前者使用百分位数法建立等级常模,后者使用均数法建立等级常模。  结果  学龄前儿童上学日园外和周末总活动时间、中高强度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及屏幕时间的M(P25P75)分别为84(54,120)、22(8,40)、12(0,24)、18(6,30)min/d;170(115,240)、60(30,95)、90(35,120)和30(20,60)min/d。家长运动观念与行为(40分)总分为≥34,29~ < 34,24~ < 29, < 24分,分别判定为较好、中等、中等偏低与较差4个水平。两个分维度中,家长运动观念得分为≥19,17~ < 19,15~ < 17, < 15分;家长运动行为得分为≥16,12~ < 16,8~ < 12, < 8分时,分别判定为较好、中等、中等偏低及较差水平。  结论  中国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园外运动常模代表性良好,界值适当,对早期评估并指导3~6岁儿童园外运动行为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中小学生电子屏幕使用行为评价问卷的编制
胡静雯, 吕萍萍, 施姣姣, 王昱杰, 史慧静
2023, 44(9): 1333-133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2
摘要(237) HTML (140) PDF(47)
摘要:
  目的  研制针对中小学生电子屏幕使用行为的评价问卷,为综合评价中小学生屏幕使用行为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2年8—9月邀请19名专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国家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指南和标准以及国内外相关指南为依据,结合现有的有关儿童青少年屏幕使用行为的评价工具,形成中小学生电子屏幕使用行为评价问卷的初始框架和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后确定评价问卷的维度、评价条目及权重。  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和100.0%,问卷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9.5%和63.2%,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7。最终形成包含屏幕使用类型和时间控制、屏幕使用相关卫生行为、屏幕使用中的安全与文明、合理安排屏幕与非屏幕使用活动4个维度,共44个具体条目的评价问卷。各条目变异系数(CV)范围为0.00~0.19,肯德尔协调系数(W)由0.22上升至0.34(P值均 < 0.01),专家意见一致可信。  结论  编制的中小学生电子屏幕使用行为评价问卷,可用于综合评价中小学生电子屏幕使用行为,为后续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中小学生电子屏幕使用相关行为提供依据。
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袭开国, 唐亮, 袁丽丽
2023, 44(9): 1338-134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3
摘要(243) HTML (121) PDF(25)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安全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于2022年3—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双一流”高校、普通公办本科高校、普通民办高校共3所学校3 18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方式图形测验、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和自编大学生背景资料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认知风格和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呈正相关(r=0.13,P < 0.05);存在非安全性行为大学生314名,占18.23%;以认知风格进行分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场独立组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因素有3个,其中男生、大四年级、恋爱次数多(1,2,≥3次)的大学生更多存在非安全性行为(OR值分别为1.28,1.79,1.35,1.68,1.84,P值均 < 0.05);影响场依存组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的因素有4个,其中高年级(大三,大四)、文科专业、城镇生源、恋爱次数多(1,2,≥3次)的大学生更多存在非安全性行为(OR值分别为1.91,2.01,1.26,1.40,1.46,1.78,1.99,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非安全性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认知风格是一个重要参考变量,不同影响因素因认知风格的不同会产生不同影响。
青少年手机多任务行为评定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
李人杰, 陶舒曼, 万宇辉, 伍晓艳, 许韶君, 陶芳标
2023, 44(9): 1342-134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4
摘要(217) HTML (120) PDF(25)
摘要:
  目的  编制青少年手机多任务行为评定问卷并评价信度和结构效度,为开展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评价工具。  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资讯、小组讨论自行编制青少年手机多任务行为评定问卷,确定手机活动与非媒体活动多任务、手机活动与其他媒体活动多任务以及手机功能使用多任务3个维度,初步纳入27个条目。于2021年10—12月选取辽宁、山西、河南、上海、重庆、深圳、云南7个地区,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 5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条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评价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的条目进行筛选和信度、效度评价。  结果  青少年手机多任务行为评定问卷最终包含3个维度,共计26个条目;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9.63%,内部一致性检验得出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4,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8~0.928;问卷的分半系数为0.849,各维度的分半系数为0.781~0.87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近似均方根残差、比较拟合指数、塔克—刘易斯指数分别为0.068,0.901,0.891,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效标效度较好(r=0.206~0.351,P值均 < 0.01)。  结论  青少年手机多任务行为评定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评价标准,可作为评价青少年手机多任务行为的评估工具。
体智能教学对4~5岁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干预研究
李立, 陈玉娟, 贾富池, 贾静怡, 王立军, 孟祥珍, 胡雯雯
2023, 44(9): 1346-13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5
摘要(248) HTML (133) PDF(20)
摘要:
  目的  了解体智能教学对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感觉统合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3年2—5月,对石家庄市某幼儿园136名4~5岁儿童进行12周的干预研究,其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名。干预组实施情景化、游戏式体智能教学,对照组按照幼儿园原有的课程目标实施体育游戏教学;每周干预3次,每次40 min。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感觉统合系统能力评估。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干预前后比较,干预组男、女童前庭觉、本体觉、触觉均有提高(男:44.14±11.52 vs. 53.34±9.49,44.57±12.76 vs. 50.54±11.86,49.31±12.18 vs. 55.00±10.24;女:46.00±11.01 vs. 54.58±10.06,48.79±13.17 vs. 53.64±11.97,52.67±11.67 vs. 56.91±10.42;t值分别为-3.24,-2.49,-2.09;-5.24,-12.94,-2.56,P值均<0.05);对照组男、女童前庭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45.91±11.66 vs. 46.31±11.20,女:48.27±13.56 vs. 48.45±13.54;t值分别为-0.87,-0.07,P值均>0.05),本体觉、触觉均有提高(男:46.63±11.76 vs. 48.06±11.69,51.63±11.98 vs. 52.40±12.18,女:50.45±12.16 vs. 51.67±12.03,53.36±12.48 vs. 54.39±12.57,t值分别为-3.36,-2.08;-4.66,-2.86,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男、女童前庭觉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2.08,P值均<0.05),本体觉、触觉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8,0.67;0.97,0.88,P值均>0.05)。干预组男童干预前后比较,正常人数从12人增加至24人,失调人数由23人降至11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P<0.01);对照组男童干预前后感觉统合发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P>0.05)。干预组女童干预前后比较,正常人数从15人增加至27人,失调人数由18人降至6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5);对照组女童干预前后比较,感觉统合发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P>0.05)。  结论  体智能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尤其是对前庭觉功能的提高更为有效。
北京市某小学不同年级学生校内日运动负荷特征
赵鹏瑞, 孙颖华, 迟文莹, 吴枝桂, 薛姣, 侯莉娟
2023, 44(9): 1351-135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6
摘要(222) HTML (162) PDF(18)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学生日运动负荷特征以及“每日1 h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情况,为改善小学生校内身体活动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3年5—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小学223名学生为对象,采用Polar Verity Sense心率臂带按不同年级、性别、身体素质对学生日运动负荷心率进行监测评估与统计分析。  结果  小学生校内室外课、零点体育、大课间和室内课平均心率分别为(130.01±13.11,119.89±16.02,109.96±8.11,96.81±7.89)次/min,仅有4.04%的学生满足每日1 h MVPA标准;低年级学生在室外课、零点体育、大课间MVPA时间占比分别为28.41%,42.47%,8.24%,中年级为18.33%,6.41%,5.90%,高年级为45.91%,3.88%,11.43%,低、中、高年级校内达成每日1 h MVPA人数区间分布分别为5.41%,0,6.67%;男生在室外课、零点体育、大课间MVPA时间占比分别为30.09%,16.34%,9.23%,女生为31.70%,16.24%,6.13%,男生、女生校内达成每日1 h MVPA人数区间分布分别为5.88%,2.86%;身体素质优秀学生室外课、零点体育、大课间MVPA时间占比分别为33.19%,21.76%,8.25%,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为29.76%,12.93%,8.19%,身体素质及格的学生为21.78%,5.99%,4.80%,身体素质优秀、良好、及格学生校内达成每日1 h MVPA人数区间分布分别为5.88%,3.77%,0。  结论  该校中小学生校内身体活动时间充足,但存在负荷强度低、MVPA时间不足的问题。需针对不同年级、性别和身体素质学生安排针对性的体育活动计划,提高学生校内日运动负荷。
校园欺凌与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相关性
周可静, 熊华利, 唐大乂
2023, 44(9): 1355-135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7
摘要(253) HTML (178) PDF(20)
摘要:
  目的  分析校园欺凌与女生月经初潮年龄(age at menarche, AAM)提前的相关性,为促进女生青春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4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荣昌区全区范围内选择987名月经来潮中学女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分析经历校园欺凌与AAM的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历校园欺凌与AAM提前的相关性。  结果  987名月经来潮女生的平均AAM为(12.13±1.03)岁,AAM提前检出率为22.90%。未经历欺凌事件与经历欺凌事件女生的AAM分别为(12.18±0.96)(11.86±1.4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1);经历1,2,3种及以上校园欺凌事件的平均AAM分别为(12.08±1.38)(11.74±1.07)(11.61±1.63)岁;未经历校园欺凌事件与经历1,2,3种及以上女生的A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调整混杂因素后,经历校园欺凌事件(OR=2.71,95%CI=2.04~4.27)、被有意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或被孤立(OR=2.58,95%CI=1.69~4.67)、被打、踢、推、挤或关在屋里(OR=2.85,95%CI=1.39~4.92)、因为身体缺陷或长相而被取笑(OR=2.74,95%CI=1.77~5.02)、经历1种校园欺凌事件(OR=2.33,95%CI=1.52~4.23)、经历2种校园欺凌事件(OR=3.36,95%CI=1.82~7.36)、经历3种及以上校园欺凌事件(OR=2.89,95%CI=1.74~5.71)均与女生AAM提前相关(P值均<0.05)。  结论  校园欺凌与女生AAM提前相关,加强学校防欺凌教育对于促进女生青春期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卫生
初中生遭受同伴欺凌和生活满意度与自伤行为的关联
叶娟, 王少杰, 汪耿夫
2023, 44(9): 1360-136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8
摘要(276) HTML (144) PDF(58)
摘要:
  目的  探究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生活满意度和自伤行为之间的关联,为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2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宣城市、合肥市和淮北市共5 724名初中生,使用自编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检出率为30.0%,高致命性自伤、低致命性自伤、无明显组织损伤的自伤、潜在损伤的自伤以及心理伤害的自伤检出率分别为10.2%,25.8%,35.5%,20.8%和2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遭受同伴欺凌与5种自伤行为(OR=2.52~3.21)之间均呈正向关联,生活满意度与5种自伤行为(OR=0.19~0.33)之间均呈负向关联(P值均 < 0.01)。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遭受同伴欺凌与高致命性自伤、低致命性自伤、无明显组织损伤的自伤和潜在损伤的自伤之间有调节作用(OR值分别为1.53,1.42,1.30,1.39,P值均 < 0.05),在遭受同伴欺凌与心理伤害的自伤之间没有调节作用(P>0.05)。  结论  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可能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满意度有助于缓解同伴欺凌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负面影响。
广西大学生网络心理求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邝宏达, 李间, 谷正杰, 岳峰
2023, 44(9): 1365-136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19
摘要(293) HTML (119) PDF(57)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大学生网络心理求助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2年3—6月,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西8所高校2 239名大学生, 采用大学生网络心理求助行为问卷、一般求助问卷(GHSQ)、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问卷简版(ATSPPH-SF)、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Kessler10), 进行网络心理求助行为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结果  大学生网络心理求助行为总分为(13.96±5.20)分, 3个维度得分高低依次为网络心理自助行为(7.13±2.95)分, 网络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4.28±2.19)分, 网络专业心理求助行为(2.54±1.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影响网络心理求助行为的因素依次为心理健康总分(β=0.32)、一般求助总分(β=0.21)、性别(β=-0.09)、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总分(β=0.09)、户籍(β=0.08)(P值均<0.05)。  结论  广西大学生网络心理求助行为受心理健康等因素影响。网络心理求助已成为大学生满足心理健康需求的新形式, 是线下心理求助的重要补充, 两者同中有异, 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母亲孕期焦虑状态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许占斌, 倪钰飞, 徐小晶, 顾秋燕, 江琤琤, 王飞英, 何莉
2023, 44(9): 1370-13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0
摘要(206) HTML (116) PDF(18)
摘要: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焦虑状态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为生命早期科学育儿及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儿童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收集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815名1~3岁幼儿及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 采用中国幼儿社会情绪评价量表(CITSEA)评估幼儿情绪社会化能力, 同时调取幼儿母亲孕期体检焦虑状态评估报告, 母亲孕期体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状态。  结果  全体幼儿CITSEA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得分分别为(49.40±9.48, 47.42±9.60, 48.67±10.15, 50.07±10.20)分, 其中男童外显行为域得分(50.89±9.45)高于女童(48.76±9.50)、能力域得分(49.22±10.30)低于女童(51.17±9.8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 -3.03, P值均<0.05);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36%, 7.12%, 7.61%, 7.24%, 其中男童分别为8.43%, 6.32%, 7.96%, 7.49%, 女童分别为6.19%, 7.99%, 7.22%, 6.96%, 不同性别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0, 0.85, 0.16, 0.09, P值均>0.05)。母亲孕期不同焦虑状态(正常、轻度、中重度)幼儿外显行为域得分(47.77±9.52, 49.56±8.95, 52.51±9.77)、能力域得分(51.70±10.38, 49.65±10.05, 46.68±1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05, 7.10, P值均<0.01);母亲孕期不同期焦虑状态幼儿外显行为域、能力域异常检出率(4.81%, 7.54%, 11.17%;4.81%, 6.96%, 1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0, 7.98, P值均<0.05)。  结论  母亲孕期焦虑状态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应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 关注孕期家庭环境和教育, 改善儿童情绪社会化水平。
多元视角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谢四元, 胡小兰, 邵海, 聂恒
2023, 44(9): 1377-138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2
摘要(269) HTML (153) PDF(52)
摘要:
  目的  了解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不同涉事者的困境,为多元视角的综合化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提供指导。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月—2023年1月从某高校抽取心理咨询师、辅导员、朋辈学生、家长、当事人各10名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分析转录资料。  结果  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主要涉及预警途径、伦理困境、负面情绪3个核心主题。预警途径主要为学校、社交媒体、其他机构3个核心主题,50名涉事者报告以学校中的朋辈学生(18起)、社交媒体中的网络媒体(18起)为主。伦理困境主要集中于保密突破与隐私保护,表现为两者实施间的冲突。负面情绪主要是涉事者的焦虑、恐惧、无力感3个核心主题,相应负面情绪具有弥散性。心理危机的优化期待主要为专业化期待、协同化期待2个核心主题,两者均为涉事者的共同期待。  结论  应重视学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注重保密突破与隐私保护的辩证处理;防范涉事者负面情绪弥散,做好专业化建设、家校协同的深化,以综合化视角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济南市中小学生2019—2022年体质健康水平变化
秦国阳, 贾巍, 秦勇
2023, 44(9): 1373-137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1
摘要(246) HTML (121) PDF(56)
摘要:
  目的  分析2019—2022年济南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 为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2022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济南市抽取16 496名中小学生,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计算各年度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得分, 并采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协方差分析、χ2检验等分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  结果  学生体质健康综合得分各年份从高至低依次为2022年(80.78±12.63)、2021年(79.12±12.72)、2019年(75.17±2.03)和2020年(73.82±12.63)。2019—2022年各年份, 女生的体质健康综合得分均优于男生(F值分别为105.39, 288.29, 197.90, 159.36, P值均<0.01)。2019—2022年不同年级男生及女生体质健康综合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22, 34.96, 20.33, 45.08;13.56, 18.29, 24.86, 30.01, P值均<0.01)。中小学生各单项指标在2020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除体质量指数(BMI)以外、肺活量、50 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耐力跑、1 min跳绳在2019—2022年的波动均有统计学意义(小学: F值分别为127.58, 44.80, 223.64, 76.66, 10.69, 296.79;初中: F值分别为189.31, 52.10, 63.12, 61.49, 7.34, 8.10, 50.94, P值均<0.01)。2019—2022年,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0.09%, 31.45%, 30.14%和30.6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 P>0.05)。2019—2022年各年段小学和初中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4.56%, 34.66%, 32.14%, 33.73%;37.41%, 43.53%, 41.36%, 39.16%, 小学和初中女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4.66%, 24.39%, 24.61%, 24.65%;23.82%, 28.74%, 26.99%, 27.95%,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3, 4.29, 0.04, 3.12, P值均>0.05)。  结论  2019—2022年济南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出现小幅度下滑后实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24 h活动行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等时替代效益
宋云峰, 谭思洁, 齐玉刚, 冯展鹏, 张国俊, 曹立全
2023, 44(9): 1382-138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3
摘要(227) HTML (142) PDF(32)
摘要:
  目的  建立等时替代模型探讨在校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体质健康的关联及替代效应, 为大学生改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具体的活动行为建议。  方法  于2023年4—5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 对天津市12所高校2 794名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与24 h活动行为调查, 调查内容为久坐(SB)时间、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与睡眠(SLP)时间; 采用成分等时替代方法, 探究24 h活动行为与体质健康的量效关系。  结果  除50 m跑外, MVPA与BMI-Z呈负相关(β=-0.62), 但与其余体质指标呈正相关(β=0.34~274.23);LPA与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和50 m跑无相关性, 与其余体质指标呈负相关(β=-14.30~-0.19);SB与多数体质指标呈负相关(β=-11.57~-0.33), 但与BMI-Z呈正相关(β=0.45);除肺活量外, SLP与BMI-Z、体质总分、1 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1 000 m跑、坐位体前屈、50 m跑均呈正相关(β=0.27~11.21), 但与跳远呈负相关(β=-0.10)(P值均<0.05)。成分等时替代显示, 30 min/d的SB和LPA替代MVPA产生的不利效应均大于MVPA替代相应行为所产生的有益效应(体质总分: SB, -0.58和0.47分; LPA, -0.50和0.38分)。  结论  MVPA与SLP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效应。在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过程中, 保证睡眠充足, 尽可能提高MVPA和降低SB可能是有效方法之一。
疾病控制
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危险因素列线图判别分析
张金娇, 常利涛, 肖洁, 李佩谦, 谢雪妮, 马子雪, 李茜茜, 罗筱, 陈茂森, 黄莹
2023, 44(9): 1387-139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4
摘要(269) HTML (145) PDF(45)
摘要:
  目的  探讨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预测评估,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3年3月9—14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大理和丽江两个地区6所中小学校的848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  结果  调查对象总体近视率为68.3%,男生近视率(63.4%)低于女生(72.9%),小学生近视率(46.7%)低于初中生(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1,108.07,P值均<0.05)。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外活动、每天睡眠时间7~9和>9 h、父母双方均不近视与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64,0.63,0.56,0.28,0.48,P值均<0.05);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间≥3 h、家长不限制玩电子游戏时间与近视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94,1.78,P值均<0.05)。在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定量评价近视风险,结果显示,对于云南省儿童青少年来说发生近视风险较大的3个因素分别是每天睡眠时间、父母近视情况、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间。  结论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均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利于筛查近视高风险因素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广州市2012—2020年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与气压的关联
李丽娟, 原皓, 何依伶, 郭巧芝, 赵丹洋, 陈琴
2023, 44(9): 1392-139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5
摘要(175) HTML (97) PDF(19)
摘要:
  目的  探究广州市不同气压水平暴露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影响, 为提高公众对于高气压暴露后的风险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收集2012—2020年广州市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每日发病数及同期气象数据, 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s, DLNM)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与气压的关联, 进一步评估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在不同气压水平暴露后的风险。  结果  2012—2020年累计报告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共18 587例, 其中男童11 662例(62.7%), 6~ < 24月龄儿童构成比最高(67.7%, 12 582例)。DLNM结果显示, 极端高气压天气暴露当天,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风险最高(RR=1.50, 95%CI=1.24~1.82, P < 0.05), 且影响可持续28 d; 低气压的暴露后2周内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风险较低(P值均 < 0.05)。极端高压天气期间, 女童的发病风险(RR=3.31, 95%CI=1.46~7.49, P < 0.05)高于男童(RR=1.98, 95%CI=0.96~4.07, P>0.05)。不同年龄亚组中, 在所观测气压最大值暴露后, 24~ < 60月龄儿童发病风险最高(RR=3.36, 95%CI=1.27~8.89, P < 0.05)。  结论  广州高气压的暴露会增加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风险。未来应提高公众对于高气压暴露后的风险意识。
耳机使用对14~28岁学生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万婷月, 陈俊江, 吴志力, 伍亚舟, 宋秋月
2023, 44(9): 1396-139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6
摘要(279) HTML (106) PDF(25)
摘要:
  目的  探讨14~28岁学生耳机使用与听力损伤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为指导该人群合理使用耳机、预防听力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 于2022年4月3日至5月1日采用滚雪球抽样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调查983名14~28岁学生耳机使用情况及其听力状况。采用χ2检验对影响听力的指标进行筛选,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检出听力损伤者366名, 占37.23%。单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耳机每次使用时间、习惯使用的耳机音量、是否带耳机入睡、耳机更换频率组间的听力损伤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3, 6.86, 14.87, 12.22, 11.15, 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女生(OR=1.43, 95%CI=1.10~1.88)、习惯使用的耳机音量足够大(OR=3.08, 95%CI=1.56~6.08)、耳机每次使用>1.5~3 h(OR=1.44, 95%CI=1.04~1.99)、戴耳机入睡(OR=1.53, 95%CI=1.11~2.11)与听力损伤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更换耳机频率为4~ < 6个月(OR=0.38, 95%CI=0.17~0.86)、更换耳机≥6个月(OR=0.39, 95%CI=0.18~0.85)与听力损伤发生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耳机使用习惯对14~28岁学生听力有影响。使用耳机时建议缩短耳机使用时间, 降低耳机音量, 避免戴着耳机入睡、频繁更换耳机。
内蒙古地区2021年12岁学生脊柱侧弯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赵静, 张艺凡, 高昇, 杨田, 赵菊芳, 李国峰, 巴特尔, 张秀红
2023, 44(9): 1399-140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7
摘要(261) HTML (145) PDF(33)
摘要: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12岁学生脊柱侧弯现状及相关因素,为精准开展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0—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18 399名1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脊柱弯曲异常筛查与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检出脊柱弯曲异常学生397例(2.2%),其中脊柱侧弯368例(2.0%)。腰胸椎段侧弯检出205例,检出率为1.1%;胸椎段、腰胸椎段侧弯分别检出173,141例,检出率分别为0.9%,0.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区、经济片区中的中片、小学前参加文化类补习班、班级座位从不定时调换与12岁学生脊柱侧弯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95,1.67,1.76,1.71,P值均<0.05);肥胖、平均每周上3或4节体育课,小学前参加过体美类兴趣班与12岁学生脊柱侧弯的发生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69,0.31,0.36,0.71,P值均<0.05)。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12岁学生脊柱侧弯不容乐观,应重视12岁前学生脊柱侧弯防控,积极预防侧弯发生和进展。
济南市2021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中国和国际标准比较
姜娜娜, 刘佳慧, 田亚兰, 赵月, 许华茹
2023, 44(9): 1403-140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8
摘要(255) HTML (157) PDF(43)
摘要:
  目的  采用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描述济南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并对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于2021年9—12月,使用2021年济南市746 985名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描述济南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通过计算加权Kappa值(Kw),比较中国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一致性。  结果  基于中国、美国CDC、IOTF、WHO标准,济南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17.3%,16.5%,21.1%,13.6%,肥胖率分别为23.1%,19.5%,13.5%,6.6%。4种标准下,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中国:χ2值分别为1 418.48,9 868.51;美国CDC:χ2值分别为145.78,23 211.41;IOTF:χ2值分别为1 326.94,13 615.62;WHO:χ2值分别为873.13,46.41;P值均<0.01)。13~18岁年龄段青少年超重率高于6~12岁儿童(中国:χ2=29.13,美国CDC:χ2=6.43,IOTF:χ2=15.87,WHO:χ2=19.48,P值均<0.01);而6~10岁组肥胖率高于11~18岁组(中国:χ2=217.02,美国CDC:χ2=227.54,IOTF:χ2=171.91,WHO:χ2=165.91,P值均<0.01)。城镇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略高于乡村儿童青少年(中国:χ2值分别为25.06,245.12;美国CDC:χ2值分别为56.13,205.93;IOTF:χ2值分别为182.34,22.04;WHO:χ2值分别为200.88,21.61;P值均<0.01)。中国标准与IOTF标准和美国CDC标准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Kw值分别为0.72, 0.83;但与WHO标准的一致性较差,Kw值为0.33。  结论  济南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严峻。中国标准与IOTF标准、美国CDC标准一致性较好,与WHO标准一致性较差。
健康大学生多环芳烃内暴露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
陈俊杰, 刘思巧, 李淼, 郝珂璐, 张艳丽, 李卫红, 徐厚君, 郝玉兰, 王曼曼, 王学生, 王茜
2023, 44(9): 1409-141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9
摘要(216) HTML (120) PDF(15)
摘要:
  目的  研究尿中单羟基多环芳烃代谢物(OH-PAHs)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氧化应激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空气污染治理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招募华北理工大学45名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进行4次随访调查和健康体检,测量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FVC和用力呼气流量(FEF25%~75%)]和尿液中7种暴露标志物OH-PAHs(∑7OH-PAHs)、氧化应激标志物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8-异前列腺素F(8-iso-PGF)。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尿多环芳烃代谢物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并用中介模型评估氧化应激在OH-PAHs与肺功能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结果  研究对象FVC、FEV1、FEV1/FVC、PEF和FEF25%~75%的中位数分别为4.37 L,3.58 L,83.00%,4.38 L/s和3.32 L/s。2-羟基芴(2-OHFlu)的对数转换值每增加1个(ln)单位,FVC下降5.05%(β%=-5.05%,95%CI=-8.85%~-1.09%),FEV1下降4.15%(β%=-4.15%,95%CI=-7.94%~-0.22%),FEF25%~75%下降5.87%(β%=-5.87%,95%CI=-11.35%~-0.05%)。2-OHFlu和9-羟基菲(9-OHPhe)的对数转换值每增加1个(ln)单位,PEF分别降低7.03%(β%=-7.03%,95%CI=-12.60%~-1.11%)和7.08%(β%=-7.08%,95%CI=-13.50%~-0.17%)。此外,尿∑7OH-PAHs与尿8-OHdG和8-iso-PGF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0.69,P值均<0.01)。同时,8-OHdG介导2-OHFlu与FVC和FEV1的相关性分别为17.06%和15.71%。  结论  健康大学生尿中OH-PAHs与肺功能呈负相关,8-OHdG在2-OHFlu与FVC和FEV1之间的关系中起介导作用。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治理空气污染,维护青年人的健康生活状态。
3种远视力检查方法在儿童中的应用比较
高宗石, 许韶君, 朱懿, 孙志宏, 苏娱, 陶芳标
2023, 44(9): 1414-141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30
摘要(206) HTML (125) PDF(36)
摘要:
  目的  了解3种远视力检查方法在儿童中的应用差异,为制定统一的儿童远视力检查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2年8月15—25日在安徽省某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98名4~16岁儿童,分别应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V1)、2019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V2)以及《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WS/T 663—2020)》(V3)规定的远视力检查方法进行视力测定,采用配对样本McNemar检验和Wilcoxon检验配对比较3种方法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和检查结果组间差异。  结果  98名受检儿童分别按照V1、V2和V3方法检查的结果显示,右眼视力M(P25P75)分别为4.8(4.6,5.0)、4.8(4.7,5.0)和4.8(4.7,5.0),左眼视力分别为4.8(4.6,5.0)、4.9(4.7,5.0)和4.9(4.7,5.0)。右眼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3.3%,58.2%,58.2%,左眼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58.2%,54.1%,53.1%。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V1与V2、V1与V3和V2与V3左、右眼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眼:χ2值分别为2.25,2.29,0.00,右眼:χ2值分别为3.20,3.20,0.00,P值均>0.05)。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左眼和右眼V1与V2、V1与V3的视力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眼:Z值分别为-4.15,-4.60;右眼:Z值分别为-4.70,-4.99,P值均<0.01)。  结论  无论起始视标从4.0还是5.0行开始,视标通过标准不同对视力结果都有影响。现行远视力检查方法建议统一标准。
卫生监督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李志杰, 杜国平, 李小杉, 刘洋阳, 李睿, 王亚青, 陈笑艳, 卫平民
2023, 44(9): 1418-142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31
摘要(219) HTML (125) PDF(30)
摘要:
  目的  构建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1月,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基础上制定评价体系,选择15名专家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主观评价,调查120所江苏省高校,通过反熵权法进行客观评价,以主客观联合赋权法进行最终评价。  结果  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以及67个四级指标构成。组合赋权法分析显示,一级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事件处置能力(0.666)、事件发现能力(0.203)、事前准备能力(0.101)和事后恢复能力(0.031)。二级指标权重前三位为应急响应(0.480)、监测与报告(0.203)和指挥协调(0.151)。一致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专家权威系数为0.909,Kendall's W协调系数为0.836 (P < 0.01),一致性比例值均 < 0.1。  结论  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对于评价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了依据。
综述
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为核心的共病负担和病因机制研究进展
袁雯, 杨田, 宋逸, 马军, 董彦会
2023, 44(9): 1423-142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32
摘要(416) HTML (184) PDF(71)
摘要:
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精神疾病很少独立存在,共病经常发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负担。研究综述了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为核心的共病流行状况及其不同类型的特征与表现,阐述其主要的共病病因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设想。
青少年数字化生活方式与数字视疲劳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孙雷, 任金玉, 张晓丹
2023, 44(9): 1428-143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33
摘要(220) HTML (148) PDF(28)
摘要:
为探讨青少年数字化生活方式与数字视疲劳的关联性,研究分析了数字化生活方式对青少年数字视疲劳存在的直接影响、中介关联和调节关联,探讨了视觉负荷、注意力和认知负荷与数字视疲劳的关联机制;并提出应提高青少年对数字视疲劳的认识、促进健康使用数字设备行为、多样化生活方式、家庭和学校支持、多学科合作等建议,以促进青少年视觉健康和数字素养。
社会网络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进展
华宇轩, 潘丹, 花明, 许馨予, 朱静芬
2023, 44(9): 1432-143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34
摘要(283) HTML (166) PDF(49)
摘要:
社会网络是影响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且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和影响机制也不尽相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构建的社会网络呈现出更复杂和更广泛的特点。通过查阅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探究青少年社会网络对饮食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变化和相关应用,为制定更完善的干预策略、从社会网络角度改善青少年饮食行为提供参考。
家庭食物环境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关系研究进展
王志芳, 张倩, 杨媞媞, 徐培培, 许娟
2023, 44(9): 1436-144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35
摘要(272) HTML (115) PDF(58)
摘要:
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逐步升高,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多重危害。超重肥胖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家庭食物环境在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至关重要。关于家庭食物环境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文章分析了压力进食、限制饮食、食物作为奖励等父母喂养行为和家庭食物可获得性及易用性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以家庭食物环境为切入点的儿童超重肥胖控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