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多元视角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谢四元 胡小兰 邵海 聂恒

谢四元, 胡小兰, 邵海, 聂恒. 多元视角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9): 1377-138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2
引用本文: 谢四元, 胡小兰, 邵海, 聂恒. 多元视角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9): 1377-138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2
XIE Siyuan, HU Xiaolan, SHAO Hai, NIE Heng.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school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J].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23, 44(9): 1377-138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2
Citation: XIE Siyuan, HU Xiaolan, SHAO Hai, NIE Heng.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school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J].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23, 44(9): 1377-138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2

多元视角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9.022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20B319

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项目 20212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谢四元(1981-), 女, 湖南益阳人, 在读博士,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与心理健康

  •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 中图分类号: G478  G444  R179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school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 摘要:   目的  了解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不同涉事者的困境,为多元视角的综合化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提供指导。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月—2023年1月从某高校抽取心理咨询师、辅导员、朋辈学生、家长、当事人各10名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分析转录资料。  结果  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主要涉及预警途径、伦理困境、负面情绪3个核心主题。预警途径主要为学校、社交媒体、其他机构3个核心主题,50名涉事者报告以学校中的朋辈学生(18起)、社交媒体中的网络媒体(18起)为主。伦理困境主要集中于保密突破与隐私保护,表现为两者实施间的冲突。负面情绪主要是涉事者的焦虑、恐惧、无力感3个核心主题,相应负面情绪具有弥散性。心理危机的优化期待主要为专业化期待、协同化期待2个核心主题,两者均为涉事者的共同期待。  结论  应重视学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注重保密突破与隐私保护的辩证处理;防范涉事者负面情绪弥散,做好专业化建设、家校协同的深化,以综合化视角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1)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 自杀是涉及心理、生物和社会因素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一项对中国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的Meta分析指出,8.8%~13.0%的大学生表示有过自杀意念[1]。心理危机干预是减少自杀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危机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进行生命教育和促进生长的重要机会[2];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是预防自杀的重要策略。心理危机干预通过为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3]。心理危机干预不仅是在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4],更为注重危机后协助当事人自身潜能的重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5],需要多方联动、多元协同。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朋辈辅导员、心理信息联络员、家长等是心理危机干预联动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而达成涉事者的多元联动、搭建良好的家校乃至家校社的协同,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与突破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6]明确要求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积极争取专业机构协作支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良好的家校协同才能有更好的干预效果,但家校协同落而不实是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7]。危机干预工作的推进,不仅仅要基于当事人、咨询师视野剖析存在的困境与推进策略,也要从家长、辅导员、朋辈学生等众多危机干预协同者的视角来审视存在的困境,全方位梳理心理危机干预的推进逻辑,直面复杂挑战。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某高校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进行过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获得知情同意后,经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推荐,用直接抽取法抽取参与过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朋辈学生、监护人、当事人各10名为访谈对象。按访谈顺序与访谈对象类别将受访者编为Z1~Z10、F1~F10、P1~P10、J1~J10、D1~D10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其中P表示朋辈学生,F表示辅导员,J表示监护人,Z表示心理咨询师,D表示当事人;数字为相应的编号。本研究经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号:27-2022)。

    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访谈提纲,对涉事者各2名初步访谈后,经研究小组研讨、专家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最终确定访谈提纲的内容:(1)参与或接受危机干预的原因与经过(根据对象更换提问方式);(2)参与或接受危机干预过程中最满意及最不满意的部分;(3)在整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4)在整个过程中获得的支持或帮助;(5)希望获得哪些支持或帮助。

    研究者先自我介绍,告知访谈的目的、意义,并承诺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征得同意后,访谈中采用录音或笔录的形式记录。

    访谈结果录为逐字稿,采用NVIVO 12.0软件,根据扎根理论对内容进行三级编码。对编码结果提取、分类,并结合访谈提纲进一步将数据整合。编码工作由3人完成,编码一致性系数均在0.8以上。

    预警途径可以归纳为学校、社交媒体、其他机构反馈3个核心主题。其中学校的发现途径主要为朋辈学生、老师(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职能部门(武装保卫、宣传部、学工、门卫)等;社交媒体主要涉及微信、QQ、微博、校园表白墙、学生自建平台等;其他机构主要为公安机关。50名涉事者报告心理危机的预警途径4起为心理咨询中心,3起为辅导员、班主任等老师,4起为学工、武装保卫等部门,2起为校外人员报告校内学生异常,1起由校外报警并经由公安部门反馈,18起为朋辈学生上报,18起为社交媒体识别到学生自杀信号。见表 1

    表  1  心理危机的预警途径(访谈举例)
    Table  1.  Early warning approaches of pshchological crisis(interriew examples)
    途径 有意义的单元举例
    学校 宿舍的人都很害怕,说要捅死个人看看,而且抽屉里有那种尖刀。(P4)
    早上发现她晕在宿舍床上,地上有血,手腕上有伤口。(P2)
    他发信息给我,说不想活了。(P9)
    咨询时发现学生有自杀意念,有考虑过自杀的方式。(Z1)
    学校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要我来学校一趟。孩子之前有过这种情况,休学过,所以马上就过来了。(J7)
    任课老师反馈,学生在交的作业本上写轻生之类的话。(F5)
    社交媒体 某平台(学生活跃的校园网络媒体)上,学生留言:永别了。学生管理人员监控到后反馈至学校学工处。(F7)
    学生微信留言,生命倒计时多少天。其他学生向我反馈,我也关注过这名学生。(F3)
    其他机构 学校武装保卫处接到市公安部门的电话,说我校有一名学生要跳楼。(Z5)
    有校外学生直接拨打学校武保处的电话,有感情纠纷,女的要跳楼,男的报警。(F1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的伦理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知情同意、隐私保护2个核心主题。心理危机预警渠道是咨询师时,心理咨询师往往会在干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与当事人明确隐私保护、保密突破(D9);当需要告知学院或家长时,会和学生商量信息披露原则、最低限度披露(D10)。心理危机预警渠道是辅导员、专业老师、教辅人员、朋辈学生或其他机构等时,往往较少签署知情同意书,部分老师会口头告知需要突破保密,但未商定披露范围(D7、F1)。相应工作人员表示难以以及时、合适的方式与当事人探讨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原则(F1);并反馈部分当事人表现出明显排斥监护人到访,但学校管理人员判断情况紧急必须让监护人到场(F2)。当事人在面临信息被告知监护人或是感受到朋辈学生的不恰当关心时(D7、D9),感到未受尊重、隐私未被保护、对干预不信任,甚至之后不再接受心理咨询及其他帮助,进一步自我封闭。见表 2

    表  2  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的伦理困境(访谈举例)
    Table  2.  Ethical dilemma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interriew examples)
    概念类属 有意义的单元举例
    知情同意 咨询的时候说明了保密突破,最后说我的情况可能要告知监护人,其实自己也很纠结于是否告诉家长。(D9)
    开始的时候有些气愤吧,没有和我讲就告诉家人了。我也不是自杀,是自残。(D7)
    有征询过我,必须要告知家长,看哪些内容是可以告知家长的,他选择告诉谁等。(D10)
    事情比较紧急,直接送到医院去了。以前也发生过告知家长且家长立马和学生联系,结果家长又不过来的情况,很麻烦。
    没有征得学生本人的同意。(F1)
    和学生说过,学生不愿意家长来,但是这种情况必须要告知家长。(F2)
    隐私保护 事情发生的时候有蛮多人,我只是一时冲动,吓吓男朋友,感觉自己是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后来跟我讲控制在什么样的
    暴露范围,商议用什么样的方式、理由等面对围观的人。(D5)
    很气愤,为什么班主任知道这个事,还叮嘱其他同学看着我。(D7)
    感觉隐私被侵犯,我知道室友在观察我,那种感觉就像被监控一样。(D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心理危机涉事者的顾虑主要引发各种负面情绪,可以归纳为焦虑、恐惧、无力感3个核心主题。

    心理咨询师、辅导员或学生管理群体均有胜任性焦虑、有效性焦虑。胜任性焦虑主要是涉及识别危机的焦虑(F2)、风险评估的专业胜任力顾虑(Z2)。有效性焦虑主要是焦虑未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危机干预措施从而协助当事人恢复心理平衡(F7)、难以在保密与有效帮助的冲突中取得平衡(F6)、难以获得有效的家校协同(F8)。朋辈学生的焦虑主要是能力焦虑,包含难以把控报告与不报告的边界、对于作为与不作为均感到无所适从(P5)、实施有效朋辈帮扶的焦虑(P7)。当事人的焦虑主要是扩散性焦虑、发展性焦虑。扩散性焦虑是担忧隐私扩散的焦虑,尤其是在学校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出动武保、公安等多部门协调时(D2)。发展性焦虑是主要当事人担忧学业等个人发展、顾虑家庭经济及心理支持等困境而逃避正规治疗(D4)。监护人的焦虑主要是发展性焦虑,是家长在获知孩子出现自伤、自杀未遂等事件或重度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需要治疗时,担忧学生的学业、毕业、就业等问题,不愿意配合或掩饰病情(J4)。

    恐惧情绪主要体现在朋辈学生群体上,表现为对危机异常行为的恐惧(P3)及对自身人身安全的恐惧(P9)。当事人的恐惧主要表现为信息扩散化恐惧、被拒绝的恐惧、处境恐惧、疾病恐惧等(D1、D3、D8)。

    无力感涉及所有涉事者。心理咨询师的无力感主要表现在工作复杂、难以推进(Z6);辅导员的无力感主要表现为家校沟通难度、对学生本人帮扶的无力感(F5);朋辈学生的无力感表现为难以帮助到当事人(P7);家长的无力感表现在亲子沟通、帮扶孩子的无助无力(J4)。

    危机干预中的期待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专业化期待、协同性期待2个核心主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期待体现在培训与督导的期待(Z6),协同性期待主要体现在希望获得家校协同上的操作化、执行力强的制度保障(Z4);期望校医合作中绿色通道的便捷性(Z3)、医院治疗的追踪服务、校医管理与服务的对接(Z4)。辅导员或学生管理员的专业化期待既包含对咨询师专业化的期待,也包括对自身专业化的期待。对咨询师的专业化期待表现为辅导员期待心理咨询师能给予有效的方案、培训、督导(F8),在家校冲突时给予专业化的指导(F6、F7)、给予朋辈心理援助专业指导(P3)。家校协同的期待,主要是期待家长能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协助学生恢复平衡心态(F2)。朋辈学生期待学校能给予全程的协助与指导(P7、P8);当事人期待保密、尊重、隐私保护(D3),期待长期、有效、隐秘的多方位帮扶(D4);家长期待学校能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并解决如经济、陪读环境等实际困难,提供全方位的帮扶(J4、J6、J7、J8、J9)。

    朋辈学生是发现心理危机的首要途径,需要守好朋辈学生的预警阵地。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各种网络社交媒体成为学生情绪宣泄的重要领域,需要加强对网络媒体预警通道的把控。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危机发现途径中处于被动性角色,通常出现校园危机预警向家庭预警的倒流,甚至在危机预警时家长出于发展性焦虑而有意隐瞒。如何消除家长顾虑,更好地达成危机干预的家校协同,是研究者与实践者需要突破的关键。

    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8],主动寻求帮助的当事人信息披露的对象和过程相对可控,咨询师与当事人会有充分的探讨,可以选择向谁寻求支持、告知信息的方式与范围等;而对于被动接受干预的当事人,信息披露的方式、对象等相对难以控制[9]。保密突破给当事人及其家庭留下负面印象,对学校的处理感到失望,质疑危机干预的有效性与专业性,并可能进一步封闭自身或拒绝学校的帮扶。

    专职心理咨询师的负面情绪造成咨询师弥散性的无力感,影响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进行。辅导员或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负面情绪往往导致处理危机干预过度,影响危机干预后期工作的推进;家长或监护人的负面情绪导致对于家校协同的抗拒;朋辈学生的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危机的有效预警与后续对当事人良好帮扶的落实;当事人的焦虑导致其对家人的付出出现抗拒现象,甚至会发生需要治疗而不治疗、需要休养而不休养、需要告知家长而抗拒告知家长、病情反复发作而不采取积极行动等各种情况。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的个体干预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平衡。家校协同的困境受危机预警困难、伦理与保密冲突、涉事者的负面情绪影响,也与心理危机干预的政策、家校协同的实施有关。学生管理人员、朋辈学生、家长既期待专业化的干预,也期待良好环境建构。学校、家庭、当事人等均期待对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的人群所处环境进行调整、修正,创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医协同、家校协同的期待反映出对整体干预模式的群体性期待。

    一是加强预警体系建设,科学推进危机的识别。国内学校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基本遵从“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的预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心理危机的及时发现。但朋辈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够,往往不能做到及时预防危机的发生,导致心理预防机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0]。同时,朋辈学生的负面情绪在阻碍危机识别的同时,也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校在加强预警体系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朋辈学生的选拔、培训、督导,科学化地推进危机的识别。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识别和预警呈现网络社交媒体显现与隐性表露的新趋势,因而预警体系的建设也要充分考虑对互联网的监控。

    二是强化伦理与保密培训,打造专业化的实施体系。学校应为危机干预体系中的所有人员进行隐私保密意识培训,使所有人员明晰知情同意、保密原则、保密突破的边界、信息记录等,消除当事人担心被“告密”、相应人员“监控”他人、信息不当披露等各种情形。不仅是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培训、督导等不断提升自己的风险评估能力和专业胜任力,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朋辈学生也需要接受分层分级的培训、指导,以提升他们的胜任感,减轻其焦虑与恐惧心理。心理危机干预要严格做好危机预防、危机评估、心理干预、应急处理、后期跟踪等5个步骤,对所有涉事人群做好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减轻涉事者的负面情绪。《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11]《学生管理规定》[12]等的内容较为模糊、法律位阶较低、实施保障受限,这就使得心理危机发生时缺乏界定责任的法律依据、途径、执行单位。学校与当事人、家长均感觉是“弱势群体”,缺乏应有的保障。法制与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生伤害事故的法规、处理机构、诉讼途径,制定条文要进一步明确归责要件、免责事由、法律救助、绿色通道等,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心理危机推行的快速、有效。

    四是推进家校协同的力度,深化心理育人的协同机制。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推行需要建立协同的工作机制。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庭负责、国家支持,还需要学校配合、社会协同[13]。但在心理危机干预中,面对家长观念的偏差、家庭的特殊情况及涉事者的负面情绪等,往往难以开展有效的家校协同。抑郁自伤的当事人并没有从家庭成员、老师和朋友那里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14]。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关怀不要流于形式,要注重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良好的支持性环境氛围。社会应大力推进社区心理工作者体系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与替代性家庭支持系统建设工作;政府应设置专项心理帮扶项目,为家庭提供持续、专业的指导;学校应进一步推进危机干预帮扶方案,确保学生与家庭均获得全方位的帮扶,并定时为家庭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共同为涉事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校协同观念的形成与有效协作,需要深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

    心理危机具有高危险性和高破坏性,往往让涉事者高度紧张,在伦理实施上存在分歧,在负面情绪与期待上表现不一致。本研究从心理危机干预的涉事者角度探讨危机干预中的困境,以期为心理危机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 表  1  心理危机的预警途径(访谈举例)

    Table  1.   Early warning approaches of pshchological crisis(interriew examples)

    途径 有意义的单元举例
    学校 宿舍的人都很害怕,说要捅死个人看看,而且抽屉里有那种尖刀。(P4)
    早上发现她晕在宿舍床上,地上有血,手腕上有伤口。(P2)
    他发信息给我,说不想活了。(P9)
    咨询时发现学生有自杀意念,有考虑过自杀的方式。(Z1)
    学校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要我来学校一趟。孩子之前有过这种情况,休学过,所以马上就过来了。(J7)
    任课老师反馈,学生在交的作业本上写轻生之类的话。(F5)
    社交媒体 某平台(学生活跃的校园网络媒体)上,学生留言:永别了。学生管理人员监控到后反馈至学校学工处。(F7)
    学生微信留言,生命倒计时多少天。其他学生向我反馈,我也关注过这名学生。(F3)
    其他机构 学校武装保卫处接到市公安部门的电话,说我校有一名学生要跳楼。(Z5)
    有校外学生直接拨打学校武保处的电话,有感情纠纷,女的要跳楼,男的报警。(F1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的伦理困境(访谈举例)

    Table  2.   Ethical dilemma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interriew examples)

    概念类属 有意义的单元举例
    知情同意 咨询的时候说明了保密突破,最后说我的情况可能要告知监护人,其实自己也很纠结于是否告诉家长。(D9)
    开始的时候有些气愤吧,没有和我讲就告诉家人了。我也不是自杀,是自残。(D7)
    有征询过我,必须要告知家长,看哪些内容是可以告知家长的,他选择告诉谁等。(D10)
    事情比较紧急,直接送到医院去了。以前也发生过告知家长且家长立马和学生联系,结果家长又不过来的情况,很麻烦。
    没有征得学生本人的同意。(F1)
    和学生说过,学生不愿意家长来,但是这种情况必须要告知家长。(F2)
    隐私保护 事情发生的时候有蛮多人,我只是一时冲动,吓吓男朋友,感觉自己是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后来跟我讲控制在什么样的
    暴露范围,商议用什么样的方式、理由等面对围观的人。(D5)
    很气愤,为什么班主任知道这个事,还叮嘱其他同学看着我。(D7)
    感觉隐私被侵犯,我知道室友在观察我,那种感觉就像被监控一样。(D9)
    下载: 导出CSV
  • [1] 谭琪钰, 栾烨, 徐超, 等. 中国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的Meta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2, 49(7): 1269-127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YF202207023.htm

    TAN Q Y, LUAN Y, XU C, et al. Meta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ate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 Mod Prev Med, 2022, 49(7): 1269-1274.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YF202207023.htm
    [2] 章周炎, 汪丽华.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J]. 当代青年研究, 2012(7): 76-8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ING201207016.htm

    ZHANG Z Y, WANG L H. On the ldentification and early w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education[J]. Contemp Youth Res, 2012(7): 76-80.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ING201207016.htm
    [3] 史占彪, 张建新. 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4): 393-39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XD200304006.htm

    SHI Z B, ZHANG J X.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in crisis intervention[J]. Adv Psychol Sci, 2003, 11(4): 393-399.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XD200304006.htm
    [4] 张荣伟, 高俊. 风险治理视域下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建设[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5(3): 124-13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BJY202303015.htm

    ZHANG R W, GAO J.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critical incidents[J]. J Ningbo Univ(Educ Sci Edit), 2023, 45(3): 124-132.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BJY202303015.htm
    [5] 边玉芳.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93.

    BIAN Y F. Intervention of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crisis[M].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0: 193. (in Chinese)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21-07-12)[2023-06-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2107/t20210720_545789.html.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 Notice o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 mental health[EB/OL]. (2021-07-12)[2023-06-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2107/t20210720_545789.html. (in Chinese)
    [7] 任晶惠, 余雅风. 论推进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的关键节点[J]. 当代青年研究, 2021(2): 20-2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ING202102003.htm

    REN J H, YU Y F. On the key node of promoting home-school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J]. Contemp Youth Res, 2021(2): 20-26.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ING202102003.htm
    [8] 黄安麟, 刘嘉宝, 张琬婷, 等. 当事人眼中高校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伦理议题: 质的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2, 30(2): 483-48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CY202202045.htm

    HUANG A L, LlU J B, ZHANG W T, et al. Ethical issues in the college crisis interv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lients: a qualitative analysis[J]. Chin J Clin Psychol, 2022, 30(2): 483-487.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CY202202045.htm
    [9] 王一丹, 王雅琦, 于笑晗, 等. 高校心理咨询中自伤自杀相关保密突破议题的初步访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 32(3): 227-23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WS201803010.htm

    WANG Y D, WANG Y Q, YU X H, et al. A preliminary interview on counselor's decision making of breaking confidentiality about self-inflicted injury and suicide in college situation[J]. Chin Ment Health J, 2018, 32(3): 227-232.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WS201803010.htm
    [10] 余成武.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5(4): 80-8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ZYK201704023.htm

    YU C W. The predica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early warning work i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J]. J Jinzhou Med Univ(Soc Sci Edit), 2017, 15(4): 80-83.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ZYK201704023.htm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EB/OL]. (2002-06-25)[2023-06-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0206/t20020625_81855.html.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RC. Measures for Handling Student Injury Accidents[EB/OL]. (2002-06-25)[2023-06-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0206/t20020625_81855.html. (in Chinese)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 (2017-03-02)[2023-06-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2/t20170216_296385.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 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EB/OL]. (2017-03-02)[2023-06-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2/t20170216_296385.html. (in Chinese)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EB/OL]. (2021-10-23)[2023-06-15]. http://www.gov.cn/xinwen/2021-10/23/content_5644501.htm.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RC. Law of promoting family educationt of China[EB/OL]. (2021-10-23)[2023-06-15]. http://www.gov.cn/xinwen/2021-10/23/content_5644501.htm. (in Chinese)
    [14] 彭建燕, 吴冬梅, 谌青云, 等.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2): 242-245, 2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2.019

    PENG J Y, WU D M, CHEN Q Y, 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of experience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J]. Chin J Sch Health, 2023, 44(2): 242-245, 250. (in Chinese)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2.019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李嘉铭. 数字赋能视域下高校心理困难学生危机预警机制构建与应用策略.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4(01): 112-118 . 百度学术
    2. 扶长青,刘媛媛,冉瑾. 大学生心理危机征兆识别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心理月刊. 2024(12): 79-81+85 . 百度学术
    3. 谢宇. 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25): 71-73 . 百度学术
    4. 张利萍,李彬.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应对胜任力现状及提升路径. 长春大学学报. 2024(08): 31-36 . 百度学术
    5. 欧阳胜权,陈金海.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困境与策略.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05): 21-27 . 百度学术
    6. 马春环,魏秀超,张英锋,李长江,米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以河北省寄宿制高中Q校为例. 湖北招生考试. 2024(05): 49-55 . 百度学术
    7. 刘赟. 高校四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优化路径探析——围绕构建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讨论. 长治学院学报. 2024(06): 114-120 . 百度学术
    8. 尉思懿,贺斌,汪蔚兰. 多元视角下工科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心理月刊. 2023(24): 75-77 . 百度学术
    9. 王利军,曾珍,黄蕾. 基于4R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全阶段干预模式研究. 心理月刊. 2023(24): 183-185 . 百度学术
    10. 王利军,姚璎珊. 4R危机管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心理危机“MAPS-2 I”预警机制的构建. 广西教育. 2023(36): 90-9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0
  • HTML全文浏览量:  268
  • PDF下载量:  65
  • 被引次数: 1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6-19
  • 修回日期:  2023-07-09
  • 刊出日期:  2023-09-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