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42卷  第7期

述评
青少年身心健康需要更广泛的心理社会支持
孙莹
2021, 42(7): 961-9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1
摘要(913) HTML (346) PDF(178)
摘要:
青少年期社会信息加工相关脑区逐渐发育成熟,对来自同伴、家庭及外界的社会环境因素尤为敏感。本文概述了青少年社会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联,及全球较典型的青少年心理社会支持(干预)项目,提出重新审视青少年期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征及重要意义,为青少年提供广泛的心理社会支持,倡导更多旨在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改善亲社会行为和情绪控制能力的社会心理干预,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促进提供参考。
专题笔谈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一体化构筑
张伟, 余建平, 强巴央珍, 王森林, 熊坚, 朱罗娜
2021, 42(7): 964-96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2
摘要(979) HTML (418) PDF(137)
摘要:
儿童青少年由于身体活动不足所导致的体质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基于国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历程回顾, 通过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中被忽视、被束缚、被挤占的现实原因, 尝试构筑"家庭—学校—社区"的一体化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 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开展, 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青春期身心健康专栏
青春期同伴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弹性干预效果分析
刁华, 杨连建, 李婷, 金凤, 蒲杨, 王宏
2021, 42(7): 969-9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3
摘要(870) HTML (394) PDF(85)
摘要:
  目的  考察青春期同伴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分析,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法抽取重庆市綦江区2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732名)和对照组(881名),干预组接受1年同伴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利用心理韧性量表及基本信息问卷收集数据。  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心理弹性总分分别降低了0.96,0.72,0.63,1.16和3.31分(t值分别为5.75,3.91,3.52,5.86,6.29,P值均 < 0.05),干预组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和总心理弹性总分分别提高了1.05,0.54和1.72分(t值分别为-4.89,-2.46,-2.76,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目标专注(B=0.38)、情绪控制(B=0.85)、家庭支持(B=0.29)、人际协助(B=0.83)和总心理弹性(B=2.40)增长更显著(P值均<0.05)。  结论  基于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同伴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总心理弹性是有效的。
留守儿童青春期知识信念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唐银霜, 刁华, 金凤, 蒲杨, 张菁麟, 赵影剑, 王宏
2021, 42(7): 973-977, 9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4
摘要(741) HTML (322) PDF(91)
摘要: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青春期知识信念行为(以下简称“知信行”)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制定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7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区5所小学和5所中学共3 524名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和青春期知信行问卷调查。  结果  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社会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2.28,-2.35,-3.52,P值均 < 0.05)。不同性别、学段、青春发动时相、家庭教养方式、经济状况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青春期态度、行为与留守儿童总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青春期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0.62,0.08,0.11,0.30,0.13;0.77,0.11,0.20,0.26,0.19,P值均 < 0.01);青春期知识与生活质量中的青春期维度呈正相关(B=0.04,P < 0.01),与其他维度及总生活质量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0.13,-0.13,-0.15,-0.35,P值均 < 0.01)。  结论  留守儿童青春期态度、行为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青春期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青春期态度,并促进正确的态度向积极的行为转化,可以提高和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凤, 刁华, 蒲杨, 唐银霜, 张菁麟, 王宏
2021, 42(7): 977-9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5
摘要(709) HTML (340) PDF(98)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重庆市4个区县抽取8 449名初、高中生进行青少年健康素养问卷调查。  结果  重庆市中学生总健康素养、功能性健康素养、互动性健康素养和批判性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67.96%(5 742名)、75.12%(6 347名)、50.24%(4 245名)和72.21%(6 101名)。12个因子素养中具备率较低的有健康决定能力、合理营养、沟通能力,具备率分别为41.52%(3 580名)、46.09%(3 894名)、62.18%(5 254名)。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地区(OR=1.20)、学段(OR=1.35)、与母亲关系(OR=1.52)、与老师关系(OR=2.20)、亲密朋友数量(OR=1.68)、健康教育课程(OR=1.52)是影响中学生总健康素养的因素(P值均<0.05)。  结论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重点提高互动性健康素养,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
重庆市青春期儿童同伴依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张菁麟, 蒲杨, 刁华, 金凤, 唐银霜, 赵影剑, 王宏
2021, 42(7): 983-98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6
摘要(730) HTML (303) PDF(56)
摘要:
  目的  测定重庆市某区青春期儿童同伴依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开展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2月在重庆市綦江区抽取5所中学和6所小学共6 073名调查对象,运用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R)中文版同伴依恋分量表、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安全依恋型学生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44.97±17.39)分,高于不安全依恋型学生的(136.45±17.75)分(t=18.90,P < 0.01)。安全依恋型学生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青春期4个维度得分高于不安全依恋型的学生(t值分别为6.51,9.12,20.66,18.26,P值均 < 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依恋与青春期儿童生理、心理、社会、青春期4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B值分别为0.28,0.03,0.05,0.14,0.05,P值均 < 0.05)。  结论  青春期儿童同伴依恋与生活质量总分及部分维度存在正相关,提高青春期儿童同伴依恋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同伴教育对中小学生青春期知识信念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金凤, 刁华, 蒲杨, 唐银霜, 张菁麟, 王宏
2021, 42(7): 987-99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7
摘要(661) HTML (317) PDF(56)
摘要:
  目的  分析同伴教育干预模式对改善中小学生青春期知识信念行为的效果,为探讨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法抽取重庆市綦江区2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个乡镇选取1所小学四至五年级和1所中学七至八年级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685名,对照组821名,干预组接受为期1年的同伴教育。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和青春期知信行问卷对干预前后的基本信息和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青春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和总分分别由(10.00±6.39)(39.19±5.79)(28.69±4.24)(77.89±12.66)分上升至(15.65±5.87)(42.06±5.95)(29.95±4.05)(87.66±1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2,-11.16,-7.22,-21.46,P值均 < 0.01)。干预后,干预组青春期知识、态度、行为和总分的增长值分别为(5.64±5.61)(2.87±6.72)(1.26±4.55)(9.77±11.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42±5.15)(2.08±5.84)(0.86±4.24)(7.36±10.70)分,除行为得分增长值外,其余得分增长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2.40,-1.73,-4.09,P值均 < 0.05)。  结论  同伴教育对中小学生青春期知识水平的提高、正向态度的形成有一定的效果,对青春期行为的改善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学生营养
农村留守儿童膳食多样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戴一鸣, 丁佳韵, 郭剑秋, 张济明, 张磊, 王铮, 邬春华, 周志俊
2021, 42(7): 991-99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8
摘要(721) HTML (304) PDF(55)
摘要:
  目的  评价学龄期留守儿童的膳食多样化得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留守儿童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9年8月对2009年在江苏射阳建立的儿童出生队列中501名9~10岁儿童进行调查,问卷询问儿童留守情况与其他基本信息,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膳食资料。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的标准计算膳食多样化得分(dietary diversity score, DDS10和DDS)和食物多样性得分(food variety score, FVS);测量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并评估肥胖情况,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留守情况与膳食多样化得分关系及影响因素。  结果  留守儿童的比例为40.9%,3种膳食多样化得分(DDS10、DDS、FVS)分别为(5.69±1.31)(6.55±1.44)(13.48±4.23)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5.99±1.29,6.79±1.40,14.15±4.22)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DDS1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义线性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被动吸烟、家庭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留守情况与膳食多样化得分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留守儿童的膳食多样化程度较低,膳食多样化与儿童性别、被动吸烟、家庭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等有关。应注重留守儿童膳食多样化,改善儿童饮食。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山东省大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王娜, 张雯, 曹小华, 张宏溧, 于丽平, 赵民, 林钧昌
2021, 42(7): 996-99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09
摘要(649) HTML (280) PDF(58)
摘要:
  目的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的评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4—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6所高校抽取7 719名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进行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学校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模拟训练、开展健康教育等情况以及大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的评价情况与存在问题等调查。  结果  65.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高校采取了应急处理措施,67.7%表示有应急预案,53.9%表示开展过模拟应急训练,64.7%表示开展过健康教育,大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评价得分为(24.15±4.59)分,其中对学校制定的有关疫情控制的措施政策评价得分最高,为(4.05±0.81)分;对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辅导等服务的评价最低,为(3.95±0.85)分。性别、年级、专业、户口类型、学校是否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学校是否有突发应急预案、学校是否开展过应急模拟训练、学校是否开展健康教育影响大学生对措施的评价(t/F值分别为5.04,43.83,79.92,-3.40,26.86,34.83,29.35,35.01,P值均 < 0.01)。  结论  大学生对高校总体的防控工作表现较认可,但认为应对措施还存在不足之处;高校应针对防控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
长期有氧运动对大学生下肢微循环功能及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杨梅, 朱欢, 肖杰文, 彭永, 张辉
2021, 42(7): 1000-100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0
摘要(550) HTML (311) PDF(43)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微循环功能和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影响,并对微循环功能与VO2max的关联性进行研究。  方法  以湖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7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运动组,70名习惯久坐的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对照组。使用PF6000型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对受试者右侧下肢股四头肌皮肤微循环功能进行测试;使用PFT Ergo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及所配备的功率自行车对受试者VO2max进行测试。  结果  运动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MBP)基线值(6.5±1.8)低于对照组(8.1±2.5),但微血管反应性(1 666.3±588.6)高于对照组(1 165.2±407.1);运动组VO2max的绝对值(2 684.8±451.1)mL/min和相对值(42.7±4.3)mL/min均高于对照组(2 474.4±423.5, 35.1±4.8)mL/min(t值分别为-3.42,4.46,2.16,3.25,P值均 < 0.01)。微血管反应性和VO2max(相对值)呈正相关(β=0.40, P=0.03),经皮氧分压和VO2max(相对值)相关无统计学意义(β=0.23, P=0.19)。  结论  长期有氧运动能降低大学生安静时MBP,提高微血管反应性、经皮氧分压,微血管反应性的改善可能是有氧运动提高VO2max相对值的重要外周生理学机制之一。
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矫治效果
李亚伟, 朱静敏
2021, 42(7): 1005-100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1
摘要(536) HTML (240) PDF(45)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综合治疗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干预效果,以期为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矫正提供有益借鉴。  方法  使用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VRS-YV)在石家庄廉北中学选取120名有暴力行为或暴力倾向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综合治疗。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的暴力行为、暴力风险、冲动行为、外显攻击行为变化。  结果  观察组学生干预后的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攻击他人、自虐行为、自杀意念、严重暴力维度评分及总暴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t值分别为6.32,7.88,10.05,7.05,9.27,8.01,P值均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评分均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0.35,0.24,1.01,0.78,0.49,0.53,P值均>0.05)。观察组学生干预后的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攻击他人、自虐行为、自杀意念、严重暴力维度评分及总暴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65,6.95,10.54,9.77,6.54,4.28,16.20,P值均 <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VRS-YV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后VRS-YV评分≥27分者占比比干预前更低(χ2=80.00,P < 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干预后VRS-YV评分≥27分者占比低于对照组(χ2=59.61,P < 0.05)。  结论  对有暴力行为倾向的青少年实施认知行为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共情能力,降低暴力风险水平。
超重肥胖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评价标准研究
廖晶, 朱琳, 刘景新, 李展权, 刘付娴
2021, 42(7): 1009-1013,101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2
摘要(671) HTML (318) PDF(53)
摘要:
  目的  验证现有的青少年运动强度切点标准对超重或肥胖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判断能力,为科学指导运动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活动计数、步数和心率指标,共纳入15个青少年中高强度切点标准;对广州市94名超重或肥胖青少年进行自由状态下3~7 km/h走、跑测试,同步佩戴MetaMax 3B气体代谢分析仪、Polar遥测心率和Actigraph w-GT3x BT三轴运动加速度计采集能量消耗、活动计数、心率和步数。  结果  所有切点标准与“金标准”两者间的Kappa一致性系数(0.27~0.53)<0.60且差异性检验P值均 < 0.01,表明一致性不强且有统计学意义。各切点标准诊断结果中,敏感度低(49.11~67.59)、特异性高(92.5~97.65)、-LR高(0.14~0.52,>0.1)和DOR低(8.26~25.19,<30)表明漏判率高;特异性低(36.75~69.41)、敏感度高(84.82~96.36)和+LR低(1.52~9.83,<10)表明误判率高;AUC为0.67~0.80,表明诊断价值较低。  结论  现有的运动强度切点标准判断超重或肥胖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一致性不强且诊断能力低,建立了适宜超重或肥胖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评价标准。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中国7~18岁学生身体活动核心信息
张京舒, 罗冬梅, 闫晓晋, 马宁, 刘云飞, 党佳佳, 钟盼亮, 李榴柏, 马军, 宋逸
2021, 42(7): 1014-101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3
摘要(682) HTML (311) PDF(78)
摘要:
  目的  构建中国7~18岁学生身体活动核心信息,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以《加拿大儿童青少年24小时活动指南》为基础框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中国7~18岁学生身体活动核心信息,涵盖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3个维度。身体活动包括频度、强度、时间和类型4个主题内容,久坐行为和睡眠包括时间1个主题内容。采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咨询。第2轮咨询中,将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给专家参考。第3轮咨询中,专家通过层次分析法分年龄段对身体活动类型主题下的7项身体素质重要性进行排序。  结果  3轮德尔菲法分别咨询专家25,25和18名;专家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100.0%,9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0.91;Kendall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63(χ2=237.10,P < 0.01)、0.63(χ2=242.60,P < 0.01)和0.76(χ2=97.05,P < 0.01)。推荐中国7~18岁学生每天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计至少达到60 min,以有氧运动为主。其中,每周至少3 d进行高强度身体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的身体活动。小学生每天日间户外活动至少2 h,中学生每天日间户外活动至少1 h,推荐2 h。7~12岁学生应多进行增强柔韧素质、协调素质和灵敏素质的身体活动,13~18岁学生应多进行增强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包括时间1个主题内容,学生应减少久坐行为,尽可能打断长时间久坐行为,控制娱乐性视屏时间和线上学习时间。睡眠包括时间1个主题内容,学生每晚应保证时间适量、不间断的睡眠。  结论  建立中国7~18岁学生身体活动核心信息可以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提供参。
七年级学生性教育课程包有效性评估
袁瑗, 陈敏讷, 唐昆, 孙昕霙
2021, 42(7): 1020-1023, 102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4
摘要(968) HTML (456) PDF(76)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估课程包对七年级学生性知识水平的干预效果,为初中生学校性教育提供支持工具。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分配,将甘肃陇南地区6所学校的七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251名)和对照组(222名),对干预组进行8周共8个学时的学校性教育,干预前、后采用自编知识量表和态度量表进行调查比较。  结果  对照组在随访调查中知识得分与基线调查相比下降(2.46±1.21)分,干预组得分较基线调查提高(30.54±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P < 0.01)。调整性别比例至1∶1后,干预后两组间均值差值为(27.86±1.87)分(t=14.90,P < 0.01)。通过双重差分分析得到时间与干预的交互作用dit为(33.01±2.50)(t=13.19,P < 0.01)。干预组知识提升效应量Hedge's g为1.27。干预组对性态度的正性态度率提高,14个问题中的12个有统计学意义,提升百分比范围为7.5%~25.9%。随访时干预组女生对12个问题的正性态度率提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对8个问题的正性态度率提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态度提升效应量Hedges' g为0.99。  结论  利用课程包开展学校性教育后短期内能够帮助学生在性知识和性态度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
兰州新区甘南藏族迁移与本地学生营养及视觉健康比较
张永花, 马翠玲, 张晓玲, 石影, 王春萍, 苏俊海, 赵艾
2021, 42(7): 1029-1032,103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6
摘要(491) HTML (273) PDF(30)
摘要:
  目的  了解藏族迁移学生营养、视力健康状况与兰州本地学生的差异,为学生营养干预及视力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法,于2020年9—12月选取自甘南藏族自治州迁移至兰州新区1所全封闭寄宿制中学2 434名学生及兰州市七里河区3所非寄宿制中学的3 291名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测量及视力检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藏族迁移学生与本地学生营养、视力不良、近视情况的差异。  结果  藏族迁移男、女生超重(2.8%,5.7%)、肥胖(11.0%,8.3%)比例均低于同性别本地学生(5.6%,8.3%;24.9%,20.9%)(χ超重2值分别为12.17,7.21;χ肥胖2值分别为81.33,91.34,P值均 < 0.05);藏族迁移男生营养不良比例(9.9%)高于本地男生(7.2%)(χ2=6.65,P < 0.05)。藏族迁移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低于本地学生(χ2=3.93,P < 0.05),近视检出率低于本地学生(χ2=975.82,P < 0.01);藏族迁移男生色盲色弱检出率高于本地男生(χ2=8.38,P < 0.05);藏族迁移女生色盲色弱检出率低于本地女生(χ2=8.08,P < 0.05)。藏族迁移男生轻、中度视力不良与轻、中、重度近视检出率均低于本地男生(χ2值分别为3.88,8.32,13.72,55.96,338.50,P值均 < 0.05)。藏族迁移女生轻、中、重度近视检出率均低于本地女生(χ2值分别为7.62,37.79,424.00,P值均 < 0.05)。  结论  藏族迁移学生超重肥胖率低于本地学生,应关注藏族男生营养摄入,减少营养不良;藏族迁移学生近视检出率较低,但初中组藏族学生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较本地学生高,应关注藏族初中阶段学生视力健康。
心理卫生
内蒙古中东部蒙古族儿童孤独症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郝金奇, 付慧渊, 杨文瀚, 霍建勋, 高磊, 余艳琴
2021, 42(7): 1024-102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5
摘要(605) HTML (264) PDF(31)
摘要:
  目的  了解内蒙古中东部蒙古族儿童孤独症(ASD)流行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内蒙古ASD儿童的康复和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5个盟市内抽取16所幼儿园及小学,对7 108名3~14岁蒙古族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首先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进行儿童ASD的初筛,对初筛阳性者、教师提名者进行孤独症行为检测量表调查,总得分≥62分为明确存在孤独症样症状,再由1名儿童精神医学专业的主任医生和1名副主任医师,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诊断标准,对筛查阳性儿童逐个进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的评定, 并根据家长和知情者提供的病史和精神检查结果,结合DSM-IV诊断标准明确诊断。  结果  蒙古族儿童ASD患病率为0.37%。蒙古族ASD组与正常组儿童在多动、家庭有无极度内向者、母亲生育年龄、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性格温和、母亲性格暴躁、新生儿疾病、胎儿孕周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16.68,14.93,64.43,-3.76,-2.86,4.57,11.12,12.33,16.66,P值均 < 0.05)。  结论  应采取塑造健康生长环境、调整父母教育方式、关注儿童早期语言发育水平、避免新生儿期疾病等措施可能会预防儿童ASD的发生。
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与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李梦月, 邵子瑜, 郭锋, 殷刚柱, 孙瑜
2021, 42(7): 1033-103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7
摘要(606) HTML (287) PDF(36)
摘要: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开展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方法抽取合肥市8所幼儿园2 062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采用自编问卷收集儿童过去1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采用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PSQ)对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进行调查。  结果  合肥市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年发生率为14.55%(300名),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21%(293名)。发生非故意伤害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及品德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检出率分别为32.67%,2.33%,19.67%,15.00%,2.00%,1.00%,5.00%,未发生非故意伤害儿童分别为11.07%,0.45%,6.41%,4.88%,0.40%,0.17%,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11,12.54,58.90,44.12,10.51,6.08,32.68,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身问题(OR=3.13,95%CI=2.11~4.66)、学习问题(OR=2.73,95%CI=1.86~3.99)、多动指数异常(OR=3.16,95%CI=1.40~7.14)与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1)。  结论  心理行为问题是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影响因素,在制定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防控措施时,应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评定量表》编制及在医学生中的应用
李丹琳, 胡婕, 黄雪雪, 薛艳妮, 陈思娴, 汪姗姗, 万宇辉, 陶芳标, 张诗晨
2021, 42(7): 1038-104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8
摘要(1065) HTML (523) PDF(194)
摘要:
  目的  编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评定量表》并评价在医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为研究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  方法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基于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框架和知信行理论构建了4个维度36个条目,采用Likert 1~5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方便整群抽取安徽省2所医学类院校的大一、大二3 826名学生进行分析。通过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条目进行筛选,采用同质信度、半分信度和结构效度等评价问卷的信效度。  结果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评定量表》由4个维度22个条目组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2.213%,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7,分半信度为0.800,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6~0.885,各维度的分半系数为0.725~0.846,问卷的信度良好。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值为19.319(P < 0.01),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69,各拟合度指标均大于或接近0.9,模型拟合优度良好。  结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评定量表》符合心理统计学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评定工具。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饮酒的关联
张家帅, 左霞云, 余春艳, 廉启国, 钟向阳, 涂晓雯, 楼超华
2021, 42(7): 1042-104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19
摘要(618) HTML (292) PDF(42)
摘要:
  目的  探究儿童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与青少年饮酒的关联, 为青少年饮酒行为的防控提供指导。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区3所公立初中六至八年级的1 550名学生, 于2017年和2018年11—12月开展2次匿名电子问卷调查。采用潜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对ACEs进行分类, 利用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模型分析ACEs与青少年饮酒的关联。  结果  LCA拟合结果表明, ACEs可分为3个潜类别, 分别定义为高暴露组(139名, 8.97%)、虐待忽视组(604名, 38.97%)和低暴露组(807名, 52.06%)。多因素GEE模型结果显示, 相较于低暴露组, 高暴露组(OR=2.65, 95%CI=1.72~4.07)和虐待忽视组(OR=1.50, 95%CI=1.14~1.96)研究对象的饮酒风险显著增加(P值均<0.01)。  结论  不同潜类别的ACEs对饮酒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良好的儿童期成长环境可能有助于降低青少年饮酒风险。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焦阳, 刘洲, 张晓丹
2021, 42(7): 1047-105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0
摘要(1276) HTML (496) PDF(148)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睡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3月从北京、天津、武汉各选2所高校(体育类/非体育类各1所)共2 808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采集受试者睡眠状况及睡眠时间(SD)、久坐行为(SED)、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大学生各项指标之间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结果  疫情期间男生MVPA时间(0.5 h)高于女生(0 h)(Z=-4.21,P<0.01);≤18岁学生的SED时间(11.1 h)高于19~21岁及以上学生(9.3, 10.3 h)(F=7.90,P<0.05);居住在城市、城乡结合的学生SED(10.5, 9.5 h)高于农村学生(9.0 h)(F值分别为9.56,10.73,P值均<0.01);体育专业学生的LPA、MVPA时间(3.9,1.0 h)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3.0,0 h),SED及睡眠时间(8.3,9.8 h)均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11.1,11.1 h)(Z值分别为-2.99,-4.73,-4.73,-2.42,P值均<0.01)。睡眠质量一般和睡眠障碍学生的LPA时间均低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SED时间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F值分别为7.67,8.62,P值均<0.05)。控制性别、年龄、居住地、专业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时间不足易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OR=0.84,95%CI=0.71~0.99,P<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大学生普遍存在久坐时间过长、体力活动不足等问题,睡眠质量也不容乐观,低强度体力活动不足可能会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
青少年饮酒与自伤行为关系
归冰, 何影, 卢葳, 董玲玲, 杨宏, 朱兴采, 王仁利
2021, 42(7): 1052-105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1
摘要(591) HTML (273) PDF(37)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饮酒行为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为相关部门预防青少年饮酒与自伤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饮酒行为问卷及自伤行为问卷收集饮酒与自伤信息, 对四川省凉山州整群抽取的4所中学9 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饮酒行为和自伤行为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在9 247名初高中学生中, 尝试饮酒者占52.8%(4 885/9 247), 现在饮酒者占24.9%(2 304/9 247), 近1年有醉酒行为者占14.6%(1 350/9 247)。初次饮酒平均年龄为(12.47±3.05)岁。有自伤行为者占47.2%(4 400/9 247)。男生开始饮酒年龄越小(OR=1.52)、有醉酒行为(OR=1.35)及近期饮酒更频繁(OR=1.54)增加自伤发生率。女生开始饮酒年龄越小(OR=1.69)、有醉酒行为(OR=1.82)及家居城镇者(OR=1.20), 自伤风险更高。  结论  开始饮酒年龄越小、醉酒行为及频繁饮酒会增加青少年自伤风险, 且风险存在性别差异。
青少年体像烦恼注意偏向分析
王誉铮, 刘海燕, 肖少北
2021, 42(7): 1056-1058,10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2
摘要(529) HTML (273) PDF(35)
摘要:
  目的  考察青少年体像烦恼的注意偏向, 为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提供实证帮助。  方法  随机选取琼海市某初级中学61名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体像烦恼组30名和无体像烦恼组31名,采用2(体像烦恼者、无体像烦恼者)×2(高吸引力体像图片、低吸引力体像图片)的混合设计进行点探测实验,测量被试对探测点的反应时,考察反应时偏向指数和注意脱离指数2个行为数据。  结果  青少年反应时偏向分数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75.64,P<0.05),体像烦恼者的反应时偏向分数[图片呈现高—中(39.39±15.13)ms: 图片呈现低—中(28.40±26.07)ms]大于无体像烦恼者[(-18.31±16.57)(-17.83±9.19)ms],被试对体像图片存在注意维持;注意脱离指数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8.21,P<0.05),体像烦恼者的注意脱离指数[高体质图注意脱离指数(18.42±13.92)ms;低体质图注意脱离指数(15.84±19.62)ms]大于无体像烦恼者[(-4.05±13.49)(-1.83±9.72)ms],被试对体像图片存在注意脱离困难。  结论  青少年体像烦恼者对体像图片存在注意偏向,且存在注意警觉—维持模式。
留守青少年厌学自悯与问题行为的相关性
罗小漫, 何浩, 潘彦谷
2021, 42(7): 1059-10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3
摘要(583) HTML (340) PDF(63)
摘要:
  目的  分析留守青少年厌学、自悯与问题行为的现状,并探讨自悯在厌学与问题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为缓解或减少留守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所普通中学的1 285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留守青少年895名;采用厌学量表、自悯量表以及问题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男生的自悯与外化问题行为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的内化问题行为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2.13,1.98,-2.05,P值均<0.05);留守青少年的厌学、内化问题行为得分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而非留守青少年的自悯得分高于留守青少年(t值分别为2.01,2.08,-1.99,P值均<0.05);独生子女的外化问题行为高于非独生子女(t=1.95,P<0.05);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得分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的内化问题行为高于初中生(t值分别为2.03,2.02,P值均<0.05)。厌学与问题行为呈正相关,自悯与问题行为呈负相关,厌学与自悯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0.49,-0.46,P值均<0.01)。  结论  厌学与留守青少年问题行为存在正相关,应重视留守青少年自悯能力的培养。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肥胖和性别对8~10岁儿童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胡蜜, 王金晶, 宋旭, 张阳
2021, 42(7): 1064-1067,10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4
摘要(754) HTML (347) PDF(65)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肥胖儿童静动态平衡能力特点, 为肥胖儿童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单腿前跳法与年龄分层抽样法, 从合肥市经开区5所小学选取100名8~10岁肥胖儿童及100名正常体重儿童为研究对象, 每组儿童男、女比例均为1∶1。采用IIM-BAL-100型静态平衡测试仪分别测试闭眼双足和睁眼单足站立状态下受试者各平衡指标的值, 采用Balance-check动态平衡测试仪测试睁眼双足站立状态下的动态平衡能力。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肥胖和性别对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结果  在静态平衡能力方面, 当闭眼双足站立时, 所有静态平衡指标值在肥胖、性别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3, 0.42, 0.76, P值均>0.05);当睁眼单足站立时, 各静态平衡指标值在是否肥胖和性别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2, 3.07, P值均<0.05)。在动态平衡能力方面, 所有动态平衡指标值在是否肥胖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7, P<0.01)。  结论  8~10岁肥胖儿童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弱于正常体重儿童; 8~10岁男童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弱于女童。
不同营养状况下儿童青少年生长模式与血压的关联
陈曼曼, 陈力, 马莹, 高迪, 李艳辉, 马涛, 董彦会, 马军
2021, 42(7): 1068-10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5
摘要(614) HTML (302) PDF(6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状况下儿童青少年生长模式与血压之间的关联,为促进中国儿童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纳入6~18岁儿童青少年38 839名。采用《美国儿科学会2017指南》评价个体的血压状况,采用美国2000年CDC标准判定不同的生长模式,采用WHO于2007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标准评价个体营养状况。不同营养状况和生长模式下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出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下生长模式与血压之间的关联。  结果  青少年正常性生长、追赶性生长和迟缓性生长占比分别为33.2%,41.6%和25.2%。在不同生长模式下,追赶性生长的收缩压(105.17±12.33)mm Hg和舒张压(66.55±8.75)mm Hg均高于正常性生长和迟缓性生长。在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追赶性生长的高血压检出率(24.9%)、高收缩压检出率(18.9%)和高舒张压检出率(15.0%)均高于正常性生长(21.6%,16.2%,12.9%)和迟缓性生长(20.1%,14.7%,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24,22.05,11.13,P值均<0.05)。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追赶性生长对发生高血压(OR=1.18,95%CI=1.06~1.31)的危险程度大于正常体重的儿童青少年(OR=1.15,95%CI=1.05~1.27)。  结论  追赶性生长的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较高,高血压、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检出率也较高。追赶性生长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比正常儿童青少年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更高。
毛南族聚居区中小学生2014与2019年体质状况比较
郭镇, 何江川, 何璐, 兰岚
2021, 42(7): 1073-107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6
摘要(467) HTML (243) PDF(28)
摘要:
  目的  了解毛南族中小学学生体质现状,为毛南族中小学生整体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7~18岁毛南族2014年(男生1 107名,女生1 236名)和2019年(男生1 130名,女生1 308名)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  与2014年相比较,2019年7~18岁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1.5,1.1 cm,男生7,8,9,10,12,18岁年龄段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8,15,16,17,18岁年龄段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活量增长平均为126 mL,除7与17岁外,男生各年龄段肺活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7岁外,女生各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0 m跑成绩平均提高0.2,0.4 s,男生7,8,10,11,12,13,17,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有8,10,11,12,13,14,15,16,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1 000 m跑成绩平均提高3.7 s;13,14,15,17,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800 m跑成绩平均提高12.8 s;13,14,15,17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毛南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整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龄段出现波动。
鄂伦春族聚居区小学生2013—2018年体格发育监测
孙贵龙, 胡媚, 丁如佳, 王爱博
2021, 42(7): 1077-1079,10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7
摘要(494) HTML (238) PDF(46)
摘要: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鄂伦春聚居区鄂伦春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身体体格发育情况,为开展体质与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和2018年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分析鄂伦春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近6年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均值及增长率。  结果  2013—2018年7~12岁男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呈现增长趋势,身高增长值男童分别为1.8,1.7,1.9,2.6,5.7,5.9 cm,女童分别为2.8,4.5,1.9,1.8,3.6,2.9 cm;体重增长值男童分别为2.2,2.5,5.1,6.3,6.4,7.2 kg,女童分别为2.4,3.6,3.1,1.3,4.6,3.0 kg。其中7~8岁女童增长率高于男童,9~12岁男童增长率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加,7~12岁男女童BMI均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同年龄男童BMI始终高于女童。其中,2018年7~12岁男童BMI均值均超过超重的临界值。  结论  鄂伦春族7~12岁儿童的身体形态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发展趋向于超重肥胖。
青春期女生尿液中大豆异黄酮代谢物与性发育的关系
章涵, 赵玉霞
2021, 42(7): 1080-10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8
摘要(573) HTML (304) PDF(26)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液中大豆异黄酮代谢物与青春期女生性发育的关系, 为女生青春期发育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信阳市1所小学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0名五年级女生为研究对象, 进行性发育评价及尿液中大豆异黄酮代谢物的测定。尿液中大豆异黄酮代谢物的测定运用超高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UPLC-MS/MS)。  结果  不同性发育组女生(发育提前、发育正常和发育延迟)的染料木黄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 P < 0.05), 发育提前组尿液染料木黄酮水平较高; 已来潮组和未来潮组染料木黄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 P < 0.05), 已来潮组尿液染料木黄酮水平较高。  结论  尿液染料木黄酮水平高可能与青春期女生性发育提前有关。
疾病控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视疲劳与用眼护眼情况的相关性
张夏雨, 王晶晶, 苏普玉, 曹雅雯, 刘茂洁, 程钊, 陈道俊
2021, 42(7): 1097-11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32
摘要(1424) HTML (608) PDF(173)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大学生用眼护眼情况与视疲劳的关系, 为促进大学生用眼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3月1日—7月1日,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网上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安徽省内8所高校2 671名大学生。调查内容有一般情况、视疲劳症状、日常用眼及护眼情况等。  结果  大学生视疲劳发生率为6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性别、近视、午休习惯、熬夜至2:00、使用护眼液等与视疲劳发生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每日户外活动时长、白天看书时长与视疲劳发生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OR值(OR值95%CI)分别为0.64(0.53~0.76),1.77(1.42~2.20),0.71(0.59~0.86),1.39(1.17~1.65),2.18(1.71~2.79)];每日户外活动时长、白天看书时长与视疲劳发生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的视疲劳情况不容乐观, 用眼护眼习惯与视疲劳的发生有关。在特殊的学习环境下, 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用眼护眼措施。
卫生监督
中国西部5省农村学校环境卫生状况
查玉娥, 符元证, 姚伟
2021, 42(7): 1083-108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29
摘要(571) HTML (256) PDF(45)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学校环境卫生情况,为改善学校卫生环境条件和促进学生健康发育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方法  以“学校全方位环境改善项目”为基础,于2018年9—12月在广西、贵州、重庆、云南、西藏各随机抽取12所小学,共60所小学38 087名学生,通过访谈、现场观察与询问等方法调查学校环境卫生,从而获得调查数据。  结果  所有学校均有供水,有80.0%(48所)的学校供水能够满足师生使用需求,91.7%(55所)的学校为学生提供饮水设施,93.3%(56所)的学校为学生提供洗手设施,66.7%(40所)的学校为学生提供肥皂等清洁用品。71.7%(43所)的学校有卫生厕所,40.0%(24所)的学校女厕所蹲位数合格,86.7%(52所)的学校厕所清洁,58.3%(35所)的学校厕所无臭味。学校垃圾处理方式以专业机构收集为主,定点堆放为辅,分别占45.0%(27所)和35.0%(21所)。学校生活污水排放方式采用明沟排放、暗沟排放和管道排放的均占30%左右(22,17和20所)。有93.3%(56所)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91.7%(55所)的学校有校园卫生制度,70.0%(42所)的学校有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41.7%(25所)的学校有厕所管理制度。  结论  学校基础环境卫生硬件设施配备较好,但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制定、配备洗手清洁用品等方面有待改善。
济南市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中小学校卫生设备配备现状
杨柳, 刘月玲, 张睿, 许华茹, 林哲
2021, 42(7): 1088-109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30
摘要(504) HTML (239) PDF(65)
摘要:
  目的  了解济南市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中小学校卫生设备配置情况,为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卫生设备配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卫生设施设备配备要求自编问卷,对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公办中小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卫生设备配备情况进行普查。  结果  济南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23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其中专职人员占26.1%。全市公立中小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总配备率分别为13.9%,74.7%,校医配备达标率为19.8%,92.2%的保健教师为兼职。寄宿制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总配备率分别为20.0%和66.7%,校医配备达标率为12.5%。16.8%的公立中小学校和23.3%的公立寄宿制中小学校没有校内在岗的校医和/或保健教师。全市27.6%的公立中小学校配备卫生室,70.8%配备保健室,10.3%的学校未配备卫生(保健)室。卫生(保健)室的基础设施和诊疗设备达标率均未达100%。  结论  济南市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及中小学校卫生设备配置情况与国家相关要求差距较大。应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保障中小学生健康。
学校卫生工作经验交流
辽宁省《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实施情况分析
于玲, 刘金东, 张婧, 潘德鸿, 贾丽红
2021, 42(7): 1093-1096, 11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31
摘要(540) HTML (228) PDF(36)
摘要:
  目的  了解《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 18205—2012)的贯彻实施情况以及推进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标准的修订提供合理化建议。  方法  对辽宁省436所学校、56所卫生监督机构、55所疾控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卫生综合评价》的知晓率、培训情况、运用情况、评价项目及指标的合理性和结果运用等方面。  结果  44家监督机构、29家疾控机构设置了独立学校卫生科,监督(2.29人)和疾控机构(1.17人)在专职人员配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 < 0.01)。市级监督机构100%对该标准进行培训,22.50%的区县监督机构、46.15%的市级疾控机构、50.00%区县疾控机构未对该标准进行培训;61.54%的市级和45.00%的区县监督机构单独按照该标准开展评价,53.85%的市级疾控机构、60.00%的县区疾控机构共同完成该标准;30.77%的市级监督机构和52.50%的区县监督机构将综合评价结果通报教育行政部门。  结论  学校卫生专业科室的设置和对管理对象的培训影响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要结合实际工作修改部分重要指标,加强对综合评价结果的运用。
综述
生命早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关联研究进展
闻星, 徐洪吕, 陶芳标
2021, 42(7): 1101-110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33
摘要(500) HTML (230) PDF(56)
摘要:
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也与成年时期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 其病因复杂, 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及遗传学因素。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一类常见环境污染物, 暴露于人体后其代谢物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稳态。生命早期更是疾病易感时期, 很多研究发现, 围生期及发育关键时期暴露于PAEs可促进青春期发展。本文从PAEs暴露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相关机制方面进行阐述。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
程耀慧, 韩慧
2021, 42(7): 1106-110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34
摘要(632) HTML (264) PDF(72)
摘要: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攻击行为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父母是青少年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而父母控制作为一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查阅现有文献,对父母控制的概念及分类、父母控制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影响、攻击行为的概念及测量、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父母控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人口学因素对两者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提升父母教养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现判定处置主要问题分析
黄礼庆
2021, 42(7): 1110-1115, 11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35
摘要(623) HTML (314) PDF(83)
摘要: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科学准确判断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特别是病原学上的关系,对正确判断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中国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报告处置情况,探讨基因分型技术在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为准确判断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6min步行试验在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评价中的应用
冯展鹏, 谭思洁, 李辉
2021, 42(7): 1116-11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7.036
摘要(685) HTML (373) PDF(74)
摘要:
心肺耐力是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标志。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是新兴的用来评估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方法,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应用。本研究旨在综述6MWT在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评估中的应用,分析6MWT的应用前景、注意事项,为6MWT在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评估中的应用和推广普及,以及相关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