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41卷  第6期

信息动态
2020, 41(6).
摘要:
广告
高校大学生群体事务管理模式与实践探究——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究》
李光辉
2020, 41(6).
摘要: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模式,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融入新观念和新思路,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事务的改革现实路径,以变革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和理念.高校学生管理者要通过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改革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大力提升管理人员的素养,坚持高校内涵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等.
述评
中国儿童青春期发育跨学科研究的优先领域
孙莹, 陶芳标
2020, 41(6): 801-803,80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1
摘要(360) PDF(10)
摘要:
青春期是童年期至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且该过程受生物、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必然是跨学科范畴.本文简明梳理了青春期跨学科的发展及取得的部分进展,提出青春期跨学科研究的4个优先策略:基于队列探讨青春期发育的健康效应,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同步研究,重视遗传、表观遗传学与环境交互作用,拓展男童青春期研究.提倡科学运用青春期跨学科研究成果,在精细化研究的基础上,将多学科知识纳入到青春期系统研究框架中,互相补充和支持,交叉创新再出发.
专题笔谈
倡导教育与健康的融合推进健康教育个性化
王智勇
2020, 41(6): 804-80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2
摘要:
目前,儿童青少年健康存在许多问题,且防控难度普遍较大.本文首先深入剖析儿童青少年健康诸多问题的症结,将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提炼出广泛性、重要性、程序性、不可逆性、家庭性、聚集性、关联性等7个特征,并举例予以深入分析,以增进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个方面的对策——倡导预防为主、教育与健康的深度融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且举例予以深入理解,注重这些对策的可操作性.
青春期发育专栏
男生营养状况与青春期启动的关联性
李艳辉, 董彬, 邱爱明, 陈雪琳, 董彦会, 王西婕, 杨招庚, 高迪, 邹志勇, 马军
2020, 41(6): 807-81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3
摘要:
探讨营养状况与男生青春期启动的关系,为促进男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在厦门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 724名二至六年级7~12岁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体格检查评估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依据Tanner分期图谱和Prader睾丸模型判定青春期发育水平,以该人群青春期启动年龄的P25划分青春发动时相.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状况与青春期启动的关系.结果 男生青春期启动发生率为29.0%,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率为2.9%.消瘦、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男生青春期启动发生率分别为19.6%,28.7%,34.4%和31.5%.肥胖男生青春期启动年龄较早(F=3.2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体质量指数(BMI)的增加,男生青春期启动的可能性增大,青春发动时相提前风险增加.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正常体重男生相比,消瘦男生青春期启动的可能性降低64.0%(OR=0.36,95%CI=0.22~0.60);肥胖男生青春期启动的可能性增加78.3%(OR=1.78,95%CI=1.14~2.79),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风险增加192.9%(OR=2.93,95%CI=1.46~5.86).该关联在经济水平较低家庭中更加明显(P值均<0.05).结论 BMI与男生青春期启动呈正相关,肥胖男生青春期启动的可能性和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肥胖男生中更为明显.
家庭因素与儿童青春发动时相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盛露露, 刘琴, 黄欣, 杨博, 李月月, 方波
2020, 41(6): 811-814,8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4
摘要:
探索不同家庭因素与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儿童青春期发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1 237名儿童进行为期5年的前瞻性队列随访,采用Cox回归分析家庭因素与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是男女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P值均<0.01);顺产相较于剖宫产的女童更早观察到乳房发育(HR=1.27,95%CI=1.04~1.54);自觉家庭经济条件好是女童月经初潮(HR=0.81,95%CI=0.66~0.99)、阴毛发育(HR=0.80,95%CI=0.65~0.97)和男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睾丸发育HR=0.69,95%CI=0.58~0.83;首次遗精HR=0.62,95%CI=0.49~0.78;外生殖器发育HR=0.70,95%CI=0.56~0.87;阴毛发育HR=0.66,95%CI=0.54~0.80)的保护因素;留守男童更晚观察到睾丸发育(HR=0.74,95%CI=0.57~0.96)、首次遗精(HR=0.71,95%CI=0.50~0.99)、阴毛发育(HR=0.68,95%CI=0.51~0.91);自觉父母关系好的男童更早观察到睾丸发育(HR=1.26,95%CI=1.01~1.58)(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女童阴毛发育的时间更晚(HR=0.79,95%CI=0.65~0.96),家庭因素与男童青春发动时相无关.结论 是否留守、自觉父母关系、自觉家庭经济条件是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的影响因素,但在调整年龄和BMI等因素后,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女童阴毛青春发育指标上,对于家庭因素与其他青春发育事件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随访调查加以证实.
青春期发育时相和发育速度与行为问题关联的随访研究
龚纯, 方姣, 张雷, 苏普玉, 万宇辉, 陶芳标, 孙莹
2020, 41(6): 815-8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5
摘要(499) PDF(11)
摘要:
探讨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前瞻性预测效应,及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 于2013年(T1)方便选取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一至三年级2 084名学生,建立儿童青春期发育队列,并分别于2015(T2)、2017(T3)和2019(T4)开展2年一次的随访调查,最终有效人数1 909人.问卷调查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企图与外化症状,男女童的青春期发育分别采用男童睾丸容积和女童乳房发育Tanner分期作为评估指标.T4时采用《MacArthur健康行为问卷儿童报告版》评估外化症状.基于SAS软件的非线性生长模型(nonlinear growth model,NLM)分别拟合男女童青春期发育的时相与速度,将青春期时相划分为提前、适时、延迟组;将青春期发育速度划分为快速、正常、缓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男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随访期不同行为问题发生的预测效应.结果 外化症状、NSSI、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报告率分别为13.9%(265名)、24.4%(466名)、14.2%(271名)、4.6%(88名)和2.3%(43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青春期发育速度过快会增加男童外化症状、NSSI[OR值(95%CI)分别为2.85(1.53~5.31),2.11(1.22~3.65)]和女童自杀企图的发生风险[OR值(95%CI)=2.99(1.07~8.35)].发育速度缓慢可以降低男童自杀意念与自杀计划[OR值(95%CI)分别为0.40(0.18~0.87),0.07(0.01~0.67)]和女童外化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发生风险[OR值(95%CI)分别为0.33(0.13~0.81),0.38(0.17~0.85)].发育时相提前会增加男童自杀计划发生风险[OR值(95%CI)=3.60(1.04~12.43)],发育时相延迟可以降低女童NSSI发生的可能性[OR值(95%CI)=0.39(0.19~0.80)].结论 青春期发育速度可能是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重要预测因素.
男童青春期体格生长与性发育的关系
方波, 刘琴, 杨博, 黄欣, 李月月, 盛露露
2020, 41(6): 821-823,82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6
摘要:
分析男童青春期生长特点,探索男童青春期生长与性发育的关系,为准确反映男童青春期发育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九龙坡区一至四年级男童的青春发育进行追踪随访,每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5年.选取其中男童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首次遗精年龄及睾丸发育的数据进行分析.以青春期生长速度高峰值(PHV)为基点,分析PHV平均水平及峰值年龄(PHA).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男童首次遗精前后的身高生长速度;采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不同睾丸发育分期与BMI的关系.结果 青春期身高队列男童PHA平均(11.72±1.03)岁,首次遗精前后生长速度队列首次遗精年龄平均(12.45±0.98)岁.首次遗精年龄前后1年的身高增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首次遗精年龄越小,其后1年身高增长值越大.男童11~14岁各组的身高、体重、BMI与睾丸容积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男童首次遗精前1年身高增长值达高峰,遗精后增长值开始下降,且男童首次遗精年龄与其后1年的身高增值呈负相关,男童睾丸发育与身高、体重及BMI呈正相关.
童年期体质量指数轨迹多基因遗传风险与青春期发育启动的前瞻性关联研究
方姣, 张丹丹, 袁静怡, 陶芳标, 孙莹
2020, 41(6): 824-82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7
摘要:
探讨童年期体质量指数(BMI)轨迹与多基因遗传风险对男女童青春期发育启动的影响,为儿童青春期发育偏离早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蚌埠市2所城区小学的1 263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建立儿童生长发育队列.于2016年3月进行基线调查,2017-2019年分别开展随访调查,共纳入997名学生,包括身高、体重,计算BMI、女童乳房Tanner分期和男童睾丸容积.采用群组轨迹模型识别童年期BMI生长轨迹,使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分析童年期BMI轨迹对男女童青春期发动的影响.根据测得的17个青春期相关SNP计算多基因遗传风险.结果 BMI轨迹分为3类,分别为持续正常组、持续超重组和持续肥胖组.控制协变量后,仅在低青春期发育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组男童中观察到与持续正常组相比,持续肥胖儿童睾丸发育年龄延迟6.10个月(校正后TR=1.05,P=0.04).与持续正常组相比,具有低PRS和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3.42和6.84个月有关(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7和0.94,P值均<0.01);具有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6.72和8,96个月有关(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4和0.92,P值均<0.01);在高PRS的女童中,发现持续超重或肥胖儿童乳房启动年龄提前更多,分别为10.80和12.96个月(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0和0.88,P值均<0.01).结论 持续超重和肥胖与女童乳房发育提前有关,而持续肥胖与低遗传风险男童睾丸发育延迟有关.
儿童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和抑郁的预测作用
李月月, 刘琴, 黄欣, 杨博, 方波, 盛露露
2020, 41(6): 830-832,83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8
摘要(520) PDF(19)
摘要:
探究儿童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及抑郁症状水平的预测作用,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象来自重庆市区4所小学998名男女童组成的青春发育队列,青春早期测量其心理应激水平,并在4年后随访其焦虑及抑郁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结果 被试者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34.79±24.78)分,4年后焦虑和抑郁平均得分分别为(11.20±10.89) (12.06±6.69)分,检出率分别为14.03%和15.63%.女童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男童(t值分别为51.58,5.48,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和自觉父母关系状况不同的儿童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4,7.38,10.49,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童(β=4.38)、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13)、年龄越大(β=0.89),其4年后焦虑水平越高;儿童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05)、年龄越大(β=0.57)、自觉父母关系越差(β=1.19)、母亲文化程度越低(β=-1.00),其抑郁水平越高(P值均<0.05).结论 青春早期心理应激水平和年龄对随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童更容易焦虑,父母关系不好和母亲文化程度低与儿童抑郁呈正相关.
学生营养
广州城区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陆爽, 黄玮浩, 敖丽萍, 梁健平, 谈蔚清, 杨轮, 邓纳莉, 刘丽, 杨翌
2020, 41(6): 833-83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9
摘要(338) PDF(11)
摘要:
分析广州市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的摄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广州市促进学生奶及奶制品的摄入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于2019年4-12月对广州市3所小学和3所中学的7 948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及学生近1个月奶及奶制品(包括纯牛奶、酸奶、奶粉、奶酪和其他奶制品)的摄入频次和摄入量.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对象的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6.12%的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7次/周,78.88%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不足(<300 g/d),奶及奶制品摄入者每天摄入量的中位数为178.57 g/d.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高中生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不足的风险更高[OR值(OR值95%CI)分别为1.42(1.26~1.60),1.86(1.51~2.28)];而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75,95%CI=0.59~ 0.94)、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高中:OR=0.75,95%CI=0.61~0.93;大专及以上:OR=0.58,95%CI=0.46~ 0.72)和家庭年收入≥20万元(OR=0.77,95%CI=0.64~0.92)的学生更可能足量摄入奶及奶制品.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率高,但摄入量明显不足.应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营养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女生和高年级学生,促进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的摄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河北省城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午餐满意度
吕帅帅, 温翠娟, 严名, 陆泉秀, 张泽琛
2020, 41(6): 837-839,84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0
摘要:
了解河北省城市中小学校供餐情况和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为相关部门制定学校供餐与营养改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在河北省抽取石家庄、唐山、沧州3座城市的24所中小学二、五、八年级2 739名学生及其家长2 7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学校午餐非常满意的有958名,比较满意的717名,一般的686名,比较不满意的221名,非常不满意的157名.其中石家庄、唐山学生的满意度高于沧州(Z=51.42,P<0.01),城区学生满意度高于郊区(Z=4.12,P<0.01),低年级学生满意度高于高年级学生(Z=151.42,P<0.01).不同城市的学生家长对饭菜卫生、饭菜外观、饭菜份量、饭菜口味、食物搭配和午餐价格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午餐满意度尚可,但学校供餐的饭菜口味有待提高.需要政府加大对学校供餐的投入,定期为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同时学校应多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供餐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供餐质量.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聚集模式分析
张天成, 张福兰, 陆盛华, 熊静梅
2020, 41(6): 840-84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1
摘要:
了解武陵山区农村4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聚集模式特点,为开展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9-10月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张家界桑植县白族乡共抽取8所农村中学的4 162名青少年,对其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步聚类法分析男、女生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组的特点.结果 武陵山区农村4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吸烟、饮酒、步行违规、非安全游泳、打架、自杀意念、常感孤独、常失眠、抑郁、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8.9%,31.0%,49.6%,32.3%,28.6%,18.3%,16.3%,12.4%,16.3%,6.7%;土家族青少年打架(31.4%)、苗族青少年非安全游泳(45.1%)、侗族青少年饮酒(34.8%)、白族青少年步行违规(52.9%)发生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危险组中,男生322名(16.4%),女生496名(22.5%);较低危险组中,男生377名(19.3%),女生536名(24.3%);内隐行为高危险组中,男生518名(26.5%),女生758名(34.4%);外显行为高危险组中,男生741名(37.8%),女生414名(18.8%).23.1%的青少年发生≥4种的健康危险行为,男生高于女生(x2=183.52,P<0.01),苗族青少年的比例最高(28.2%).结论 武陵山区农村4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民族差异较明显;男生外显危险行为、女生内隐危险行为聚集明显.应针对不同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特点采取分级指导,综合干预.
吸烟和有氧运动对男大学生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影响
肖涛, 甄洁, 王晨宇
2020, 41(6): 845-84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2
摘要:
探讨吸烟和有氧运动对男大学生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影响,为制定针对吸烟人群的特异性运动处方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卫生学院选取40名既往无吸烟史以及40名经常吸烟者,随机分为运动吸烟组(exercise smoker,ES)、非运动吸烟组(non-exercise smoker,NES)、运动非吸烟组(exercise non-smoker,ENS)和非运动非吸烟组(non-exercise non-smoker,NENS),每组20名.NES组和NENS组维持日常生活习惯,ES和ENS组进行强度为50%~80%心率储备、5次/周、共8周的有氧运动.实验前后测定受试者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腰围(waistsircumference,W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以及血浆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结果 实验后组间比较,ES和NES组较ENS和NENS组WC、SBP、DBP、FPG和TG升高,HDL-C降低(P值均<0.05).组内实验前后比较,实验后SBP和DBP在ENS组下降、NES组升高(P值均<0.05),ES和NENS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C在ES和ENS组下降、NES组升高(P值均<0.05),NENS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后各参数变化量比较显示,与NES和NENS组比较,ES和ENS组△WC下降(P值均<0.05);与其他各组比较,NES组△SBP和△DBP升高,ENS组△SBP和△DBP降低(P值均<0.05).结论 男性大学生吸烟可造成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水平升高,有氧运动可降低血压和WC水平.
生殖健康宣教对青春期患病女生健康认知的影响
谢继平, 吕雯, 李武, 姚慕崑, 胡仙珍, 郑颖
2020, 41(6): 849-85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3
摘要:
探析生殖健康宣教对青春期患病女学生健康认知的影响,为保障青春期女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科住院的102例10~19岁青春期女学生,治疗期间行生殖健康宣教及问卷调查.结果 意外妊娠65例(输卵管妊娠4例),妇科肿瘤18例(卵巢恶性肿瘤1例),妇科炎症11例(输卵管脓肿1例),异常子宫出血8例(输血治疗2例);手术治疗86例,切除患侧卵巢和(或)输卵管7例.生殖健康宣教后学生对月经及排卵知识、生殖器官肿瘤、妇科炎症(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盆腔炎的危害)、过早性生活的危害、科学避孕、性传播疾病(疾病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人工流产危害(延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健康体检必要性相关内容的认知均较前提高(x2值分别为14.8,25.1,15.7,30.6,18.6,25.9,31.1,17.8,19.1,15.2,40.1,58.6,69.8,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患病女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匮乏,可能导致意外妊娠、肿瘤、炎症、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生殖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青春期患病女学生的健康认知水平,保障身心健康.
河南省12~15岁青少年牙周健康及相关知识行为状况
李凤娟, 王丽茹, 王旭, 何健, 杨汴生, 吉雅丽, 孙经
2020, 41(6): 852-854,85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4
摘要:
了解河南省12~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及相关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卫生行为,为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4个县/区选取12所中学12~15岁学生3 786名,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为6.08%,牙龈出血检出率为93.92%,牙石检出率为90.99%.青少年刷牙率为77.79%,每天刷牙≥2次青少年报告率为17.56%,使用牙线率为4.57%.有刷牙行为、使用牙线的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高于无刷牙行为、不使用牙线的青少年(x2值分别为10.81,5.96,P值均<0.05).牙周相关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31%;除“细菌可引起龋齿”外,其他相关牙周疾病知识知晓率均超过50.00%.结论 河南省12~ 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不容乐观,牙周健康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口腔卫生行为正确率低,应加强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
崔光辉, 尹永田, 王铭洲, 杨克鑫, 李佳芹
2020, 41(6): 936-93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7
摘要(290) PDF(12)
摘要:
了解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两者的关系,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者开展健康管理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借鉴.方法 采用高校学生电子媒介健康素养量表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修订版,对整群抽取的山东省3所高校1 44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为(73.62±14.95)分,健康生活方式总分为(122.39±18.73)分.不同性别、年级、自评身体健康状况、祖父母照顾经历的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84,33.33,21.17,-3.26,P值均<0.05);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方式之间存在正相关(r=0.13~0.57,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电子健康素养能够预测健康生活方式(B=0.65,P<0.01).结论 高校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医学生查找获取及识别电子健康资源的能力,并引导医学生将健康知识转化和应用到自身行动中.
上海市随迁儿童健康意识与肥胖的相关性
杨茂林, 娄瑜, 宋永晶, 徐洪吕, 伍晓艳, 李玉强
2020, 41(6): 942-94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9
摘要:
了解上海市随迁儿童健康意识与肥胖的关联,为随迁儿童健康干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6月选取上海市5所小学3 894名7~13岁随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其自我健康意识与肥胖检出率的关联.结果 男生肥胖率(18.6%)高于女生(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5,P<0.01);不同年龄间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6,P<0.05).自我健康意识问卷的5个条目中,不同“自身健康状况评价”“自身身体素质状况评价”和“日常生活疲劳感频率”儿童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0,8.19,24.01,P值均<0.05).控制性别、年龄因素后,二元逐步I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疲劳感频率与肥胖检出率呈正相关,≥4次/周和1~3次/周感到疲劳的随迁儿童肥胖检出率是<1次/周感到疲劳者的1.77(95%CI=1.34~2.35)和1.28倍(95%CI=1.04~ 1.56).结论 随迁儿童日常生活疲劳感频率与肥胖呈正相关,减少疲劳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随迁儿童肥胖的发生.
心理卫生
芦山地区震后3年青少年焦虑相关情绪障碍及其风险因素
成燕, 李娜, 汤万杰
2020, 41(6): 855-85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5
摘要:
考察芦山地区地震3年后青少年焦虑相关障碍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后续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5月整群抽样调查芦山县3 741名初中生和高中生,使用自编的地震暴露基本情况问卷和青少年焦虑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筛查地震3年后总体焦虑症状和5种焦虑亚型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芦山地区青少年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2.3%,其中惊恐障碍为36.3%,广泛性焦虑为29.5%,分离焦虑为40.3%,社交焦虑为26.1%,学校恐惧为32.4%.初中生比高中生报告了更多的分离焦虑症状(x2=33.09,P<0.01).多元I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生(OR=2.34,95%CI=2.00~2.74,P<0.01)、高负面生活事件(OR=2.87,95%CI=2.60~3.17,P<0.01)、在地震中被困住(OR=1.77,95%CI=1.18~2.67,P<0.01)、父母受伤(OR=1.22,95%CI=1.03~ 1.43,P=0.02)、经历极度恐惧(OR=1.78,95%CI=1.52~ 2.08,P<0.01)等是焦虑障碍的风险因素.结论 地震3年后青少年焦虑症状比例仍然比较高,针对焦虑症状的心理干预迫在眉睫.应有重点地关注女性以及经历高暴露和高负面生活事件的青少年等.
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效果
韩利, 张红, 郭虹
2020, 41(6): 859-862,86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6
摘要(428) PDF(11)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8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增加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并配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状态、情绪智力水平及5-羟色胺(serotomin,5-HT)、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2,1.02,P值均>0.05).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干预后的HAMD、SDSS评分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9.62,10.05,P值均<0.05),且实验组干预后的HAMD、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95,-7.32,P值均<0.05).实验组干预后的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管理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54,7.21,5.33,6.60,P值均<0.05).实验组干预后的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管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干预后的血浆5-HT、NE水平均明显升高,皮质醇水平降低(t值分别为4.62,5.36,-16.54,P值均<0.05),并且实验组干预后的5-HT、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25,8.74,-26.54,P值均<0.05).结论 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并配合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5-HT水平,提高皮质醇水平,提升患者的情绪智力,缓解其抑郁情绪.
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
蒲睿, 戴丽帆, 罗鹏, 汪俊华, 李曦, 张江萍
2020, 41(6): 863-86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7
摘要:
探究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特点及其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性,为进一步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及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6所大学共3 318名大学生,使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结果 父母心理控制总得分处于低分组(<26分)的共660名,中分组(26~49分)1844名,高分组(>49分)814名;有过自杀计划的学生在侵犯隐私、抑制言语表达、能力无效感维度得分均高于没有自杀计划的学生(t值分别为4.08,3.74,3.82,P值均<0.01);吸烟者在成就期望、侵犯隐私、能力无效感维度得分均高于不吸烟者(t值分别为7.12,3.91,8.10,P值均<0.01);饮酒者和网络成瘾者在成就期望、侵犯隐私、抑制言语表达、能力无效感维度上得分均分别高于不饮酒者和非成瘾者(t值分别为9.35,4.64,5.90,8.78;8.92,14.27,3.70,15.94,P值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行为均与父母心理控制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1,0.15,0.19,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主要体现在成就期望、能力无效感和抑制言语表达方面;父母心理控制与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行为相关.家长应多给予子女积极鼓励和引导,加强沟通交流.
大学生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及抑郁症状的关联
李婷婷, 伍晓艳, 陶舒曼, 杨娅娟, 徐洪吕, 邹立巍, 谢阳, 陶芳标
2020, 41(6): 867-87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8
摘要(461) PDF(21)
摘要:
描述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并探讨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和抑郁的关联强度,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18年6-7月在安徽省和江西省2所高校随机整群抽取4 624名大学生,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nestionnaire,IPAQ) 《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进行调查.使用x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抑郁症状检出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和抑郁的关联.结果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好、中、差的检出率分别为64.5%,31.6%和3.9%,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4.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状况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OR=0.78,95%CI=0.66~0.91)和高强度体力活动(OR=0.46,95%CI=0.38~0.56)均呈负性关联(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OR=0.69,95%CI=0.59~0.82)和高强度体力活动(OR=0.66,95% CI=0.55~0.79)均呈负性关联(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和抑郁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需要进一步纵向研究阐明大学生体力活动与身心健康的因果关系.
某高校大学生儿童期忽视对认知灵活性的影响
王湃, 刘爱书, 郝洋, 朱丽娟
2020, 41(6): 871-87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19
摘要:
了解有儿童期忽视经历者的认知灵活性特点,为受忽视人群认知特点的研究及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 使用《儿童忽视量表》对通化师范学院7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筛选出心理忽视阳性的被试28名,进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言语流畅性测验(VFT),分别了解受忽视者的反应灵活性和自发灵活性.结果 有忽视经历的被试比例为43.74%.男生、非独生子、农村地区学生忽视经历得分较高(P值均<0.05).儿童期的忽视经历影响个体的反应灵活性(t=2.22,P<0.05).儿童期的忽视经历影响个体的自发灵活性(t=-2.17,P<0.05).结论 儿童期忽视经历对个体的认知灵活性产生了不良影响.
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李晨曦, 麻超, 魏金丽, 梁智江
2020, 41(6): 874-87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0
摘要:
探讨基于每日成功小组(achieving success everyday,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对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现实指导.方法 采用2(实验组/控制组)×3(前测/后测/追踪测)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新疆南疆某校618名初中生进行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共8周,每周1次,每次60~90min),验证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8.93,3.78,6.62,3.17,6.13,5.18,4.01,2.91,P值均<0.01),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前测(t值分别为-4.24,-3.01)及对照组(t值分别为-2.58,-3.11)(P值均<0.05);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8,2.84,3.18,4.19,3.68,2.49,P值均<0.01).追踪测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仍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5.69,3.50,2.26,2.80,2.64,4.13,3.39,2.13,P值均<0.05),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前测(t=-4.62,P<0.01).结论 基于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改善应对倾向有显著效果.
教师表扬班级环境与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交叉滞后分析
宛蓉, 兰文杰
2020, 41(6): 879-88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1
摘要:
探讨教师表扬、班级环境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策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T1)和2014-2015学年追踪数据(T2),以间隔1年追踪获得的9 207名八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交叉滞后分析的方法分析学生报告的教师表扬、班级环境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结果 T1的表扬能正向预测T2的班级环境(β=0.09,P<0.01),不能预测T2的心理健康(β=0.02,P>0.05);T1的班级环境能正向预测T2的教师表扬(β=0.10,P<0.01)和心理健康(β=0.08,P<0.01);T1的心理健康能正向预测T2的教师表扬(β=0.09,P<0.01)和班级环境(β=0.06,P<0.01).结论 教师表扬、班级环境和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
高特质焦虑大学生静息态功率谱研究
蒋园园, 罗艳艳, 张猛, 李拴荣, 刘蕊, 常红娟, 于晓静
2020, 41(6): 882-88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2
摘要:
探究不同水平特质焦虑大学生大脑神经元振荡特异性改变,为对特殊高校学生群体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分量表,对某高校31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按照被试特质焦虑得分的分布,选取前后各27%的人划分为低特质焦虑组(15名)和高特质焦虑组(15名).经过预处理后将数据划分为δ(1~<4),θ(4~<8),α(8~<13),β(13~<30),γ(30~100) Hz 5个频段,计算各个电极的功率值,考察功率谱与特质焦虑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高特质焦虑实验组在δ频段的额区、中央区(t值分别为3.47,2.62);θ频段的额区(t=2.22);β频段的额区、中央区、右侧颞区、后区(t值分别为2.77,2.23,3.65,2.35);γ频段的额区、左侧颞区、中央区、右侧颞区、后区(t值分别为2.83,2.22,2.64,2.43,2.09)功率低于低特质焦虑实验组(P值均<0.05).在δ频段中央区,θ频段的额区,β频段的额区、中央区、后区,γ频段的额区、左侧颞区、中央区、后区功率谱值与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0.51,-0.62,-0.53,-0.54,-0.59,-0.56,-0.55,-0.49,P值均<0.05).结论 高特质焦虑大学生功率谱较低特质焦虑大学生降低,特质焦虑程度与功率谱具有相关性.高特质焦虑个体在大脑静息状态下脑电信号发生改变可能是与特质焦虑影响大学生注意力、工作记忆等有关.
中学生遭受校园暴力与性取向的关系
胡春梅, 冯兆, 张纬武
2020, 41(6): 886-88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3
摘要:
调查中学生遭受校园暴力现状及与性取向之间的关系,为校园暴力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某区3 73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49.9%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暴力.不同学段、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学业成绩、性取向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66,88.35,7.71,8.26,10.07,15.23,P值均<0.01),初中生(53.4%)高于高中生(46.3%),男生(58.1%)高于女生(42.7%),父母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者(54.0%,54.6%)比本科以下者(48.6%,48.7%)高,成绩中等以下学生(54.5%)比中等及以上学生(48.9%,47.9%)高,同/双性恋(58.7%,58.7%)比不确定/异性恋(51.6%,48.1%)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双性恋与中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正性相关(OR值分别为1.51,1.68,P值均<0.05).结论 学校应加强中学生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引导学生理性面对同/双性恋群体,减少和避免对其做出暴力行为.
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的影响因素
徐滨, 宋倩, 张建华, 郝爱云, 马囡, 张瑞霞, 赵宏祥, 陈伟
2020, 41(6): 889-89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4
摘要:
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干预留守经历对个体的负性影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5所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2 468名学生,使用自编问卷和童年期创伤问卷开展调查.结果 留守经历学生在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和童年期创伤总分上高于无留守经历学生(t值分别为3.01,3.13,3.24,2.27,3.60,P值均<0.05);父母外出情况和父母回来频率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总分存在交互作用(F=2.37,P<0.05);性别与生源、父母外出时对象年龄、父母外出累积时间和同父母联系频率的交互作用下对留守经历学生童年期创伤总分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9,5.23,5.93,5.11,P值均<0.05);父母离家时对象年龄与生源、性别、是否独生、父母外出情况和父母回来频率的交互作用下,以及同父母联系频率与生源、性别、是否独生和父母外出累积时间的交互作用下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8,4.25,3.32,2.86,3.45;3.82,4.02,2.64,3.29,P值均<0.05).结论 有必要高度重视相关人口学和留守信息对留守经历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预防和治疗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领悟社会支持与希望的关系
李梦龙, 任玉嘉, 孙华
2020, 41(6): 904-90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8
摘要(370) PDF(10)
摘要:
探讨社交焦虑与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水平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为针对性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提供客观的借鉴与思路.方法 2018年9-10月,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希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评估量表对797名湖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估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希望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6.84±4.28)分]与领悟社会支持[(54.18±14.48)分]及希望[(23.80±5.77)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19,P值均<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希望呈正相关(r=0.49,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社交焦虑与儿童希望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对社交焦虑产生负面影响起到积极缓冲作用.建议在教育和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可以多开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的活动.
父亲在位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
刘阳, 谢姗珊, 闻素霞
2020, 41(6): 911-91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0
摘要:
考察父亲在位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指导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班抽样的方法,用父亲在位问卷(FPQ-R-B)抽取乌鲁木齐市高、低父亲在位组共577名初中生,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CAMHQI)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高父亲在位组初中生应对风格(2.84±0.52)、自我(2.87±0.56)、归因风格(2.85±0.56)、适应(2.92±0.56)得分均高于低父亲在位组(2.80±0.60,2.79±0.59,2.78±0.55,2.85±0.59)(F值分别为4.32,5.27,7.13,8.62,P值均<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高(2.87±0.45)/低(2.86±0.48)父亲在位组女生个性素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父亲在位组男生个性素质得分(2.93±0.34)高于低父亲在位组(2.85±0.40) (F=5.93,P<0.05).结论 高质量的父亲在位与初中生更健康的应对风格、自我、归因风格、适应和个性素质相关,且对个性素质的影响表现出性别差异.
大学生睡眠问题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
石绪亮, 朱亚, 马晓辉, 孙潇, 王硕, 蔡炎
2020, 41(6): 918-92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2
摘要:
探讨大学生睡眠问题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系,为大学生NSSI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3所高校的11 68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NSSI行为、睡眠问题、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和抑郁症状.结果 大学生在过去1年内的NSSI行为报告率为7.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SI行为与工作日睡眠时间、周末睡眠时间、失眠、噩梦睡眠问题均有相关性(P值均<0.05);在控制年级、性别、父母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吸烟、饮酒和抑郁症状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末较短的睡眠时间(<7 h/d)、失眠症状和频繁噩梦均能增加大学生NSSI行为的发生风险(OR=1.32~3.25,P值均<0.05),而工作日较长的睡眠时间(≥9 h/d)则与NSSI行为呈负相关(OR=0.60,P<0.05).结论 睡眠时间过短、失眠和噩梦是大学生NSSI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加强对睡眠问题的干预和管理可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分析
张平, 张兰鸽, 涂翠平
2020, 41(6): 939-94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8
摘要(286) PDF(16)
摘要: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极其重要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目前,关于自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自杀成因、自杀风险评估、预警等级等[1].然而,如何找到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关键因素,从而对有潜在自杀风险的大学生进行有效预防与干预,进而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是自杀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2].
心理特权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吕芳
2020, 41(6): 945-94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40
摘要: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的产生往往伴随诸多消极后效的出现[1],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2].在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中,一般攻击模型是目前被广泛运用的解释框架,认为主观认知、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3].心理特权指一种感到有权利获得优待、被豁免社会责任的主观信念或知觉,能够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4].心理特权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与他人发生人际冲突[5-6],更可能做出言语攻击[7],伴随更多的攻击行为[8]、敌对[9].而自我威胁理论认为,自恋者更容易表现出敌意和攻击行为[10-11],自恋与攻击行为之间有着持续稳定的正向关系[12-14].马基雅维里主义指个体在认知、情绪与情感和行为方面具有阴暗面,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心理与行为上多表现为擅长操纵、对他人持不信任态度、冷酷无情、道德感薄弱等[15].一般攻击模型理论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提供了线索,马基雅维里主义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16].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青少年体成分与血压的关联性及最佳关系研究
焦阳, 江茜, 张晓丹
2020, 41(6): 893-89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5
摘要(277) PDF(13)
摘要:
了解青少年主要身体成分与血压之间的关联性,为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抽取天津市年龄在12~15岁、智力正常且无重大疾病、自愿加入研究的初中生366名,采用InBody 52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受试者身体成分.以主要身体成分为自变量,收缩压、舒张压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并筛选最优模型.结果 女生体脂百分比高于男生,去脂体重、收缩压、脉压差均低于男生(t值分别为-4.73,8.68,2.38,2.37,P值均<0.05).混合型肥胖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正常体型组(F值分别为6.59,4.78,P值均<0.01).6种拟合模型中,男生除体脂百分比与舒张压之间的二次模型的AIC值和R2值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除去脂体重与收缩压之间的三次模型,体脂百分比与舒张压的线性、对数模型,去脂体重与舒张压的线性、对数、二次、三次、复合模型的AIC值和R2值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女生去脂体重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二次、幂方程满足AIC值最小和校正拟合优度R2值最大外,男、女生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是三次方程同时满足AIC值最小和校正拟合优度R2值最大.结论 青春期女生相较于男生更容易出现肥胖等疾病,且肥胖与血压的关系较为密切.提示有效控制体脂百分比的增长率,有利于改善体质,预防并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某中医药大学医学生体质结构特征的聚类分析
王锌铮, 骆红斌, 冷志伟
2020, 41(6): 922-924,92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3
摘要:
采用聚类分析法评价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结构特征,揭示学生体质结构特征的内在联系,为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科学训练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2018年浙江中医药大学10 431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别描述,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二阶段分类显示,该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成绩聚类分为A类(体型正常,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良好)、B类(体型偏瘦,生理生化功能差)、C类(超重或肥胖,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3类,其中男生各组别人数分别为1 165(25.8%),1 169(37.2%),812(37.0%)名,女生2 361(32.4%),3 703(50.8%),1 221(16.8%)名;影响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聚类因素及贡献率排名分别为男生:BMI(1.00)、立定跳远(0.98)、引体向上(0.88);女生:BMI(1.00)、800 m跑(0.99)、立定跳远(0.89).结论 身体形态指标在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组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且对其他各项测试指标具有较大影响;力量和耐力素质分别是提高男女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关键因素.高校应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水平聚类分组进行区别化锻炼,有助于快速提高体质健康成绩.
疾病控制
中国1993-2015年儿童青少年腰围及腹型肥胖流行趋势
王晓红, 赵天旺, 雷朝秋, 严正, 李敏超
2020, 41(6): 897-9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6
摘要:
分析1993-2015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变化规律及腹型肥胖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探索原因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3-2015年8轮调查中的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揭示腰围分布变化规律,并以《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WS/T 586-2017)为判断依据分析腹型肥胖流行趋势.结果 1993-2015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分布曲线峰值下降、尾部右偏,期间男女生腰围均值分别增加3.84,1.55 cm.男生和女生的腰围百分位曲线P50、P85分位数均呈现增高趋势,且高百分点增幅更大.男女生腹型肥胖率分别从4.08%,6.29%增至20.64%,20.98%,且男生、城市学生的增幅高于女生、农村学生.无论体质量指数(BMI)是否超过超重阈值,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腹型肥胖在BMI低于超重阈值学生中的发生率从3.03%增加至9.21%.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和中心腹型肥胖率呈升高趋势,且腰围高百分点的增幅更大.中心型肥胖率在不同BMI水平的儿童青少年中均呈上升趋势,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抑制腰围过快增长.
浙江省2010-2019年学校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孙亮, 廖宁波, 陈江, 陈莉莉, 齐小娟, 张荷香, 章荣华
2020, 41(6): 901-903,90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7
摘要:
了解浙江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浙江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6起,累计发病人数1 755例,住院240例,无死亡病例.致病菌及其毒素是引起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病原因子,占原因查明总事件数的83.0%(44/53).前4种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肉制品及混合食品是引起暴发事件的主要食品,分别均占总事件数的16.3%(14/86).中学食堂是高发场所,占总事件数的38.4% (33/86).学校小卖部导致的住院人数最多,占总住院数的37.1%(89/240).学校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依次为9,6,5,10月.交叉污染及储存不当是引起校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环节.结论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浙江省学校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夏秋季学校食堂及食品店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肉类食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因交叉污染、储存不当而导致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广州小学生鼻腔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谱和基因特征
何穗平, 林嘉玲, 梁健平, 王莹莹, 李荧, 张文萃, 刘宁, 贡梓军, 姚振江
2020, 41(6): 908-910,91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29
摘要:
探究小学生鼻腔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drug-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DRSA)的耐药谱和基因携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鼻腔MDRSA耐药产生及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1 705名小学生,对儿童鼻腔分离鉴定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MDRSA的耐药谱,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测定耐药、毒素和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 cluster,IEC)基因.结果 MDRSA携带率为20.76%(354/1 705),MDRSA占SA的比例为96.20% (354/368).MDRSA对青霉素(99.72%)、红霉素(96.33%)、克林霉素(90.96%)和替考拉宁(90.11%)的耐药率高,同时对6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率为67.80%(240/354).主要携带耐药基因BlaZ (92.66%)、Tet (M)(49.72%),毒素基因Tst (25.42%),IEC基因Sak (92.09%)和Hlb(61.58%).结论 健康儿童鼻腔MDRSA携带率较高,MDRSA对多种抗生素有高耐药率,且耐药类别≥6的比例高.
山西省学生肺结核发病趋势预测
樊丽宇, 范月玲, 王春蒲, 邓俊平, 高建伟, 仇丽霞
2020, 41(6): 915-917,92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1
摘要:
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在山西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为学生结核病疫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SAS 9.3软件对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山西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的月度报告数据建立最优ARIMA模型,并预测未来2年发病趋势.结果 2010-2019年山西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平均报告率为23.52/10万,呈总体下降趋势(x2=999 980.46,P<0.01).拟合最优模型为SARIMA(0,1,1)(0,1,1)12,SBC=982.16,拟合方程为(1-0.63B)(1-B12)Yt=(1-0.61B12)εt,平均相对误差为19.35%,预测发病趋势与历年一致,3-5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山西省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进展,ARIMA乘积季节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流行趋势,为学校结核病疫情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宁夏2000-2014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
李娟, 谢小莲, 张文霞, 马玲, 张慧, 赵海萍
2020, 41(6): 925-92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4
摘要:
分析2000-2014年宁夏7~18岁汉族学生超重肥胖率变化趋势,为宁夏地区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00-2014年宁夏4次学生体质调研中7~18岁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0--2014年间,宁夏汉族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与2000年相比,总超重率增加2.06倍,肥胖率增加4.40倍.2005和2014年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1,6.20,P值均<0.05).2005和2010年城市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乡村学生(x2值分别为9.63,5.97,P值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4年宁夏学生超重肥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乡村学生肥胖检出率与国民生产总值(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化率之间的相关性更强(r值分别为0.98,0.98,0.99,1.00,0.93,P值均<0.05).结论 宁夏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高,7~18岁汉族学生超重肥胖率也不断升高.社会、学校、家长应高度重视该现象,做好学生超重肥胖的防治工作,提前防止因超重肥胖引起慢性病发生的风险.
高青, 刘懿卿, 叶茜雯, 苏平, 周欣林, 吴明
2020, 41(6): 929-93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5
摘要(378) PDF(21)
摘要:
了解2019年辽宁省四至六年级小学生视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学生近视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省14个市16 716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对抽取的小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四至六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率为49.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有城乡、性别、课间休息场所、家长是否限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及遗传情况(只有母亲近视、只有父亲近视、父母都近视)(OR值分别为0.93,1.29,0.90,0.82,3.12,1.61,1.64,P值均<0.05),其中农村、课间休息场所为户外和家长不限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与近视发生呈负相关,而性别为女和遗传情况与近视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辽宁省小学生近视发生率相对较高,防控形势严峻.应采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消除不良生活习惯、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等多种联合防控手段,避免小学生近视的发生.
中学生强制性尿潴留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振伟, 郑孟慧, 郑淑美, 魏征, 傅传喜
2020, 41(6): 932-93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36
摘要(332) PDF(10)
摘要:
了解中学生强制性尿潴留行为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的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台州三门县抽取1 260名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人口社会学特征、强制性尿潴留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等信息.结果 中学生过去半年经常强制性尿潴留行为的报告率为14.37%(181名),初中生为13.67%(91名),高中生为15.51%(90名),学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P=0.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校、每天完成课外作业时间>2 h、玩游戏和每周减少喝水≥7次与初中生经常强制性尿潴留行为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3.71,1.70,3.02和6.52,P值均<0.05);每天完成课外作业时间>2 h、对强制性尿潴留持不抵制态度、睡醒后赖床不起、饮水量≥2 L/d或<0.5 L/d、为了避免上课排尿减少喝水≥7次/周与高中生强制性尿潴留行为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23,1.81,2.22,3.48,2.69,3.00,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强制性尿潴留不良排尿行为较为普遍.态度、环境和饮水情况是中学生强制性尿潴留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亚市幼儿园2019年儿童蛲虫感染状况
陈少金, 麦文慧, 李周扬, 朱雄, 罗慎, 向兰婷, 陈初, 袁瑞
2020, 41(6): 948-949,95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41
摘要:
了解三亚市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现状,为该地区儿童的蛲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三亚市城区和农村18所幼儿园1 234名儿童为调查对象,连续3d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带肛周粘贴法采集肛拭标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蛲虫卵阳性者280名,感染率为22.69%.男童感染率为22.92%,女童为2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小班感染率为19.77%,中班为22.5%,大班为25.23%,各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P>0.05).城区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18.10%,农村幼儿园儿童为2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0,P<0.01).汉族儿童感染率为19.50%,回族儿童为19.29%,黎族儿童为35.46%,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9,P<0.01).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感染率最高(父亲为27.02%,母亲为26.45%),并且感染率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4,8.32,P值均<0.05).结论 三亚市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率较高,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蛲虫感染率.
西藏自治区城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状况
巴桑卓嘎, 白国霞, 黄倩, 扎西宗吉
2020, 41(6): 950-95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42
摘要:
了解西藏自治区城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现状及流行特征,为开展儿童口腔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藏自治区4个地(市)中心城区的23所小学共计5 000名7~9岁儿童进行第一恒磨牙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儿童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率为76.32%,患龋率为19.22%,龋均为0.42,龋面均为1.63.男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16.27%,407/2 502)低于女生(22.18%,554/2 498) (x2=28.13,P<0.05);随着年龄增长,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呈上升趋势(x2=119.94,P<0.05).女生龋均(H=28.50)和龋面均(H=28.43)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不同年龄儿童龋失补牙指数(H=126.56)和龋失补牙面指数(H=13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岁组儿童的龋均(0.68)和龋面均(2.72)均是最高.“36”和“46”牙位第一恒磨牙萌出率和患龋率均高于“16”和“26”牙位(x2值分别为56.90,187.64,P值均<0.05).结论 西藏自治区城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高,进程快,程度较为严重.女生、9岁儿童是患龋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西藏城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
综述
青春期代谢调控的新中枢神经通路
袁静怡, 孙莹
2020, 41(6): 952-95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43
摘要:
青春期是个体获得生殖功能的重要发育阶段,发生早晚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但也受众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调控[2-3],其中代谢信号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4-5].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在过去100年间,女童青春期启动和月经初潮的年龄明显提前[6].有观点认为,肥胖发生率的上升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但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过去十余年开展的研究逐步揭示了中枢神经内分泌通路在青春期代谢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kiss1基因编码的Kisspeptins在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中的突出效应[8].与此同时,释放Kisspeptin、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和强啡肽(dynorphin,Dyn)的KNDy神经元、细胞能量传感器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等[9]在青春期代谢稳态调控中的作用均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参与青春期代谢调控的中枢神经肽和关键细胞能量传感器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更好地预防与控制青春期疾病的发生.
童年期虐待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
朱贺, 张丽华
2020, 41(6): 957-96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44
摘要:
自传体记忆指个体经历的生活事件和个人信息的记忆,是自我记忆系统的核心部分[1].自传体记忆分为具体记忆和概括记忆,具体记忆是指对发生在某个具体时间、地点,且持续时间不超过1d的具体事件的记忆;概括记忆则是指对没有具体的时间、持续时间超过1d的事件(扩展记忆)或是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的事件(范畴记忆)的记忆[2].自传体记忆具有自我、社会和指导的功能[3],维持身份和自我连续感,指导行为和解决问题,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并为情绪调节提供支持[4-6],而异常的自传体记忆提取是消极情绪产生的认知因素[7].有研究发现,童年期虐待可能会影响自传体记忆发展[8-10],因此本文拟对童年期虐待对自传体记忆的影响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