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干预留守经历对个体的负性影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5所高校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2 468名学生,使用自编问卷和童年期创伤问卷开展调查.结果 留守经历学生在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和童年期创伤总分上高于无留守经历学生(t值分别为3.01,3.13,3.24,2.27,3.60,P值均<0.05);父母外出情况和父母回来频率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童年期创伤总分存在交互作用(F=2.37,P<0.05);性别与生源、父母外出时对象年龄、父母外出累积时间和同父母联系频率的交互作用下对留守经历学生童年期创伤总分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9,5.23,5.93,5.11,P值均<0.05);父母离家时对象年龄与生源、性别、是否独生、父母外出情况和父母回来频率的交互作用下,以及同父母联系频率与生源、性别、是否独生和父母外出累积时间的交互作用下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8,4.25,3.32,2.86,3.45;3.82,4.02,2.64,3.29,P值均<0.05).结论 有必要高度重视相关人口学和留守信息对留守经历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预防和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