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7卷  第5期

新时期如何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兼评《学校体育学》
廖志锦
2016, 37(5).
摘要:
在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与变革中,高校教育中以体育教学为主的课程不仅实现了全面教学、创新教学,并且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从时代角度分析,体育教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忽略到重视,现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创新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全新的挑战.本文以《学校体育学》作为评价对象,对其中所涉及到的体育教学理念、创新点、研究特色展开评述.
述评
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现状及改善建议
张倩, 胡小琪, 赵文华, 丁钢强
2016, 37(5): 641-64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1
摘要:
中小学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获得合理的膳食营养不仅为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提供物质基础,也为一生健康提供保障,逐步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使他们受益终身.近年来,世界各国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都有所提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4年11月联合召开的第2届国际营养大会指出,1992年以来全球饥饿发生率下降了21%,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超重肥胖在内的各种形式营养不良仍然是各国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重要论著
天津8~1O岁肥胖男童精细动作发展特点分析
曾祥钱, 徐冬青, 李庆雯, 谭思洁
2016, 37(5): 644-646,6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2
摘要(315) PDF(32)
摘要:
了解8~10岁男性儿童精细动作能力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为针对性改善肥胖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心理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北辰区办学规模相当的2所普通小学的252名8~10岁男性儿童参加本研究,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126人,8,9,10岁各42人)和正常体重组(126人,8,9,10岁各42人).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插入钢针和移动钢针测试以评定其精细动作能力.结果 正常体重组中,不同年龄段儿童移动钢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插钢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正常体重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在肥胖组中,不同年龄段肥胖儿童插钢针(P=0.574)和移钢针时间(P=0.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肥胖组与正常组比较,3个年龄段肥胖组儿童插入钢针时间和移动钢针时间均慢于正常体重组(P值均<0.05).结论 8~10岁正常体重儿童的精细动作发展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肥胖儿童的精细动作发展较慢,未表现随年龄增长的特点.和同龄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肥胖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全面落后.
凉山彝族和汉族中学生毒品接触及其认知状况分析
杨丽, 木尔扯尔, 哈马日呷, 陈筱莉, 袁斌, 马瑜
2016, 37(5): 647-6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3
摘要:
了解四川凉山地区彝族、汉族中学生毒品接触情况和毒品问题认知现状,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校园禁毒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凉山州部分县市的彝族、汉族中学生1 742名,其中彝族924名,汉族818名,对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毒品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彝族中学生吸食毒品的比例为3.25%(30/924),汉族中学生为0.98%(8/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6,P<0.05);吸毒的学生以初中生为主(27/38).2个民族中学生对传统毒品的正确认识率为87%~95%,对新型毒品的正确认识率为35%~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学生对毒品危害知晓率为80%~95%,但彝族学生在吸毒的身心损伤认识略高于汉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P<0.05);中学生对吸毒传播的肝炎、梅毒等疾病的知晓率为55%~ 70%,但汉族学生略高于彝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x2值分别为8.99,15.87,P值均<0.05).在大部分毒品认知及吸毒危害性的认识上,初中生知晓率均低于同民族的高中生(P值均<0.05).结论 凉山地区中学生新型毒品的知识教育需要加强,特别是初中生.中学生毒品相关问题的认知度可能受该地区彝、汉族文化和毒品泛滥特征影响.
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身体素质敏感期研究
邓淑珍, 常利涛, 黄达峰, 吕慧, 安维维, 韦蝶心, 李华海, 代丽梅, 谭敏
2016, 37(5): 651-65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4
摘要:
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敏感期特点,为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动态分析(年增长率+0.5s)的方法,分别对每个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如50 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握力、50 m×8往返跑、1 000 m/800 m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进行研究,探讨云南省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6个少数民族7~18岁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敏感期变化趋势.结果 身体素质在自然增长过程中初中年龄段(13 ~15岁)增长量大,学生身体素质除13~18岁女生的耐力素质(傣族、佤族、纳西族和傈僳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负增长外,其他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且大部分呈现波浪式增长的趋势;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敏感期86%以上处于男生7~8岁和11~15岁,女生7~12和15~16岁的年龄阶段,且敏感年龄分布既有分散,也有连续的特点;女生仅柔韧素质超过男生,且敏感年龄早于男生.结论 少数民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和性别、年龄、民族差异等规律特征,可为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运动训练、器材等提供参考.
健康教育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校营养改善措施分析
张倩, 王婷婷, 甘倩, 杨媞媞, 邢青斌, 潘慧, 胡小琪
2016, 37(5): 654-65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5
摘要:
分析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营养改善措施,为更好地推广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699个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县均为常规监测县,从中分片抽取50个县(每个试点省1~3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每个县分别从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抽取20%~30%的小学和初中作为监测学校.采用“县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学校调查表”收集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补助金额、经费使用方式以及执行“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存的困难等.结果 2013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45.1%)和企业供餐(48.8%)为主,学校食堂供餐多采用“免费提供一顿饭”的方式(68.5%),企业供餐多采用“课间加餐”(99.9%)的方式.食品安全(70.6%)和学校食堂建设(68.5%)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各监测县面临的主要问题.除“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外,有12.1%的监测学校开展了地方营养改善,主要形式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87.7%).绪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主要为“免费供餐”或“课间加餐”;试点县面临存在食品安全、食堂建设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县科学合理供餐指导.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度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现状
徐培培, 李荔, 潘慧, 杨媞媞, 甘倩, 曹薇, 张倩, 胡小琪
2016, 37(5): 676-6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2
摘要:
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3年学校供水、学生饮水和洗手以及驱虫药服用情况,为改善农村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699个试点县中选取50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中每种供餐模式选择2~3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中,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达到40名学生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采用“学校调查表”和“学生调查表”分别收集学校供水、学生饮水和洗手以及驱虫药服用情况.结果 共调查15 763所学校和29 317名学生,其中为学生提供白开水的学校占58.5%,中部地区(62.7%)高于西部地区(56.1%),初中(66.1%)高于小学(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P值均<0.01);有17.8%学校的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每次饭前便后均洗手的学生占37.7%,小学生(40.5%)高于初中生(32.9%),中部地区学生(39.6%)略高于西部地区学生(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P值均<0.01).有13.6%的学校过去1a内给学生发放过驱虫药.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各种健康相关的卫生辅助设施建设和辅助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基础.
恩施农村学龄儿童伤害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李妍, 向兵, 张铃, 罗菊, 陶希, 曾婧, 罗昌盛, 朱俊清
2016, 37(5): 680-6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3
摘要:
评价健康教育预防农村学龄儿童伤害的干预效果,为儿童伤害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恩施市某乡镇小学三、四、五年级,中学七、八年级所有在校学生共1 006人为干预组,另一个乡镇的中小学对应年级的在校学生共1 115人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儿童进行为期1a的预防儿童伤害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通过对干预前后的伤害问卷对比干预前后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由干预前的18.1%下降至于预后的10.2%(x2=25.560,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68,P=0.226).干预组留守儿童的伤害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3.5%下降至干预后的11.7% (x2=23.127,P<0.05).干预组学龄儿童的跌落伤和烧烫伤由干预前的7.8%和1.9%分别降至干预后的3.7%和0.8% (x2值分别为16.071,4.864,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减少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尤其是减少留守儿童的伤害发生效果明显.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杜梦然, 张伟, 金晓明, 陈赤卫, 赵健, 梁鹏艳, 张建新
2016, 37(5): 686-69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5
摘要(305) PDF(11)
摘要:
了解2014年与2010年羌族中学生体质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改善羌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及2014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18岁羌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运用x2检验分析不同时期生活方式的差异,运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法计算调查对象的综合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对羌族中学男、女生体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 2014年与2010年相比,每天参加课间操和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h的学生比例均增高(x2值分别为133.176,81.200,P值均<0.01),而做作业时间<1 h的学生比例减少(x2=27.026,P<0.01),愿意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减少(x2=4.036,P=0.04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男生体质综合评分的因素为年份、年龄、体育运动的时间、参加长跑锻炼的意愿和作业时间(B值分别为0.47,0.41,0.15,0.08,-0.12,P值均<0.05),而影响女生体质综合评分的因素为时期、年龄、喜欢体育课、上体育课的感觉和挤占或不上体育课(B值分别为0.38,0.03,0.07,0.10,-0.06,P值均<0.05).结论 合理、规范设置学校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足够的锻炼时间,对提高中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环境支持策略对高职院校医学生锻炼行为干预研究
常金兰, 董燕艳, 史佳梦
2016, 37(5): 695-69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7
摘要:
探讨环境支持策略对高职院校医学生锻炼意向到行为转变的干预效果,为促进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宁波市某高职医学院校护理、助产、口腔、康复、检验等专业学生60名,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同伴支持、动机访谈技术支持、信息支持等环境支持策略,进行为期3个月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行动期人数(28人)多于对照组(4人)(x2=38.57,P<0.01).干预后实验组身体运动量得分(32.10±24.33)高于干预前(19.00±13.96)(t=-2.56,P<0.05)和对照组(20.80±17.81)(t=2.05,P<0.05).干预后实验组体育锻炼行为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结论 环境支持策略能促使高职院校医学生从意向期向行为期转变.
郑州市中学生饮食及控制体重行为状况
高利华, 王丽茹
2016, 37(5): 751-75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5
摘要: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身体正常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中学生正常的饮食习惯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养成经常吃甜食、经常吃油炸食品、少吃水果蔬菜等不良饮食行为,极大影响了中学生营养的摄入,容易引起肥胖和营养不良[1-2].
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健康素养及相关因素分析
武国保, 毕存箭, 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
2016, 37(5): 754-75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6
摘要: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群体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新疆5所高校1 942名哈萨克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哈萨克族大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人数比例,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健康信息关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204,59.534,169.536,26.759,P值均<0.05);哈萨克族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最高(92.21%),其次为对健康的理解知晓率(88.47%);哈萨克族大学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和经常关注或偶尔关注健康信息的学生具备健康素养人数比例较男生、非医学专业学生和从未关注健康信息的学生高,大一年级学生高于大二学生(OR值为1.796,4.618,4.132,6.084,0.357,P值均<0.05).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健康教育对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
石兴莲, 程华刚, 杨德琴, 王鹏
2016, 37(5): 757-75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7
摘要:
探索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措施,为制订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防治策略和儿童口腔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遵义市3所幼儿园大班的全部31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A组(教育家长)、干预B组(教育教师及园医)及对照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以同样问卷调查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并比较.结果 干预前儿童的刷牙行为、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2个干预组儿童每日刷牙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儿童每天2次刷牙率增加,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933,7.441,P值均<0.05);对照组刷牙行为3个月无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4,P>0.05).2个干预组儿童睡前进甜食行为有明显减少,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116,2.353,P值均<0.05),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1,P>0.05).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干预后A组儿童教育后大部分不良饮食习惯得以改善,表现在软食、精细食物、甜食及无喜好方面,B组儿童在喜肉类及喜甜食方面,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不良口腔行为习惯中,A组儿童睡前含奶嘴干预后有改善,无不良口腔行为的人数明显增多,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B组儿童咬手指及添唇行为、无不良习惯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KAP理论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改善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
同伴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连大帅, 洪翔, 李珊, 夏煜桐, 张天一, 王蓓
2016, 37(5): 760-7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8
摘要:
评价同伴教育在大学生性教育及艾滋病预防中的效果,为同伴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前期基线调查,从南京市5所高校招募和培训同伴教育引导员,并在参与过基线调查的学生中以同伴教育的形式开展相应性教育工作,进一步比较参与者(497名)在干预前后性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情况.结果 同伴教育干预后,参与者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由(6.61±1.97)分提高为(7.00±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0,P<0.05).UNGASS规定的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由35.2%提高为50.1%,愿意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同吃饭的学生比例由29.3%提高为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554,27.893,P值均<0.01).在干预前已有较高知晓率(>90%)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干预后知晓率仍为9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0.3%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内容很有意义.结论 同伴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性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教育内容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同伴教育引导员的培养和干预持续时间.
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医学生运动风险分析
魏礼军, 宁新辉, 米热古丽
2016, 37(5): 763-76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9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不断增多,同时运动中的伤害事件也在不断增加[1].生活方式与运动安全间存在诸多联系[2-3].本研究于2014年5-7月对新疆某医学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运动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个体生活方式对运动伤害的影响,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健身运动安全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
深圳宝安区学校保健教师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培训需求
张矗, 常树丽
2016, 37(5): 766-76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0
摘要:
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开展的好坏,工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1].学校保健教师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既是组织者、策划者,又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具体执行者[2].保健老师对学校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校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不仅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还关系着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3-4].本文通过调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开展情况,了解保健教师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影响因素,为今后提升宝安区中小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学生营养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2和2013年试点学校膳食供应改善情况
胡小琪, 张帆, 潘慧, 甘倩, 李荔, 张倩, 马冠生
2016, 37(5): 658-66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6
摘要:
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1a后试点学校的膳食供应改善情况,为制定和修正学生营养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记账法,对全国2012年3 910所和2013年5 523所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1a后,学生粮谷、鸡蛋、豆制品和牛奶的供应情况均有改善(Z值分别为-3.94,-6.80,-8.26,-4.45,P值均<0.01),但蔬菜、禽畜肉和植物油的供应量与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9,1.28,-0.65,P值均>0.05);膳食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钙、铁和锌的供应情况也有显著改善(Z值分别为-3.84,-3.86,-5.26,-5.83,-2.77,-6.66,P值均<0.01),而维生素C供应量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P>0.05).结论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试点学校学生膳食供应情况有显著改善,但与参考量比较仍处于偏低水平.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
甘倩, 陈竞, 李荔, 徐培培, 杨提提, 潘慧, 胡小琪, 张倩
2016, 37(5): 661-6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7
摘要:

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血清维生素A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个重点监测县,每县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再从各年级抽取1~2个班的学生,达到每个年级40人左右.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血清维生素A(视黄醇).结果 共测定6~19岁学生11 245名,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36.6±12.7)μg /L.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0.7 μmol/L)为3.2%,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0.7~ 1.05 μmol/L)为29.7%,合计为32.9%.小学生维生素A缺乏率(3.9%)高于初中生(1.8%) (x2=39.16,P<0.01),西部(3.7%)高于中部(2.4%) x2="14.83,P=0.00),而男生(3.2%)与女生(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05).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依然存在一定的维生素A缺乏及亚临床缺乏.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度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
张倩, 甘倩, 陈竞, 潘慧, 李荔, 徐培培, 杨媞媞, 胡小琪
2016, 37(5): 664-66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8
摘要:

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贫困农村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每县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再从各年级抽取1~2个班的学生,每个年级抽取40名学生左右.2013年9-11月,共对10 760名5~19岁学生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测定血清25(OH)D[含25(OH) D3和25(OH) D2].结果 学生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20.7±11.0) μg/L,维生素D缺乏率[25(OH)D <10 μg/L]为12.3%,女生(14.3%)高于男生(10.2%) (x2=34.37,P<0.01),初中生(16.5%)高于小学生(10.0%) (x2=47.71,P<0.01).维生素D不足率[25(OH)D为10~20 μg/L]为42.0%,女生(44.8%)高于男生(39.2%) (x2=41.70,P<0.01),初中生(46.5%)高于小学生(39.6%) (x2=95.48,P<0.01).结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差,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维生素的营养状况.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2和2013年不同供餐模式学校能量营养素供应情况比较
张帆, 张倩, 潘慧, 甘倩, 李荔, 胡小琪, 马冠生
2016, 37(5): 667-669,67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09
摘要:
评价和比较2012年和2013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同供餐模式学生餐的营养素供应情况,为开展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称重记账法对2012年3 910所和2013年5 523所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a后,食堂供餐学校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锌均高于2012年(Z值分别为-4.059,-2.665,-6.051,-2.387,-2.660,-3.900,-3.888,P值均<0.05),企业供餐学校的蛋白质、钙和锌人均供应量均高于2012年(Z值分别为-2.797,-7.048,-6.013,P值均<0.01).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食堂供餐模式学校的人均膳食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供应量均高于企业供餐学校,分别高196.20 kcal,84.42 μg RE,29.17 mg和3.65 mg;但企业供餐模式学校的人均钙和锌供应量高于食堂供餐学校,分别高246.56 mg和2.72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a后,学校的人均能量和营养素供应情况普遍提高,且存在供餐模式间的差异.各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供餐模式和供餐食物.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食物摄入情况
王婷婷, 张倩, 潘慧, 甘倩, 李荔, 杨媞媞, 邢青斌, 胡小琪
2016, 37(5): 670-67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0
摘要: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的食物摄人情况,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从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抽取小学、初中各2所,再从中抽取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个年级学生40名左右,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收集学生主要食物的摄人情况.共调查学生29 317名,其中小学生16 730名(57.1%),初中生12 587名(42.9%).结果 学生每周Sd及以上吃肉类、蛋类、奶类、豆类的分别仅占17.8%,14.1%,17.0%,5.6%,新鲜蔬菜的摄入以每天2种为主(36.8%).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肉类、蛋类、奶类的摄入频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豆类的摄入频次低于小学生(Z=5.09,P<0.01),新鲜蔬菜的频次高于小学生(Z=-3.65,P<0.01).结论 我国贫困农村学生膳食结构有待改善.要加强对学生的营养膳食指导,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是增加新鲜蔬菜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2013年学生贫血患病状况
甘倩, 卢佳希, 陈竞, 杨媞媞, 李荔, 徐培培, 潘慧, 张倩, 胡小琪
2016, 37(5): 674-675,6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1
摘要(285) PDF(10)
摘要:

了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3年学生贫血状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再从每年级抽取1~2个班约40名学生.共纳入分析43 665名学生,采集空腹静脉血或指血,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经海拔高度调整后计算出贫血率.结果 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36.2±16.4) g/L,贫血率为14.8%,女生(15.3%)高于男生(14.4%),初中生(17.0%)高于小学生(13.7%),西部(16.8%)高于中部(11.7%),食堂供餐(16.6%)高于企业供餐(13.1%)和混合供餐(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9,82.0,214.8,100.6,P值均<0.01).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率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西双版纳州2014年傣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周鑫, 康钧
2016, 37(5): 747-74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3
摘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气候高温、湿润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115.7万,其中汉族、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约各占1/3,在校中小学生14.88万人.本研究分析2014年西双版纳州傣族7~18岁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群体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膳食因素对维吾尔族中学生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李红霞, 金晓龙, 李小东, 杨耀荣, 周卫, 张凤, 米热古丽
2016, 37(5): 749-75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4
摘要: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因素对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喀什各2所中学,每所中学在初一至高三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教学班级,共调查48个班级,班级内全体1 682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男生超重率为19.79%,女生为12.75%;男生肥胖率为10.76%,女生为7.67 %.维吾尔族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06,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在14和15岁年龄段男生、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48,6.423,P值均<0.05).经常加餐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比例均高于不经常加餐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5,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蛋类、肉禽类、谷物类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2,0.412,0.395,P值均<0.05),维吾尔族中学生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8,-0.06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餐、能量、脂肪、肉禽类是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蔬菜摄入是其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52,2.045,1.082,1.599,0.713,P值均<0.05).结论 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行为和摄入食物种类对BMI均有影响,应进一步改善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结构.
心理卫生
静态肌肉强化训练对听障学生动态平衡能力影响效果分析
阮力
2016, 37(5): 683-68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4
摘要:
探索静态肌肉强化训练(Pilates)核心训练对听障学生动态平衡能力价值的影响,为提高听障学生平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60名听力55 dB以上的听障生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按照奇偶数分编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以Pilates训练,对照组以常规练习.测试方法采用动态星形平衡能力测试(BEBT).结果 实验组8个方向动态平衡能力训练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训练后左右脚动态平衡能力分别提高15.7%,13.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0.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5.28,P值均<0.05),其中外、外后、内后方向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16.1%,23.7%,16.4%.与训练前相比,实验组左右脚动态平衡能力分别为(90.26±12.8)和(89.24±13.03),左右脚平衡差异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3,P=0.117);而对照组左右脚平衡能力虽有减小趋势,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5).结论 Pilates核心训练能使听障学生动态平衡能力发生显著变化,左右脚平衡能力差异缩小,对发展听障学生平衡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影响因素分析
贾晓, 张倩, 孙忠清, 王德杰, 谢萌, 王炳玲, 高汝钦
2016, 37(5): 691-69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6
摘要:
了解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PD)状况及其与周围生活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青岛市黄岛区4所幼儿园720名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儿童的生活环境情况,同时填写感觉统合量表.结果 儿童SPD发生率为36.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居室累计开窗通风时间<1 h的儿童SPD的风险高于>4 h的儿童(OR=1.94,95%CI=1.05~3.57),报道窗玻璃湿气的儿童SPD发生风险升高(OR=1.94,95%CI=1.19~ 3.14),不注意手部卫生的儿童SPD的风险升高(OR=2.01,95% CI=1.16~ 3.47),经常有喘鸣儿童SPD风险高于健康儿童(OR=3.67,95%CI=1.66~8.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另外,分娩时父母的年龄及父母的养育方法均表现出了与SPD的关联性.结论 学龄前儿童生活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暴露、湿度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均与感觉统合失调具有关联性.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相关性
郭雨, 刘堃, 翟燕雪
2016, 37(5): 701-703,70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19
摘要(326) PDF(11)
摘要:
了解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水平及其相关性,为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辽宁省6个城市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三年级5 38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问卷调查,筛选出1 473名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权威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7.58,P值均<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女生高于男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39,P值均<0.05);专制型教养方式分别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12,P值均<0.05);放任型教养方式分别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 0.15,P值均<0.05).多元回归显示,心理韧性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权威型、专制型、是否是学生干部、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结论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学校与社会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辽宁省大中学生精神压力与相对学习成绩的关系
杨世宏, 王智勇, 薛继伟
2016, 37(5): 704-70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0
摘要:
探讨精神压力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辽宁省7个地级市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20 711名进行问卷调查.精神压力指标包括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学习压力、失眠、打算出走、尝试出走、离家出走7项.结果 7项精神压力指标,男生不同学习成绩间只有缺乏安全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其他6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则是7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均为学习成绩差者报告率最高.打算出走和尝试出走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P值均<0.05),随着学习成绩的逐步下降,报告率逐步上升.结论 学生精神压力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关联,应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某农林大学2010-2014年新生心理健康变化研究
詹丽玉, 练勤, 王芳
2016, 37(5): 708-710,7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1
摘要:
探讨某农林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变迁状况,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等农林院校2010-2014年44 699名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SCL-90)进行测评.结果 2010-2014年新生的SCL-90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该校近5a的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t=-198.959-73.973,P值均<0.01);每年的咨询人数中新生所占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但经2013年后有所下降;人际关系、家庭问题和成长困惑是历年新生咨询求助的主要类型,恋爱问题和职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也是新生求助的重点;新生中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P<0.01).结论 该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变迁状况总体较为平稳,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差异程度和心理问题求助率逐渐增加.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中国内地医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系统评价
臧谋红, 王侠, 王玉杰, 黄晓磊, 王静
2016, 37(5): 711-7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2
摘要:
探讨医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为相关院校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收集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医学生自杀意念的文章,检索关键词包括自杀或自杀意念(Suicide or Suicidal ideation)、影响因素(influence factors)、医学生或大学生(Medical students or College students).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合并不同条件下的自杀意念报告率,并报告影响因素的合并OR(95% CI)值.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累计研究对象40 320人.Meta 分析发现,医学生总体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2.9%(95%CI=9.7%~16.1%),既往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7%(95%CI=12.6%~22.9%),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7.9%(95% CI=4.8%~10.9%),1周自杀意念报告率为9.7%(95%CI=3.4%~16.0%).独生子女(OR=1.214,95% CI=1.042~1.415)、特殊家庭(OR=1.399,95% CI=1.187~ 1.650)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重点关注来自特殊家庭及独生子女医学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医学生的自杀意念.
大专生控制欲控制感与焦虑抑郁关系
封文波, 刘晓媛
2016, 37(5): 771-77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2
摘要:
Deane等[1]指出,失去控制的感觉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大的恐惧之一;拥有对自身生活的控制,并从中获得个体控制感将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是人类的最强动机中的一种.Burger等[2]将对生活的控制的动机称之为“控制欲”(desire for control),认为控制欲是指人们对生活中事件的控制欲望. 控制欲的概念区别于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控制源理论强调的是个体会把他们生活中的事物结果归结于自己本身内部因素或者是各种外部因素.
心理保健操结合团体辅导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效果分析
王承清, 鲍丽俊, 崔立中
2016, 37(5): 773-77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3
摘要: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长期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面上的因素而产生的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1].学习倦怠不仅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2],导致学业成绩下降[3],还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4].本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在认真总结和吸收前人对学习倦怠综合干预效果研究[5-7]的基础上,于2014年9-11月采用心理保健操训练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干预方法,旨在缓解或消除中学生的学习倦怠.
加滑扰动训练对大学男生平衡能力影响效果评价
华冰
2016, 37(5): 776-78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4
摘要:
探讨加滑扰动训练对大学生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平衡能力寻求更优训练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30名台州学院大一男生,随机均分为传统力量组(TST组)和加滑扰动组(SIT组).实验共进行10周,每周3次,每次40 min.实验前后,运用Korebalance平衡测试系统测试2组受试者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结果 静态睁眼双用脚、睁眼左脚、睁眼右脚,闭眼双脚站立及动态测试中,实验前SIT组总体平衡指数(BIS)分别为(260±110),(527±384),(357±117),(963±434),(1 662±780),TST组分别为(282±121),(480±233),(403±208),(856±452);实验后TST组BIS分别为(212±67),(320±193),(361±187),(793±508),(1 515±887),SIT组BIS分别为(143±65),(180±108),(211±102),(376±300),(524±329).与训练前相比,SIT组受试者静态和动态下双脚平衡能力指标降低(P值均<0.05);2组训练后平衡能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加滑扰动训练相比传统力量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平衡能力.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
罗志敏, 刘娅, 程亚, 何华蓥, 张倩, 孙贵茜
2016, 37(5): 783-78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6
摘要: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泸州市某高校1 144名大学生进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28±0.37)分,其中性认知得分的总均分为(2.47±0.35)分,性态度为(1.89±0.58)分.男生性心理总均分(2.31±0.39)高于女生(2.27±0.36)(t=1.753,P<0.05).父亲及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和过度保护维度与性认知、性态度的得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情感温暖维度与性认知、性态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性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关系.建议通过家庭形式从小对子女进行性教育,培养正确的性价值观.
疾病控制
安徽4所高校学生胃肠疾病与行为生活方式的关系
孙幸幸, 周伟强, 蔡广菊, 洪倩
2016, 37(5): 716-71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3
摘要:
了解高校学生胃肠疾病患病现状与行为生活方式的关系,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方便抽取的545名安徽省4所高校一~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胃肠疾病患病率为19.1%,男生为14.7%,女生为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1,P=0.001);不同年级学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P>0.05).饭后上腹痛、消化不良、反酸嗳气、半夜饥饿痛等胃肠疾病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7.2%,28.3%,18.3%,33.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每周饮酸奶次数少、作息不规律、室友患病、家人患病是学生胃肠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89,2.29,1.77,2.23,1.80,P值均<0.05).结论 高校学生胃肠患病率较高,且与行为、心理、家庭等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合肥市学校和托幼机构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刘振武, 曾臻, 靳玉惠
2016, 37(5): 718-7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4
摘要:
了解合肥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合肥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腮疫情的流行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合肥市学校和托幼机构2007-2014年合肥市共报告流腮13 938例,其中11 781例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占所有病例的84.52%,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37.08/10万;学校流腮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年龄组以小学生为主,占到总病例的占学校总发病人数的55.54%;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共发生274起暴发疫情,涉及到271所学校,病例数为2 258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小学生是流腮防控的重点人群;借助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水平;对于流腮暴发疫情,争取尽早应急接种疫苗.
重庆市涪陵区中小学生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分析
张仁平, 杨德明, 田应桥, 曹勇, 康晓丽, 王小明, 杨帆
2016, 37(5): 721-72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5
摘要:
了解重庆市涪陵区中小学生麻疹、风疹、流腮免疫水平,为拟定相应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涪陵区6~15岁中小学生2 179名,采集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对麻疹、风疹、腮腺炎病毒IgG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检测2 179人6 537份全血,其中麻疹抗体阳性1 968人,阳性率为90.32%;风疹抗体阳性1 908人,阳性率为87.56%;流腮抗体阳性1 904人,阳性率为87.38%.不同性别年龄组学生间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监测点间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20,122.268,61.840,P值均<0.05),均以西部地区的阳性率为低;城区风疹抗体阳性率(90.01%)高于乡镇(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6,P=0.005).结论 重庆市涪陵区中小学校中小学生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抗体阳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西部较偏远地区麻腮风三联疫苗的推广接种.
嘉兴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富小飞, 周建红, 丁春喜, 蒋雪峰, 楼银伟, 孙品晶, 许皓7, 陈中文
2016, 37(5): 724-72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6
摘要:
探讨嘉兴市地区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嘉兴市347所托幼机构进行间卷调查,了解托幼机构级别、地理位置、收费和手足口病发病等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因素.结果 公办托幼机构、托幼机构地理位置处于县城、教室内有洗手装置、厕所类型为蹲坑、流行季节发放宣传手册、流动人口比例大于50%均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率呈负相关(β值分别为-0.557,-0.315,-0.351,-1.170,-0.543,-0.373,P值均<0.05),共用毛巾和人均消毒费用>20元与手足口病发病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1.150,0.814,P值均<0.0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督促民办和农村地区托幼机构全面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儿童、教师和家长的传染病防范意识,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特征分析
徐增辉, 孙丽, 万宇辉, 伍晓艳, 许韶君, 陶芳标
2016, 37(5): 727-729,73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7
摘要:
了解2005-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及动态变化,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2010和2014年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析近10 a安徽省7~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及动态变化.结果 2005,2010和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5.8%,57.4%和63.2%,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4.6%,30.9%和37.5%,重度视力不良所占视力不良的比重分别为53.8%,53.8%,59.3%,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2005-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增长速度表现为乡男>城男>乡女>城女,10~12岁学生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增幅最高.结论 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城乡、男女差异逐步缩小,青春早期增幅迅猛.应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视力不良的发展.
中国4省市7~12岁儿童肥胖与端粒长度的关联
马冬梅, 王政和, 董彦会, 刘慧彬, 邹志勇, 马军
2016, 37(5): 730-73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8
摘要:
探讨7~12岁儿童肥胖与端粒长度的关系,为正确评价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和完善儿童肥胖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2012年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线数据库中按体质量指数(BMI)筛选湖南、天津、辽宁、上海4省市7~12岁儿童253名,选取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T/S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身体测量指标与端粒长度的关系.结果 女生平均T/S值(1.11±0.19)高于男生(1.06±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5),端粒长度在不同年龄组[<10岁组(1.09±0.20),≥10岁组(1.07±0.16)]和不同BMI组[体重正常组(1.09±0.20),超重肥胖组(1.08±0.18)]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11,0.468,P值均>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男生中,端粒长度与臀围呈正相关(B=0.003,SE=0.001,P=0.034),而女生中未发现端粒长度与身体测量指标相关.结论 我国4省市儿童端粒长度存在性别差异,未发现端粒长度与肥胖和年龄的关联.
闵行区中小学生血红蛋白监测结果分析
何丹丹, 赵燕萍, 方红, 温晓飒, 张鑫毅, 郭琪, 汤红梅, 程华, 郑莹
2016, 37(5): 737-74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0
摘要:
了解闵行区6~13岁在校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特征,为制定在校学生贫血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4年连续2a对闵行区6~13岁所有在校学生共71 743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其中男生38 469名,女生33 274名.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结果 男生2次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32.4±11.3)(132.6±12.2) g/L,女生2次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31.6±11.0)(131.4±11.8) g/L,男生2次血红蛋白均值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贫血现患率为5.0%,发病率为5.8%,现患贫血中1a后81.3%恢复正常,人群持续贫血率为0.9%.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P<0.01);女生贫血发病风险是男生的1.20倍;持续贫血风险男女生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贫血患病率和发病风险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6岁组是发病及持续性贫血风险最高的年龄组;女生6岁组,12岁组是贫血患病风险、发病风险及持续性贫血风险最高的年龄组.现患贫血中轻度占81.1%,中度占18.8%,重度占0.1%;16.9%轻度贫血转化为持续贫血,26.6%中重度贫血转化为持续贫血;新发贫血中79.3%为轻度,20.6%为中度,0.1%为重度.男、女生轻度与中重度贫血中持续贫血率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中小学生开展连续性血红蛋白监测,并针对不同年龄开展健康教育,同时需重点关注持续性贫血学生并进行干预.
学校突发传染病风险管理流程与建议
冯海成, 晏金旭, 武兴东, 左斌, 王倩, 赵鲁炎
2016, 37(5): 768-77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1
摘要: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度量、评估与应变的针对性策略,排好风险优先次序的过程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其中有可能引致最大损失的因素事件优先分析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件则后置处理[1].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和分析,以及实施控制、减轻和转移风险的战略和具体的行动.本文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学校突发传染病进行研究,从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措施的选择和风险措施的实施等)[2]对学校传染病进行风险管理的处理.
崇左市2009与2013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
陆作雄, 廖立瑶, 陈兰芬
2016, 37(5): 780-7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5
摘要:
了解崇左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进一步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崇左市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其中2009年抽取22所学校的8 274名学生,2013年抽取21所学校的7 992名学生.采取改良加藤法检验粪便中的蛔虫卵.结果 2009年崇左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8.74%,2013年感染率为4.14%,2009年感染率高于2013年(x2=141.74,P<0.05);2009和2013年沿边境学生与非沿边境学生之间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80,0.22,P值均>0.05);2013年沿边境中学生感染率(4.18%)高于非沿边境中学生(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P<0.05).结论 学生蛔虫感染率总体受地域影响不明显,但呈现在某一时期以地方式作业的农村学生和区域性中学生偏高,其他学生人群感染并存的态势.应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蛔虫感染预防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绍兴市2010-2014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高华强, 卢巧玲, 牛文柯
2016, 37(5): 788-79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8
摘要:
了解2010-2014年绍兴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肺结核病例信息,对绍兴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绍兴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574例,报告学生发病率为16.72/10万,占全人口总发病数的4.48%(574/12 825),其中涂阳189例.发病率、涂阳率均以大学生(49.10/10万,16.77/10万)最高,各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6.5,195.2,P值均<0.01).每年4月(97例)、11月(61例)为结核病发病高峰期,病人来源主要为因症就诊(44.60%)和转诊(43.38%),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率为57.67%.结论 绍兴市学生肺结核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患者就诊延误较严重.高中和大学生应作为学生结核病防治重点人群,继续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一起GⅡ.6型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秦迪, 初艳慧, 孙景異, 李继珊, 张震
2016, 37(5): 794-79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50
摘要: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起病急、传播快、暴发多、呕吐多见为特征[1].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极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工厂及社区等聚集性场所引起暴发流行[2].近年来,国内外因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中GⅡ型诺如病毒因基因型较多、毒株变异快,可引起全球性胃肠炎的流行,并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5年5月22日,北京市某幼儿园发生一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由GⅡ.6型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卫生监督
河南省中小学校医室现况
张彦勤, 娄晓民, 王鲜, 郭蔚蔚, 李岚
2016, 37(5): 734-736,74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29
摘要: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校医室的现状,为中小学校卫生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河南省全部18个地市所有设置校医室的中小学校共2 005所进行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小学校医室的配置率为8.90%,校医室配置率低于10%的地区有9个;不同类别学校的校医室配置率最低的为小学,配置率为4.67%;设立时间在5 a及以下的校医室占60.95%,校医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持有率为23.29%.8项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齐全的学校校医室所占比例为32.71%.9.87%的校医室没有建立相关工作档案.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校校医室配置率较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持有率低,医疗设备配备不齐全.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校医室的建设工作.
武汉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现况
张艳, 杨少萍, 吴静, 彭安娜, 张丹
2016, 37(5): 741-74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1
摘要:
了解武汉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现状,为政府制订相关部门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对武汉市17个辖区及其下属的区县、乡镇、农村登记在册共911所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武汉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存在地域级别差异,80.6%的市区级托幼机构取得了合格证,而区县、乡镇和农村托幼机构取得合格证比例分别为45.3%,58.3%和51.7%.各项指标随市级、区县级、乡级、村级有逐渐降低趋势.市区园所除个别卫生保健指标未达标外,其余各项指标普遍良好;区县园所存在保健医配备不合要求的问题,有医学学历的卫生保健人员占44%;乡、村级园所主要存在卫生基础设施欠缺、消毒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其中农村园所问题较为明显,21.8%的农村园所专用水龙头不达标,5.0%的园所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结论 武汉市市区托幼机构总体卫生保健工作较为良好,对乡镇与农村托幼机构要加大投资和监管力度.
基础研究
基于学校卫生专业人员论文发表情况的在职培训教学模块优化研究
白英龙, 贾丽红, 翟玲玲, 魏薇, 李明月, 关鹏
2016, 37(5): 744-74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32
摘要:
分析学校卫生专业人员论文发表情况与在职培训项目中教学模块的设置,为提高培训项目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原则,于2015年7月选取参加“2015沈阳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人员培训项目”中在沈阳市市内5个行政区域的学员为调查对象.收集统计调查对象发表的学校卫生相关领域论文,确认文献主题及可能的文献需求情况.结果 在调查的73名学员中,共有13名学员发表过33篇学术论文,有10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有13篇论文为与高校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完成.学术论文按照研究对象可划分为研究儿童少年卫生保健情况、针对家长的健康教育以及学校卫生管理层面3类,分别为29,1,3篇.结论 从在职培训学员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筛选符合实际需要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资源,有助于在职培训项目与学校卫生工作实际需求间的精准对接.
生长发育
某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杨洋, 吴永慧, 李幸堂, 李明
2016, 37(5): 785-78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7
摘要:
当今,大学生体能状况呈下降的趋势令人担忧,已引起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1].对健康的追求是人生的永恒和根本,但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自身的个人因素和学校因素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动态追踪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探讨大学生在校4a的体质健康变化特点以及体质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非高原生长环境藏族与汉族高中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比较
杨建军
2016, 37(5): 791-79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49
摘要:
了解陕西西藏内地班藏族高中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为促进内地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积累资料.方法 2014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陕西省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15~ 18岁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共纳入藏族学生400名,汉族学生887名,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克托莱指数,对藏族和汉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高中阶段,陕西藏族学生基本进入青春发育后期,发育开始减慢,男生发育指标全面超过女生,身高和体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陕西汉族比较,陕西藏族男生在16岁年龄段的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62,-2.860,-2.451,P值均<0.05),17岁年龄组的身高和体重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04,-2.393,P值均<0.05);各年龄段女生藏、汉族之间的3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平原环境、饮食条件和体育运动等因素促进陕西藏族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陕西藏族女生的发育水平达到平原学生的水平.建议藏族儿童青少年在发育期全面摄取各种营养素,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生长发育.
综述
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与成年健康的关系
仲亚琴
2016, 37(5): 797-8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5.051
摘要:
大量研究发现,利用收入、教育或职业衡量的不同社会阶层中,健康是不平等分布的.近年来关于人类健康的研究开始关注生命早期的关键阶段,因为这些阶段会影响生命历程中健康的轨迹.当把健康的社会经济梯度放到生命历程框架中考虑的时候,当前环境不能对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健康的关系作出完全的解释.儿童期SES和生活环境可能会改变早期的健康潜能,从而改变成年期SES以及健康相关生活方式,最终影响成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