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综述

显示方式:
学校菜园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关联的研究进展
汪世霖, 薛飞
2025, 46(3): 447-45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76
摘要:
学校菜园教育不仅是种植活动,也是将园艺与户外活动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体验式、跨学科的创新学习模式。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参与菜园的实践活动,儿童青少年能够提升环境意识,促进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增强动手能力、增加体育活动,同时使其在责任感和社会情感方面得到积极发展。
家庭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范卉颖, 张加林, 马晓
2025, 46(3): 452-45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85
摘要:
家庭是儿童青少年主要的生活场域,对其身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系统回溯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父母影响子女体育行为动机和成就的模型、父母社会化影响的综合模型和身体活动养育的综合模型的亲子身体活动代际传递的理论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后续的家庭化提升方案和家校协同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建议与参考。
大学生短视频成瘾影响因素及其健康损害研究进展
代宝, 郑怡晴, 杨利英
2025, 46(2): 290-29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15
摘要:
短视频应用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参与模式,但也因此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短视频成瘾现象。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短视频成瘾的研究成果,阐述短视频成瘾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短视频成瘾问题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群体建立健康的短视频使用习惯、降低短视频成瘾风险。
多病共存定义研究进展及概念体系设计
石尚, 陶舒曼, 童浩杰, 李婷婷, 陶芳标
2025, 46(2): 295-29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45
摘要:
儿童青少年多病共存问题日益凸显,但多病共存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成果在可比性和规范性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为此,对国内外关于多病共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一种多病共存概念界定的分类体系,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成果间的相互借鉴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
维生素D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姿镃, 金宇
2025, 46(2): 300-30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54
摘要:
为从新的视角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发病机制,研究通过文献整理发现维生素D(Vit D)可能通过抑制儿童早期大脑过度生长、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代谢,调节免疫、抗炎及影响基因组稳定对ASD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对ASD人群进行Vit D补充发现可改善相关症状,然而至今Vit D对ASD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Vit D治疗对ASD的症状改善结果也因样本量、检测方法、剂量及混杂因素等原因尚存争议。未来可通过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和Vit D缺乏的ASD动物模型探索Vit D在ASD发病和治疗中的具体作用,为ASD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
有氧运动促进青少年情绪健康的研究进展
刘岩
2025, 46(1): 138-14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14
摘要:
为探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情绪健康的积极效益,文章在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有氧运动在提升青少年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以及预防和治疗情绪障碍方面的具体效益,探讨了这些效益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并从研究内容、方法和实践应用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推进有氧运动促进青少年情绪健康的实践应用。
青少年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殷鼎, 王慧, 翟锁, 陈妙
2025, 46(1): 144-14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09
摘要:
上交叉综合征(UCS)是一种身体姿态异常现象,中国青少年UCS的检出率较高,已成为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干预对于预防和矫治UCS具有积极的效果,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UCS发生与发展的肌肉失衡、肌肉交互抑制、神经控制等病理机制,阐述了绵缓运动、拉伸运动、身体功能训练等运动干预对UCS的作用及相应机制,以期对矫治UCS提供帮助。
童年不良生活经历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雷雯淇, 孙文杰, 孙菁源, 王艺儒, 孙祥慧, 邵金昂, 马亚楠
2025, 46(1): 148-15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5005
摘要:
为了解心血管疾病(CVD)与童年不良生活经历(ACEs)的关系,文章对CVD负担及影响因素、ACEs的流行病学现状及负担、ACEs与CVD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ACEs导致CVD的机制进行综述,提出需要找到血液标志物、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等进一步评估二者之间的关系,为CVD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参考。
数字游戏在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干预中应用的系统综述
付晨, 马娟娟, 梁孝辉, 赵帅然, 罗秋莎, 张慧
2024, 45(12): 1811-181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62
摘要:
  目的   分析数字游戏在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干预中的应用,为降低青少年危险性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检索建库至2024年2月发表的应用数字游戏干预青少年危险性行为的相关文献。   结果   最终纳入10篇英文文献,涉及3 063名10~24岁青少年,发表时间为2013—2023年。数字游戏的开发和设计多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真实性决策情境及对话,游戏参与者分为单方和多方,主要采用虚拟角色扮演、互动叙事、冒险挑战等形式,在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数字游戏干预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可提高青少年的性健康知识与态度、自我效能和风险感知,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结论   数字游戏在干预青少年危险性行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防控青少年危险性行为提供新途径。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视觉工作记忆缺陷的研究进展
安文军, 朱紫桥, 丁忠冰, 杨福义
2024, 45(12): 1815-181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81
摘要:
为提升孤独症(ASD)儿童视觉工作记忆能力, 推动未来相关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指出ASD儿童在各种视觉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普遍低于正常儿童,尤其是在视觉信息的刷新、转换和抑制功能上,反映出ASD儿童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存在困难。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ASD儿童在相关脑区的激活异常,尤其是在前额叶皮层和对侧延迟活动等关键区域的功能失调。此外,α、θ和β波段的异常振荡也表明ASD儿童在视觉注意控制和信息处理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视觉工作记忆的整体表现。
父母童年期创伤对青少年抑郁障碍代际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佳佳, 李静雅, 杨楹
2024, 45(12): 1820-182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78
摘要:
为了解父母童年期创伤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生发展产生的代际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整合医学模式,从多层次全面阐述父母童年期创伤与青少年抑郁障碍之间可能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完善其代际影响机制,创建整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提前阻断童年期创伤的恶性代际影响。
生命早期因素对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进展
夏志伟, 宫照龙, 孙静, 郭欣, 李岩, 霍军生
2024, 45(11): 1657-166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14
摘要:
儿童肥胖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深远影响。文章综述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及早期营养状况与喂养方式、母婴菌群交换、分娩方式和抗菌药物使用等因素对肠道菌群及儿童肥胖的影响,重点探讨利用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基因丰富度和均匀度、细菌相对丰度比例及关键指示菌)作为肥胖儿童干预的潜在靶点和预测因子的可能性,并总结益生菌等生物制剂及肠道粪便转移在儿童肥胖干预中的应用及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发生机制的最新进展,从而为精准防控儿童肥胖提供参考。
青少年社交媒体暴露与容貌焦虑及媒介健康素养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韬, 王滆洱, 冯贺霞
2024, 45(11): 1663-166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49
摘要:
数字化为青少年提供了多元的娱乐和社交途径,但全新的媒介环境可能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风险。文章阐述了社交媒体暴露与社交容貌焦虑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并将提升媒介健康素养作为潜在的可行解决方案,旨在阐明数字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社交容貌焦虑的形成机制,为减轻青少年社交容貌焦虑提供治理建议,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在数字时代抵御风险、健康成长。
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唐艳丽, 郝晓岑, 杨宇航
2024, 45(11): 1668-16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38
摘要:
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逐渐下降,而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综述家庭居住环境、经济状况、屏幕环境、体育设施为主的家庭自然物质环境,以家庭心理状况、亲密程度、教养方式、内部结构为主的家庭心理社会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旨在为开展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复杂运动情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展
夏树花, 殷世震, 彭玉林
2024, 45(10): 1511-15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06
摘要: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复杂运动情境对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复杂运动情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焦虑、睡眠、认知及社交能力的影响,探寻复杂运动情境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依据,为教育工作者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评价方法与应用
胡佳乐, 王希, 吕慧玲, 胡佳, 沈蕙
2024, 45(10): 1516-152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315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和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血管健康状态已被证明是成年期心血管健康的有力预测指标。研究总结了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主要评价方法,包括简单生活方式7、生命八要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等,相关指标包括饮食、身体活动、尼古丁暴露、睡眠健康、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血糖等以及评价方法的应用,旨在为制定适用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评价方法提供更多思路。
青少年控烟干预模式研究进展
苏琦, 祁明新, 毕盟盟, 贾孝凯, 刘世炜
2024, 45(9): 1359-136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280
摘要:
烟草使用不仅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而且与未来成人吸烟率息息相关, 通过干预可以尽可能延迟青少年吸第一口烟的年龄。文章总结分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社区或家庭为基础以及多场所结合的控烟干预措施效果, 比较了线下、线上以及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青少年控烟干预方式的特点, 为青少年控烟干预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开发有效、可持续、可推广的青少年控烟干预模式提供参考。
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与儿童肥胖研究进展
夏志伟, 沈葹, 王路, 孙冰洁, 殷继永, 霍军生, 郭欣
2024, 45(9): 1364-136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281
摘要:
组学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肥胖病因及其与慢性病联系的认识, 文章概述了基于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肥胖表型生物标志物的最新进展, 加深了对肥胖病因及干预效果异质性的理解; 此外, 将组学生物标志物应用到儿童肥胖精准防控中, 不同组学生物标志物可以提高"肥胖"一词的精确度, 并有助于早期检测具有风险特征的特定生物标志物, 以便实现儿童肥胖从"一刀切"的防控策略转变为在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生命早期不良暴露与子代视力异常的研究进展
刘诗音, 游雪, 林晓妍, 麦凯童, 刘星彤, 曹梦婷, 杜江波
2024, 45(8): 1203-120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242
摘要:
近年来,儿童眼部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子代视觉系统的形成,导致屈光不正、斜视、眼球震颤等视力异常情况出现。文章从孕期烟草暴露、微量元素暴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孕期药物滥用等方面对生命早期暴露与子代视力结局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阐明生命早期不良暴露与子代视力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为制定更有效的儿童青少年眼部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环境因素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韦润玉, 李书琴, 万宇辉
2024, 45(8): 1208-121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4237
摘要:
自然环境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联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文章从绿色空间、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和噪声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联研究出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深入认识自然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联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