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35卷  第4期

重要论著
人际关系与品行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效应
吴贤华, 吴汉荣
2014, 35(4): 481-483.
摘要:
探讨青少年人际关系与品行问题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和麻城地区4 255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接触网络学生3 033名.采用Young网络成瘾问卷、长处与困难量表(学生版)、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特征评估与分析.结果 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5.9%,男生(18.5%)高于女生(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成瘾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品行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品行问题与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的交互效应均显著(P值均<0.01),与师生关系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品行问题调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分析
徐亚吉, 周传力, 胡珍
2014, 35(4): 487-489.
摘要:
了解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干预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全国46所高校的全日制大学生通过分类整群非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均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较男生更为宽容、理性(P<0.01);男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有33.37%,女生有1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婚前性行为中采取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分别为47.17%,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认为不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女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对感染者的态度及婚前性行为方面存在差异.结合大学生社会性别特征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上海市中小学校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听课过程的影响
尤小芳, 谭晖, 汪玲, 杨玉娟, 欧阳芳, 王震维, 李加
2014, 35(4): 490-492,496.
摘要:
了解上海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环境对学生听课过程的影响,为规范多媒体教学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通过自填问卷法对上海市5区15所中小学校2 81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观看屏幕不舒适比例达36.9%,学生多数看不清屏幕文字的比例为25.5%,学生来不及随堂记录笔记的比例为50.8%,且中学生报告比例均明显高于小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多媒体屏幕类型、学生就座位置和教学时的灯光条件是影响学生听课过程的3个独立的环境因素:和电子白板相比,投影幕布导致学生观看屏幕不舒适的OR值为1.91 (95% CI=1.45 ~2.50),平板电视的OR值为1.35 (95%CI=1.03~1.78);和中间学生座位相比,前排边侧位学生观看屏幕不舒适的OR值为1.79(95% CI=1.40 ~2.31);和拉窗帘关部分灯的灯光条件相比,无遮光条件导致学生观看屏幕不舒适的OR值为1.69(95% CI=1.29 ~2.23).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环境对学生听课过程具有影响,全面评估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营养
哈尔滨市初中生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现状
郭琳, 陈素芬, 朱世璐, 李昱, 刘永昆, 崔岳崇, 庄婧誉, 张慧颖
2014, 35(4): 484-486,489.
摘要:
了解初中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青少年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及营养状况异常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3所初中的初一至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共852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HPLP)-Ⅱ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所有调查对象的体检数据.结果 11~13岁在校学生中,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1%,16.2%和18.7%,男生分别为4.7%,18.0%和24.3%,女生分别为5.7%,14.1%和12.4%;男生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x2=19.711,P<0.05).生活方式的各维度得分中,健康意识得分最低,人际关系得分最高.男生人际关系、健康意识得分均低于女生,而饮食营养和体力活动得分高于女生(P值均<0.05).体质量指数正常组的健康意识得分高于营养不良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营养不良组的饮食营养得分低于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饮食营养得分均高于正常组,体育活动得分低于正常组(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与饮食营养呈正相关,而与体力活动和健康意识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得到大幅度改善,营养状况异常与健康意识、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有统计学关联.在制订学生营养状况干预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活方式的特点.
王群, 史慧静, 张博林, 张喆, 李梦娜, 江小小
2014, 35(4): 502-504.
摘要:
了解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多阶段整群抽取上海市9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四~五年级小学生共2 995名,采用自编式结构问卷调查学生早餐频率、地点和食物构成.结果 65.0%的被试每天吃早餐,其中72.9%的在家里吃早餐.被试早餐食用米面制品的比例为68.9%,新鲜蔬菜为23.6%,新鲜水果为16.3%,肉、蛋、鱼类为15.0%,豆类及其制品为37.6%,牛奶和其制品为42.8%.82.4%的被试早餐中仅含有l~2类食物,14.5%含有3类食物,仅有3.1%含有全部4类食物.相比男生和四年级学生,女生、五年级学生早餐质量更差(P值均<0.01).结论 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坚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低,且早餐质量欠佳;应着重开展早餐行为的健康促进.
辽宁省不同学段学生不良饮食行为调查
郑晓南, 安庆玉, 王智勇, 王宏伟, 李瑞, 除小冬, 徐品良
2014, 35(4): 572-573.
摘要:
当今时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饮食行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有调查表明,与1998年相比,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喜欢吃西式快餐、喝饮料以及吃油炸类“零食”的比例均上升[1]. 食物喜好在儿童早期形成,受遗传、文化、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3-4].一项调查表明,高中生喝饮料、吃甜点、吃西式快餐报告率随年级上升有逐步下降趋势[5].随着学段升高,学生掌握了更多营养健康知识,思想意识逐渐成熟[6].为此,本文调查了辽宁省不同学段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情况,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0-2012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
曹殿起, 刘喜房, 周冰, 徐艳广
2014, 35(4): 574-575.
摘要: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门头沟区923名学龄儿童尿碘进行测定.结果 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1.00 μg/L,尿碘值<100 μg/L的占17.12%(158/923),<50μg/L的占3.25%(30/923),>500 μg/L的占2.49%(23/923),100~300μ/L之间占63.27%(584/923).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Z值分别为9.242,-2.234,P值均<0.05),不同性别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1,P>0.05).结论 门头沟区学龄儿童尿碘水平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判定标准,碘营养状况良好.
内蒙古贫困地区儿童维生素矿物质和血红蛋白营养状况
崔春霞, 王小英
2014, 35(4): 576-577.
摘要: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很大,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明显[1].笔者利用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2009年内蒙古数据,了解儿童血液中维生素A、维生素B1、钙、锌和血红蛋白(Hb)营养状况,为下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控制
广东省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聂少萍, 沈少君, 麦哲恒, 徐浩锋, 夏亮, 许燕君, 马文军, 张建鹏, 戴昌芳
2014, 35(4): 493-496.
摘要:
了解广东省中学生伤害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在广东省21个监测县(区)中共抽取18 63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检验进行不同特征人群伤害原因的比较,并用分类树方法探讨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省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5.10%,有伤害危险行为者伤害发生率为19.09%.伤害原因前5位依次为扭伤(23.05%)、硬物击和锐器伤(19.48%)、自伤和他伤(17.17%)、跌倒和坠落伤(13.34%)、失火和烧烫伤(8.20%).伤害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12~14岁年龄组最易发生跌倒和坠落,15~16岁年龄组最易发生失火和烧烫伤,17~18岁年龄组最易发生扭伤.硬物击和锐器伤的比率初中(19.84%)和职校(20.36%),均高于高中(18.32%);自伤和他伤的发生率普通初中(18.98%),高于重点初中(17.32%)、职校(17.25%)和高中(15.98%);跌倒和坠落伤发生率重点初中(16.54%),高于普通初中(14.20%)、职校(10.72%)和高中(13.19%);失火和烧烫伤发生率普通初中(10.23%),高于重点初中(7.76%)、高中(7.08%)和职校(8.47%).分类树模型揭示,城乡、性别、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是中学生伤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扭伤、硬物击和锐器伤、自伤和他伤、跌倒和坠落、失火和烧烫伤是广东省中学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城乡、性别、个人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等影响因素与伤害发生有关.
武汉市汉阳区中小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周利, 周美兰
2014, 35(4): 559-560,563.
摘要:
了解武汉市汉阳区中小学入校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肺结核患病状况,为制定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年9月对汉阳区46所中小学11 185名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对648名强阳性者摄X线胸片及痰抗酸杆菌检查.结果 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中PPD的强阳性率分别为4.0%,6.6%,7.0%,高中生PPD强阳性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82,P<0.05).检出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6例,均给予全疗程免费治疗,均完成疗程且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 入学新生PPD监测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避免进一步损害机体和传播他人,防止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
浙江省2004-2012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张荷香, 陈江, 齐小娟, 吕鹏, 王绩凯, 章荣华, 鲁琴宝
2014, 35(4): 567-568.
摘要:
分析浙江省学校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促进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2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中浙江省各类学校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发生时间、致病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网络报告各类学校食物中毒事件66起,发病人数1 514名,无死亡病例.食物中毒多发生在二、三、四季度.66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学占51.15%,大中专院校占16.67%,小学占13.64%,幼托机构占12.12%,其他学校占6.06%.发病场所以学校食堂为主,占75.76%,其次为校外流动摊贩、点心店和快餐店,占10.61%;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占57.58%,其次为有毒动植物,占15.15%.结论 应加大对学校食堂、校外流动摊贩、校外点心店和快餐店、学校小卖部监管,以及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宣传教育.
绍兴市初中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屠春雨, 陶芳标, 傅利军, 方益荣, 邢超, 黄朝辉, 马岩
2014, 35(4): 569-571.
摘要:
了解绍兴市青少年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绍兴市4所中学初一~初三年级909名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662名学生患有近视,检出率为7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初中生近视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学校类型、有无近视家族史、每次锻炼时间、一次持续用眼时间、看书距离<33 cm、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躺着或趴着看书写字、户外活动>1h的不同组别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高年级、有近视家族史和一次持续用眼时间≥1.5h、看书距离<33cm、一边走路一边看书频率较多均是初中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每天户外活动>1 h的频率较多是视力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绍兴市中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女生、高年级、有近视家族史、长时间持续用眼不正确的用眼行为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长期参加户外活动对视力有保护作用.
一起腺病毒引起的小学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暴发调查
余平, 李辉, 李超, 陈卫国, 袁辉
2014, 35(4): 611-612.
摘要:
2013年5月13日江西省南昌市某小学报告十余例发热、急性呼吸道症状病例,初步调查显示病例主要集中于该校一年级1班,且原因不明.为明确病因、确定疫情波及范围、探索传播模式,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疫情进展,专业技术人员对本次疫情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邱德志, 龚文胜, 张旺生, 王新
2014, 35(4): 614-615,617.
摘要: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1].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2].2012年3月3日至7月2日,襄阳市某小学发生一起流腮疫情的暴发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安徽某高校新生高血压患病及防治情况
符赵鑫, 张立, 唐海沁, 朱咏青
2014, 35(4): 618-619.
摘要:
探讨高校学生高血压患病及防治情况,为在校大学生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筛查2011年安徽农业大学大一新生中高血压患者,分析患病情况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后并跟踪随访1 a,了解高血压患者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5 836名大学生中发现高血压患者112名,平均年龄(18.8±1.1)岁,高血压患病率为1.9%,男生为3.3%,女生为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7,P<0.05).相关分析表明,体质量指数(BMI)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23,P<0.05),与舒张压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31,P>0.05).干预后1 a随访血压控制达标率为37.0%.结论 大学生高血压主要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与肥胖等因素有关.大学生高血压患者服药率和控制率较低,应引起重视.
金华市2008-2012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
吴晓虹, 朱军礼, 唐慧玲
2014, 35(4): 620-622.
摘要: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国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适龄儿童在入托、入学前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完成相应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预防接种证[1-2].为了解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对金华市2008-2012年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南京农业大学1998-2012年新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
闫修荣, 文秀兰, 杨雪洁, 花海英, 朱芳衡, 牛有生
2014, 35(4): 626-627.
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乙肝传染性强,流行面广,一旦感染,治愈较为困难,不但给患者带来身心损害,而且加重其经济负担,影响生活质量[1].在人群集中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之间交往密切,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隐蔽性较强,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同时,大学生处于性活跃期,是乙肝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应成为今后我国乙肝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新生为对象,分析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及乙肝现患病情况,为更好地指导大学校园内乙肝防控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河北某高校大学生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状况分析
董梅, 张晋, 杜彦景
2014, 35(4): 632-633.
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中的一种常见前列腺疾患,也是男科临床诊治中经常遇到的病例[1].CP根据其大体致病原因可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stis,CNP).CP的临床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溢液,并伴有会阴、腰背、耻骨上区等部位的隐痛不适.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伴有性功能障碍、焦虑、记忆力下降、失眠、抑郁等严重并发症[2].高校大学生正是CP的高发人群,研究我国大学生中CP的发病状况对于大学生人才的健康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颈椎病X线征象及危险因素分析
刘洪涛, 金丽莹, 王永刚, 王举友
2014, 35(4): 639-640.
摘要: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椎小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压迫和刺激脊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产生相应的临床症候群[1].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4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80%,但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青少年颈椎病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年升高[2].
健康管理
学生健康三维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姚许一, 李连标
2014, 35(4): 497-499.
摘要:
建立学生健康综合评价体系,为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特征学生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及比较研究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应用多维度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指标同时引入,构建学生健康三维综合评价体系.结果 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指标权重分配原则,确定层次中3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3类指标的权数分别为5,4,3.根据三维等级组合值(BPS),换算成综合健康分(CHD),发现“CHD”与“BPS”组合值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结论 三维健康综合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学生个体及群体健康所处的水平,并可进行比较,克服了单维度和定性评价不够全面、不够量化的问题,适用于国内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估.
健康教育
贵阳市大学生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常进锋, 陆卫群
2014, 35(4): 500-502.
摘要:
了解贵阳市大学生男男性接触(MSM)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该群体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和网络招募法从贵阳市5所高校中选择349名大学生MSM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艾滋病知信行的匿名调查.结果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7.4%,获取途径以互联网的比例最高,为91.2%.首次同性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96±1.67)岁;90.8%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7.3%;9.7%最近6个月发生过异性性行为,其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5.9%.仅有38.1%的大学生MSM做过HIV抗体检测,其中有93.2%知道检测结果.结论 大学生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力度.
衢州市高三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行为及需求情况
王敏, 王小林, 孙洁
2014, 35(4): 505-507.
摘要:
了解衢州市高三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行为及需求情况,为探索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6所高中(4所城市高中、2所农村高中)的1 036名高三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行为及需求调查.结果 衢州市高三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39.28%,其中男生(35.32%)低于女生(4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对结核病就诊地点、免费政策、能否治愈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咳嗽、咳痰≥2周及时就诊”、“就诊地点为定点医院”、“不随地吐痰”等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城市学校学生均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需求途径比较中,需求强烈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讲座”(61.98%)、“宣传材料”(40.34%)、“网络”(30.49%)、“电视广播”(20.86%)、“报刊杂志”(15.16%)、“朋友交流”(14.74%),城市和农村学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衢州市高三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均较低,且农村学校学生明显低于城市学校学生;但对结核病知识的需求强烈.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宣传方式,加强农村学校的宣传工作.
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认知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李威, 江国虹, 杨溢, 郑文龙
2014, 35(4): 508-510.
摘要:
了解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和家长认知和行为改善的效果,为探索适宜深入社区和学校的哮喘管理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在天津市市区、滨海、农村共抽取20所学校,共计15 452名小学生开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筛查出哮喘和可疑哮喘儿童700名,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在干预前后对筛查出的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共筛查出哮喘和可疑哮喘儿童700名,患病率为4.53%.干预后,学生对哮喘早期症状的知晓率及防治技能均有提升,对哮喘的早期症状“胸部发紧或憋气”、“发烧”的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5.7%,8.3%提升至干预后的58.1%,16.1%;家长对哮喘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有显著提高,且82.6%的家长愿意将孩子的病情告诉教师,较干预前的78.0%有所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防治儿童哮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将其加入学生健康教育教材,以扩大和强化其效果.
宁波市初中生控烟干预效果评价
朱银潮, 张涛, 王潇怀, 李辉, 高华, 陈洁平
2014, 35(4): 511-514.
摘要:
了解宁波市初中生吸烟相关知、信、行水平,为评价“无烟学校清风行动”的项目干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宁波市6个区的初中生,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对2组人群进行基线和终期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和编制的“宁波市中学生控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调查表”.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终期知识知晓率、态度和信念持有率和吸烟尝试率分别为81.49%,89.75%和15.14%,较基线的69.66%,85.46%和7.11%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对照组学生的终期与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预策略和措施是有效的,学校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的有效场所,需注意传播控烟知识的全面性和控烟正向功能的知识.
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相关性分析
唐庆蓉
2014, 35(4): 514-516.
摘要:
了解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3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共1 275名,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有2.9%的高职学生具备良好健康素养,11.4%的学生有5种以上的健康危险行为.具有良好健康素养和基本具有健康素养的学生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健康素养差的学生;低健康素养的学生发生打架等暴力行为、发生不健康减肥行为、出现网络成瘾现象和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报告率都高于健康素养较好的学生(P值均<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高的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较少.结论 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具有相关性.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可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综合健康管理对医学生预防近视效果分析
张持晨, 张玉静, 郭丹, 赵超, 童玲, 米玉倩, 郑建中
2014, 35(4): 520-522.
摘要:
分析综合健康管理对预防大学生近视的效果,为维护大学生视力健康提供新途径.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学生共379名,其中干预组187名,对照组192名.干预组学生采用综合健康管理方案,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形式干预,累计干预8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查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视力状况、用眼行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基线调查,两组学生在性别、年级、父母近视情况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值均>0.05).经综合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在用眼相关行为中:“是否注意用眼卫生”、“是否坚持做穴位按摩操”、“是否经常食用有益视力类食物”、“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以及“使用电子产品后是否做护眼运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干预组护眼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视力检查发现,干预组中视力正常的人数增加,轻度视力不良人数有所减少,中、重度视力不良人数维持不变;而对照组中,轻、中度视力不良人数均有所上升,视力正常人数有所下降,经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管理可提高大学生护眼意识,改善用眼行为,对保护大学生视力健康及预防近视的发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贵州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及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曹蔚, 苏静, 姚鑫, 王瑛, 聂四平
2014, 35(4): 526-528.
摘要:
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贵州8所高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2个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共75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8%,女生高于男生(P<0.05).学生营养知识及格率为38.2%,高年级高于低年级(P<0.01);学生营养态度良好,女生优于男生(P<0.05).分别有10.8%和10.7%的大学生经常不吃和完全不吃早餐,口感是大学生选择食物的第1位原因,不注重荤素搭配饮食者占41.0%.结论 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指导.
上海市闸北区小学二年级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熊建菁, 王向东, 徐文燕, 买淑鹏, 顾峥奕
2014, 35(4): 578-579.
摘要:
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的关键时期[1-3].儿童时期的饮食行为具有可塑性,该时期形成的饮食行为可持续一生.为了解小学生饮食行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12年5月对上海市闸北区7所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开展相关行为干预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某高校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安全套知识态度行为
徐巧玲, 柳琴, 雷鹤
2014, 35(4): 580-581.
摘要: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途径,其中经性传播感染者达59.0%[1].安全套作为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有效工具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并将其作为预防艾滋病的重要策略.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开展了推广使用安全套和教育性干预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2].有报道显示,某高校女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为26.1% (72/276),其中多性伴者达9.7%,且从未采取措施占11.1%[3].值得关注的是,女大学生因性健康知识不足以及婚前性行为,引发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4-5].护理专业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健康教育的重任,她们是否了解安全套的全面知识,其认知状况如何?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对该群体开展调查,为高校进行安全套专题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南京市2 575名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覃玉, 向全永, 苏健, 苏立新, 林慰慈
2014, 35(4): 582-583,585.
摘要:
2010年中国成人烟草流行监测显示,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占52.9%.52.7%的吸烟者在20岁之前已成为每日吸烟者[1],且青少年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2].此外,50%的青少年在家庭和公共场所遭受二手烟的危害[3].笔者于201 1年对南京市4所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干预提供依据.
麻城市农村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
徐胜平, 徐鲁荔, 刘刚
2014, 35(4): 586-588.
摘要:
零食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或者饮料(不包括水)[1].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本研究旨在了解麻城市农村中小学生零食行为现状,为探讨制定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某民族高校藏族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马彬, 马力扬, 李志强
2014, 35(4): 622-623.
摘要:
学校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培养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的重要措施[1].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保健知识,从而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口腔健康[2].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口腔保健行为、认知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为探索在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口腔保健教育的有效方式,促进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笔者通过西北民族大学的“全国爱牙日”大型宣传活动,对该校藏族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心理卫生
杭州市大学生体重控制行为与心理控制源的典则相关分析
丁海峰, 陈晖, 马海燕
2014, 35(4): 517-519,522.
摘要:
探讨大学生体重控制行为与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关系,为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体重控制观念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体重控制行为问卷和体重心理控制源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杭州市1 504名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并利用典则相关分析研究体重控制行为与体重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生在体重控制行为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寻求外部支持行为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8.90,13.98,2.43,P值均<0.05).第1对典则变量主要反映大学生外在心理控制源与寻求外部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第2对典则变量主要反映大学生偶然心理控制源与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26,0.126(P值均<0.01),二者的累积贡献率达98.4%.结论 大学生体重控制行为与体重心理控制源具有相关性,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重控制观点.
某高职院校新生UPI与SCL-90测查结果分析
陈树, 马娟, 朱金富
2014, 35(4): 523-526.
摘要:
了解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某高职院校学生,连续2a使用心理测验与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入学3个月后的新生进行UPI与SCL-90测试分析.结果 两届新生UH Ⅰ类的检出率均高于SCL-90任一因子均分≥3的检出率(P值均<0.01),UH Ⅰ类与SCL-90的3个检测标准具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P值均<0.01),Kappa值介于0.16 ~0.45之间.两届新生UH与SCL-90检出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值均<0.01),UPI诊断结果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分呈不同程度的相关(P值均<0.01),|r|值介于0.18 ~0.39之间.两届新生中女生的UPI与SCL-90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结论 应将UPI与SCL-90相结合应用于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二者具有相应的互补性,但不可相互替代.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自我效能在心理韧性学业成绩学校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田艳辉, 王丹丹, 郭腾飞
2014, 35(4): 529-532.
摘要:
探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韧性对其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为对相关人群的心理韧性干预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学校适应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自评学习成绩,对方便抽取的河南省某地市215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之间均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对学业成绩(β=0.132,P<0.05)和学校适应(β=0.291,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74,0.246,P值均<0.05).结论 提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对提高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这种影响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的Meta分析
董永海, 刘芸, 刘磊, 何维, 彭广萍, 殷玉珍, 陈婷, 毛向群
2014, 35(4): 532-536.
摘要(407) PDF(19)
摘要:
采用Meta分析评价2000-2013年中国青少年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状况,为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基础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合并报告率,并对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地区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参考文献42篇,总调查人数153 245例.经Meta分析,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7%(95% CI=15.7% ~ 19.7%),自杀计划报告率为7.3%(95%CI=6.4%~8.2%),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7% (95% CI=2.3% ~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报告率男生分别为14.6%,5.5%,2.3%;女生分别为20.4%,8.4%,2.7%;普通初中组分别为17.1%,7.0%,2.9%;普通高中组分别为19.3%,7.7%,2.4%;职业高等学校分别为14.3%,6.7%,1.6%.学习成绩越差,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越高.结论 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高职大学生情绪症状与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李俊, 许韶君, 侯方丽, 祖萍, 赵玉秋, 郝加虎, 陶芳标
2014, 35(4): 537-539.
摘要:
了解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情绪症状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3 130名阜阳市某高职在校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结果 18.1%的高职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50.1%的大学生睡眠时间≤7 h/d.男女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5.9%和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47,P=0.028).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40.4%,32.0%,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的学生(13.0%,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OR估计值分别为2.691(95% CI:2.151~3.368)和2.955(95% CI:2.386 ~3.659).结论 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
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张修竹, 于海英, 刘爱书, 张妍, 徐瑜姣, 王丽萍
2014, 35(4): 540-543.
摘要:
探讨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为探索其在社会发展上的缺陷及内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在哈尔滨市2所普通小学的三~五年级学生中,根据各亚型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筛查数学障碍(MD)组(31名)、阅读障碍(RD)组(29名)、阅读伴数学障碍(RD/MD)组(29名)儿童,在学习障碍儿童所在班级中随机选择29名一般儿童组成对照组.设置儿童与同伴、成人相互作用的3类情景,每类情景又分为模糊情景和清晰情景,对4组儿童进行结构性访谈.结果 清晰同伴加入和清晰权威情景下,4组儿童的总反应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1,3.30,P值均<0.05).在反应评估阶段,在清晰权威情景下,4组儿童的人际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P<0.05).在清晰同伴加入情景下,4组儿童选择的反应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8,P<0.05);RD/MD儿童更倾向于选择攻击行为(44.83%),而MD儿童、RD儿童和一般儿童更倾向于选择亲社会性行为(58.06%,51.72%,44.83%).结论 各亚型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存在显著缺陷,RD/MD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缺陷更应受到关注.
河南省中学生孤独感现况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
孙经, 何健, 张丁, 杨汴生, 王旭
2014, 35(4): 543-545.
摘要:
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孤独感现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和7个县抽取中学生21 870名,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由中学生自我报告是否有孤独感及其程度.结果 河南省中学生中无孤独感的占38.1%,有轻度孤独感者占33.4%,中度占14.8%,较重占8.0%,严重占5.7%.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学段、是否住宿、是否长期与父母一起生活、学习成绩对中学生孤独感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学生孤独感程度与其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s=0.596,P<0.05).结论 孤独感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中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可以从减轻中学生孤独感入手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高体质量指数大学生低有氧适能训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刘卫, 张文涛, 王秀霞
2014, 35(4): 546-549.
摘要:
探讨高体质量指数(BMI),低有氧适能大学生参与承诺约束训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指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对山东理工大学54名身体质量指数>24 kg/m2的大学生进行有计划并在承诺约束下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量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4,8,12周后,分别测试力量、BMI及有氧适能指标,采用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主观幸福感测量.结果 训练8周或12周后,男、女生BMI、Vo2max及台阶试验指数与训练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训练12周后,男、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精力、对生活的兴趣与满足、愉快(或忧郁)的心境、松弛与焦虑(紧张)等因子得分及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MI与主观幸福感的对健康的忧虑与担心因子呈正相关,与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愉快(或忧郁)的心境、松弛与焦虑(紧张)等因子呈负相关;Vo2max及台阶试验指数分别与对健康的忧虑与担心之外的其他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大学生高BMI的降低和低有氧适能的提高能增强主观幸福感.
学前儿童睡眠相关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
刘志军, 王广海, 赵龙超, 耿丽, 李宁秀
2014, 35(4): 549-552.
摘要:
探讨学龄前儿童睡眠相关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学龄前儿童的睡眠保健和心理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立意抽样,使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石家庄城区的31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 睡眠问题检出率为72.3%,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2.3%.SD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性别、母亲学历、睡眠环境、共睡情况、养育风格及养育观念分歧等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SHQ与SDQ的维度多存在显著性相关(P值均<0.05).CSHQ的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觉醒得分对SDQ总分有显著性影响(P值均<0.01),共同解释16%的变异(ΔR2 =0.16).结论 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与睡眠因素、人口学变量及家庭养育因素有关,其中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觉醒对行为问题的改善有参考意义.
宁夏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李秋丽, 王灵灵, 戴秀英, 余学, 哈丽娜, 刘苗苗, 许娟
2014, 35(4): 553-555.
摘要:
了解宁夏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宁夏3所高校2 788名在校学生,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版大五人格测验(NEO-FFI)、核心自我评价问卷(CSES)对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10%.有自杀意念者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及神经质因子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值均<0.05),大五人格测验其他因子及核心自我评价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家庭、人际关系敏感、核心自我评价及开放性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抑郁、其他及神经质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对大学生中低心理健康水平及神经质者应给予较多的关注.提高人际关系敏感度和减轻人际压力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意义重大.
学校心理社会环境教师评定问卷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袁博成, 余小鸣, 金春玉, 安维维, 郭丽娜
2014, 35(4): 556-558.
摘要:
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使用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定工具,为科学评定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标准化问卷开发程序,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定性研究形成条目池;运用7种统计方法对各条目进行筛选,以北京、陕西219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初步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该问卷划分为亲密度、互动性及公平性3个维度.经过筛选,共有17个条目入选,该问卷的重测相关系数、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72,0.813,0.761;所有条目的累积贡献率达48.194%.结论 学校心理社会环境教师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问卷结构尚不理想.需进一步通过增加条目种类、增加特征值数量的提取等措施,使问卷在结构更加完善.
重庆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状态同伴教育干预近期效果评价
李建桥, 吴瑞, 孙宝, 刘琴, 王宏
2014, 35(4): 561-563.
摘要:
评价同伴教育干预在改善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近期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为调查点,共1 078名留守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同伴教育组、传统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同伴教育组、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状态对照组>同伴教育组>健康教育组,其中躯体和身心亚健康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比较,同伴教育组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均下降(P值均>0.05),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均上升,其中对照组躯体、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同伴教育干预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有一定效果,在库区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背景下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补充教育方式.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关系
解雅春, 刘晓, 杨蕾, 张敏, 洪琴, 李希翎, 郭锡熔, 童梅玲, 池霞
2014, 35(4): 584-585.
摘要: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和综合处理,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力、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一旦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就将导致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 [1-2].学龄前期是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最佳可塑期,在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基础上,儿童语言、运动、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从而儿童所有的行为和学习顺利进行[2].本研究旨在探讨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发展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健康、有效预防和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班级环境与学习拖延间的中介作用
丁湘梅, 邹维兴, 谢玲平
2014, 35(4): 588-590.
摘要:
探讨中学生知觉的班级环境与学习拖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我的班级》问卷、学习拖延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方便抽取的贵州省某地区39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竞争4个维度与学习拖延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254,-0.179,-0.209,P值均<0.01);而学业自我效能感则与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竞争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2,0.278,0.167,0.342,P值均<0.01);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拖延呈负相关(r=-0.536,P<0.05).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师生关系与学习拖延、竞争与学习拖延的关系上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同学关系与学习拖延、秩序和纪律与学习拖延的关系上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57.84%和48.62%).结论 中学生知觉的班级环境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拖延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班级环境和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可减少学业拖延现象的发生.
浙江省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分析
王浩, 俞敏, 胡如英, 龚巍巍, 陆凤
2014, 35(4): 591-592.
摘要: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同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及想要增加使用时间张力愿望,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1].处于13~18岁年龄段、身心迅速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是IAD的高危人群[2].本研究于2012年4-5月通过对浙江省青少年IAD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探寻导致IA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昆明某中学初中生抑郁症状干预效果评价
黄莹, 李燕, 陈桂存
2014, 35(4): 593-594.
摘要: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与控制逐步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1-4].抑郁心理状态不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具有抑郁症状者甚多[1-4].一项对云南省12 206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23.7%[5].为此,笔者于2011-2012年对某中学开展了为期1a的预防干预研究,以期为建立中学生抑郁症状的预防干预模式提供参考.
石家庄市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王伟, 丁树荣
2014, 35(4): 595-596.
摘要:
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升学或择业的重大选择[1].同时,由于父母的过高期望、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取向,使他们承受着剧烈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解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12年1-3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3所高中的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广东省大学生自我构念对宿舍冲突管理方式的影响
曾细花, 陈文星, 胡菡, 光裕
2014, 35(4): 597-599.
摘要:
探讨自我构念对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引导大学生用更积极的方式解决宿舍冲突.方法 采用自我构念量表和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对广东省4所高校5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关联自我和问题解决、尊重、道歉、回避、第三方帮助、表达情绪、保持冷静、私下讨论和服从9种冲突管理方式均呈正相关,与敌对方式呈负相关(P值均<0.05).独立自我高的大学生运用更多的问题解决、强迫、表达情绪、保持冷静和私下讨论的方式,但运用较少服从的方式(P值均<0.05).高关联自我高独立自我的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尊重、表达情绪、保持冷静、私下讨论6种冲突管理方式上得分均高于高关联自我低独立自我、低关联自我高独立自我和低关联自我和低独立自我的大学生(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自我构念水平及类型对其宿舍冲突管理方式有显著影响.
河北大学生情绪复杂性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王紫微, 石国兴
2014, 35(4): 600-601.
摘要:
情绪复杂性意味着个体能够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体验的丰富性,并接纳积极与消极情绪的共存[1].当前,对情绪复杂性年龄差异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2-3].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能更好地觉察自身和他人的情绪[4-5].Kang等[6]认为,情绪复杂性由广泛的情绪体验范围和能够区分情绪间细微差异的倾向两方面因素组成,个体情绪体验越复杂,越能关注自身的感受,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人际适应.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成人依恋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陈蒂丝, 胡峻梅
2014, 35(4): 602-604.
摘要: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成人依恋及防御机制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攻击行为问卷、成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防御方式问卷(DSQ),对随机选取的成都市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愤怒因子得分为(2.45±0.77),身体攻击因子为(2.42±0.67),敌对因子为(2.61±0.69),言语攻击因子为(2.81±0.84),攻击总分为(58.38±12.31).大学生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为(3.61±0.71),依恋焦虑为(3.79±0.86).80.13%的被调查大学生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多元逐步回归发现,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和依恋焦虑维度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预测力为39.1%.结论 成人依恋和防御机制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有影响.降低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依恋焦虑的程度能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不同干预方式对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效果分析
丁莉, 陈栩, 熊云鹏, 郭德华, 程群鹰, 袁也丰, 鄢荣曾
2014, 35(4): 605-606.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1].为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其健康成长,为社会未来经济建设和民族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本研究拟通过感恩日记、心理健康辅导、综合心理辅导3种不同干预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以了解南昌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合肥某校2010-2012年大学新生人格测评结果
冯俊, 卢娟, 尚金梅
2014, 35(4): 612-613.
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就业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国高校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并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干预治疗,笔者对合肥师范学院2010-2012年连续3 a间大学新生人格测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体能训练对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张剑峰, 张丰庆, 毕存箭
2014, 35(4): 616-617.
摘要:
了解体能训练对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中国大学生参加该项比赛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方法 对45名世界技能大赛参赛中国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体能干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45)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周的体能训练干预前后,45名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学生SCL-45总均分分别为(1.95±0.57),(1.4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1);且SCL-45各项因子干预后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值均<0.01).结论 体能训练干预对参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生长发育
广州市小学女童初潮痛经发生现况
余美侨, 静进, 麦锦城, 陈亚军, 张雯, 彭仰华, 刘步云, 暴芃, 马军
2014, 35(4): 564-566.
摘要:
了解广州中心城区小学女童月经初潮、痛经发生状况,为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利用2011年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总样本中中心城区14 839名小学女童(5.27~15.30岁)月经情况的数据,计算月经初潮中位年龄、初潮发生率及痛经现患率.结果 广州中心城区半数女童的初潮年龄为12.29岁,初潮的发生率为9.25%(95% CI=8.88%~9.40%);早初潮发生率为0.17%(95% CI=0.096%~0.28%).来潮者中痛经的现患率为19.74%(95%CI=17.46%~22.02%).结论 2011年广州中心城区小学女童月经初潮发生率较高,痛经现患率较低.应对小学高年级女童开展相应的知识健康教育.
烟台市1985-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王朝霞, 郭玉麟, 齐翠莲, 张迎修, 孙月琳, 董峰光
2014, 35(4): 607-610.
摘要:
探索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儿童少年体质健康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烟台市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资料,计算BMI值第5,15,50,85和95百分位数.结果 烟台市1985-2010年间7~18岁男女生BMI百分位数增幅,P5为-0.1,-0.1 kg/m2;P15为0.6,0.4 kg/m2;P50为2.2,1.3 kg/m2;P85为5.3,2.0 kg/m2;P95为6.9,3.1 kg/m2.男生增幅明显高于女生,男女生增幅均为P5
卫生监督
云浮市2009-2012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何忠强, 罗友洪, 李惠梅, 邹海文, 赖辉兵, 姚伟珍
2014, 35(4): 624-626.
摘要:
了解云浮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消毒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云浮市各县(市、区)全部托幼机构662所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玩具、工作人员和幼儿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结果 2009-2012年对云浮市各类托幼机构共监测样品8 359份,总合格率为89.34%.各年度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人数≥200名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94.67%)高于幼儿人数<200名的机构(8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项目监测结果中,工作人员和幼儿手的合格率最低(79.93%).结论 云浮市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加强消毒工作指导及消毒知识宣传和培训.
吉林省城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现况
黄晓燕, 李晶华, 张秀敏, 钱晓波, 王昕晔, 李琳, 赵嘉珩, 徐丹, 刘冰
2014, 35(4): 628-630.
摘要: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照明环境是影响学生视力水平的重要因素[1].2011年5月,国家开始实施《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2010),新标准提高了学生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并与国际标准相一致[2].然而,各地的研究报道表明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达标情况并不乐观[3-6].为此,本研究于2012年5-6月对吉林省中小学校教室的照明状况进行抽样调查,为进一步制定改善教室照明环境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高校保健
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现状
刘春梅, 田莉, 杨涛, 郭秀花
2014, 35(4): 630-631.
摘要:
了解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现状,为规范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北京市64所高校院前急救工作现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所机构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的21所(32.81%).50%的机构能够进行24h院前急救,78.13%的机构急诊室是由门诊医生兼任.除2所二级医院急诊室设置齐全,制度、流程建立较合理外,其余62所机构有36所机构无急诊室,急诊室设备较齐全有25所(40.32%),制度完善26所(41.94%),流程合理的22所(35.48%).校园常见急症为外伤(45%).2012年度急诊室医生接受急诊培训的占67.19%.48.44%的机构开展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25所学校的学生能够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急诊急救辅助工作.结论 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不够完善.应按照北京市医政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设施、设备和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综述
大学生亲子依恋影响抑郁症状的研究进展
顾思梦, 杜文东
2014, 35(4): 633-636.
摘要:
抑郁症状是困扰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不仅会引起学业不良和社会功能损害,还是吸烟、酗酒等物质依赖行为的高危因素,严重的还会引起自杀行为[1].大学生抑郁已受到心理、教育、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10 a来国内关于依恋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并就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及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及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合理安排的探讨
刘丰彬, 王珍武
2014, 35(4): 637-639.
摘要: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体魄,是体现中华民族昌盛的重要方面之一.学生体质健康属于我国国民体质健康工作的一部分,随着国民体质健康工作的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事业发展迅速[1-2].在1979年,首次对我国16个省市的在校学生进行了大规模体质测试的工作,相继又于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进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2010年又进了新一轮的体质健康调研,在调研工作的覆盖面、覆盖民族、调查人数、测试项目、参与人数和测试的科学性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