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4卷  第3期

学生营养
苏州市大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雪莹, 赵学芳
2013, 34(3): 257-259,262.
摘要:
了解苏州市大学生的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大学生营养现状和健康水平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苏州市2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1 029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营养现状、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结果 大学生体重正常率为75.2%,超重及肥胖率男生(12.5%)高于女生(4.3%),体重低下率女生(20.6%)高于男生(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曾经节食减肥者占总人数的51.1%,44.0%的学生几乎不运动.大学生营养状况与早餐行为、零食行为、进餐时间长短、是否节食减肥、有无挑食偏食、吸烟等饮食行为有关(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营养不良及过剩情况.需加强营养教育,改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午餐行为及膳食营养状况
汤红梅, 严玉洁, 方红, 刘奕男, 曹莉莉, 张芬, 姚保栋, 赵立昀
2013, 34(3): 263-265,268.
摘要: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午餐膳食营养状况和对午餐的满意度,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改善学生午餐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10所中小学三~九年级学生3 978名,开展学校食堂供应午餐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食物称重法,对其中2所学校一~九年级1 154名中小学生开展调查.结果 小学生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和中学生粮食类、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摄人量均明显低于推荐值.小学生与中学生午餐中能量、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实际摄入量低于推荐值;中学生铁、硒、磷摄入也低于推荐值.三大营养素实际摄入能量来源比中,碳水化合物偏低,脂肪偏高,蛋白质适宜.50.7%的中小学生不喜欢学校食堂提供的午餐.结论 中小学生午餐膳食结构和营养质量较推荐量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学校应加强营养教育并配备专职营养师,指导、督促学校食堂严格执行膳食营养标准,改善午餐质量.
心理卫生
成就动机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间的中介作用
沈潘艳, 张梓涵, 王琳, 吴晓锋
2013, 34(3): 260-262.
摘要(344) PDF(16)
摘要:
探讨成就动机在网络成瘾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网络成瘾量表、自尊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江西、湖南、吉林3省1 1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31.02%;自尊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219,P<0.01),自尊对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成就动机在自尊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49%.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较高.自尊对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成就动机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医学生安全感与竞争态度自尊相关性分析
姚海波, 唐其红, 吴伟, 张容, 贾辰, 钱聪
2013, 34(3): 266-268.
摘要:
探讨医学生的安全感与竞争态度、自尊的关系,分析自尊是否在安全感和竞争态度之间起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竞争态度量表”,对整群抽取的某医科大学806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医学生安全感与自尊、过度竞争态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和-0.371,P<0.01),与良性竞争态度呈正相关(r=0.199,P<0.01);自尊与良性竞争态度呈负相关(r=-0.387,P<0.01),与过度竞争态度呈正相关(r=0.377,P<0.01).自尊在安全感与良性竞争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安全感与过度竞争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自尊在医学生心理安全感与竞争态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感,塑造适度的自尊水平,是保持良性竞争态度的有效途径.
高中生人格特征抑郁焦虑与自杀意念关系结构模型
陈洁, 刘金同, 王旸, 杨楹, 张燕
2013, 34(3): 291-294.
摘要:
了解高中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并构建高中生人格特征、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为预防青少年自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中文版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对整群随机抽取的临沂市2所学校64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通过评价修正确定最终模型.结果 高中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4.7%.模型拟合效果理想(x2/df=2.350,RMSEA=0.046,AGFI=0.973,GFI=0.991,NFI =0.980,IFI =0.989,CFI=0.989).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抑郁及焦虑直接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0,-0.59和-0.72;人格特征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09,通过焦虑和抑郁对自杀意念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02,所有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生人格特征、抑郁和焦虑情绪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或间接效应.
新入校理工类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张芝, 牛翔宇
2013, 34(3): 295-296,299.
摘要:
了解理工类新人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辅导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群抽取的上海理工大学2 505名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4.19%的研究生新生具有中等程度的SCL-90因子症状,具有强迫、人际关系、饮食睡眠和抑郁中等症状的研究生比例较高,均超过1%;性别、独生子女、专业满意度和家庭来源对SCL-90有显著影响;性别和专业满意度、年级和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和家庭来源地、专业满意度和家庭结构均对新人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交互作用.结论 新人学理工类研究生心理状况较为健康,强迫、人际关系、饮食睡眠和抑郁是主要表现问题,部分新生群体需要关注.
大学生体像烦恼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关系
常逢锦, 薛朝霞, 李新旺
2013, 34(3): 300-302,306.
摘要:
了解大学生体像烦恼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方便整群抽取的淮阴师范学院9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34.3%的大学生存在体像烦恼,且女生(42.21%)高于男生(2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体像烦恼与SCL-90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96,P<0.01);体像烦恼大学生SCL-90得分(0.84±0.48)高于无烦恼者(0.56±0.35)(P<0.01);体像烦恼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38.35 ±6.15)低于无烦恼者(39.47±6.03)(P <0.01).结论 大学生体像烦恼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可缓解大学生体像烦恼和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刘洋, 郭玉江
2013, 34(3): 307-309.
摘要:
探讨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南省53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28% ~ 54%的中学生存在不同方面的轻度心理问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锻炼评分与强迫、抑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进入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结论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和谐有促进作用.中等锻炼量和较长的锻炼时间有利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
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分析
何健, 张丁, 孙经, 杨汴生, 王旭
2013, 34(3): 310-312,316.
摘要:
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及7个县中抽取中学生21 870名,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5.7%,其中轻度者为40.7%,中度者为4.8%,重度者为0.2%.男、女生心理状况良好率及量表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地区和学段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及量表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城市学生,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初中学生.学习压力感是中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团体辅导和团体箱庭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效果分析
顾晨龙, 朱春燕, 章鸣明, 汪凯
2013, 34(3): 313-316.
摘要:
探讨团体箱庭和团体辅导2种方法对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筛选安徽省六安市金钥匙学校和阜阳市童庄学校五至八年级的学生759名,将选取的52名述情障碍者分为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团体辅导组(17人)、团体箱庭组(13人)和对照组(22人),团体辅导组和团体箱庭组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活动,为期2个月,每周1次,每次活动持续时间约为70 min,各组均进行8次;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活动.干预结束后应用述情障碍量表少儿版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团体辅导组述情障碍总分、情感识别障碍得分和外向性思维得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箱庭组情感描述障碍得分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团体辅导和团体箱庭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都有一定的效果.
汉化版情商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赵海, 马迎华, 庄丽丽, 吕晓静, 吕晓辉, 田野, 宋娟
2013, 34(3): 317-319,323.
摘要:
评价汉化版情商问卷在大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为情商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 采用汉化版情商问卷及Young网络成瘾量表,对选修北京某医科大学《生活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课程和河北某理工科大学《健康与发展》课程的大学生共556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Cronbach'sα系数法、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评价区分效度.结果 汉化版情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各条目与总量表得分间相关系数在0.19 ~0.72间(P值均<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50.78%),仅有个别题目的归属与情商问卷的假设不一致.量表除“快乐”外所有的维度和总分上,有无网瘾者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文版情商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分效度,但是仍然需要扩大样本在将来的研究中更深入地验证并改进其结构效度.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与学校适应性相关性分析
宋培歌, 王代娣, 吴恺君, 刘兆, 谢红
2013, 34(3): 327-329.
摘要:
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与学校适应性及两者的相关性,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提供建议.方法 便利整群抽取北京大学医学部2011年新入学女大学生445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经前期综合征调查表、经前期综合征症状打分表、学校适应水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新入学女大学生中46.3%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期综合征,突出表现的症状为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及焦虑;新人学女大学生总体适应性水平得分为(244.97 ±30.89)分,城镇生源在角色适应性和环境的总体认同上优于农村生源(P值均<0.01);除职业选择适应性维度之外,新人学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严重程度与总体学校适应性及其余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经前期综合征与学校适应性之间呈负相关,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卫生状况.
江西省部分学生归因风格特征分析
杨铖
2013, 34(3): 332-334.
摘要:
了解青少年的归因风格特征,为相应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江西省小学至大学4 072名学生,采用“青少年归因风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学校性质、学段、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组别的青少年归因风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学校、大学、农村、父亲为文盲、母亲为研究生的学生内外在性得分最高;重点学校、小学、独生子女、大城市、父亲为研究生、母亲为大学文化、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持久暂时性得分最高;重点学校、初中、女性、独生子女、大城市、父亲为文盲、母亲为大学文化、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可控不可控性得分最高;大学、女性、中小城市、家庭月收入<3000元的学生局部整体性得分最高.结论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尤其关注.家庭相关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归因风格.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感觉寻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冬明, 余金聪, 曹慧平, 彭月华, 韦威全, 王增珍
2013, 34(3): 337-339.
摘要: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感觉寻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使用毒品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采用感觉寻求量表对广东省某中等职业学校1 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感觉寻求总分≥18分的有360名,占24.95%;≥15分的有721名,占49.9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1.65,P<0.01)、高年级(OR=2.11,P<0.01)、单亲家庭(OR=1.93,P=0.01)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感觉寻求的危险因素,家庭居住在农村为保护因素(OR=0.69,P=0.011).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感觉寻求状况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北京听力障碍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现状
张海丛, 吴彤, 刘美玉, 杨龙, 董金亮, 郄继燕
2013, 34(3): 351-352,354.
摘要:
情绪是人的重要心理活动,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个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量[1].听力障碍(以下简称听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存在听觉和言语表达障碍,往往无法顺利与人交往沟通,容易陷入情绪困扰[2].有研究发现,聋人较健全人更易冲动、脆弱、自卑、焦虑等[3].因此,培养听障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促进其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调查听障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情绪管理状况,以便于加强对他们的情绪管理教育,从而提高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攻击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轩, 高正亮
2013, 34(3): 353-354.
摘要: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现况及其家庭和个人心理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家庭教养方式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人格量表及攻击量表为工具,在江苏、安徽省随机分层抽取10所高校的8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大学生身体攻击及攻击总分高于父母关系和谐的大学生.父母为高中以上学历的大学生,除身体攻击外,攻击的其他维度及总分均低于父母为小学及或初中学历的大学生.高攻击组大学生家庭关爱维度得分低于低攻击组,而控制维度得分高于低攻击组.除目标关注维度外,高攻击组大学生心理弹性各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低攻击组.高攻击组大学生神经质得分高于低攻击组,人格特征其余维度的得分均低于低攻击组.结论 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受到父母关系、父母学历水平、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和人格特征的影响.
艺体高中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赵轶群, 伍敏
2013, 34(3): 355-356.
摘要:
焦虑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中学生的焦虑问题受到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国内对中学生焦虑情绪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多[1-5].个体内在的个性特征和外在的负性生活事件是产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四川省4所普通高中学校的艺术和体育生作为被试,对其焦虑情绪及影响焦虑的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进行研究,为针对艺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吕静, 赵科, 杨明宏, 田尚松
2013, 34(3): 357-358.
摘要:
艾滋病不仅摧残着患者的身体,同时随之产生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艾滋病遗孤问题.研究指出,艾滋遗孤作为社会最弱势群体之一,不但面临着生活、健康、教育等问题,同时还承受着社会排斥和歧视、精神压力和情感创伤、严重的心理障碍等问题[1].一项对肯尼亚646名艾滋病孤儿的调查发现,52%的艾滋病孤儿不能继续上学[2].与其他儿童相比,受教育机会的减少使得艾滋病孤儿在未成年之前就在各方面处于劣势;辍学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3].缺少亲情、面临歧视、孤苦无助,加上没有经济来源,使他们营养、医疗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忧虑、压抑、恐惧、无望成为他们的心理常态[4],甚至因为种种压力导致人格扭曲、变态,从而形成仇视社会的心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5].客观把握艾滋病遗孤儿童的心理状况,对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和探讨有效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70名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致孤儿童(以下简称艾滋遗孤儿童)和68名一般儿童为对象,探讨其心理状况,期望为艾滋遗孤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湘西地区医学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睡眠及课堂睡觉状况
陈玉凤, 熊健
2013, 34(3): 359-360.
摘要:
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睡眠状况及课堂睡觉现象,为改善学生睡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湘西某高校医学和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690名,采用问卷进行睡眠及课堂睡觉状况调查.结果 体育和医学专业大学生偶尔失眠占的报告率较高,分别为45.90%和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眠原因均以噪音、光线为主,分别占59.64%和29.31%;不同专业学生在考试压力、生活费用、吃刺激性食物、剧烈运动、噪音光线、人际关系影响睡眠等方面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帮助睡眠采取的措施体育和医学专业大学生均以听音乐和倾述为主,在听音乐、心理辅导方面不同专业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课堂经常睡觉报告率体育专业学生高于医学专业学生,课堂上偶尔或从不睡觉的报告率医学专业学生高于体育专业学生(P值均<0.05).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疲劳、基础差听不懂是大学生课堂睡觉的主要原因,在疲劳、基础差听不懂方面不同专业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睡眠及课堂睡觉状况因专业而异;医学专业学生失眠率高于体育专业学生,课堂睡觉率体育专业学生高于医学专业学生.
广西聚居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心理结构特征
柴萍, 何江川
2013, 34(3): 360-362.
摘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国家极为关注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1].本文运用差异性分析、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研究方法[2],对不同时段锻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境状态差异性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境状态的自我调控,科学锻炼体系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蒋玉红, 孙业桓, 杨林胜, 陈明春, 吕晓玲, 孙莹, 吴振强, 张洪波
2013, 34(3): 365-367.
摘要: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2].本研究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持续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3].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长期分离,亲情缺失,且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在身心方面发展较快,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4-8].也有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甚至某些方面可能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得更为出色[9],从而提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这一概念.心理弹性(resilience)指个体面临困难或处于逆境时成功应对并适应良好的能力[10],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健康教育
维吾尔族实习护生艾滋病知识及护理意愿
蔡雯, 翁迪华
2013, 34(3): 269-271.
摘要:
了解维吾尔族护生对艾滋病认知、护理意愿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所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954名维吾尔族实习护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及护理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实习护生艾滋病的知识得分中位数为10分(满分为15分),对传播途径掌握较好,对艾滋病病人护理意愿得分中位数为22分(最高分为36分).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艾滋病知识、护理意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增加,护生护理意愿得分也随之增加(P<0.05).结论 维吾尔族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掌握,但从事艾滋病护理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加强对少数民族护生艾滋病的教育,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学生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
王建新, 孙健平, 高汝钦, 逄增昌, 靳晓梅, 孔东池
2013, 34(3): 272-274,277.
摘要:
了解青岛市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在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青岛市12所学校的9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10.21±3.63)分,小学生得分最低(9.05±3.27),大学生最高(11.53±3.20),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安全行为平均得分为(4.75±1.48)分,小学生得分最高(5.31±1.31),大学生最低(3.88±1.47),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的学生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较差.电视新闻(81.2%)、报纸杂志(53.7%)和网络(47.7%)是学生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青岛市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深圳市中学生药物滥用危险因素分析
王倩, 刘小瑜, 吴斌, 邹江勇, 毛秋荣, 朱天, 胡东生
2013, 34(3): 275-277.
摘要:
探讨深圳市中学生药物滥用行为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中学生药物滥用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635例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中学生作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1:1配对原则,选取635例非药物滥用的中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OR=1.32,95%CI=1.02~1.71)、父母滥用药物(OR=3.43,95%CI=1.84~6.40)、亲戚朋友滥用药物(OR=2.08,95% CI=1.26~ 3.43)、同学滥用药物(OR=2.05,95% CI=1.38 ~3.06)、过去吸烟但现在不吸(0R=2.53,95%CI=1.43~4.47)、目前吸烟(OR=2.55,95%CI=1.32 ~4.96)、目前饮酒(OR=1.60,95%CI=1.17~2.17)均为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药物滥用宣传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对其周围人群的干预,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控制中学生药物滥用行为的发生.
乡镇中小学生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孟宪鹏, 黎慕
2013, 34(3): 278-280.
摘要:
评价乡镇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农村地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3个乡镇9所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伤寒副伤寒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70.68%,87.95%,19.18%,初中生为73.62%,90.69%,21.7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和危险因素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的相关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亟待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云南省高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郑棒, 金奥铭, 马迎华
2013, 34(3): 281-284.
摘要:
了解高中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楚雄、大理的4所中学6个班级高三学生,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者分别开展以同伴教育、大型讲座2种形式为主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活动前、后用同一份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学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简称“国八条”的知晓率由83.5%提高到94.0%(P<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题目正答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更多学生选择远离毒品、避免性行为等正确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前汉族、白族、彝族学生“国八条”知晓率、问卷优秀率、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干预后,同伴教育组态度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大型讲座组(P<0.01).结论 对高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健康教育的形式对教育效果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
宁波市中学生体力活动与行为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龚清海, 童思维, 李寿俊, 袁霞, 李辉, 应焱燕
2013, 34(3): 285-287.
摘要:
探讨青少年学生行为危险因素对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为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宁波市内抽取3个县(区)市,再从抽中的县(区)市所有中学(初中、高中)中随机抽样49个班级的2 16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每天看电视、有无打架受伤和喝汽水饮料行为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学生中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看电视情况对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x2=121.01,P=0.00,R2=0.12).结论 每天看电视是青少年学生体力活动的危险因素.应针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学校中学生骑车行为调查
高仙, 张世伟, 卢立新, 李鑫, 甄媛, 李玉红
2013, 34(3): 288-290,294.
摘要: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骑车行为现状及骑车违规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教学质量和学校类型,随机选取北京市西城区9所学校中学生1 940名.利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中的骑车相关行为及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 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报告率为34.5%,分别有15.9%,4.4%,8.1%,23.1%,9.1%,14.8%的学生骑车双手离把、攀附其他车辆、追逐打闹、逆行、带人、闯红灯(乱闯马路).骑车违规行为危险度男生为女生2.0倍,高中生为初中生1.6倍,职高生分别为普通中学生、重点中学生的1.5,1.8倍;成绩较差学生为成绩良好学生的1.3倍.结论 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报告率较高,男生、高中生、职高学生、成绩较差学生是高危人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和控制交通伤害发生.
昆明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分析
石朝凯, 李静, 焦锋, 杨黎, 韩云涛
2013, 34(3): 297-299.
摘要: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近3 a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制定相应的监测、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昆明市某高校2010-2012年毕业生进行艾滋病普查、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结果 3 a共监测2 344名,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012年发现梅毒、HCV抗体阳性者各1例.2010-2012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3%(26/791),12.7%(96/755),15.8%(125/792),经线性趋势检验呈增长趋势(x2 =26.13,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男性、年龄大者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危险性行为发生率2010-2012年分别为0.2%(2/797)、0.9% (7/755)和1.4% (11/792),经线性趋势检验呈增长趋势(x2=18.3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男性、少数民族、艾滋病知晓率低、第一次性行为年龄早者,最近1 a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结论 艾滋病在高校人群中传播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性安全知识教育,提倡推迟第一次性行为年龄.
中国16所高校医学男生现在吸烟行为分析
刘俊阳, 张菊英, 廖加强
2013, 34(3): 303-306.
摘要:
探讨男性医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制定控烟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16所高校医学男生7 169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二手烟暴露情况、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对控烟的态度、学校与控烟相关的环境因素等.结果 16所院校男性医学生现在吸烟率为12.8%.影响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民族、专业、是否重点院校、吸烟危害认知、控烟角色自觉、是否同意吸烟能缓解压力和紧张及有利于人际交流、父母吸烟情况、同学和朋友对吸烟的态度和二手烟暴露(P值均<0.05).结论 学校要帮助医学生将所掌握的控烟知识内化为信念,并进一步影响行为.应综合采取行政管理政策、健康教育政策和社会支持政策,促进校园控烟工作的开展.
广州市小学生社会安全知识调查
陈蔼珍, 张其威, 赖晓英, 郭奕镔, 何瑞峰, 包婷婷, 侯国芳, 祁倩, 廖建斌
2013, 34(3): 340-341.
摘要: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不同类型伤害发生率及其社会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为学校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4所小学701名学生为对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别设计了小学一~三年级(低年级)和四~六年级(高年级)2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遭遇社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高于自然灾害,遭遇东西被偷的发生率为49.73%.高低年级学生遭遇伤害类型、概率存在差异;对于不同安全事件应对方法的认知水平也不同,应对勒索、烧(烫)伤处理、楼梯逃生要点是低年级学生回答错误率最高的社会安全知识;高年级学生对恐怖袭击活动知识的错误率达73.40%,应对小偷、陌生人跟踪等应急知识欠缺.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社会安全教育,同时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遭遇伤害概率,提高学校社会安全教育水平.
宁波市小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辉, 张涛, 王潇怀, 陈亚慧, 高华, 许国章
2013, 34(3): 342-344.
摘要: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吸烟率持续上升的国家之一[1].青少年吸烟人数不断增长,且开始吸烟的年龄提前[2].据卫生部发布的信息,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达3.5亿,其中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 000万,尝试吸烟者不少于4 000万[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23.1%,吸烟率为6.3%[4].有研究表明,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越容易成为重度吸烟者[5].因此,针对青少年开展相应控烟工作刻不容缓.2009年宁波市获比尔·盖茨基金会支持,成为全国"无烟城市"烟草控制项目首批7个城市之一,开展了以在校青少年为控烟工作重点人群的"无烟学校清风行动".本调查旨在了解宁波市小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
赵颖
2013, 34(3): 344-346.
摘要: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居全球第2位,占全球年发病数的14.3%[1].2008-2010年,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死亡数均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2位,结核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2-4].大学生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5],近几年高校肺结核暴发疫情时有发生[6-7],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了解高校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水平,为高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某高校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大学新生膳食模式及其与血压BMI值的关系
吴鹏, 束龙, 李青艳, 王晓琴, 赵艳, 王素芳
2013, 34(3): 347-349.
摘要:
了解城乡大学新生的膳食模式及其与血压、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开展高校膳食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安徽省合肥市4所高校的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体格测量和膳食调查3个部分.结果 城市与乡村大学新生在4种膳食模式中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调整混杂因素前后,男生的“中国传统”型膳食模式降低了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大学新生的“西方食物”型膳食模式增加了超重/肥胖的危险,而动物性食物型降低了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膳食模式对城乡大学新生的超重/肥胖有明显影响.应指导学生选择健康、合理的膳食模式.
山西某大学女生生殖健康护理行为现况
薛志林, 曹霞, 冯玉荣
2013, 34(3): 349-350.
摘要:
成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是主要影响因素[1-3].大学生所处的学校教育环境有利于对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4-5].笔者分析女大学生有关生殖健康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以便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殖护理习惯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大同大学艺术学院、文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医学院女大学生各400名,平均年龄(20.0±1.7)岁. 1.2 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核对收回.问卷内容为一般信息、生殖健康知识及生殖健康护理行为,包括日常护理、经期护理及性生活的护理[6],调查表内容经反复修订,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问卷调查后,随机抽取357名女大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以补充信息.
疾病控制
合肥市2005-2011年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傅苏林, 张黎明, 李辉, 汪小燕, 朱梅, 杨丙立
2013, 34(3): 320-323.
摘要:
了解2005-2011年合肥市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为制定环境铅污染控制措施、保护儿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合肥市城区采集0~6岁儿童末梢血7 788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儿童血铅值,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合肥市儿童血铅平均值为48.53 μg/L,血铅水平≥100μg/L的占2.8%.血铅均值及高血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童的血铅水平均值(51.03 μg/L)高于女童(44.7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职业、饭前是否洗手、喂养方式、经常食用膨化食品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血铅水平.结论 合肥市儿童血铅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一定的危害;控制环境铅污染、降低儿童血铅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
北京某高校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任园春, 林湘明, 谢欣, 陈毓璇
2013, 34(3): 324-326,329.
摘要:
了解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校园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整群抽取的北京市某综合大学2 026名大一学生和按5%比例抽取的200名一年级研究生颈椎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和研一学生颈椎亚健康的发生率分别为45.5%和62.0%,大一文科生和研一男生颈椎亚健康发生率分别高于大一理科生和研一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质量差、持续操作计算机时间长、不了解和未实施缓解颈部疲劳方法、坐姿不良和每日操作计算机时间长”及“坐姿不良、每周锻炼时间少和睡眠质量差”分别是大一和研一学生颈椎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倡导大学生纠正不良坐姿,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并掌握颈椎保健的方法,改善颈椎亚健康现状.
赞皇县幼儿及监护人手足口病流行期肠道病毒携带状况
刘立, 韩江涛, 陆辉, 田会芳, 李秀娟
2013, 34(3): 330-331,334.
摘要:
了解石家庄市赞皇县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病原学特征,为预测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11年2,6,11月对石家庄市赞皇县5岁以下健康儿童及监护人开展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率调查.采集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肠道病毒携带存在混和感染和重复感染,最长携带时间达0.5a;流行中期存在家庭中,儿童及监护人有感染同一型别肠道病毒的现象.肠道病毒流行携带率因手足口病流行不同时期而不同,早、中、后期分别为7.32%,24.81%和28.09%.结论 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率与手足口病发病变化趋势一致,开展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情况调查可作为当地手足口病发病强度预测的参考.
荆门市2007-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张杰, 谭莉, 程丽薇, 田祎, 龙璐, 费贤哲, 严薇荣, 聂绍发
2013, 34(3): 363-365.
摘要:
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具有学生密集、接触密切、年龄集中的特点,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1].2004年我国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平台.为了解湖北省荆门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荆门市2007-2011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荆门市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所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详细信息资料,包括完整的初次、进程、结案报告以及具体的个案信息.所有事件均经过确认、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结案.
珠海市2011学年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徐慧雯, 吴志斌, 詹永聪
2013, 34(3): 370-371.
摘要:
为全面了解珠海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珠海市学校卫生保健所于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检查.现将结果作汇总分析,并结合该市实际情况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为教育、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珠海市73所中小学校6~18岁在校学生(不含金湾、斗门区)为调查对象,共121 930人.其中小学生60 790名,初中生32 691名,高中生28 449名;男生66 036名,女生55 894名.
杭州市201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调查
罗军, 陈树昶, 朱晓霞
2013, 34(3): 372-373.
摘要:
视力不良是我国学生检出率最高的常见病[1],也是世界范围的青少年健康问题[2].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在1985-2005年期间呈持续性增长趋势,无论视力不良率还是其严重程度,在青春期的增长都最为迅猛[1],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3].本文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杭州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了解目前杭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水平及特点,为今后分析杭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数据资源.
北海市2004-2011年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分析
苏炳凤
2013, 34(3): 373-374.
摘要: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1年北海市城区所有被调查托幼机构31 43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北海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5%,男、女童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P>0.05).2009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为34.1%,2010年为26.1%,2011年为23.8%,近3 a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9,P<0.05).各年龄组轻度视力不良(0.6~0.8)者最多(63.8%),其次为中度(0.2~0.5)(32.5%),高度视力不良(≤0.1)者(3.7%)较少.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问题不容乐观,应重视视力筛查,采取更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教.
镇江京口区2002-2011年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刘璇, 张建敏
2013, 34(3): 375-376.
摘要:
了解青少年视力不良患病状况和发展动态,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2-2011年组织镇江市京口区所有在校210 054名中小学生健康监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结果 2002-2011年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为49.81%,2011年最高(61.01%),2003年最低(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a间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从60.50%上升到82.63%,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从36.62%上升到58.15%.结论 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现状不容忽视.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础研究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血清叶酸水平关系
高磊, 关明杰, 孙宇, 曹瑞珍, 王未来
2013, 34(3): 335-336,339.
摘要:
探讨儿童血清叶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包头市某小学全体在校生进行筛查,以筛查出的78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为病例组,选择年龄、性别一致且没有血缘关系的87名儿童为对照组,统一进行专业采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叶酸的测定.结果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与正常儿童组间血清叶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评价Conners教师问卷及父母问卷各因子与血清叶酸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焦虑方面血清叶酸不足组儿童的得分明显高于血清叶酸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焦虑与血清叶酸值呈负相关(r=-0.166,P<0.05).结论 血清叶酸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没有直接影响,但与儿童焦虑情绪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
江苏省大学生体重分布特征与体质差异研究
史曙生, 邹玉玲
2013, 34(3): 368-369.
摘要:
了解江苏省大学生体重分布情况及不同体重大学生身体功能、素质特点与差异,为制定大学生体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使用WGOC分类标准,计算江苏大学生正常体重、肥胖、超重及低体重检出率,探讨不同体重学生生理机能、素质特点与差异.结果 江苏省大学生正常体重、肥胖、超重与低体重的比率分别为71.4%,2.3%,10.6%,15.7%;大学女生低体重率高达21.3%,肥胖率为0.9%;大学男生超重率为15.3%.不同体重学生间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指数、心率、血压等指标及50 m跑、1 000(800)m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低体重学生的握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成绩均低于其他体重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江苏省大学生肥胖率较低,男生的超重率及女生的低体重率较高.多数身体功能及素质指标随体重增长而呈下降趋势,而低体重对大学生绝对力量、柔韧性等有一定负面影响.
卫生监督
嘉兴市中小学校医及卫生室配置现况
周哲华
2013, 34(3): 378-380.
摘要:
我国于1990年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使学校卫生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1].在我国,作为学校卫生服务的对象,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并且充分认识到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校医队伍是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力量,不仅担负着学生疾病的基本诊疗工作,而且在疾病防治、卫生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医队伍的配置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青少年卫生保健的水平,并影响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2].为此,开展中小学校医及卫生室配置现况调查,为调整卫生资源和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教工保健
高校中老年高脂血症教职工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官永玉, 伍迎春, 朱玉, 曹艳萍
2013, 34(3): 380-381.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2009年玉林师范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中,40岁以上者高血脂检出率高达39.14%(236/603),大大超过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18.6%)[2],严重危害教职工的身心健康.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笔者针对高脂血症教职工的特殊性,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了高脂血症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综述
日本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经验与启示
周建芳, 宋冰
2013, 34(3): 382-384.
摘要:
二战后的日本社会面临着生活条件恶劣、性道德低下、卖淫妇女增多、性犯罪及性病多发等问题,为防止不良社会风气对青少年产生影响,1947年日本政府下发了"纯洁教育的实施方案"[1-4],开始了日本学校性教育;其间历经争论与质疑,几度停滞,却又终因现实的需求而被坚持下来[5].21世纪初的日本,青少年平均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的提前(2008年男性18.8岁,女性19.1岁)、青少年流产率的急剧上升(2000年为12.1‰)、性病感染率上升(2000年10~19岁人群生殖器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和淋菌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35,0.53,0.73,1.86个/哨点)和艾滋病感染数量增加[6-8]等问题的出现,再次唤醒了日本社会和政府对于青少年性与生殖保健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为此日本实施了全国性的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综合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