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艾滋病不仅摧残着患者的身体,同时随之产生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艾滋病遗孤问题.研究指出,艾滋遗孤作为社会最弱势群体之一,不但面临着生活、健康、教育等问题,同时还承受着社会排斥和歧视、精神压力和情感创伤、严重的心理障碍等问题[1].一项对肯尼亚646名艾滋病孤儿的调查发现,52%的艾滋病孤儿不能继续上学[2].与其他儿童相比,受教育机会的减少使得艾滋病孤儿在未成年之前就在各方面处于劣势;辍学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3].缺少亲情、面临歧视、孤苦无助,加上没有经济来源,使他们营养、医疗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创伤.忧虑、压抑、恐惧、无望成为他们的心理常态[4],甚至因为种种压力导致人格扭曲、变态,从而形成仇视社会的心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5].客观把握艾滋病遗孤儿童的心理状况,对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和探讨有效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70名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致孤儿童(以下简称艾滋遗孤儿童)和68名一般儿童为对象,探讨其心理状况,期望为艾滋遗孤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关键词: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精神卫生 /
- 干预性研究 /
- 儿童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9
- HTML全文浏览量: 43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