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6卷  第2期

信息动态
2015, 36(2).
摘要:
回顾与展望
中国学校卫生政策体系建设
马军
2015, 36(2): 161-164.
摘要(314) PDF(16)
摘要:
学校卫生的发展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于1929年2月联合成立了学校卫生委员会,同年颁布的《学生健康检查规则》是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政策法规性文件之一,1935年又制定了《城市小学学校卫生沙眼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6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就学生体检、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做出规定,并对学校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医务人员编配及职责做出了具体规定,为中国学校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
述评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反校园欺负综合干预策略研究
史慧静
2015, 36(2): 165-169.
摘要(270) PDF(10)
摘要:
近20多年来,欧美国家掀起了对校园欺负的研究热潮,从心理学逐渐拓展到教育学、社会学乃至公共卫生等诸多学术领域,研究的问题不断广泛和深入,涉及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欺负者、受欺负者,更是包括各种类型的旁观者和成年监护入.有学者对近二三十年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后发现,全球范围内校园欺负行为的报告率发生了小幅度下降,主要归因于各种反校园欺负干预的实施[1-2];但也说明校园欺负行为正逐渐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也有可能是传统的肢体、语言欺负形式转向电子媒介的网络欺负等更隐蔽性的欺负形式.
重要论著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内涵与结构的认知分析
王璐, 余小鸣, 郭帅军, 仇元营, 吕冰琪, 张译天
2015, 36(2): 170-173.
摘要(314) PDF(10)
摘要:
探索符合中小学生健康需求及学校健康教育特点的健康素养内涵与结构框架,为构建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Delphi法了解相关研究领域专家(27名)对学生健康素养内涵的认知,并通过定性研究获得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57名)和学生(77名)对学生健康素养的理解.分析并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对学生健康素养内涵与结构的界定和划分.结果 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2.4%,81.3%.初步确定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内涵由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4个维度构成.高中生、初中生及小学生健康素养内涵的结构有所差异,分别包含19,19,17项内涵要素,各要素涉及的具体条目亦不尽相同.结论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内涵与结构框架的确立,可为构建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提供理论基础.
不同载荷书包对小学生身体姿势及足底压力的影响
李壮志, 陈玉娟, 李立, 张立立
2015, 36(2): 174-176.
摘要:
了解小学生背负不同载荷书包时对身体、姿势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探讨大载荷书包对学生生长发育的危害.方法 运用比利时Footscan insole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SONY-HDR-CX390摄像机对16名10岁男性小学生进行不同载荷(相等于其体重5%,10%,15%,20%的书包)书包下足底压力测试和身体姿势拍摄,而后采用Footscan 7.0软件和Adobe photos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未背书包以及书包重量分别为体重的5%,10%,15%,20%时,行走时身体前倾角度分别为(2.48±0.64)°,(2.91±0.57)°,(3.52±0.55)°,(4.42±0.61)°,(5.04±0.57)°;各载荷情况下与不背书包时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7,-25.165,-36.838,-66.168,P值均<0.01).随载荷量的增加,学生左、右足各区域峰值压强也增加,但第1趾骨和第1,2,3跖骨4区域峰值压强增加幅度较大,足跟内、外侧和第4、5跖骨区域增幅相对较小;各载荷情况与不背书包各区域峰值压强比较,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随着学生背负重量的增加,足底压力增大,并可能导致跖骨前横弓下降,不利于学生足弓发育.
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型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干预研究
冯宁, 金曦, 杨琦, 汪金鹏, 罗荣
2015, 36(2): 177-181.
摘要(353) PDF(10)
摘要:
观察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型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和利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效果,为建立相关长期工作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黑龙江、江苏、山东3个城镇地区作为对照地区,在另外广东、重庆、贵州3个城镇地区实施《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提供和利用的行动方案》1.5 a后观察干预效果.调查对象为12 ~24岁未婚校内、外青少年,干预前分别为1 104,1 149名,干预后分别为983,962名.采用x2检验比较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地区青少年在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频率、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比例及对服务的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分别由19.2%(男)和25.8%(女)增至41.6%(男)和56.6%(女),32.2%增至68.1%,49.2%(县医院)和64.4%(县妇幼保健院)增至73.6%(县医院)和88.0%(县妇幼保健院),并且均高于对照地区.干预地区干预后青少年友好服务的数量增加了3倍,由1 525人次增至6 816人次;而对照地区仅由140人次增至340人次.干预地区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常见的5个未就医原因是“不认为是个问题”(45.6%)、“害羞,担心遇到熟人”(17.9%)、“不需要看医生”(15.2%)、“不知道哪个医院更好”(14.1%)“没有时间”(13.4%),比例和顺位在干预后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 在我国现有卫生服务体系中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对于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的利用是必要可行、有效的,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参考.
心理卫生
中文语境下城市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定性研究
张喆, 史慧静, 王群, 李梦娜, 王亚宁
2015, 36(2): 182-185.
摘要:
了解中文语境下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人群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和看法,为进一步设计定量调查及干预活动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中选取三~八年级学生156名,及其班主任、德育老师、校长,以及所在城区教育管理人员66名,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大,学生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越来越全面,由直接可见的身体、言语欺负发展到隐蔽的关系欺负;应对校园欺负的方式越来越隐蔽,高年级学生不愿老师、家长参与其中.部分教师对校园欺负的认知不够全面,容易忽略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的存在及危害性;教师对校园欺负的干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持“不必干预”态度.教师现有的应对方式以说服教育为主,形式单一.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有必要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结论 当前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群体对校园欺负的理解、态度、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根据社会生态学理念,从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层面制定综合干预措施
大学生既往校园欺负行为与心理健康现况的关联
史慧静, 张喆, 夏志娟, 江小小, Wong Stephon, 杨珉
2015, 36(2): 186-189.
摘要:
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既往校园欺负行为,探讨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各阶段的校园欺负行为流行状况及其与大学阶段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程度.方法 在上海市2所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的高校,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 911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别询问不同学段6种不同形式的受人欺负和欺负他人行为经历,并对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日常学习和生活压力水平、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行测量.结果 42.8%的被调查大学生自我报告曾经卷入校园欺负,17.3%仅受过欺负,4.7%仅欺负过他人,20.8%既受过欺负又欺负过他人.10.2%的大学生自我报告在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均持续受过欺负,占全部受欺负者的26.7%;9.2%报告持续欺负过他人,占全部欺负者的35.9%.与未卷入校园欺负者相比,曾经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受欺负又欺负他人者大学时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危险性分别增加49.1%,138.1%和123.8%;任意1个时期、任意2个时期和全部3个时期都卷入校园欺负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0.1%,124.9%和191.8%.结论 中小学阶段校园欺负行为普遍且持续存在;过往无论受欺负还是欺负别人,都会对大学时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要在中小学阶段尽早开展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
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现况
张喆, 史慧静, 李梦娜, 徐心儿, 郭锦萍
2015, 36(2): 190-193,197.
摘要: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流行现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方便抽取上海、广州、北京3地34所随迁子女小学,对共4 047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1%的学生曾经卷入过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25.6%,7.2%和29.3%;19.9%的学生现在卷入了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10.1%,4.0%和5.8%;男生、生活在广州或北京、无兄弟姐妹、家庭经济较差者曾经卷入校园欺负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47,118.90,7.86,27.04,P值均<0.05).言语欺负是最常见的欺负和受欺负形式(15.2%,36.2%);教室是最常见的校园欺负地点(54.2%).曾经受欺负者选择忍受类应对方式的比例高于未受欺负者(P值均<0.05).38.3%的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制止校园欺负行为.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中校园欺负行为普遍存在,而学生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采取行动抵制校园欺负的情况不容乐观.校园欺负干预不仅要关注欺负、受欺负者,还要重视旁观者,营造反对校园欺负的学校氛围.
班级氛围对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
李梦娜, 史慧静, 张喆, 郭锦萍, 徐心儿
2015, 36(2): 194-197.
摘要(339) PDF(12)
摘要:
探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的关联性,为开展校园欺负干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方便选取的上海市23所、北京市4所和广州市7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共调查四年级学生4 089名,家长3 964名.利用自填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最近1个月的欺负卷入情况、自感班级氛围、年龄、性别和父母文化程度等.结果 最近1个月卷入欺负的学生比例为19.9%,男、女生自感班级氛围总分分别为(11.50±2.20)(11.9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l).不同欺负行为角色的班级氛围总分及其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卷入欺负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最和谐,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最不和谐.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班级组织)是仅受欺负、仅欺负别人和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行为独立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密切相关.应加强针对改善班级氛围的干预措施,减少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
初中生自我控制训练的实验研究
陈萍
2015, 36(2): 217-220.
摘要:
了解初中生自我控制现状及自我控制训练效果,为初中学生开展自我控制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蚌埠市龙湖中学245名初一至初三学生,采用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对“自我控制训练课程”实验前后的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进行测量.结果 初中3个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总分及其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3个年级女生自我控制能力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2,-2.86,-2.44,P值均<0.05).实验后3个年级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增值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3,6.91,6.00,P值均<0.01),但实验班各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中生自我控制水平随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初中各年级女生自我控制能力高于同年级男生;对初中生开展自我控制训练可提高初中生的自我控制水平,但课程干预效果的年级差异不显著.
盐城地区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分析
张学艳, 罗亚洲
2015, 36(2): 223-225.
摘要:
了解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流行现状,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盐城地区初高中及大学6 17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4.0%,男生网络成瘾率(5.6%)明显高于女生(2.3%)(x2=42.69,P<0.05);大学生网络成瘾率(7.3%)明显高于高中生(4.3%)和初中生(2.6%) (x2=27.37,P<0.05);网络成瘾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x2=22.38,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学段、母亲文化程度低、菲普通家庭背景、体育活动少是男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非普通家庭背景是女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学段、家庭背景以及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
谢其利, 宛蓉, 张睿
2015, 36(2): 236-238,241.
摘要: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拓展训练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周翔, 陈强, 吴静, 庄志成, 郑广南, 刘鹏达, 黎信强, 黎泽林
2015, 36(2): 245-247,251.
摘要:
探讨拓展训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珠海市某中学初二年级2个班120名学生为拓展训练组,同时选择该中学初二其余班级所有学生共539名为对照组.拓展训练组除了补充20次拓展训练外,其他学习安排均同于对照组.在训练前1周及完成训练后1周,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量表”及“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两组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开展拓展训练前,两组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拓展训练后,拓展训练组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量表偏执[(1.80±0.73) vs.(1.98±0.72)]、适应不良[(1.70±0.66) vs.(1.94±0.66)]、情绪不平衡[(1.93±0.67) vs.(2.15±0.71)]分量表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9,2.84,2.11,P值均<0.05);拓展训练组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人际关系[(104.80±13.23) vs.(96.98±15.50)]、行为规范[(83.94±15.49) vs.(78.84±13.05)]、环境适应[(73.48±13.19)vs.(69.00±12.23)]、心理资源[(81.72±19.11)vs.(77.13±16.63)]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2.48,2.18,2.06,P值均<0.05).结论 拓展训练可以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学生网络欺凌与睡眠障碍的关联
张蕾蕾, 朱琳, 荣峰, 陶磊, 张静, 贾晓敏, 苏普玉, 张曼, 张志华
2015, 36(2): 281-284.
摘要(186) PDF(10)
摘要:
在描述高职学生网络欺凌流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网络欺凌与睡眠障碍的关联,为改善高职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方便整群选取安徽省3所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共计4 147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网络欺凌问卷评价网络欺凌行为,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结果 医药专业院校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47.26%,高于综合类学生(26.91%)和工科学生(29.57%);高职女生睡眠障碍检出率(36.81%)高于男生(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1.50,83.12,P值均<0.01).综合类在校高职生遭受网络言语欺凌的频次(5.81±1.46)高于工科院校(5.63±1.19)和医科类院校(5.66±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5,P<0.05);男生遭受网络言语欺凌的频次(6.06±1.68)高于女生(5.64±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4,P<0.01);此外,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以及学习压力不同者之间遭受网络欺凌频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网络欺凌与睡眠情况的关联分析显示,不同频次网络言语欺凌和网络非言语欺凌对高职学生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高职学生睡眠障碍较为普遍,有遭受网络欺凌经历者可作为睡眠障碍干预的重点人群之一.
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现状
郑铮
2015, 36(2): 284-285.
摘要: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检和/或功能损害[1].精神障碍不仅会引发各种精神症状,还会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大学生正处于求学、求职、人际、婚恋等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精神障碍的发生会使上述社会功能遭受破坏,甚至导致精神残疾.对于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康复治疗的效果影响精神障碍的预后,对患病学生能否回归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西大学生与东盟七国留学生心境状态差异性分析
吴昊, 何江川
2015, 36(2): 286-288.
摘要: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高校学习,学校所面临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学生心境状态进行分析,才能从问题的根源出发,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干预[1-2].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心境状态的共性和差异,为高校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杜卫杰, 李小东, 安尼瓦尔
2015, 36(2): 291-292.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群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1-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心理弹性训练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杨艳
2015, 36(2): 295-297.
摘要:
研究心理弹性训练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以系院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二年级贫困生418名,随机分成实验组(接受心理弹性课程)和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弹性课程)各209人,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 心理弹性训练后,实验组前、后测的SCL-90总均分(1.51±0.42/1.30±0.37)及躯体化(1.37±0.43/1.28±0.36)、人际敏感(1.68±0.54/1.50±0.48)、抑郁(1.53±0.49/1.39±0.48)、焦虑(1.49±0.48/1.39±0.43)、敌对(1.48±0.50/1.35±0.45)、恐怖(1.37±0.45/1.28±0.40)、其他(1.27±0.31/1.21±0.33)等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在强迫(1.84±0.51/1.77±0.53)、偏执(1.46±0.47/ 1.41±0.41)、精神病性(1.43±0.41/1.41 ±0.38)等因子上的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21.95%/20.49%)的前、后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心理弹性训练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方面,但对贫困大学生的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及自杀意念等并无明显影响.
健康教育
郑州市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和学生自护自救知信行调查
李然, 梁利花, 贾睿, 乔敏, 宋楠
2015, 36(2): 198-201.
摘要:
评价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教学水平中等的城、乡学校中,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3所,共12所学校5 085名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方式主要均为学校板报、宣传栏(44.27%,43.06%).中小学生应急知识总知晓率,正向态度、行为总持有率分别为55.47%,83.83%,43.55%.城、乡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53.93%,56.06%,正向态度持有率分别为82.5%,85.3%,正向行为持有率分别为45.2%,41.8%,城乡间知信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91,61.039,44.854,P值均<0.01).乡村学生安全知识和态度得分高于城市,行为得分低于城市(P值均<0.01).安全知识的首要来源途径为电视、互联网(49.58%),希望来源途径最多为健康教育课(52.80%).希望了解的安全知识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发生自然灾害时的求助与逃生(66.47%)、各类小事故发生时的预防和紧急处理(57.64%)、简单的伤口处理止血方法(56.58%).结论 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全面、系统化,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课优势,做到知信行同步发展.
辽宁城市中学生及其家长突发事件安全知识知晓现状
翟燕雪, 刘堃, 陈卓
2015, 36(2): 202-204,207.
摘要:
了解辽宁省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知晓水平现状,为中学生安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6个城市12所中学2 792名学生和2 769名家长,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生踩踏、伤害、溺水、食物中毒、触电、交通事件、火灾、地震8个方面的突发事件安全知识,家长对突发事件应对策略、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人为事故、社会安全5个方面安全知识.结果 中学生对踩踏、伤害、溺水、食物中毒、触电、交通事件、火灾、地震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6%,19.9%,25.1%,31.8%,46.7%,49.1%,71.6%,72.9%;男生对触电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女生(x2=8.99,P=0.00);不同年级学生对踩踏及溺水事件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45,20.18,P值均<0.05);家长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人为事故、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及公共卫生方面的安全知识知晓率依次为26.0%,27.9%,28.1%,45.6%,48.6%;高学历家长对突发事件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高于低学历家长(P值均=0.00);居住在城市的家长突发事件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居住在农村的家长(P值均=0.00);家庭收入高的家长除社会安全知识外的突发事件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家庭收入低的家长(P值均=0.00).学生及家长获得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网络及报纸.结论 中学生及家长的突发事件安全知识水平偏低,学生获得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新闻媒体.要加强学校突发事件安全知识教育,发挥学校安全教育主渠道作用.
绵阳市12和15岁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刘凡, 李莉, 蒋莹, 常春, 王燕玲, 郭洪菊, 王娟
2015, 36(2): 205-207.
摘要:
了解绵阳市12岁和15岁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在口腔卫生服务模式研究前后的差异,为探讨相应地区中小学的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区各抽取1所小学五年级和1所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过2a的干预,干预后比较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调查结果.结果 项目实施后,听说过含氟牙膏、认为含氟牙膏有好处、细菌是引起牙龈发炎的原因之一、清洁牙齿可以预防龋齿、定期检查牙齿很重要等知晓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38.2%,61.9%,80.6%,68.1%,9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396,91.013,44.638,62.143,335.617,P值均<0.05);含氟牙膏使用率提高,达到了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龈出血时请医生治疗、牙龈出血时用清水漱口等选择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11.8%,62.9%,牙龈出血时不采取任何措施、牙疼时自己忍着等选择率有所下降,降低后分别为10.5%,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52,30.989,53.125,1.881,28.548,P值均<0.05).结论 口腔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明显改善.
辽宁省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杨桂玲, 姚文清, 姜凤霞, 吴明, 孙笠翔, 王莉
2015, 36(2): 208-209,212.
摘要:
了解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状况,为制定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省本溪、丹东和辽阳市分层整群抽取的2411名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工作,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11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3%(1 937/2 411),男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4.1%)高于女生(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9,P<0.05).有133人曾发生过性行为,占5.5%;男生性行为发生率(9.4%)高于女生(0.8%)(x2=84.5,P<0.05);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1.4%(55/133).最近1 a有3.4%(83/2411)的学生曾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本次调查未检出HIV抗体阳性,但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4/2 411).结论 辽宁省青年学生已掌握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性行为,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南通市区初中生生活方式现况
朱奇, 张宇斐, 朱湘竹, 何美琪, 范从娟
2015, 36(2): 210-212.
摘要:
了解南通市区初中生生活方式现状,为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通市区5所初中初一到初三年级共1 019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进行x2检验.结果 学生每周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报告率为15.80%;每天看电视/录像时间超过4h的为7.46%;每天课外作业时间超过4h的为16.23%;每天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4h的为6.08%;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h的为6.48%.结论 南通市区初中生生活方式整体较为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学校及家庭应进行合力引导和教育,以促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生活方式.
沿海3省中学生性健康知识及需求状况分析
张悦, 林柔君, 王亚平, 江剑平
2015, 36(2): 213-216.
摘要:
了解中学生的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主要获取途径及需求状况,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福建、山东、广东3个省的1 088名中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7.4%中学生认为对青春期性知识完全了解,6.3%认为完全不了解;对25个涉及到性相关行为知识、生殖生理知识、性病知识以及性法律知识的名词,全部了解的占21.1%;21.9%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中学生获取性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教师(44.7%)、同学或朋友(39.1%)以及网络(39.0%).89.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展性健康教育.结论 中学生掌握的性知识不够全面,甚至存在部分错误的认识.应根据中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建立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科学的、系统的、适时的、适度的性健康教育体系.
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行为现状
赵宏, 文国颖, 苏效东, 李斌, 刘燕
2015, 36(2): 268-269.
摘要:
了解青海省藏区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寄宿制学校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州4县1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11名,对食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0.45%,“生熟食物要分开”知晓率最高为100%,“哪类食物日常摄入最多”知晓率最低为4.5%,营养知识缺乏;88%以上从业人员营养态度较好;12个方面的营养行为形成率只有“食物尽快吃完”“不喜盐食物”“做菜工序”3个方面在90%以上,其余9个方面均在70%以下,“炒菜加碘盐时间”只有16.22%,“购买和制作食物关心因素”为26.13%.50%以上从业人员希望得到系统的营养知识培训.结论 青海省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缺乏营养知识,食品营养态度积极,行为还需不断养成.应加强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大学生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和干预效果评价
俞学炜, 王琳, 梁睿, 刘竞天
2015, 36(2): 270-272.
摘要:
分析大学开设安全用药常识课程前后学生用药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引导学生合理正确使用药物.方法 以280名某职业技术学院在校非药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安全用药常识》课程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中干预前调查学生278名,干预后270名.结果 干预后对安全用药的认知正确率为77.2%,较干预前提高了22.1百分点;用药行为正确率为63.1%,较干预前提高了11.0百分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6.783和54.725,P值均<0.01);干预前后期望了解更多用药知识的学生分别为99.3%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大学生用药知识及行为得分较干预前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25,6.819,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具有积极的用药知识需求态度,通过课程干预可提高学生的安全用药认知水平,为进一步加强相关用药常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川省攀西地区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近期效果评价
魏小庆, 蓝羲, 周晓莉, 刘亿, 杜强坤, 代婉容
2015, 36(2): 272-274.
摘要:
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9%[1],其中大学生群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38%[2].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中肝炎相关知识(尤其是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存在较多误区[3-5].乙肝感染也对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产生很大影响,干扰了大学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对择业、就业的信心[6].为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四川省攀西地区通过开展高校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使在校大学生掌握肝炎尤其是乙肝的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办法,形成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识,提高大学生群体肝炎防治知晓率.
西藏某高校藏汉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何瑛, 魏元龙, 李小妹
2015, 36(2): 275-277.
摘要(188) PDF(11)
摘要:
了解藏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学生1 90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8.8%,藏族大学生知晓率(55.2%)低于汉族大学生(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8.655,P<0.01);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82.3%)高于藏族大学生(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533,P<0.01);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58.4%)高于藏族大学生(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519,P<0.01);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69.6%)高于藏族大学生(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418,P<0.01).结论 藏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总体程度不高.应结合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藏族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天津高校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李宇树, 张剑峰, 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 李京
2015, 36(2): 278-280.
摘要:
了解天津高校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4所医学类高校的3 2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高校医学生吸烟、饮酒、过量饮酒和药物滥用报告率分别为14.58%,52.18%,30.91%和2.18%;男生吸烟人数占25.3%,女生占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7.63,P<0.01);男生饮酒占71.4%,女生为33.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462.19,P<0.01);网络成瘾、登陆色情网站、阅读色情书籍和观看色情录像报告率分别为3.89%,33.96%,33.27%和44.31%;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41.51%,56.81%和1.93%;天津高校医学生中有11.44%有过性行为.结论 天津高校医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值得关注.应采取多方面行为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上海市宝山区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及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与行为
罗浩, 向伦辉, 袁国平
2015, 36(2): 288-290.
摘要:
了解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宝山区25家幼托机构,对268名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427名入托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6.56%)高于儿童家长(6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注册幼儿园工作人员(x2=107.38,P<0.01).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而上升(x2趋势=15.79,P<0.01);工作人员的健康行为形成率(88.33%)高于儿童家长(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1).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重症病例早期症状知识了解相对不足,儿童家长则对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重症病例的早期症状、传播途径和是否有特效药物知识了解甚少.勤晒衣被在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中形成率均较低.11.71%的儿童家长认为儿童患手足口病后可以继续上学.卫生部门的宣传、电视、广播是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获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 未注册托幼机构教师对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应加强指导与培训.儿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缺乏认识.
疾病控制
兰州市1778例伤害住院儿童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杨轶男, 胡晓斌, 白亚娜, 赵迟
2015, 36(2): 221-222,225.
摘要:
探讨0~14岁伤害住院儿童的直接经济负担,为降低儿童伤害的疾病负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994-2008年兰州市2所综合医院0~14岁伤害住院儿童的病历,进行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的描述.结果 伤害住院儿童的人均住院费、日均住院费与年份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95,0.98,P值均<0.0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75%,15.55%;平均住院日与年份呈负相关(rs=-0.77,P<0.01),平均下降速度为4.16%;在各单项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达31.81%;手术费平均增长速度最快,为6.64%.结论 儿童伤害给家庭社会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日益严重,药费比重高、手术费增长快是儿童伤害住院费用的核心影响因素.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顾昉, 章荣华, 李丹, 孟佳, 胡海峰
2015, 36(2): 231-235.
摘要(308) PDF(25)
摘要:
分析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探索适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和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6个市县24所学校8 794名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身体活动与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情况以及性格等进行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学生超重或肥胖产生正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超重或肥胖(OR=1.64)、母亲超重或肥胖(OR=1.73);饮食方式肉素各半或素食为主(OR=0.88)、放学后静坐时间短(OR=0.87)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扩展学生的营养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增强肥胖儿童青少年改善和保护自己健康的能力和信心是进一步遏制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键措施.
厦门市幼托儿童2004-2013年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分析
刘红莲, 颜玉炳, 林勇, 郑惠能
2015, 36(2): 239-241.
摘要: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2002-2012年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
黄艳丽, 崔永强, 刘玉红, 张崛
2015, 36(2): 242-244.
摘要(228) PDF(13)
摘要: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近10 a学生常见病的发展变化情况,为制定学生常见病防治重点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由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小学卫生保健站专业技术人员收集昌平区近10 a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学生健康卡上指标均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学校卫生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进行测量、记录和评价,统一测量方法、评价标准,体检仪器、器械保证在检测的有效期内使用.将学生体检结果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并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中、小学视力不良和肥胖平均检出率分别达到65.06%,39.26%和17.88%,16.44%;视力不良率分别上升33.04,30.12百分点,肥胖率分别上升6.63,7.09百分点.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平均检出率为15.78%,10.50%,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龋齿检出率分别达到28.02%和12.26%,无明显升降趋势;贫血和沙眼检出率分别达到1.95%,1.18%和2.93%,4.55%;贫血率基本波动在3.0%以下;沙眼患病率近年来不到1.0%.结论 应重点加强学生视力不良、肥胖以及小学生营养不良的防治工作.
合肥市在校大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享, 张秀军, 李修德, 高国朋, 王程成, 仝菲, 李小林
2015, 36(2): 252-254.
摘要(241) PDF(10)
摘要:
了解合肥市在校大学生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近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8所高校共2 935名大学生进行视力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8所高校大学生总体近视率为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力的保护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较高(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0.772,95%CI=0.620~0.961;本科或大专:OR=0.584,95% CI=0.393~0.868)、喜好硬食(OR=0.591,95% CI=0.444~0.786)、每天睡眠8h以上(OR=0.789,95% CI=0.641~0.971)、每天户外活动1h以上(1~2 h:OR=0.719,95%CI=0.558~0.925;>2 h:OR=0.329,95% CI=0.182~0.594)以及注重保护视力(比较注重:OR=0.481,95% CI=0.387 ~0.598;十分注重:OR=0.281,95%CI=0.154~0.513).而父母有近视(一方近视:OR=2.452,95% CI=1.806~3.330;双方近视:OR=3.971,95% CI=1.925~8.191)和每天看手机时间较长(<2 h:OR=1.768,95% CI=1.211~2.583;2 ~4 h:OR=2.392,95% CI=1.629~3.512;>4 h:OR=2.028,95% CI=1.367~3.008)是导致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良好的用眼和生活习惯对预防近视有重要意义.应指导大学生采取相关保健行为,以预防新发近视和缓解近视程度的加深.
小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孙莹, 刘阳, 苏普玉, 安静, 胡国云, 陶芳标
2015, 36(2): 255-258.
摘要:
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超重、肥胖的关联及其可能的性别差异,为在童年期进行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心小学三~五年级学生1 770名,对自愿参加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和视频时间、体力活动情况,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判定超重、肥胖.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超重(男生19.4%,女生19.5%)和肥胖检出率(男生17.7%,女生1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1,0.993,P值均>0.05).肥胖男童ACEs、同伴欺侮、家庭不良事件报告率高于正常体重男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积极出行方式、户外活动30 min/d、高周末视频、独生子女等协变量,总体童年期不良经历(OR=1.801,95% CI=1.055~3.074)和高家庭不良事件(OR=2.003,95%CI=1.252 ~3.206)是男生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与女童超重、肥胖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受到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影响.
广州市海珠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危险因素分析
杨波, 甘标, 刘青连, 柯昌文
2015, 36(2): 259-261.
摘要:
探讨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海珠区2013年4-7月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30个托幼机构,在每个托幼机构选取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散发病例疫情和无病例3种情况的班级各1个共90个班级,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相关因素与手足口病疫情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聚集性病例疫情、散发病例疫情和无病例3种情况的班级间教室温度、教室通风面积、教室窗地比、玩具表面细菌菌落数、老师手足口病知识得分、规范洗手率和午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2,3.87,4.02,8.55,4.08,4.20,7.42,P值均<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教室通风面积(B=-0.319)和午检率(B=-0.233)为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玩具表面细菌菌落数较多(B=-0.319,P<0.05)为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加强教室通风、提高教师防控能力和做好玩具消毒对预防手足口病疫情发生有积极作用.
贵州省2013年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状况
陈慧娟, 杨婕, 雷世光
2015, 36(2): 262-264.
摘要:
了解贵州省2013年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3-6月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贵州省各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学校开展调查.结果 20%的县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未转发《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37.5%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未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仅50%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了新生体检制度,38.64%的县级疾控机构未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的业务培训,结核病定点医院在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上较综合性医院好.结论 贵州省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合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避免在校园内发生聚集性疫情.
安阳市2008-2013年学生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孟巧玲, 韩俊锋, 包红红, 张柱庆
2015, 36(2): 293-295.
摘要(163) PDF(10)
摘要:
学校是学生聚集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校学生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学校公共卫生的日益重视,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掌握河南省安阳市学生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和发病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达到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现对2008-2013年安阳市学生法定传染病疫情做全面分析如下.
贵州省201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王竹青, 刘朝明, 杨树荣
2015, 36(2): 298-299.
摘要:
我国儿童青少年常见病检出率最高的是视力不良[1],这也是近年来学校与卫生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准确掌握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是学校与卫生部门采取有效干预防治措施的基础.本文对贵州省201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进行分析,为贵州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参考.
泰安市大学生痤疮发病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陈强, 李丹慧, 李焕, 陆攀, 田晓丽, 孙云琢, 张友灿
2015, 36(2): 300-302.
摘要: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累及毛囊皮脂腺周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有明显特征性,表现为粉刺、丘疹等,患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1].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精神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和社会环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本调查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2],综合使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泰安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进一步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痤疮发病的关系.
石河子大学学生干眼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邵明月, 芮东升, 刘菲菲, 徐朝辉, 孙剑涛
2015, 36(2): 303-305.
摘要:
干眼(Dry Eyes)又称角结膜干燥,是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导致的一种眼表疾病.根据2007年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会的定义,干眼是多因素造成的泪液及眼表异常的疾病,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下降、泪膜不稳定及眼表损害,并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1].干眼诊断尚无国际统一标准,但诊断中必须包括主观症状[2].
天津市学龄儿童哮喘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郑文龙, 江国虹, 李威, 杨溢, 沈文达
2015, 36(2): 305-307.
摘要:
分析天津学龄期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于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分别从天津的市区、滨海城区、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所小学,将所选小学的所有学生共36 401名(男生19 167名,女生17 23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儿童哮喘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调查问卷的核心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6~11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6%,男童高于女童(x2=56.7,P<0.05);家族过敏史(OR=4.03,95% CI:3.96 ~4.10)、个体湿疹史(OR=2.65,95% CI:1.98 ~2.72)、母亲吸烟(OR=1.61,95% CI:1.41 ~1.81)、家中潮湿(OR=1.26,95% CI:1.10 ~ 1.42)、有蟑螂(OR=1.28,95% CI:1.19 ~1.37)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纯母乳喂养大于3个月(OR =0.85,95% CI:0.81 ~0.89)、瓷砖地板(较木质地板和地毯)(OR=0.88,95% CI:0.84 ~0.92)是保护性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正处于上升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烟台市2011-2013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张红杰, 丛良滋, 赵旭明, 崔伟红
2015, 36(2): 318-320.
摘要:
学校是高度聚集性群居场所,具有聚集性强、接触范围广等特点[1],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了条件[2].为掌握学校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探讨学校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科学开展防治工作,现对烟台市2011-2013年学生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生长发育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及相关家庭因素分析
杨明喆, 王頔, 胡俊翔, 刘言, 段若男, 薛红妹, 周雪, 成果
2015, 36(2): 226-230,235.
摘要:
调查成都市7 ~16岁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发育的相关家庭因素,为了解其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及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1 810名7~ 16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青春期发育状况及相关家庭因素信息.结果 成都市男孩睾丸发育启动中位年龄为11.90岁,阴毛发育为12.80岁,初次遗精(以下简称“初遗”)中位年龄为13.00岁;女孩乳房发育启动中位年龄为10.74岁,阴毛发育为11.60岁,初潮中位年龄为12.23岁.相比已初遗组男孩,未初遗组男孩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大(x2值分别为16.30,29.65,P值均<0.05);女孩初潮情况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及职业的关系与男孩初遗情况相似(P值均<0.05);相反,乳房发育程度较高的女孩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高(x2值分别为31.81,43.02,P值均<0.05).综合青春期不同阶段指标,男女生中均发现,相比未发育组及发育早期组儿童,发育晚期组儿童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男孩父母低受教育水平的比例分别为18.58%和24.26%,女孩分别为23.21%和27.05%),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大(男孩分别为16.84%和19.78%,女孩分别为23.97%和26.45%)(P值均<0.05).结论 相比我国东、中部城市和欧美国家,成都市儿童青少年睾丸、乳房开始发育较晚,发生初遗初潮较早.影响其青春期发育的主要家庭因素为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及职业.
高校保健
南京大学生城镇居民医保政策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董庆辉, 林振平, 王海涛, 蔡伟鹏, 陈秋竺, 邵倩雯, 王小全
2015, 36(2): 248-251.
摘要(219) PDF(10)
摘要:
了解大学生对居民医保政策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大学生医保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南京市大学生医保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了南京地区12所公办高校2 536名在校大学生,统计分析大学生对医保政策的知晓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 45.7%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应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对大学生医保政策内容16个问题的总知晓率为17.9%,每张问卷得分在60分以上者的构成比为17.7%.经检验,对医保认知有统计学差异的有:是否医学生(回归系数=-0.107,P=0.016)、年级(回归系数=0.069,P=0.028)、对医保作用的评价(回归系数=0.387,P=0.005)和1 a内有无住院(回归系数=0.260,P=0.039).结论 大学生对居民医保的认知度偏低,并受有无医学背景、年级、对医保作用的评价以及1 a内住院情况的影响.需多方努力提高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并重点关注非医学生、低年级、认为医保无作用以及未住院者.
学生营养
广州番禺区大学城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分析
陈林, 吴克刚, 柴向华, 余林, 叶山华, 陈琰华
2015, 36(2): 265-267.
摘要:
分析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在校学生在学校食堂的膳食与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从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整群分层随机选取1 867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FQ)和24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结果 食堂提供的食物是大学生营养膳食补充的主要来源,但是44.0%的学生在校食堂用餐时的膳食结构较差.大学生奶制品、水产品、水果类食物每日人均摄人量分别为56.2 g,19.4 g,6.5g,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摄入量,导致蛋白质、硫胺素、锌和钙元素的缺乏.结论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在学校食堂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营养教育与干预,保证均衡饮食和合理营养.
卫生监督
丽水市农村中小学生自备菜卫生状况
杜世平, 宋瑞强, 韩承宏, 雷永良, 梅建华
2015, 36(2): 308-310.
摘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食堂的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备菜的比例逐年下降,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因种种原因仍然选择食用自备菜.2012年5月笔者对丽水市127所中小学的调查表明,127所中小学校共有学生总数30 553人,带自备菜的住校生有11 351人,占学生总数的37.15%.自备菜由于食用时间长,且没有冷藏或加热,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从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为了解浙江省丽水市农村住校学生自备一周的菜肴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各有关部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丽水市农村中小学学生自备菜进行了监测与调查.
北京市2009-2013年中小学校课桌椅卫生状况
吕若然, 滕立新, 孙颖, 王观, 赵海
2015, 36(2): 310-311.
摘要:
了解北京市学校课桌椅卫生状况,保护学生视力和生长发育.方法 对北京市教委注册的所有1 700余所中小学校按照相关国家卫生标准对课桌椅卫生状况开展卫生学监测.结果 教室课桌、课椅分配符合率分别从2009年的34.0%和37.4%上升到2013年的68.5%和66.7%,5a来分别提高了101.5%和78.3%.教室课桌和课椅分配符合率存在地区差异,城区的课桌和课椅教室分配符合率(79.6%,76.6%)明显高于郊区(46.8%,47.3%),分别高出32.8和29.3百分点.结论 2009-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校课桌椅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
教工保健
北京市西城区2002-2011年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张增清, 王智勇, 杨春雷, 马军, 张庆寿, 方明俊, 王明远
2015, 36(2): 312-314.
摘要:
了解中小学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实施相应的健康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2002-2011年中小学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脂肪肝、三酰甘油升高、总胆固醇升高、眼底动脉硬化、肥胖、高血糖等代谢方面异常的检出率较高,依次为32.28%,29.81%,28.26%,28.01%,21.37%,17.03%,12.44%,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x2值分别为4 373.10,2 318.05,1 675.42,2601.96,7 073.32,414.68,2 088.66,P值均<0.05).肥胖、白内障、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阴道炎(女)高发于60~89岁老年人;总胆固醇升高和三酰甘油升高、脂肪肝、子宫肌瘤(女)高发于45 ~59岁中年人;慢性宫颈炎(女)、乳腺增生(女)、卵巢囊肿(女)、慢性咽炎高发于20 ~44岁青年人.中小学教职工脂肪肝、三酰甘油升高、慢性咽炎、高血糖、阴道炎(女)等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9.44,194.69,90.52,306.58,509.95,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综述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研究现状
李梦娜, 史慧静
2015, 36(2): 315-318.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络和电子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困扰,网络欺负现象的不断出现,正成为青少年健康研究领域的又一新问题.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因网络欺负而导致未成年人退学甚至自杀的恶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