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6卷  第7期

信息动态
2015, 36(7).
摘要:
回顾与展望
中国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及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建立
马军
2015, 36(7): 961-964.
摘要(275) PDF(23)
摘要: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第二条明确指出,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学校卫生监测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长期、系统、定时、定点地收集有关学生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各种资料,掌握学生健康现状和规律,为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制定学生保健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促进基层学校卫生工作的改善,加快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述评
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及对策
余小鸣
2015, 36(7): 965-967.
摘要(246) PDF(11)
摘要:
健康素养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是基于对学校教育和学生人群的关注,1974年Simonds的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健康素养”的概念,提出要把健康素养的提高作为公共社会政策的重要构成[1-2].随着非临床背景下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不断被人们发现和认同,健康素养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目前,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公共卫生、政策发展的优先行动领域.从公共卫生领域出发,健康素养的重点关注在于人们获取、理解、合理利用身边可利用资源的能力,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应对复杂的健康需求所具备的能力.无论是个人,还是作为家庭、社会成员,只有具备了健康素养才能够对健康做出积极的回应.
重要论著
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李亚楠
2015, 36(7): 968-970,974.
摘要:
了解10~18岁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为探讨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途径提供参考.方法 从2010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抽取10~ 18岁的学生共43 200名,获取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其生活方式的资料,计算身体素质指数(PFI);利用因子分析对生活方式提取公因子,对PFI和公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生活方式得分显示,男生体育锻炼态度得分(3.57±0.84)高于女生(3.27±0.83),男生体育锻炼时间一得分(3.36±0.78)高于女生(3.29±0.78),男生体育锻炼时间二得分(2.68±0.73)低于女生(2.87±0.71),牛奶鸡蛋的食用频率得分男生(2.16±0.75)高于女生(2.08±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 430.605,76.245,680.480,126.401,P值均<0.05).男、女生PFI分别为(0.01±3.08)和(-0.1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3,P<0.05).与身体素质呈正相关的有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时间和食用牛奶鸡蛋的频率;静坐时间与身体素质呈现负相关(P值均<0.05).体育锻炼态度(喜欢程度)与身体素质变差呈现“正”关联(OR>1).结论 男生身体素质优子女生;体育锻炼态度、锻炼时间和静坐时间等对身体素质存在影响,其中体育锻炼态度对身体素质的影响较大.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新异故事测验结果分析
黄哲兰, 刘步云, 肖启蓬, 林力孜, 戴美霞, 梁晶晶, 叶晓芳, 金宇, 静进
2015, 36(7): 971-974.
摘要:
了解通过“虚假信念”任务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在新异故事测验(Strange Stories Test,SST)中的表现特征,为ASD儿童的社交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15名被中山大学儿童行为与体质发育中心确诊的ASD儿童为研究组,以某小学内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及家庭经济状况相匹配的30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新异故事测验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WISC-Ⅳ)测试.结果 ASD组儿童SST中的情境得分(6.40±3.62)低于对照组(12.50±2.94)(t=29.310,P<0.01).ASD组在白谎、误会、劝说、假装、玩笑5个情境中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仅对照组儿童SST中的情境得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513,P<0.01);对照组SST总得分与总智商、ASD组SST总得分与年龄均呈正相关,但均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064,0.491,P值均>0.05);ASD组SST总得分与总智商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0.219,P>0.05).结论 随年龄增长,通过“虚假信念”任务的ASD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仍落后于正常儿童.
中国大学生健康体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吕冰琪, 余小鸣, 张芯, 仇元营, 石琰琴, 张译天, 万幸
2015, 36(7): 975-978,982.
摘要(398) PDF(21)
摘要:
了解大学生对健康体检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健康体检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9-11月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混合的抽样方法,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中国5个省市20所不同类型高校3 422名大学生的健康体检需求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2.76%的大学生希望至少每年体检1次,男生、大一新生、部属院校、地方院校更愿意每年体检1次(OR值分别为1.20,1.27,0.71,0.80,P值均<0.05).70.76%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定期组织体检,并自愿参加;65.23%可接受的体检费用为≤100元,并与个人消费水平呈正相关;选择专业体检中心的占81.24%,校医院占26.71%;大学生最希望以个体报告单形式获得体检结果(46.30%).体检后,希望以书面形式告知体检计划的方式获得健康指导的最多(63.90%),其次为体检机构进一步提供相关检查的方式(62.34%).结论 大学生对健康体检存在多方面的需求.在制定大学生健康体检政策时,应考虑大学生对体检频次、组织形式、费用、体检机构和体检后健康指导等需求.
上海市初中学生课余屏前行为与特质性焦虑的关系
罗春燕, 周月芳, 陆茜, 王向东, 陈健, 赵宇, 蒋慧芬, 汤海英, 冯晓刚
2015, 36(7): 979-982.
摘要:
了解初中生屏前行为与特质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学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二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9所中学六~九年级的4 1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过长屏前行为与中学生特质性焦虑的关系.结果 学生在1周内平均每天的屏前时间是2.68 h,男生(2.92 h)高于女生(2.47 h)(t=6.508,P=0.00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4,P=0.001).51.5%的调查对象平均每天屏前时间≥2h.在屏前时间≥3h的情况下,学习压力、不良环境影响、自卑倾向和人际困扰与过长屏前行为有关(OR值分别为1.014,1.030,0.979,1.040).结论 过长的屏前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与青少年的焦虑有关,应在行为干预中考虑心理因素的影响.
健康教育
上海市小学生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的相关分析
杨东玲, 罗春燕, 周月芳, 蒋惠芬, 王向东
2015, 36(7): 983-985.
摘要(369) PDF(10)
摘要:
了解上海市小学生静态行为现状,为探讨静态行为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各1个行政区共6所小学,对入选学校的1 511名一、二年级在校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超重肥胖率,通过学生家长自填问卷采集学生静态行为时间.结果 上海市小学生上学日总静态行为时间为(7.30±3.02) h/d.不论是上学日或周末,小学生课余花费时间最多的静态行为是写作业/看书、看电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了性别、年龄、饭量、身体活动时间、睡眠时间的影响后,上学日写作业/看书时间每增加1h,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增加13%(OR=1.13,95%CI=1.01~1.26).以BMI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在校正了性别、年龄、饭量、身体活动时间、睡眠时间的影响后发现,上学日写作业/看书时间越长,上学日玩计算机时间越长,上学日弹钢琴时间越长,BMI越大(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8,1.03,3.01,P值均<0.01).结论 上学日写作业/看书和玩计算机可能与上海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相关.
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
梁小红, 王庆雄, 杜坤, 王晓波, 黄晓霞, 陈昕, 华丽霞
2015, 36(7): 986-988.
摘要(301) PDF(10)
摘要:
探究早餐对大学生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及脑力工作能力的影响,为高校学生早餐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某医学院校69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吃早餐,32名)和对照组(吃早餐,37名),用Corsi积木点击测验的变式设计测试视空间工作记忆;用E-Prime 2.0反应时测定软件测定反应时;用剂量作业试验测定脑力工作能力.分别于上午8:30和11:00进行前后2次测试.结果 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2次组间比较,对照组成绩均比实验组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身前后测试比较显示,两组视空间工作记忆第2次成绩均比第1次好(t值分别为-2.67,-2.77,P值均<0.05),但反应时2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脑力工作能力2次组间比较显示,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2次测试实验组脑力工作能力测试的错误率均小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40.406,7.359,P值均<0.01).两组自身对照结果均为第2次错误率高于第1次,而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为第2次优于第1次,且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饥饿状态下,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及脑力工作能力均受到影响,但因练习效应干扰等原因,仍不能确定早餐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程度.
杭州市儿童教育干预对安全步行知晓率影响效果评估
吴欧, 徐晨怡, 刘庆敏, 曹承建, 罗军, 赵鸣, 王琳, 胡锦峰, 赵琪
2015, 36(7): 989-992.
摘要:
分析杭州市儿童安全步行知识知晓情况及心理状态,评估儿童安全步行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多阶段随机整群抽取杭州市4个区8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1 184名,对其进行现场教学授课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儿童安全步行”集体教育干预2h,干预前后采用一致的教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安全步行健康干预前杭州市4个区儿童在安全步行各方面知晓率除过马路停靠点和特殊情况过马路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4个区儿童交通安全步行各方面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项目开展后,儿童安全步行不同方面知晓率均有提升(P值均<0.01).分性别分析,男、女儿童安全步行认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值均<0.01).分年级分析,不同年级儿童的知晓率也均有提高(P值均<0.01).干预前儿童过马路时“一点也不担心”的占19.1%,干预后占17.5%,但于预前后儿童的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05).结论 对儿童进行短期安全步行教育效果显著.还需采取定期长效教育干预机制,处理儿童步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不断强化儿童安全步行教育干预的效果.
杭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现状分析
周伟洁, 毛晨峰, 马海燕, 王晓培, 赵雅婷, 严梦凡, 翁小瑜
2015, 36(7): 993-995.
摘要:
了解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6所高校922名大学生进行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58人(6.29%)具有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居住地及平均绩点大学生具备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55,17.945,48.893,8.928,9.99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专业、居住地是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具有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OR=2.018);大三、大四和大五比大一的学生更具有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OR值分别为4.441,3.746,7.928);医科比文科更具有慢性病预防(OR=6.037);农村高于城镇(OR=0.426).大学生获取慢性病预防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或互联网(21.65%)、报刊或杂志(16.33%)、同学或朋友(9.80%)以及家人(9.08%).结论 高校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水平较低,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知识行为.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何志凡, 李晓辉, 刘艳, 王瑶, 冯敏, 鞠勇, 杨建波
2015, 36(7): 996-999.
摘要:
了解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每日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适宜饮水摄入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城区和郊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1 403名.利用定量用具采用连续7d的饮水记录法,了解调查对象的饮水情况.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城郊、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中小学生各种饮品的饮用量.结果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每日平均饮水量为865 mL;男生(897 mL)高于(836 mL)女生(t=7.568,P<0.05);城区学生(968mL)高于郊区学生(759 mL) (t=92.843,P<0.05);高年级学生饮水量高于低年级学生(F=30.335,P<0.05).白水饮用量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0.586,28.592,P值均<0.05);碳酸饮料饮用量男生高于女生,城区学生高于郊区学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超重儿童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8.948,23.731,4.490,5.149,P值均<0.05).调查对象白水饮用量占饮水总量的66.1%,郊区学生(74.0%)高于城区学生(60.1%) (x2=4.43,P<0.05).饮水量及各种饮品的影响因素众多,城郊、年龄、身体活动水平、BMI、性别是总饮水量的影响因素;年龄、身体活动水平、BMI、性别是水的影响因素;城郊、年龄、身体活动水平、家庭人均年收入是饮料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水量偏低且影响因素较多,制定儿童青少年适宜饮水量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上海市中学生饮酒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郑晶泉, 沈丽娜, 傅灵菲, 柏品清
2015, 36(7): 1000-1003.
摘要(311) PDF(10)
摘要: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饮酒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为制定限制青少年饮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4个城区的初中学校25所、高中学校11所、职业中学10所共4 801名学生,采用问卷进行饮酒KAP调查.结果 中学生饮酒知识得分平均为(7.42± 3.18)分,态度为(4.69±2.65)分,行为为(2.83士1.63)分.饮酒KAP分数相加综合评价,仅20%的学生为“好”,评分为“差”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9%.女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均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6.892,11.604,6.679,P值均<0.01);职业中学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数均为最低,初中生知识得分低于高中生,但态度和行为得分初中生均高于高中生(F值分别为20.893,177.893,130.353,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饮酒KAP水平均不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饮酒知识水平,重点为职业学校学生;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法规的严格执行也非常重要.
广安市中小学生饮食运动行为现状分析
李玉梅, 宋湛, 李健
2015, 36(7): 1004-1006.
摘要:
了解广安市中小学生日常饮食和运动行为现状,为学校针对性地制定、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借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安市的1 53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每周至少有3d及以上在西式快餐店用餐的人数为72人(4.7%);而每天喝1杯牛/酸/豆奶的人数为409人(26.7%),偏食的人数为538人(35.1%);中小学生每天运动1h以上者301人(19.7%),采用不健康减肥控制体重方式发生率依次为节食(13.2%)、禁食(1.3%)、故意吐出食物(1.2%)、吃减肥药(1.0%).多项饮食行为和运动、静态行为及不合理控制体重在不同学习阶段和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调查对象存在多种不健康饮食行为,缺乏体育运动情况较普遍.学校应针对性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同时通过社会号召、家庭重视,全方位给目标群体树立起健康榜样作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影响的双生子研究
朱文芬, 傅一笑, 胡小梅, 王英诚, 邓伟, 李涛, 马兴顺
2015, 36(7): 1007-1009.
摘要(347) PDF(10)
摘要:
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为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RBQ-A)评定重庆市11~18岁111对双生子的危险行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PSDQ)、应激生活事件(SLE)、MacMaster家庭活动计划一般功能量表(FAD-GFS)等调查双生子环境因素;通过Open-MX软件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危险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危险行为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67(95%CI=0.51 ~ 0.77),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分别占0.33(95%CI=0.22~ 0.49);危险行为与权威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r=-0.261,P<0.01),与专制型养育方式、家庭功能、分娩方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8,0.148,P值均<0.01),与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及母孕期情况等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青少年危险行为受遗传和特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受遗传的影响较大,但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功能对该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国4城市中小学生家长饮食行为现状
宋超, 郭海军, 宫伟彦, 李晓辉, 吴晓旻, 刘伟佳, 栾德春, 刘爱玲
2015, 36(7): 1010-1013.
摘要:
了解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的饮食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13 80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70.7%的学生家长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但其中仅有18.0%的家长早餐营养良好.4所城市学生家长每周吃早餐次数及早餐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7.872,259.788,P值均<0.05).学生家长吃西式快餐的频率≥1次/月的占34.3%,各城市学生家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958,P<0.05).学生家长每周至少吃1次零食、饮料比例分别为78.3%,59.5%,零食、饮料每周消费次数构成各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2.53,136.381,P值均<0.05).学生家长常吃的5种零食依次为新鲜蔬果、谷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常喝的5种饮料依次为茶水、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鲜榨果蔬汁.结论 四城市学生家长存在早餐结构不合理,消费西式快餐、不健康零食及饮料等现象,因此应加强营养教育.
江苏省大一新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综合评价
杜国平, 郭艳, 许松萍, 资海荣
2015, 36(7): 1013-1015.
摘要:
了解江苏省各生源地大一新生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现状及综合评价情况,为有针对性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24所高校11819名江苏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江苏省大一新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76.81%;男生(74.57%)低于女生(78.62%)(x2=17.29,P
天津市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自我认知研究
戈莎, 郭雪鹏, 颜芳
2015, 36(7): 1016-1018,1021.
摘要:
探讨城市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对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为建立适用于我国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自我认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我国城市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自我认知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天津市内6个区4 94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使用因子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将参与身体活动的自我评估分为寻求支持与障碍认知,累计贡献率为62.05%;将个人结果预期分为积极结果预期与消极结果预期,累计贡献率为55.00%.73%青少年在7d内有5d以上没达到应有的运动总量.不同性别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均与青少年自我评估、社会支持程度以及个人结果预期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15,0.094,0.089,-0.288,-0.053,0.129,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自我认知对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北京市部分高中生健康素养不同干预方法效果评价
李航, 何祥波, 董忠
2015, 36(7): 1022-1024,1028.
摘要:
评估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传统面对面授课和传统发放宣传材料4种不同方法对高中生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学生健康素养提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1个城区和1个郊区各选择4所学校,每所学校选择高中一年级的4个班,其中2个班作为干预组,另2个班作为对照组.4种干预方法分别为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传统面对面授课和传统宣传材料的健康素养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分别在于预前和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效果.同时,在于预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题小组访谈.结果 干预后每种干预方法在干预组健康素养提高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短信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2.66,短信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1.74,微信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4.98,微信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0.77;传统授课法前后均分差值为11.89,传统授课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3.83;传统宣传材料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0.28,传统宣传材料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1.56.手机微信组(P=0.00)和传统面对面授课组(P=0.00)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而手机短信组(P=0.46)和传统材料干预组(P=0.2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方法的成本效果比较从高到低依次是手机微信法、传统面对面授课法、手机短信法和传统发放宣传材料法.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应用微信进行健康干预具有较好的直接效果和较高的成本效果.
藏汉族大学生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
何瑛, 魏元龙, 贺拥军, 张金静
2015, 36(7): 1075-1077.
摘要:
比较藏汉大学生结核病知信行,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学生3 032名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总体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64.8%,藏族与汉族大学生也均为64.8%,藏族与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核病正确态度持有率为93.1%,汉族大学生(94.4%)高于藏族大学生(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9,P<0.05);结核病正确行为形成率为84.3%,藏族大学生(87.7%)高于汉族大学生(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67,P<0.05).结论 藏、汉族大学生均接受过结核病相关知识教育,但深度欠缺,且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应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并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
宁夏部分中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及行为分析
牛晓丽, 赵海萍, 邹志勇
2015, 36(7): 1078-1080.
摘要(191) PDF(14)
摘要:
了解宁夏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的防范知识和行为状况,为在学校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和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在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地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4所学校8 083名中小学生,进行传染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 75.7%的学生知道洗手可预防流行性感冒,36.9%的学生知道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可怀疑患肺结核.22.9%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行为,75.2%的学生基本都能在回家后洗手,80.3%的学生饭前基本能洗手,93.7%的学生能在如厕后洗手.小学生、高中生吃东西前洗手率分别为75.2%,87.2%,如厕后洗手率分别为85.7%,95.3%,回家后洗手率分别为74.2%,79.5%(x2值分别为216.57,280.91,149.51,P值均<0.01);女生和男生吃东西前洗手率分别为81.2%,79.4%,如厕后洗手率分别为94.0%,90.8%,回家后洗手率分别为77.3%,73.1%(x2值分别为9.84,59.52,26.68,P值均<0.01);回、汉族(其他)学生如厕后洗手率分别为94.7%,90.1%,回家后洗手率为75.9%,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21,15.24,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与防控行为有待提高.应加强在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进行洗手干预,奠定知识基础,改善防控行为.
创建学校无烟环境对中学生吸烟知信行的影响
熊静帆, 杨慧, 罗念慈, 朱品磊, 阮建民, 杨应周
2015, 36(7): 1080-1082.
摘要:
比较深圳市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前后中学生吸烟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创建活动效果,为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3个区5所中学为干预组开展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干预,随机选取5所中学为对照组不开展干预活动,对两组学校创建活动前后初一到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吸烟知识知晓、态度、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8.60%提高到干预后的85.21%(x2=44.89,P<0.01),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的73.86%提高到干预后的77.07% (x2=4.72,P=0.03);而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0.57%,9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21).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分别为76.50%,72.68%,83.82%,干预后分别为77.77%,73.48%,84.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能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使中学生的烟草认知情况产生明显的改善,但对吸烟行为无明显影响.建议在全社会范围推广全面无烟政策.
安阳市2013年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状况
郭丽, 张栓虎, 邵红毅, 姚兴宽, 闫昱, 张俊红, 王振华
2015, 36(7): 1109-1111.
摘要:
了解安阳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阳市中学及大学12所学校共2 577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相关行为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严重伤害发生率为10.9%.17种伤害危险行为中,骑自行车违规(62.3%)、步行违规(51.1%)发生率最高.男生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普遍高于女生(P值均<0.01).除受欺侮、打架行为发生率以初中生最高(x2值分别为7.534,60.557,P值均<0.05),学校周围环境无安全感、失眠发生率以大学生最高(x2值分别为285.811,175.503,P值均<0.01)外,其余13种危险行为发生率均以高中生最高.非故意伤害行为、受欺侮、学校周围环境无安全感、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普通中学、职业中学较高,感到学习压力大重点中学学生较明显(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广泛存在.相关部门需根据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类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心理卫生
幼儿健身操对学前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孙影, 胡永妹, 杨晓童
2015, 36(7): 1019-1021.
摘要:
探讨幼儿健身操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为幼儿园提供行之有效的幼儿锻炼方法.方法 选取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幼儿园2个中班和2个大班的82名4~5岁城镇幼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和性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为期14周的幼儿健身操实验;实验干预安排在每周一、三、五上午进行,每次课60 min.实验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进行分析.结果 在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组幼儿的网球掷远、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单足平衡、手脚并走“8”字、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幼儿(t值介于11.25~48.14,P值均<0.05);在心理健康方面,实验组幼儿的动作、语言、社会独立性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幼儿(t值介于3.99~ 17.81,P值均<0.05),而认知能力和生活习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幼儿健美操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体育手段.
体育锻炼和睡眠质量交互作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
张昱堃, 伍晓艳, 陶舒曼, 张诗晨, 苏普玉, 张曼, 郝加虎, 陶芳标
2015, 36(7): 1025-1028.
摘要(269) PDF(15)
摘要:
探讨体育锻炼、睡眠质量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合肥某大学大一至大三4 74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体育锻炼的一般情况、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结果 4 747名大学生中,男生每周有3d及以上体力活动达lh和每周有ld及以上参加强健肌肉训练的报告率(38.0%,56.6%)均高于女生(21.6%,21.9%)(x2值分别为151.201,559.985,P值均<0.01);城市学生参与中等和大运动量人数比例(34.1%)多于农村学生(29.1%) (x2=17.535,P<0.05).睡眠障碍总检出率为9.8%,男生为9.2%,女生为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82,P>0.05);心理病理症状的总检出率为17.3%,男生为18.9%,女生为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2,P<0.05).有睡眠障碍的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42.5%)高于无睡眠障碍的学生(14.6%)(x2=226.425,P<0.0l).体育运动量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心理病理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无睡眠障碍且运动量越大的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越低(P值均<0.01).结论 有睡眠障碍的大学生中,体育运动量越小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越高.对其进行体育锻炼干预或可有助于降低心理病理症状的发生率.
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叶云凤, 饶珈铭, 王海清, 张思恒, 王声湧, 董晓梅
2015, 36(7): 1029-1031.
摘要:
评价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应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信度与效度,为量表在全国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5所高校在读本科生l 657名,运用暴力恐怖袭击量表进行自我评定,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进行信度分析,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效度评价.结果 大学生对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为0.817,量表总体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45;量表中的个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与总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637,0.6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因子分析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4.316,1.286,1.04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3.20%,9.89%,8.03%,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12%,分别命名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所有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0.结论 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中国大学生对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情况评价的有效工具.
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的影响
周扬, 刘勇, 陈健芷
2015, 36(7): 1032-1034.
摘要: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5所高校的学生共1 000名,使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结构方程技术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 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23.43%.自尊对手机成瘾有直接的负向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β1=-0.232,P<0.01,决定系数R21=0.054;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有负向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β2=0.421,P<0.01,决定系数R22=0.177;回归方程纳入自我控制后,自尊对手机成瘾的直接预测无统计学意义,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值β=-0.195,P<0.01;自尊、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的中介模型拟合较好(x2/df=3.436,CFI=0.912,GFI=0.933,AGF =0.951,IFI=0.894,RMSEA =0.061).结论 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之间有着紧密关系,自我控制在自尊和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杭州市本专科新生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
翁小瑜, 张育炜, 莫以凡, 周驰
2015, 36(7): 1035-1037.
摘要:
了解杭州市本专科新生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与健康之间关系,为改善本专科新生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杭州市3所大学的1 105名新生.利用社会资本调查问卷、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本科和专科新生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结果 本科新生的社会支持、社会信任、社会归属感、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均分(47.95±8.09,17.09±2.47,24.21 ±4.22,10.80±2.55,5.21±14.22)均高于专科新生(46.61±7.71,16.04±2.48,23.28±3.96,7.62± 1.95,4.66± 1.40)(f值分别为6.50,2.56,3.40,22.62,1.14,P值均<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本科和专科新生社会资本潜自变量对健康潜因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6和0.82,其中社会归属感对本科学生健康的影响最大(r=0.62),社会支持对专科学生健康的影响最大(r=0.70).结论 本科和专科新生社会资本对健康有积极影响.增强本科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提高专科学生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身心健康状况.
积极心理训练营对改善大学生情绪障碍效果评价
李燕, 周振华, 周秀芳, 董湘玉, 肖成
2015, 36(7): 1038-1040.
摘要:
了解团体辅导和积极情感体验活动对情绪障碍大学生的效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寻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高校筛选80名有情绪障碍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分成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10次团体心理辅导和活动,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前后测,比较实验前后被试心理状况.结果 积极心理取向的培训1周后对降低大学生人际敏感、抑郁、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其他因子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1,3.047,2.101,2.103,2.155,2.134,6.228,P值均<0.05);而对照组前后除抑郁和焦虑情绪明显加重外(t值分别为-2.491,-2.112,P值均<0.05),其他并无显著变化.在0.5 a后进行追踪研究,实验组在抑郁情绪障碍的降低上效果保持良好,在减轻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及人际敏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对照组前后除抑郁和焦虑情绪明显加重外(P值均<0.05),其他各项因子无变化.结论 积极心理训练营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常见情绪障碍的干预有显著性效果,在减轻抑郁、焦虑、强迫、敌对及改善人际敏感上也具有良好的保持效果.
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比较
朱海妍, 刘丽琼, 钟宇, 王楠
2015, 36(7): 1041-1044,1048.
摘要(285) PDF(12)
摘要:
比较团体沙盘游戏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使用大学生移情问卷与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筛选某高校大学生,选择人际交往能力与移情能力得分均处于40%低分段的4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辅导组与团体沙盘游戏组,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周、2个月后,采用大学生移情问卷、人际交往能力问卷、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估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认知移情、行为移情、适当拒绝与自我表达的得分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以及2个月后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人际关系敏感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低于干预前(t=2.671,P<0.05);情感移情、适当拒绝得分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主动交往得分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束2个月后高于干预前(t=3.233,P<0.05);对照组的自我表达得分高于干预前(t=3.095,P<0.05),但干预结束2个月后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0,P>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沙盘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具有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使干预效果更好.
小学生生活技能家长评价量表初步编制及评价
马玉巧, 李小芳, 卞晨阳, 陈艳琳, 黄娟, 余毅震
2015, 36(7): 1045-1048.
摘要(235) PDF(11)
摘要:
初步编制适用我国小学生生活技能家长评定量表,为评价国内小学生生活技能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参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库;初始量表经预实验修改后形成正式测评问卷,2013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武汉、潜江3个城市6所小学的3 036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条目分析及探索性分析后保留44个条目,经过主成分分析抽取的10个公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50.237%;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8,各维度分别为调节情绪—应对压力0.656,自我认识能力0.493,有效交流—人际关系能力0.568,同理能力0.693,做决策—解决问题0.483,创造性与批判思维0.649;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35~0.727之间(P值均<0.01).结论 初步编制的生活技能家长评定量表总体信效度较好,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三峡后靠移民儿童的移民体验和心理适应
高隽
2015, 36(7): 1049-1052.
摘要:
从儿童和监护人的视角考察三峡库区后靠移民儿童的移民体验和心理适应情况.方法 在重庆市后靠移民最为集中的万州和忠县5所中小学采用方便取样对21对移民儿童及其监护人,分别进行半结构个体访谈,儿童在访谈后填写《儿童抑郁量表》.结果 52.4%的儿童并未知觉移民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明显影响,而47.6%的监护人报告消极影响.对比有严重抑郁和无抑郁症状的儿童和监护人的访谈发现,更消极的移民体验、经济条件欠佳、家庭内应激源多、高学业压力的青少年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症状,而社会支持和学业成就则是消除抑郁重要的保护因素.结论 后靠移民经历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和其心理适应是其面临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动态作用的结果.
武汉市大一女生摄食障碍患者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特征
王牮, 周娟
2015, 36(7): 1052-1054.
摘要:
探讨武汉市大一年级女生摄食障碍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特征,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武汉地区3所大学大一女生中的74名摄食障碍患者和79名健康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摄食障碍组的学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独立性上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305,2.815,4.138,P值均<0.01),而在矛盾性和控制性方面则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88,-2.872,P值均<0.01).摄食障碍组在父母亲教养方式中,均出现了情感温暖和理解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31,3.577,P值均<0.01),过分干涉和拒绝与否认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08,-4.110,-3.059,-2.217,P值均<0.01).结论 摄食障碍患者有着明显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学校心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问卷初步编制
卞晨阳, 李小芳, 陈艳琳, 黄娟, 马玉巧, 余毅震
2015, 36(7): 1055-1057,1060.
摘要: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学生学校心理环境指标体系并编制相应问卷,为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有关学校心理环境的文献进行较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池;经专家论证、小样本的预调查,对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调查版本(64个条目)并对3 7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专家咨询、条目分析、因子分析法筛选条目,形成正式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得到2轮专家咨询的各项系数均在0.75以上,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条目分析没有删除条目,因子分析删除4个条目,最终形成由60个条目组成的问卷;全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883,分半系数为0.765;各维度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748~0.883之间,分半信度在0.60~0.812之间,说明量表具有比较可靠的信度.结论 中学生学校心理环境量表的条目质量及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某校高一学生心理复原力及归因风格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杨巧红, 王君, 郭缨, 陈圆圆, 汪义超, 张洪波
2015, 36(7): 1083-1085.
摘要:
了解合肥市某校高中一年级学生强迫症状流行状况,分析心理复原力和归因风格与强迫症状的关系,为开展高中学生强迫症状的预防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以合肥市某高中一年级2 1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计算机辅助问卷调查.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强迫症状,同时调查高中生社会人口学特征、心理复原力及归因风格等.结果 共检出229名学生有强迫症状,检出率为10.5%(229/2 190),女生强迫症状检出率为12.2%(120/980),高于男生的9.0%(109/1 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8,P
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麦小菡, 杨杰文
2015, 36(7): 1086-1088.
摘要:
了解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011-2014年全体大一新生5 728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的恐怖因子得分(1.44±0.44)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1.3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8,P<0.05).在性别因素上SCL-90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女生得分(142.33±34.19)高于男生(136.22±35.23);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SCL-90总分(141.57±36.55)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139.35±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83,P值均<0.05).结论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
大学生自尊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攻击性间的中介作用
陈晨, 郭黎岩, 王冰
2015, 36(7): 1088-1090.
摘要:
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国际卫生组织将儿童虐待主要划分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以及忽视等4种类型.其中情感虐待是儿童虐待的核心组成部分[2],它是指父母或看护人等经常对孩子侮辱、恐吓、指责、轻视或孤立等,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3].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情感虐待与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孤独感)、认知问题(情绪面孔反应、情绪面孔注意偏向)以及心理健康问题[4-5]的关系.
内地某高校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
田青, 闫清伟, 靳晨鸣
2015, 36(7): 1091-1094.
摘要:
了解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特点,为制定降低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329名藏族大学生和362名汉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同时收集被试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结果 藏族大学生的身心耗竭(3.11±0.74)、学业疏离(2.50±0.73)及学习倦怠总均分(15.73±2.53)均高于汉族大学生(分别为2.98±0.83,2.21±0.71,15.26±2.25)(P值均<0.05);藏族男大学生在学业疏离(2.75±0.82)、低成就感(3.38士0.70)和学习倦怠总均分(16.60±3.04)3个指标上得分均高于藏族女大学生(分别为2.36±0.63,3.09±0.53,15.23±2.03)(P值均<0.05).不同专业和年级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专业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为大一文科生在低成就感(3.22±0.86)和学习倦怠总均分(15.69±2.50)上均高于大一理科生(分别为2.94±0.51,14.80±1.69),大二理科生和大三理科生在低成就感(分别为3.21±0.57,3.43±0.60)和学习倦怠总均分(分别为16.23±2.81,16.38±3.06)上的得分均高于大一理科生(分别为2.94±0.51,14.80±1.69)(P值均<0.05);其他因素间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藏族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倦怠,其中性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年级和专业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长沙市残障青少年疏离感现状
卢聪, 周萍, 张进辅
2015, 36(7): 1094-1096.
摘要:
了解残障青少年疏离感现状,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运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长沙市2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50名残障青少年及长沙市某普通中学158名健康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 残障青少年的整体疏离感水平较低(3.56±0.96),但34.7%的残障青少年有一定程度的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得分最高(3.74±1.21),其次为社会疏离感(3.68±0.91),人际疏离感得分最低(3.29±1.00).听障青少年的整体疏离感及自然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不可控制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维度得分高于视障、肢障青少年(P值均<0.05);不同性别残障青少年的疏离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年龄组间社会疏离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P=0.035);残障青少年与健康青少年的疏离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长沙市残障青少年的整体疏离感水平较低,但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水平较高.应有针对性的对这一群体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维整合型视域建构原则与策略
裴学进
2015, 36(7): 1097-1100.
摘要:
当前我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由注重实践拓展转向追求专业提升的关键时期.由于建构体现其学术特点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的核心要件,而前瞻性确立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是其前提与基础.因而此项探索具有独特的学理蕴涵.
疾病控制
绍兴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分析
邢超, 屠春雨, 陶芳标, 方益荣, 傅利军, 马岩
2015, 36(7): 1058-1060.
摘要(402) PDF(18)
摘要:
了解绍兴市7~ 15岁中小学生近视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绍兴市4所小学和4所中学共2 911名学生采用室内灯箱式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双眼视力,裸眼视力≤4.9为视力不良;然后用1%阿托品进行散瞳检影验光,屈光范围<0.5 D为近视进行视力检测.使用统计方法主要有x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 小学生近视检出率(25.1%)低于初中生(72.8%)(x2=592.626,P<0.01);小学生近视平均度数为(213.88±105.98),中学生近视平均度数为(305.44± 16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57,P<0.01).近视检出率和近视度数随着年级递增而升高(x2/F值分别为667.195,10.753,P值均<0.01),城市学生近视率高于农村学生(x2=42.224,P<0.01),重点学校学生近视率高于一般学校(x2=6.224,P<0.05).结论 绍兴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近视高发态势的干预力度,培养健康和科学的用眼习惯.
秦皇岛地区青少年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杨晓莉, 马春明, 陆强
2015, 36(7): 1061-1063.
摘要:
探讨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血症在青少年中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探讨儿童高脂血症的有效控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秦皇岛地区3 136名13~ 17岁汉族青少年的non-HDL-C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高non-HDL-C血症检出率为1.2%.三酰甘油和腰围正常组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检出率为0.5%,而HTWC组青少年检出率为9.8%.校正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家族史后,HTWC组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检出率是三酰甘油和腰围正常组青少年的19.696倍(95%CI=8.325~46.595,P<0.01).结论 HTWC表型与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密切相关,为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
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秦彦珉, 梅树江, 孔东锋
2015, 36(7): 1064-1066.
摘要:
了解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68.92%.疫情平均持续时间为6.74 d,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8.41%,而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93.21%.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3~6月(50.50%)和11~12月(30.63%).结论 学校和幼儿园是深圳市传染病暴发疫情的主要发生场所,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工作是控制暴发疫情的重要措施.
一起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孙静, 刘明, 王建强
2015, 36(7): 1069-1071.
摘要(330) PDF(10)
摘要:
了解某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病因,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暴发疫情数据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持续14 d,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12月22日13:00,累计发病92例.92例病例中,本科生罹患率为1.57%(62/3 945),研究生罹患率为0.76%(26/3 424),教职工罹患率为0.26%(4/1 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20,P<0.01).男性罹患率为1.28%(72/5 614),女性罹患率为1.14%(20/1 75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1).92例病例主要症状为腹泻(73.91%,68/92)、恶心(71.74%,66/92)、腹痛(63.04%,58/92)、呕吐(59.78%,55/92)、发热(42.39%,39/92).学生食堂M餐厅为疫情暴发高危场所(OR=3.72,95%CI=1.67~8.23).实验室检测发现3名学生病例粪便样和1名厨工肛拭子样标本检出诺如病毒,其中2名学生病例均有M餐厅就餐史.结论 该疫情为一起由M餐厅共同暴露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食物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南京某高校2010-2014年大学生因病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李慧, 徐桂华
2015, 36(7): 1100-1102.
摘要:
分析南京某高校2010-2014年在校大学生因病住院患者疾病谱,为高校健康教育及制定相关医疗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某高校校医院2010-2014年住院病历以及校外上级医院回校报销单等,进行分类、整理、录入、分析.结果 导致在校大学生因病住院主要病种的前4位依次为肺炎、外伤、气胸、水痘,5a累计发病率分别为6.94‰,6.34‰,5.61‰,5.44‰.在前10位主要病种中,呼吸系统感染及传染类疾病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5.57%;其次是外伤及气胸类疾病,占28.86%.外伤、气胸等疾病的发病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6.349,35.571,P值均<0.01),但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病率则是女生高于男生(x2=18.267,P<0.01).按年份分组分析,近年来肛肠类疾病的发病率总体存在上升趋势,而水痘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在下降.结论 导致大学生因病住院的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及传染类疾病、外伤、气胸及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分布存在男女差异,近几年主要病种发病趋势有一定变化.
蚌埠某医院2003-2014年青少年漏斗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刘春芳, 叶枫林, 张丽萍, 施超, 夏萌
2015, 36(7): 1103-1105.
摘要:
了解2003-2014年3~17岁青少年住院患者漏斗胸的发生情况,为预防青少年漏斗胸的发生和积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3-2014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不同年份、年龄以及城乡3~17岁人群漏斗胸发生情况,及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自2003年以来,蚌埠市青少年漏斗胸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x2=23.38,P<0.01),至2009年上升趋势缓解,2009-2013年青少年漏斗胸发生呈持平状态.漏斗胸患者中,男生所占比例为83.19%,远高于女生的16.81%.6~8岁住院患儿漏斗胸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青少年(x2=12.54,P<0.05);县乡青少年漏斗胸发生例数明显高于城市青少年.漏斗胸医疗费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9,P<0.05);不同性别、城乡分组青少年漏斗胸医疗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蚌埠市青少年漏斗胸住院患儿200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2013年上升缓解,呈持平状态.县乡6~8岁男童应是漏斗胸发生、治疗的重点关注对象.
一起桶装水引起的多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王洁, 孙品晶, 李清, 富小飞
2015, 36(7): 1107-1109.
摘要:
2014年2月17日上午至2月18日下午,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接到6所学校报告,称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为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确定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疫情措施,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本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某高校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感染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陈秋萍, 陈田木, 吴英, 徐丽萍
2015, 36(7): 1112-1113.
摘要:
国内外研究表明,学校由于人口密集,接触密切,极易发生结核病暴发[1-3].在中国每年均有多起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发生[4-6].由于结核病具备传染性强、病程长、容易发生耐药等特点,学生患病后需要休学回家长期规范治疗,给学生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给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极大影响.另一方面,结核病的潜伏期长[7-8]、隐性感染比例高[9-11]、传播方式容易实现,给校园结核防控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病的发病影响因素,为今后学校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统计分析
分类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在儿童高血压预测中的应用
晁灵, 李然, 梁利花
2015, 36(7): 1066-1068.
摘要(338) PDF(14)
摘要:
应用分类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郑州市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因素,为青少年高血压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郑州市7~17岁学生4 400人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分类树模型及Logistic回归对儿童高血压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建立预测模型并运用ROC曲线比较2种模型优劣.结果 郑州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较低,为6.5%,男女血压偏高发生率分别为12.4%,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P>O.05);肥胖与超重儿童高血压发生率大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4,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超重肥胖与血压关系密切,超重青少年患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重的2.118倍(OR=2.118,95%CI=1.492~ 3.007),肥胖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体重的6.933倍(OR=6.933,95%CI=5.183~9.273);分类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均显示超重、肥胖是儿童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分类树模型对儿童高血压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Logistic回归模型的补充.
学生营养
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学生营养不良及相关因素分析
张鑫毅, 徐莺, 张雅萍, 张炫昭, 李明, 辛峰
2015, 36(7): 1072-1074.
摘要: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学生营养不良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学生营养不良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随机抽取2所学校,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学生的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体成分分析,获得学生营养不良及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来评价闵行区某社区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探讨经济、遗传、饮食与运动等因素对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结果 闵行区某社区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6.71%,学生体内脂肪含量低于10%的比例为21.4%,营养不良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组在不同性别、基础代谢率、体脂含量、家庭慢性病病史、父母自评体重和母亲实际体重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6.129,3.420,3.410,6.729,20.401,3.714,P值均<0.05).结论 闵行区某社区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对学生营养不良的改善要基于改善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综合性干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给予支持,在学生周围塑造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氛围.
健康管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档案资料的建立收集与管理
何均萍
2015, 36(7): 1105-1106.
摘要(219) PDF(14)
摘要:
学校传染病防控档案资料是客观反映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常态工作时,它是上级监管部门检查的主要依据;在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则是评价学校主要责任人是否依法履责的重要原始资料[1].因此,保健医师或兼职保健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按要求做好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还要科学地建立、收集和管理传染病档案资料[2].
中小学生突发事件应急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翟燕雪, 刘堃, 高涵, 张林, 陈卓, 郭雨, 郭丽娜, 郭启云
2015, 36(7): 1114-1117.
摘要: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中小学生由于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近年来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关注[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截止到2011年,我国共有普通小学32.01万所,在校学生10 564万人;初中学校5.94万所(其中职业初中0.03万所),在校生5 736.19万人”[3].
综述
学生健康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仇元营, 余小鸣
2015, 36(7): 1117-1120.
摘要:
健康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联合国开发署“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水平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健康是获得良好教育的前提[1],健康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育的改善可以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癌症、循环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高居人群死因首位,同时高达28.2%的美国全人群死因可归结为吸烟、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2];全人群教育的改善可以降低人群慢性疾病的死亡率[3];而促进年轻人的学业成功,则能减少其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