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41卷  第5期

广告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作用——评《音乐治疗奏响健康的旋律》
包国军
2020, 41(5).
摘要:
音乐对人的大脑及心理能够产生影响力,毕达哥拉斯说过,和谐的音乐能安抚患者并治愈身心疾病.在科学的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爱因斯坦),音乐蕴藏的心理学知识非常丰富,许多研究表明,音乐的确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调节作用.国内外音乐发展过程中,音乐治疗更是成为一种专业方向,并且未来发展前景光明.《音乐治疗奏响健康的旋律》一书展现的便是面对个体各种疾病和健康情况下的音乐治疗方法及具有的效果,对音乐治疗或者音乐教育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也有一定的借鉴.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改革创新研究——评《中小学校管理评价》
李霄霞
2020, 41(5).
摘要:
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手段、管理者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转变,中小学教育管理者要立足于本土与面向世界,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同时,还要顺应时代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引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还要选择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方法等.
信息动态
2020, 41(5).
摘要:
整合资源 抗击疫情——《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举办“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直播
2020, 41(5).
摘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指导疫情后各级各类学校有序开展复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全力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联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BTV《健康北京》等主办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于2020年4月18日下午进行网络直播.参与直播的媒体有北京广播电视台《健康北京》、百度健康、搜狐健康、今日头条“健康北京大家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官网、快手“健康有我”号等.至4月23日,观看直播、视频回放等的人数超180万次,相关培训内容已经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转载报道,并提供内容下载.
述评
新发传染病是学校卫生面临的永恒挑战
张欣
2020, 41(5): 641-64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1
摘要(445) PDF(10)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新发传染病,给学校传染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发传染病,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学校传染病防控作用,运用和宣传好中国有关传染病防治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卫生制度,建立和畅通长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重视并落实专业校医队伍建设,运用好学校健康教育和专业性学校卫生监督,充分体现学校卫生工作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尤其在学生开学返校时)的堡垒作用,才能经得起新发传染病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挑战和考验,保障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专题笔谈
健康中国背景下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杨梨, 崔永鸿
2020, 41(5): 645-64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2
摘要(382) PDF(19)
摘要:
“健康中国”战略指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学校、家庭较少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已有的性健康服务以初高中和大学生为主,迫切需要开展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活动.笔者依据社会生态改变理论和国内外性教育标准,以高年级小学生为服务对象,设计和实施了家校联合、辐射社会、形式多样、高度参与的“4类人群(小学生、家长、教师和公众)+4个层次(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示范性性教育模式,可为青少年性健康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研究理论、项目设计和活动实施等方面的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栏
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要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级响应重点场所防护与消毒技术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舆情宣教组学校宣传组, 沈瑾, 郭欣
2020, 41(5): 648-6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3
摘要:
为科学指导中小学校做好开学复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本文就组织保障和制度、人员管控、重点区域防控、环境清洁消毒、应急处置和境外师生返校等方面提出全方位、多环节的技术要求.
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要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级响应重点场所防护与消毒技术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舆情宣教组学校宣传组, 潘力军, 郭欣
2020, 41(5): 651-65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4
摘要:
托幼机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本技术要求从托幼机构开园前组织保障与技术要求、场所和人员要求,开园后人员管控、重点场所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通风、饮食和饮水卫生、个人物品消毒、垃圾清理以及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3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疫情早期107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一, 陶舒曼, 刘蒙, 甘虹, 宗巧, 伍晓艳, 刘雯雯, 马丽娅, 杜亚楠, 徐洪吕, 袁敏, 陶芳标
2020, 41(5): 654-65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5
摘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儿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防控新冠肺炎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 以安徽省、山东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的中国内地0~ 17岁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截至2020年2月6日24:00,4省共报告107例儿童病例,占4省同期报告总病例数的3.8%(107/2 808),其中安徽省、山东省、浙江省和河南省分别为25,25,28和29例.病例的年龄范围为生后5 d~17岁,年龄中位数为8岁,男童占比为58.9%.确诊病例中0~4岁29例(27.1%),5~9岁32例(30.0%),10~14岁24例(22.4%),15~17岁22例(20.5%).38例有武汉或湖北旅居史,63例有确诊病例接触史,6例暴露史不明.107例中共发现52起家庭聚集性病例.目前所有病例症状均表现轻微,无重症和死亡病例.2月2日前首发病例有武汉或湖北旅居史的比例高于2月3日及以后首发病例(x2=6.38,P<0.05).结论 新冠肺炎早期的儿童病例亦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而且2月2日前以一代病例为主,2月3日后以二代病例及密切接触者为主.应重视二代病例和有密切接触史儿童的监护.
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暴露与抑郁焦虑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张索远, 高岚, 杨兴洁, 张立刚, 乞盟, 陈景旭
2020, 41(5): 657-66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6
摘要: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中国医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以及新冠病毒暴露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我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香港、澳门)的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5 593名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社会支持得分男生低于女生(t=-4.36,P<0.05),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低于其他年级学生(F=4.84,P<0.05).新冠病毒暴露与抑郁、焦虑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0.06,P值均<0.01),新冠病毒暴露、抑郁、焦虑与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0.25,-0.19,P值均<0.01).控制性别、年级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在新冠病毒暴露与抑郁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6%,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2.3%,25.7%;社会支持在新冠病毒暴露与焦虑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0%,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5.9%,12.2%.结论 社会支持在新冠病毒暴露与抑郁、焦虑的关联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医学生在疫情期间保持较低抑郁、焦虑水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期无锡市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邵珊珊, 江澜, 章琴, 唐敏, 顾宇静, 陶芳标
2020, 41(5): 661-663,66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7
摘要(484) PDF(14)
摘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控制期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及亲子运动和幼儿园线上教育对儿童视屏行为的改善作用,为有效控制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无锡市7所幼儿园2 370名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疫情控制期学龄前儿童视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 428名(60.3%)儿童每日累计视屏时长超过1h,1 915名(80.8%)一次连续视屏时长超过20 min;与疫情前的周末相比,1 551名(65.4%)儿童每日累计视屏时长增加了10 min,1 444名(60.9%)儿童一次连续视屏时长增加了5min.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亲子游戏频率高、父母有锻炼习惯、幼儿园开展线上教育及儿童积极参与线上教育与疫情控制期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超标和增加呈负相关(OR=0.39~0.79,P值均<0.05).结论 疫情控制期无锡市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严峻,亲子运动和幼儿园线上教育可对减少儿童视屏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陕西高校学生心理反应及影响因素
杨媛媛, 王悦, 李少闻, 雷晓梅, 杨玉凤
2020, 41(5): 664-66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8
摘要: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陕西高校学生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流行期间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7-9日,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选取18~28岁陕西省高校在校生共1 667名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s for 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PQEEPH).对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QEEPH量表5个因子得分分别为:抑郁(0.29±0.48)分、神经衰弱(0.27±0.46)分、恐惧(0.92±0.60)分、强迫-焦虑(0.15±0.34)分和疑病(0.26±0.44)分,以恐惧因子得分最高.有15.4%存在抑郁性情绪偏离,在情绪偏离中占比最高;情绪障碍中以强迫-焦虑性情绪障碍比例最高,占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年级与抑郁(OR=1.61,95%CI=1.05 ~ 2.47)、强迫-焦虑(OR=1.56,95%CI=1.05~2.31)和疑病(OR=2.01,95%CI=1.16~3.47)情绪障碍呈正相关,非医学专业与恐惧情绪障碍呈正相关(OR=2.16,95%CI=1.18~3.95),面对疫情不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与5种情绪障碍呈负相关(OR=0.17~0.51),居住地在乡镇和农村与神经衰弱障碍呈负相关(OR=0.58,95%CI=0.38 ~0.87),性别为女生与疑病情绪障碍呈负相关(OR=0.34,95%CI=0.19~ 0.62)(P值均<0.05).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应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减少学生的恐慌以及其他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大学生情绪分析
边慧冕, 潘婷, 赵孟
2020, 41(5): 668-67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09
摘要: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流行早期中国大学生的情绪状况,为后期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全国4 105名高校大学生,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施测.结果 疫情早期大学生SDS(47.97±10.16)和SAS(38.88±8.07)均高于常模(41.88± 10.57,29.78±5.46)(t值分别为2.89,2.31,P值均<0.01).大学女生SDS(48.55±9.92)和SAS(39.30±8.07)均高于男生(47.11±10.46,38.27±8.02)(t值分别为16.40,19.74,P值均<0.01).武汉高校大学生SDS(48.11±10.23)和SAS(38.97±8.90)高于湖北其他高校大学生(47.84±11.21,38.61±8.05)和非湖北高校大学生(45.96士10.01,37.91±7.98)(F值分别为10.22,16.07,P值均<0.01).家乡在武汉的大学生SAS(39.79±8.17)高于湖北其他地区(38.37±7.61)和非湖北地区大学生(39.32±8.51)(F值分别为10.22,16.07,P<0.01).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早期中国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程度高于常模,武汉高校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程度高于其他区域高校大学生.提示疫情后期要对大学生特别是武汉地区大学生进行及时的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
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认知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葛文杰, 肖语雁, 邢冰玉, 沈墨, 缪群芳
2020, 41(5): 670-67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0
摘要:
调查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知识、态度以及应对方式并分析其相关性,为疫情下的大学生工作提供信息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浙江省2所本科院校1 8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COVID-19知信行以及应对方式.结果 大学生对COVID-19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依次为预防(81.4%)、临床表现(78.1%)、病因(71.9%)、隔离措施(62.2%)、诊断(48.3%)和治疗(24.9%);84.0%的大学生认为政府措施积极有效,91.3%每天关注疫情时间在2h以下,71.4%担心学习延期情况,67.3%担心身体感染的可能;21.9%担心心理恐慌;大学生对COVID-19疫情病因、临床、诊断、治疗、预防、隔离的认知度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积极应对因子呈正相关(F=7.25~28.44,P值均<0.01),对COVID-19治疗、诊断的认知与消极应对因子呈负相关(F值分别为3.65,3.35,P值均<0.05).结论 多数大学生对COVID-19认知较高,能采取相对积极的应对措施,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积极应对存在相关性.需加强对疾病防疫知识的宣教和培训,提倡积极应对行为,促进大学生更好应对疫情.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北京市高年级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龙鑫, 张夏男, 张洪伟, 纪颖, 谢立璟
2020, 41(5): 673-675,6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1
摘要(308) PDF(17)
摘要:
了解北京市高年级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超重肥胖等危害控制措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9年5月抽取北京市城区、近郊区、远郊区14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共2 515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对非学习目的单次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天累计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高年级小学生单次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15 min/次)报告率为48.43%,每天累计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1 h/d)报告率为2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普通校、六年级、男生、单亲家庭和其他类型家庭及周末不进行中高强度运动与累计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66,2.28,1.27,1.44,1.87,2.20,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高年级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情况仍比较普遍.需要重点关注六年级、男生,并重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淮安留守中学生青春期常见性问题及性行为现状
王海云, 贾笑颖
2020, 41(5): 676-6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2
摘要:
调查留守儿童青春期性问题和性行为现状,为留守儿童青春期相关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淮安金湖县3所乡镇中学的2 305名留守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其常见性问题、性行为、性知识获取途径及性问题求助途径相关情况.结果 30.02%留守中学生有月经/遗精困扰,45.99%有青春痘困扰,20.00%有早恋困惑,10.02%有手淫困惑.有早恋困惑的女生报告率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男生中有手淫困惑的占比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P值均<0.05).11.97%有过被言语挑逗,16.92%有过被要求谈恋爱,10.02%被亲吻过,5.99%被性抚摸过,1.00%被迫性交过,17.01%有过手淫,7.90%有过同性性活动,6.94%有过两性性行为;被言语挑逗、被要求谈恋爱、被亲吻过、被性抚摸过报告率高于男生,男生中有过手淫、有过同性性行为、有过两性性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P值均<0.05);高中生中有过手淫、有过同性性活动、有过两性性行为占比高于初中生(P值均<0.05).在获取性知识途径方面,43.99%通过学校课堂获取,35.01%通过书籍获取,23.99%通过网络获取,17.01%通过父母长辈获取.相比男生,女生主要从书籍和父母长辈处获取性知识,高中生主要从学校课堂和书籍中获取性,初中生主要从父母长辈处获取(P值均<0.05).留守中学生遭遇性问题后,主要通过网络/书籍(31.02%)和色情视频/小说寻求帮助(30.02%).相比男生,女生中寻求父母帮助报告率更高;相比高中生,初中生寻求父母、老师帮助者报告率更高(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留守儿童对性生理问题普遍较为困惑,性行为相对开放.有必要对留守儿童加强性健康教育,帮助其形成科学健康的性观念与性态度.
团体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持续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月媛, 朱寒笑
2020, 41(5): 680-683,68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3
摘要:
探讨大学生团体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持续性有氧运动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招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61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团体健身课程组(H组,22名)和单人有氧运动组(M组,19名)及对照组(C组,20名),进行为期14周的运动干预实验.H组受试者每周参加3次30 min的团体HIIT课程,M组受试者每周单独进行3次50 min的持续性有氧运动,C组受试者不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进行生活质量水平评估与对比.结果 实验后,H组、M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t值分别为12.12,6.44,P值均<0.01),其中H组受试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提高(t值分别为11.37,2.74,5.48,P值均<0.01),M组受试者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提高(t值分别为7.05,7.13,2.35,P值均<0.05),且H组受试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高于M组(t值分别为3.43,3.46,2.51,P值均<0.01).对照组实验前后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HIIT和持续性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水平,且团体HIIT比持续性有氧运动效果更显著,特别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
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幼托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疫苗认知及接种影响因素
任福荣, 王颖, 杨郗, 王平
2020, 41(5): 684-68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4
摘要:
了解幼托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EV71)疫苗相关认知、子女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普查)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辖区内全部12所幼儿园的2 783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幼儿家长对EV71疫苗的相关认知及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1 843名儿童家长调查前听说过EV71疫苗,家长对EV71疫苗的总体知晓率为51.9%,EV71疫苗相关信息的主要获取途径有887名为医院,其次有752名通过学校获得.接种了EV71疫苗的儿童有1 014名,选择接种EV71疫苗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76.1%),未接种EV71疫苗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31.7%).有2 478名儿童家长认为应该将EV71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校为公办(OR=0.72,95%CI=0.59~0.89)、母亲户籍为本市(OR=0.76,95%CI=0.64~ 0.90)、对EV71疫苗不知晓(OR=0.42,95%CI=0.35~ 0.49)及家长认为EV71疫苗价格高(OR=0.66,95%CI=0.47~0.92)的儿童EV71疫苗接种率低,班级为托班(OR=2.55,95%CI=1.18~5.52)、小班(OR=2.24,95%CI=1.54~3.24)、中班(OR=1.51,95%CI=1.05~2.15)的儿童EV71疫苗接种率高(P值均<0.05).结论 辖区幼托儿童EV71疫苗接种率较高,学校性质、母亲户籍、年级及家长对疫苗价格评价是影响幼托儿童EV71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对女大学生人工流产后避孕方式的影响
谢继平, 吕雯, 李武, 姚慕崑, 郑颖, 朱光, 陈琳琳, 刘艳勃
2020, 41(5): 689-691,69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5
摘要:
探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对女大学生人工流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456名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28名)和干预组(228名),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干预组在人工流产关爱服务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结果 干预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月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91.23%和71.17%,对照组为82.89%和60.00%,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7.03,5.98,P值均<0.05);干预组术后6月不安全避孕方法使用率为3.60%,对照组为20.00%,干预组低于对照组(x2=28.35,P<0.05).结论 PDCA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学生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降低术后6月不安全避孕方法使用率,有利于预防术后短期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
湖南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辉霞, 王华, 黄广文, 张湘兰, 黄群, 肖娟, 冯娜
2020, 41(5): 692-69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6
摘要:
了解湖南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地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8-11月在湖南农村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4所幼儿园3 288名3~6岁儿童及其看护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及末梢血血红蛋白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湖南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6.8% (2 195/3 288),最主要的3类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胃口差40.1%(1 317/3 288)、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43.6%(1 434/3 288)、不良进食习惯44.4%(1 460/3 288).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留守儿童、看护人职业为机关事业专技人员、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3h、贫血、二手烟环境暴露呈正相关,与儿童年龄越大和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最主要的3类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中,胃口差与留守儿童、贫血、二手烟环境暴露呈正相关,与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与留守儿童、看护人职业为机关事业专技人员、家庭年收入高、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3h呈正相关,与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不良进食习惯与留守儿童、看护人职业为机关事业专技人员、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3h呈正相关,与儿童年龄越大和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湖南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受年龄、是否留守、看护人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活动、贫血、二手烟环境暴露等因素影响.
湖州市区托幼机构幼儿洗手行为调查
丁昱, 莫小春, 沈益妹, 俞梅华
2020, 41(5): 697-699,70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7
摘要:
了解湖州市两区幼托机构幼儿洗手行为现况及可能影响因素,为开展手卫生相关疾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湖州市两区6所幼儿园343名幼儿进行手卫生行为观察.结果 共观察幼儿手卫生指征总数1 042次,发生洗手行为886次(85.03%),总体洗手合格率为53.35%(83名);不同等级幼儿园中,三级幼儿园儿童洗手行为较差,随着幼儿园等级提升,幼儿正确洗手行为显著提升;男童的洗手行为相对较差,45.35%的男童洗手行为不合格,女童不合格的比例仅为19.88%.小班幼儿洗手行为优于中班,小、中班幼儿洗手不合格的比例分别为23.13%和39.80%.结论 托幼机构儿童手卫生行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强对幼儿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正确洗手行为的培养.
深圳市学龄儿童零食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谢凤珠, 熊静帆, 谢尉
2020, 41(5): 772-774,7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7
摘要:
探讨零食营养健康教育对儿童零食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开展干预项目的深圳市97所小学各随机抽取1个班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零食营养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儿童经常食用的健康零食如水果类、牛奶类的比例上升(x2值分别为141.6,68.0,P值均<0.01),而非健康零食如糖果巧克力类、饼干薯片类、碳酸饮料类的食用比例下降(x2值分别为74.3,48.4,24.9,P值均<0.01);选择正规商店/大超市购买零食及购买零食时每次看生产日期、营养标签的比例上升(xw值分别为9.1,11.1,18.1,P值均<0.05);购买零食时考虑有营养、卫生的比例上升(x2值分别为8.7,4.6,P值均<0.05);吃早餐、喝牛奶、吃水果的频率上升(x2值分别为50.8,89.5,85.7,P值均<0.01).结论 对学龄儿童开展零食营养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儿童对零食营养的认知,并改善零食饮食及购买行为.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估
王瑜, 曾艳, 黄程佳
2020, 41(5): 775-7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8
摘要(259) PDF(12)
摘要:
评价食育课程在改善幼儿饮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有效性,为儿童食育的理论和幼儿园食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取重庆2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2个班级,1个班进行为期1年的食育课程干预,另1个班为对照班正常进行幼儿园活动,共115名幼儿参与本研究.结果 实验班营养知识知晓率(91.5%)高于对照班(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54,P<0.05);实验班态度正向率(90.2%)高于对照班(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7,P<0.05);实验班行为形成率(86.6%)高于对照班(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88,P<0.05).结论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食育课程在改善幼儿饮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具有有效性.幼儿园可结合本园幼儿饮食行为表现设置食育课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
四川省富顺县中学生含糖饮料摄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牟莉, 雷雅麟, 肖成汉, 刘海燕, 胡永彬, 黄敏, 马骁
2020, 41(5): 779-78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9
摘要(234) PDF(12)
摘要: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南: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1]指出,过量饮用高糖饮料增加摄入的总能量,可能会造成摄入更适当营养食品的降低,从而导致不健康饮食和体重增加,加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国内外均已有研究发现,高糖饮料消费与儿童或成人肥胖呈正相关,增加高糖饮料摄入会增加BMI或体重的增长[2].过多的糖摄入与龋齿之间的关联也得到证实[3].部分研究还指出,经常喝碳酸饮料可能会导致儿童骨骼发育缓慢、骨密度降低,影响儿童的骨密度值[4].过量的饮用含糖饮料也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加大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5-6].
普拉提锻炼对肥胖女大学生抑郁身体成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金霞, 李元昊, 吴英清, 苏晓云
2020, 41(5): 783-78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40
摘要:
了解16周普拉提锻炼对肥胖女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成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干预效果,为肥胖女大学生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将从武夷学院选取的39名中度抑郁水平的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为普拉提组(20名)和对照组(19名).普拉提运动结束后,测试所有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流调用抑郁筛选量表(CES-D)得分、身体成分[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及肌肉质量]及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运动前比较,经过16周普拉提运动干预,普拉提组女大学生CES-D得分、体重、BMI、体脂率及血清炎症因子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肌肉质量增加(t值分别为14.70,6.43,6.84,30.99,8.97,24.43,-12.82,P值均<0.01);对照组所有指标实验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6周普拉提运动干预后,与对照组女大学生比较,普拉提组CES-D量表得分下降,体重、BMI、体脂率及血清炎症因子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肌肉质量增加(t值分别为11.50,2.15,2.77,3.18,2.04,3.26,-2.06,P值均<0.05).结论 16周普拉提锻炼可显著改善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降低血清促炎因子TNF-α及IL-6水平,对改善肥胖女大学生抑郁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肥胖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康复的有效手段.
心理卫生
父母教养方式与3~6岁儿童情绪行为的关联
汤银霞, 方红英, 杨菲菲, 朱瑞, 曹月婷, 胡秀兰
2020, 41(5): 700-70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8
摘要:
研究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发生情况及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为早期开展心理行为干预和促进儿童心理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6月从铜陵市城区抽取11所幼儿园,共调查在园儿童2 278名,问卷主要包括父母和儿童基本情况、儿童心理和行为情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2 278名儿童中,情绪症状异常192人(8.43%),品行问题异常214人(9.39%),多动注意不能异常376人(16.50%),同伴交往异常537人(23.57%),困难总分异常233人(10.2%),亲社会行为254人(11.1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儿童出生健康状况、儿童二手烟暴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养方式均是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养方式中父亲支持/参与(OR=0.96,95%CI=0.95~0.98)、母亲支持/参与(OR=0.94,95%CI=0.92~0.95)、母亲敌意强制(OR=1.08,95%CI=1.06~1.10)与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支持参与、母亲敌意强制与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关联.
中国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邬盛鑫, 吴键, 王辉, 李长富, 李颖, 聂伟, 张向明, 王琪, 任志瑜, 景晓霞, 陈珊, 刘辉, 刘振宇, 周凯, 李冬梅
2020, 41(5): 704-70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19
摘要(557) PDF(35)
摘要:
分析儿童青少年网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2019年1-6月选取中国东、中、西经济地带16个省(直辖市)一至六年级小学生30955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运动、烟酒及睡眠、网络及电子产品使用情况等.结果 有43.1%的学生从来没有上过网,女生(44.7%)高于男生(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4,P<0.01).1.3%的学生每天上网≥4 h,男生(0.8%)高于女生(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7,P<0.01).2.4%的小学生网络成瘾,其中男生(3.0%)高于女生(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1.77,P<0.01);且随年级升高有增加的趋势,六年级(3.3%)明显高于一年级(0.8%)及其他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6,P<0.01).儿童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1.9%,其中男生为13.0%,女生为10.6%,男生高于女生(x2=117.66,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性别、年龄后,儿童网络成瘾与是否住校、上网时间、家庭成员关系、单亲及再组家庭、吸烟喝酒、喝含糖饮料、吃油炸食物及留守儿童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06,0.07,0.27,0.44,0.07,0.11,0.09,P值均<0.01),与中高强度体育运动、有效的体育课、是否在学校接受过健康教育、艾滋病教育及家长限制看电视玩游戏等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0.65,-0.04,-0.05,-0.63,P值均<0.01).结论 中国小学生网络成瘾低龄化,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运动和有效的体育课、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网络成瘾.
新乡中学生日常暴力暴露现状及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张珊珊, 张野, 申婷
2020, 41(5): 709-71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0
摘要:
探讨中学生日常暴力暴露现状及其与校园欺凌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的身心积极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日常暴力暴露问卷(Violence Exposure Scale,VES)、攻击规范信念量表(Normative Beliefs about Agression Scale,NOBAS)、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问卷(Middle School Students’s Self-control Scale,MSSSCS)和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于2019年8-10月对方便抽取的新乡市2所初中和3所高中的1 37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日常暴力暴露总分为(34.22±12.09)分,女生日常暴力暴露、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得分均低于男生(t=-2.60~-6.32,P值均<0.05),初中生日常暴力暴露、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得分均高于高中生(t=4.59~7.50,P值均<0.05).暴力暴露与攻击信念、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44,0.51,P值均<0.01),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r=-0.29,P<0.01);攻击信念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0.22,P值均<0.01),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r=-0.38,P<0.01).暴力暴露通过攻击性信念间接影响传统欺凌/网络欺凌;攻击性信念对中学生传统欺凌/网络欺凌的影响,随自我控制的增加而减小.结论 攻击性信念在暴力暴露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中起中介作用,自我控制调节着两者间的关系.
父母婚姻状态与子女自杀尝试的关系及中介因素研究
刘剑波, 龚靖波, 林秀金, 杨听雨, 卢建平
2020, 41(5): 713-715,71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1
摘要(392) PDF(15)
摘要:
探讨父母婚姻状态与后代自杀尝试的关系及中介因素,为减少不稳定婚姻状态家庭后代的自杀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2017-2018年,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某高校大一新生中,抽取2 766名学生完成儿童期创伤和抑郁特质问卷,并报告了父母婚姻状况、是否自杀尝试等信息.结果 相对于父母稳定婚姻状态的大学生,父母婚姻状态不稳定的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特质得分、儿童期创伤得分以及更高的自杀尝试的报告率(t/x2值分别为2.78,5.83,20.30,P值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期创伤、父母不稳定婚姻状况、抑郁特质对自杀尝试正向预测(OR值分别为1.05,1.45,1.08,P值均<0.05).父母婚姻状态→儿童期创伤→抑郁特质、儿童期创伤→抑郁特质→自杀尝试、父母婚姻状态→儿童期创伤→自杀尝试和父母婚姻状态→儿童期创伤→抑郁特质→自杀尝试4条中介路径均成立.结论 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中介了父母不稳定婚姻状态与后代自杀尝试之间的关系.
护理专业女生电子健康素养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联
解超英, 李少杰, 胡江英
2020, 41(5): 716-71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2
摘要(479) PDF(13)
摘要:
探讨护理专业女生电子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为提高护理专业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1月,采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对多阶段整群抽取的长沙市4所医学院校大一至大三年级1 115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女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0.1%(224/1 115),电子健康素养合格率为29.2%(326/1 115).生源地为城镇、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护理专业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x2值分别为9.46,20.02,7.16,12.4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电子健康素养不合格和低社会支持均与护理专业女生抑郁症状呈正关联(OR值分别为3.16,3.65,P值均<0.05).电子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相同社会支持情况下,电子健康素养不合格,护理专业女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大(P值均<0.05).结论 电子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是护理专业女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提高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和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乌鲁木齐农村3~6岁儿童忽视与行为问题关联
吴萍萍, 董菊, 贺苗, 石磊, 林素兰
2020, 41(5): 720-72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3
摘要:
了解乌鲁木齐农村3~6岁儿童忽视和行为问题状况及其关联,为儿童忽视防治及行为问题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农村6所幼儿园中1 326名3~6岁儿童,采用“Conners父母用问卷”和“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乌鲁木齐农村儿童总忽视率为51.89%,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3.37%.有行为问题组的儿童忽视各层面的得分均高于行为正常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7,4.05,2.95,2.44,3.01,2.71,P值均<0.05).情感层面忽视除与心身问题得分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余行为各因子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8,0.80,0.15,0.14,0.19,P值均<0.05);教育层面忽视除与焦虑、多动指数得分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余行为各因子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06,0.05,0.62,0.08,P值均<0.05).结论 乌鲁木齐农村3~6岁儿童忽视问题较为突出,行为问题比较多见.有关部门及家长应给予重视.
工作记忆训练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小学生干预效果评价
姜琦, 骆艳, 龙吉, 杨毓燚, 邰秀娟, 刘树青, 杨再锋
2020, 41(5): 724-72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4
摘要(339) PDF(15)
摘要:
探讨工作记忆干预训练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小学生工作记忆及其识字量的影响,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训练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贵阳市某所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筛选出32名汉语阅读障碍儿童,随机分成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6),采用计算机自适应工作记忆干预训练软件,对两组儿童分别进行不同时长的工作记忆干预训练.结果 8周的工作记忆干预训练后,研究组在识字量、工作记忆任务上的得分(2 217.87±252.32,105.13±7.68)高于对照组(1 907.69±545.15,96.50±11.04)(t值分别为2.06,2.56,P值均<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后测时间上,研究组的识字量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工作记忆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可通过一定时长的干预得到提高,干预效果不仅在经过训练的工作记忆任务上显著,还可拓展到识字量等其他未训练的内容.
南宁市低保户家庭青少年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定来, 陈忠军, 宋鹏威
2020, 41(5): 728-73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5
摘要:
了解南宁市低保户家庭青少年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低保户家庭青少年生活质量提供支持.方法 在社区帮助下随机抽取南宁市4个区1 144名低保户家庭和1 067名非低保户家庭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生活质量量表、学习压力源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低保户家庭青少年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低于非低保户家庭青少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低保户家庭的男生在生活质量的运动能力、生活机会性、负性情绪、其他得分高于女生(P值均<0.05),女生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概念得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初中生生活便利性、运动能力、师生关系、躯体感受、作业态度、生活机会性、负性情绪、同伴关系、自我满意度、其他和总分高于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社会心理功能有9个因素,影响生活环境的有8个因素,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的有5个因素,影响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有5个因素,影响生活质量总分的有4个因素(P值均<0.05).结论 低保户家庭中学生生活质量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干预提高.
壮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状况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联
庞文驹, 王晓晨
2020, 41(5): 732-73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6
摘要:
了解壮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状况及其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联,为有效预防壮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提供支持.方法 2018年3-6月在广西8座城市随机整群抽取14 822名壮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信息、家庭状况、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网络成瘾、心理状况等.结果 壮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报告率为30.54%,偶尔、频繁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18.24%,12.30%.存在网络成瘾壮族中学生报告率为1.82%,疑似网络成瘾率为29.77%.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不同学段、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收入、家庭类型、教育方式、精神病家族史、网络成瘾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7,34.25,73.39,16.12,116.71,10.66,294.4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阶段(0R=0.53)、非独生子女(0R=0.79)与壮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负相关,家庭月收入≥5 000元(OR=1.49)、家庭类型为联合家庭(OR=1.98)、家庭类型为隔代家庭(OR=1.30)、教育方式为忽视(OR=1.35)、有精神病家族史(OR=1.29)、网络成瘾疑似(OR=1.65)、网络成瘾存在(OR=1.96)与壮族中学生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壮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严重,网络成瘾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密切关联.可从降低网络成瘾的角度降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
多动症儿童持续反应抑制与注意缺陷冲动行为障碍的关系
汤路瀚, 韩煜昉, 余鸽, 蓝慧燕, 徐方忠
2020, 41(5): 736-738,74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7
摘要:
探讨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持续反应抑制缺陷与其注意水平和冲动行为的关系,为多动症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43名诊断为多动症儿童和36名健康儿童为被试,采用视觉持续性任务(Visual CPT)评估注意水平,采用相似图形匹配(MFFT)任务评估冲动行为,采用停止信号任务(stop-signal task,SST)评估持续反应抑制.结果 在SST中,ADHD儿童的错误率高于对照组(t=4.34,P<0.01).SST的错误率与CPT的漏报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5,P<0.01);两者具有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线性回归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1),持续反应抑制能解释注意水平的20.1%.多动症儿童SST的错误率与MFFT的错误个数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9,P>0.05).SST错误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划界值为15.5.结论 多动症儿童存在持续反应抑制缺陷,持续抑制缺陷与注意缺陷存在正相关.被试在停止信号任务中的错误率若高于15.5,可考虑为多动症.
疾病控制
西5~6
李骏, 王蕾, 杨艳, 张章, 师梦园
2020, 41(5): 739-74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8
摘要:
探讨以幼儿园为基础开展的局部用氟干预活动对5~6岁儿童早期乳牙龋病(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患病率的影响,为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8所幼儿园564名儿童,回顾调查局部用氟干预时间和材料.口腔检查儿童龋失补牙数和软垢指数.家长问卷调查儿童基本人口学资料,家庭和社会因素(家长最高学历、家庭上月实际收入等),儿童刷牙相关行为(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次等),饮食情况(进食甜点心的频率、睡前进食甜食),12月内是否有过牙齿不适及就医情况.结果 儿童ECC患病率为63.8%,龋均为(3.00±3.33).294名参加局部用氟的儿童人均干预(4.83±1.00)次,其中33.7%只施用含氟涂料,66.3%交替施用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施用含氟涂料、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没有局部用氟的儿童ECC患病率分别为53.5%,63.1%,68.1%,龋均分别为(2.45±3.42)(2.83±3.04)(3.32±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F值分别为6.77,7.08,P值均<0.05).二兀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施用含氟涂料与发生ECC呈负性相关(OR<1),开始刷牙时间晚、进食甜点心频率高、口腔卫生水平低、12个月内看过牙医与发生ECC呈正性相关(OR值均>1).负二项回归分析局部用氟干预未对龋均产生影响(P值均>0.05).结论 以幼儿园为基础开展的局部用氟干预龋病效果有限.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家长及早对儿童开始饮食、刷牙行为干预.
宁夏汉族中小学生2000-2014年血压变化趋势
李娟, 赵海萍, 谢小莲, 张文霞, 马玲, 牛晓丽
2020, 41(5): 755-75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2
摘要:
分析2000-2014年宁夏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血压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00-2014年4次学生体质调研中宁夏地区7~18岁汉族中小学生的血压、身高、体重等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0-2014年,宁夏汉族学生收缩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357.44,P
一起托幼机构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病例排毒时间分析
王雅新, 沈小婷, 汪晨夕, 陈远方, 张健翎, 赵雪涛, 刘景壹, 吴强松
2020, 41(5): 762-76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4
摘要:
分析一起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期间诺如病毒感染者持续排出病毒的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徐汇区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的1所托幼机构为研究点,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采集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环境标本及相关资料,使用Read-time RT-PCR检测标本诺如病毒带毒情况.对诺如病毒感染者的实验室诊断病例每隔3~7d采样,直至样本检测阴性.结果 疫情共报告14例急性胃肠炎病例,其中1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平均排毒时间为(26.58± 17.94)d.12例持续排毒的病例中,9例排毒时间超过7d,8例排毒时间超过14 d,7例排毒时间超过21 d.结论 感染诺如病毒的儿童排毒时长,远超其隔离时间.病例返园后仍应加强病例的管理、消毒和疑似病例的检索工作.
北京朝阳区幼儿2016-2018学年度传染病患病状况
王业芳, 钟艳
2020, 41(5): 789-79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42
摘要:
幼儿园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高度聚集的特殊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极易发生传染病的暴发流行[1],不仅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2].为了解朝阳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及早控制疫情的流行和蔓延,对2016-2018学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生长发育与健康监测
广西沿海地区2016年学龄前儿童下肢爆发力影响因素
宁小春, 梁凤贤, 黄露漫, 彭迎春, 朱荣
2020, 41(5): 744-74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29
摘要:
掌握广西沿海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下肢肌肉力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钦州、北海、防城港共15所幼儿园874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测试,并对家长或看护人进行当面一对一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儿童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对影响学龄前儿童下肢爆发力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儿童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出生时体重和身长、胎龄、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亲年龄、母亲的身高和体重共13个指标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学龄前儿童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年龄对学龄前儿童下肢爆发力有影响作用(P值均<0.05).结论 生长发育状况和父亲受教育程度等是广西3~6岁学龄前儿童下肢爆发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出生时优生优育和父母亲身高体重等对学龄前儿童下肢爆发力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拉祜族中学生2014与2019年体质状况比较
鲁天学, 马向坤, 李国忠
2020, 41(5): 747-7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0
摘要:
了解拉祜族中学生体质发展现状,为制定拉祜族中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9月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3所中学的拉祜族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比较分析2019年与2014年拉祜族中学生体质调研的数据.结果 与2014年相比,2019年拉祜族男生BMI除13岁外,其余年龄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拉祜族女生BMI与2014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2014年相比,拉祜族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13,15岁分别增长3.74及3.99 mL/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6,2.05,P值均<0.05).拉祜族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14~15岁分别增长3.18,3.64 mI/kg,16岁下降2.50 mL/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拉祜族男生50 m跑(除15岁外),坐位体前屈13~18岁与2014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 000 m跑14岁快了20.52 s,17~18岁慢了21.04,19.10 s,引体向上13岁增长1.32个,17~ 18岁下降0.96,1.32个,立定跳远13~16,18岁分别增长18.90,16.36,36.27,13.32,8.55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2014年相比,2019年拉祜族女生50 m跑13~18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坐位体前屈14~ 15岁分别增长2.38,2.96cm,800 m跑13~15岁分别快了15.15,14.48,15.65 s,16~17岁分别慢了18.16,10.74 s,仰卧起坐13 ~ 15,17~18岁分别增长5.58,6.97,5.34,2.04,2.64个,立定跳远13~18岁分别增长14.75,17.10,14.76,8.22,10.47,8.36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拉祜族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身体功能发育水平呈稳中向好趋势,身体素质水平总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表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应针对拉祜族中学生体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升拉祜族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中高强度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及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影响
赵军, 梁晋裕, 郝亮
2020, 41(5): 751-75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1
摘要:
比较12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LT)和中等强度连续运动(MICT)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动脉僵硬度(cfPWV)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为改善肥胖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水平以及寻求更好的减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晋中学院37名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为HIIT组(19名)和MICT组(18名).HIIT组及MICT组分别进行12周(5次/周)运动干预,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后测试身体成分指标及血清抵抗素水平,通过测量颈-股脉搏波速度(dPWV)评估动脉僵硬度.结果 12周HIIT和MICT均能降低肥胖女大学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身体脂肪量及躯干脂肪量(P值均<0.05),只有HIIT使cfPWV及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肌肉量增加(P值均<0.01).与MICT组比较,HIIT组干预后躯干脂肪量、cfPWV及抵抗素水平均下降,肌肉量增加(t值分别为2.19,6.02,2.64,-2.76,P值均<0.01),且HIIT干预前后血清抵抗素降低的变化量与躯干脂肪量及cfPWV降低变化量呈正相关,与肌肉量增加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0.56,-0.65,P值均<0.01).结论 HIIT及MICT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均有影响.与MICT比较,HIIT对躯干脂肪量、肌肉量及动脉僵硬度的改善更有效,可能与此运动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有关.
不同稳定体型学龄前儿童身高增长的随访研究
王付曼, 金曦, 徐轶群, 姚屹, 杨琦
2020, 41(5): 759-761,76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3
摘要:
了解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身高增长特点,为儿童体格发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国7座城市随访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调查儿童的出生日期、性别等.根据WHO《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指数评价,采用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将基线、第1年和第2年随访时均为体型正常、超重和肥胖的2 479名儿童纳入分析.1年随访后,超重和肥胖儿童身高的年度增长值均>8 cm且高于体型正常儿童,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后,肥胖儿童的身高增幅最高,为15.48 cm,高于超重和体型正常的儿童,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发现,体型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中,身高7 cm的比例分别为40.74%,49.72%,每年的增长幅度均高于体型正常儿童.结论 儿童家长和妇幼卫生工作者应重视超重、肥胖儿童的身高增长,学龄前儿童身高与体型的关联仍需深入的探讨.
西藏地区藏族和汉族乡村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郭慧芳, 陶光华, 耿献伟
2020, 41(5): 786-78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41
摘要:
了解藏族和汉族乡村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所本科高校3 209名藏族和汉族乡村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分析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藏族男生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均值[(170.50±7.59) cm,(61.76±9.85) kg,(216.42±23.56) cm]均低于汉族乡村[(171.95±7.28) cm,(65.95± 12.34) kg,(220.03±26.13) cm](t值分别为-4.16,-8.24,-3.14,P值均<0.01),引体向上(9.19±5.66)高于汉族乡村(6.88±5.07)(t=9.08,P
卫生监督
杭州市中小学校秋冬季节教室空气质量状况
应笑, 朱璐, 吴育真, 顾月明, 吴国华
2020, 41(5): 765-76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5
摘要(290) PDF(11)
摘要:
了解杭州市中小学校秋冬季节教室室内空气质量状况,为提升教室空气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选取杭州市区11所中小学校33间教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正常使用时段教室空气进行检测,对收集的PM2.5和CO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秋冬季节杭州中小学校教室PM2.5和CO2平均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介于35.30~ 74.65 μg/m3和949.17~2 029.98 mg/m3之间,且均随寒冷程度增加而逐月增高(F值分别为1 412.84,775.66,P值均<0.01).PM2.5质量体积浓度不同时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2质量体积浓度随时段变化呈现明显的波峰变化.在测量时段中,68.42%的监测时段教室PM2.5和CO2质量体积浓度符合标准.PM2.5水平与学校类型、寒冷程度有关,年级越高、寒冷程度越高,PM2.5水平越高(β值分别为0.44,8.31,P值均<0.05);CO2质量体积浓度与学校类型、寒冷程度及时段有关,年级越高,寒冷程度越高,CO2水平越高;时段越晚,CO2水平越低(卢值分别为213.64,162.38,-16.28,P值均<0.01).结论 杭州市中小学校教室CO2质量体积浓度与欧洲中小学接近,但PM2.5质量体积浓度远高于国外;PM2.5和CO2质量体积浓度均较国内其他城市中小学略低.在学校选址、规划设计、日常使用管理等方面应预先进行考虑以维持良好的教室室内空气质量.
无锡市新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
汤韵, 王宏图, 钱燕青, 古芳寿
2020, 41(5): 792-79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43
摘要:
了解无锡市新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为改善教学环境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2016-2018年新建的17所学校进行教学和生活环境调查,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卫生检测和评价.结果 在新建学校中,合格率较高的指标是采光方向(100.0%)、窗地面积比(100.0%)、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垂直距离(100.0%)、灯管排列方向(94.4%)、控照式灯具(88.9%)、窗帘(83.3%)、教室人均面积(83.3%)、课桌面平均照度(77.8%);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有黑板平均照度(44.4%)、采光系数(33.3%)、课桌椅分配符合率(23.2%)、课桌椅桌下净空高和桌下净空深(4.5%).结论 采光系数不达标、黑板照度低、课桌椅不符合国家标准、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低是目前无锡市新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加强对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改,对新、改、扩建学校应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
学生营养
亲子健康饮食教育模式对学龄前儿童早餐质量的影响
陈思佳, 沈欣, 郭若宜, 丁叶
2020, 41(5): 769-77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36
摘要:
探讨亲子健康饮食教育模式对学龄前儿童早餐质量的影响效果,为学龄前儿童合理健康饮食教育提供支持.方法 于2019年4-5月采用亲子健康饮食教育模式对南京市某幼儿园的105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儿童的早餐情况采用图像法记录,比较干预前后儿童早餐中总食物种类数和6类主要食物摄人情况,并根据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自制学龄前儿童早餐质量评分表,比较干预前后儿童早餐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学龄前儿童早餐总食物种类数在5种以下较为普遍;干预后早餐总食物种类≥5种的人数由8.6%增至83.8%.干预前后儿童谷类及杂豆、畜禽肉鱼虾类的摄入率未发生明显改变,水果、蔬菜、蛋类和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率分别从23.8%,41.0%,53.3%,41.0%上升至79.0%,75.2%,81.0%,68.6%.通过对早餐质量评分发现,干预后儿童早餐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的水平,早餐质量评分等级为好的人数由干预前14.3%上升至干预后的52.4%.结论 亲子健康饮食教育模式有利于学龄前儿童早餐质量的提高.加大对幼儿及其家长关于儿童饮食的健康教育,将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综述
“质量一数量权衡”理论在家庭规模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祁月, 史慧静
2020, 41(5): 794-79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44
摘要(255) PDF(11)
摘要:
2016年1月1日,中国正式推行“全面二孩”政策.至此,持续了36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结束.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人们在反思“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同时,期待新政策带来的可能效应[1-4].本文基于“质量一数量权衡”理论,综述家庭规模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中国青少年进食障碍研究进展
林琳, 刘伟佳, 吴德平
2020, 41(5): 797-8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5.045
摘要(326) PDF(30)
摘要: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是一系列异常进食行为的诊断,青少年进食障碍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根据地区范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青少年进食障碍人数不断增长,香港地区的流行率更是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2-3].除达到诊断标准的严重进食障碍外,未达诊断标准的进食障碍症状也会导致超重、肥胖等问题[4-6].有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在不断上涨,且增长速率全球领先[7].提示我国青少年的饮食健康问题不容乐观.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既是饮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又是进食障碍的高发阶段.且进食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8-9].因此,研究中国青少年进食障碍的诊断标准、成因以及治疗手段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