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6卷  第5期

回顾与展望
学校卫生在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中的作用
马军
2015, 36(5): 641-645.
摘要: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是研究学生生长、发育、健康与教育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育人科学,目的是通过研究、监测、保健服务、监督,了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发挥身心发育潜力,改善外界环境条件,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育的目的,为成年期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校卫生主要服务于大、中、小学生群体.
述评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行为需要全社会参与
胡小琪
2015, 36(5): 646-647.
摘要:
少年富则国家富,少年强则国家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营养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防病抗病能力和智力与心理的正常发展,关系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还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民族整体的健康素质[1].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营养是他们成长的物质基础,对他们的生命历程更为重要[2].而营养是否能全面均衡获取,与他们的饮食行为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
重要论著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孟祥坤, 邹志勇, 尚晓瑞, 周佳, 马蕊, 马军
2015, 36(5): 648-650.
摘要(434) PDF(22)
摘要:
探讨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7省市28 612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7d饮食行为回顾法收集饮食行为资料.结果 共确定4种饮食行为模式:模式1贡献率为16.58%,与油炸食品、高能量零食、西式快餐、含糖软饮料、在外就餐有关;模式2贡献率为13.02%,与蔬菜、水果、肉或肉制品有关;模式3贡献率为15.58%与早餐、奶有关;模式4贡献率为9.50%,与饭碗大小、吃饭速度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模式1(OR=1.146,95% CI=1.058~1.242)和模式4(OR=1.848,95% CI=1.699 ~2.01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模式3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734,95%CI=0.676 ~ 0.798).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关联,应加强营养教育,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早年分离创伤对青春期流动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董江会, 郭丽, 卢婷, 朱麒臻, 李孟洁, 龚家辉, 刘宝宝, 杨松达, 凌莉
2015, 36(5): 651-654.
摘要:
探讨青春期流动儿童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珠三角地区5个地级市各1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六~八年级的1 602名学生(分离组儿童821名,非分离组儿童78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安全感量表(S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儿童版)进行测量.结果 分离组在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得分和困难总分大于非分离组(t值分别为6.440,1.986,4.939,5.676,P值均<0.05),分离组与非分离组在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2个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分离组在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和安全感总分上低于非分离组(t值分别为-4.908,-4.421,-4.862,P值均<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安全感是分离组儿童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同伴关系、困难总分的消极影响因素,是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与父母均分离是分离组儿童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困难总分的消极影响因素;与母亲分离、同辈监护是分离组儿童多动因子的积极影响因素;母亲监护是分离组儿童多动因子、困难总分的消极影响因素;年龄是分离组儿童同伴关系问题的消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对青春期流动儿童情绪、品行、安全感造成影响.改善有留守经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帮助其建立安全感,可促进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芬兰某市青春期女童血清C-反应蛋白体脂总量变化趋势及相关性
温鑫菲, 王人卫, 冯国双, 刘阳, 程蜀琳
2015, 36(5): 658-662.
摘要:
观察青春期前(即生长突增前期)至成年早期女童体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体脂总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者是否具有循轨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96名芬兰于韦斯屈莱市及周边的9~13岁健康女孩进行为期7a追踪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女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其体脂含量.利用MLwin软件分别对女孩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和体脂总量的总体变化趋势进行拟合.结果 青春期女孩体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体脂总量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C-反应蛋白水平随年龄增长依次为5.2,5.3,5.5,6.1 ng/mL,体脂总量随年龄增长依次为10.1,13.7,15.4,19.4 kg),且具有循轨特征,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2 =0.210,P<0.01).结论 在儿童期体脂含量较高的人,其成年后患代谢性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较高.
学生营养
上海民工小学自供午餐营养素供给状况分析
汪正园, 宋峻, 高红梅, 郑晶泉, 黄翠花, 臧嘉捷, 周静哲, 邹淑蓉
2015, 36(5): 655-657,662.
摘要:
了解上海民工小学自供营养午餐营养素供给状况,为改善民工子女膳食营养供给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2个区县约50%的民工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用食物称重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民工小学自供午餐的能量、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平均供给量均低于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1,47.68,5.42,5.35,6.48,21.15,P值均<0.01).所有学校钙供给量都低于标准的60%;维生素A和维生素B2供给量低于标准60%的学校比例分别为66.7%和87.5%.所有学校均未提供奶类;91.6%的学校大豆及豆制品的供给比例低于标准值的60%;动物性食品的供给量普遍偏多,91.6%的学校供给量超过了标准值.结论 上海民工学校供给的午餐膳食结构不合理,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严重.应增加奶类、大豆及豆制品和绿色蔬菜的供给量,适当减少肉类的供给,并加强针对学校和家长的健康教育.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零食消费状况
唐振闯, 张倩, 李荔, 潘慧, 甘倩, 胡小琪
2015, 36(5): 669-672.
摘要: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零食的消费状况,为我国学生营养改善及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零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各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从小学三年级以上及初中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2个班,采用“学生调查表”收集所调查29 317名学生的零食消费品种、频率等情况.结果 79.7%的学生每天吃1次以上的零食,选择零食前3位依次为蔬菜水果(54.3%)、饼干面包(45.5%)和方便面(41.7%).30.9%的学生每天花2块钱及以上买零食,初中生(42.8%)高于小学生(22.0%),吃学校食堂供餐学生(34.7%)高于吃企业供餐学生(24.7%),寄宿生(46.0%)高于走读生(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贫困地区学生零食消费现象普遍且不合理,应加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营养改善对策研究,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引导学生合理消费零食.
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吴劼, 李卫民, 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 米热古丽, 帕尔哈提
2015, 36(5): 759-761.
摘要: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维吾尔族中学生合理膳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7个区各随机选取1所少数民族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每所学校初中和高中各年级选取1个少数民族班级,共对42个班级的1 596名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膳食回顾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初中生每天食物的摄入量为1 293.95 g,高中生为2 652.1 g.初中男、女生比较,除视黄醇和烟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能量及营养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男、女生相比,除烟酸、铁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能量摄入充足者占44.2%,蛋白质为58.8%;高中生能量摄入充足者占36.8%,蛋白质为56.8%.结论 应调整维吾尔族中学生的膳食结构,积极改善维吾尔族中学生的营养状况.
北京市中小学校午餐用餐供餐状况
郭欣, 刘峥, 胡骥川, 徐文婕, 刘亨辉
2015, 36(5): 779-781.
摘要: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午餐用餐、供餐现况,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北京市范围内的全部中小学校(含职业高中)进行问卷调查,由校医完成问卷.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午餐用餐方式分为外送餐、托管食堂、学校自办食堂、回家吃(包括带饭和小饭桌)4种,学生选择比例分别为26.22%,16.28%,24.27%,33.24%.外送餐、托管食堂、自办食堂从出餐到用餐的中位时间间隔分别为110,30,20 min.食谱由供餐公司和学校制定,没有统一标准,平均价格分别为8.83,8.67,7.70元.除北京市政府对农村与乡镇地区每名住宿生提供每月160元的伙食补助外,学生和学校基本不享有其他任何补贴.结论 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学生就餐方式,配备营养师,合理搭配食谱,同时强化课堂营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健康教育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就餐满意度
潘慧, 张倩, 唐振闯, 甘倩, 李荔, 胡小琪
2015, 36(5): 663-665.
摘要: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在校就餐满意度,为促进学生营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供餐模式,各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从小学三年级以上及初中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2个班,达到每个年级40人左右,男、女生各半,共29 317名.采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对学校提供食物的喜爱程度、口感、质量、营养等问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小学生“非常喜欢”吃学校提供食物的比例(25.7%)高于初中生(8.6%),西部地区学生(20.7%)高于中部地区学生(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364.9,205.9,P值均<0.01);小学生(26.6%)每次都能吃完学校提供食物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学生(19.6%),西部地区学生(26.0%)高于中部地区学生(19.9%).学生吃不完学校提供食物的原因前3位依次为不想总吃同样的、给的太多吃不完和不喜欢吃.15.1%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食物更有营养,小学生(18.1%)高于初中生(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对混合供餐和企业供餐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学校食堂供餐模式满意度较低.结论 学生对学校提供食物的就餐满意度较低.学校、供餐企业和社会应合力打造学生营养餐,并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膳食指导和营养宣教.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状况
徐海泉, 张倩, 甘倩, 李荔, 张帆, 潘慧, 胡小琪, 马冠生
2015, 36(5): 666-668,672.
摘要(342) PDF(13)
摘要:
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状况,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每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种模式各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学校,从小学三年级以上及初中每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2个班.达到每个年级40人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共29 317名.采用自填“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营养知识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平均(3.6±1.7)分,初中生(3.9±1.7)高于小学生(3.3±1.7))(t值分别为-4.69,-29.37,P值均<0.01),乡镇学校学生(3.6±1.7)及县城学校学生(3.6±1.6)高于农村学校学生(3.3±1.7)(t=48.57,P值均<0.01).各知识点知晓率为21.5%~51.4%.以对健康的理解(59.5%)和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来源(59.5%)的知晓率较高,对促进长个子的营养素知晓率最低(21.5%),初中生知晓率要高于小学生.学生营养知识来源途径以课本(56.7%)和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54.9%)为主.结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知识来源途径仍以学校传播为主.应积极利用校园资源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饮料消费状况
李荔, 唐振闯, 陶龙翔, 张倩, 潘慧, 甘倩, 胡小琪
2015, 36(5): 676-678.
摘要: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饮料消费状况,为引导学生合理消费饮料和促进学生营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从小学三年级以上及初中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2个班,采用“学生调查表”收集所调查29 317名学生的饮料消费种类、频率等.结果 小学生、初中生选择饮料种类前3位依次为碳酸饮料(42.9%)、含乳饮料(36.7%)、茶饮料(36.0%).48.9%的学生每天喝1杯以上的饮料,小学生和初中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天喝1杯及以上饮料的比例在学校食堂供餐(51.1%)和混合供餐的学生(51.7%)中高于企业供餐学生(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1.2,P<0.01);寄宿生每天喝1杯及以上饮料的比例(48.2%)低于非寄宿生(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P<0.01).结论 贫困地区学生的饮料消费普遍.应加强对学生的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合理消费饮料.
南京市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刘志浩, 李小宁, 卫平民, 黄明豪, 杨国平, 王湘苏
2015, 36(5): 683-685.
摘要(261) PDF(12)
摘要:
构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开展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5所高校3 183名大学生进行性行为影响因素的自填式匿名阅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0.7%,其中男生为14.7%,女生为7.0%.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存在性别差异,安全性行为意向(β值分别为0.426,0.323)和性态度(β值分别为0.272,0.181)是男女生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男、女生性知识对性态度和性行为均有影响.应采取系统、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
上海市中学生家长饮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汤红梅, 方红, 赵黎芳, 何丹丹, 赵彩平
2015, 36(5): 686-688,692.
摘要: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家长饮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从家庭方面开展青少年饮酒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法,对上海市46所中学(初中25所、普通高中11所、职业高中10所)4 55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家长饮酒相关健康知识平均总得分为(4.8±2.0)分,属于“一般”水平;但对于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的疾病知晓率较低,完全回答正确的比例仅占11.9%.对于孩子在各场合饮酒的态度,11.5%~19.0%的家长表示赞同,13.9% ~16.2%的家长持无所谓态度.中学生家长过去1 a曾饮酒率较高(47.3%).32.2%的家长未对孩子进行过针对饮酒危害知识教育.对饮酒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表现,母亲好于父亲,父亲好于其他监护人;初中生家长好于高中生家长,高中生家长好于职业高中家长.结论 中学生家长对饮酒的健康危害认识不足,对于孩子饮酒行为的容忍度较高.建议开展针对中学生家长的饮酒危害健康教育,并把孩子的父亲及职业高中学生家长列为饮酒危害教育的重点人群.
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基于性别差异的Meta分析
程丽楠, 崔文香, 刘佳鸿, 金英花
2015, 36(5): 689-692.
摘要:
系统评价性别与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关系,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词为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初中生/学生/高中生/大学生/青少年/新生)and健康素养.应用Meta Analyst Beta 3.1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至系统更新到2014年6月.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总体健康素养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效应值为OR=0.920,95% CI=0.843 ~1.004.在基本技能方面、科学健康观方面男生要优于女生,效应值分别为OR=0.875,95% CI=0.776~0.987;OR=0.539,95% CI=0.471~0.617.而在健康方式与行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及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基本医疗及安全与急救方面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不同性别青少年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
深圳市高一学生身体活动现状及其对视力的影响
谌丁艳, 罗青山, 吴宇, 王赟, 熊华威, 周丽
2015, 36(5): 693-695.
摘要(226) PDF(10)
摘要: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身体活动及近视情况,为探索身体活动对视力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方便确定的深圳市5所高中,整群抽取全部高一学生,共3 952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视力状况、最近1周内身体活动情况、在晴天通常接触太阳光时间等信息.结果 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4.87%.大多数学生在每次体育课中真正进行体育锻炼或做运动的时间为10~ 30 min,最近7d进行大强度体育活动、中等强度体育活动的天数均为1~2d,参加体力活动至少1h的天数也为1~2 d.周一至周五学生晴天每天平均接触太阳光时间为2h,周末为3h.视力正常学生身体活动情况优于近视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B=-0.043,OR=0.958,P=0.011)、多接触太阳光(B=-0.120,OR=0.887,P=0.003)为视力保护因素.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身体活动不足.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加接触太阳光时间,将有助于改善青少年视力状况.
台州市中小学校洗手设施和学生洗手行为分析
常玥, 杨盛旭, 胡雅飞, 何凡
2015, 36(5): 696-698.
摘要:
了解中小学校洗手设施和学生洗手行为现状,为制定学校疾病防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和自然观察法,观察和评价台州市18所中小学校使用的洗手设施、洗手产品、擦干手设施,以及1 026名学生和58名教职工不同洗手指征下的洗手行为.结果 38个观察点的水龙头均为手拧式,均未配备洗手产品和干手设施.1 084名学生与教职工各观察指征的总体洗手率为55.6%,学生洗手率(56.1%)与教职工洗手率(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P=0.153);男生洗手率(48.5%)低于女生(63.3%) (x2 =23.05,P<0.01);城市学生洗手率(57.8%)高于农村学生(50.2%)(x2=6.97,P=0.004);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洗手率分别为23.5%,71.0%,81.3%,且随着学段的升高,洗手率越来越高(x2趋势=238.6,P<0.01).随着学段的升高,餐前洗手率越来越低(x趋势=18.4,P<0.01),便后洗手率越来越高(x2趋势=322.4,P<0.01),外出玩耍后回教室的洗手率越来越高(x2趋势=16.4,P=0.000).结论 台州市中小学校学生和教职工的洗手行为较差.应进一步加强学生个人卫生行为的宣传和教育,并加大对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投入.
合肥市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程成, 仝菲, 李修德, 李享, 徐少聪, 高国朋, 张秀军
2015, 36(5): 699-701,707.
摘要:
了解合肥市大学生饮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8所高校学生共3 000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效调查人数2 849人,大学生饮酒率为80.2%,其中男生为92.3%,女生为68.8%.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235,95% CI=0.185~0.298)、少数民族(OR=0.424,95%CI=0.229 ~0.787)、认为饮酒不是大学生活一部分(OR=0.352,95% CI=0.243 ~0.510),不吸烟(OR=0.513,95%CI=0.282~0.933)、父亲不饮酒(OR =0.500,95% CI=0.407~0.614)的大学生倾向于不饮酒,月平均生活费越高(OR=1.177,95% CI=1.022~1.355)、学校管理松或不管的大学生(OR=1.874,95% CI=1.603 ~2.192)更倾向于饮酒.结论 合肥市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普遍,且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饮酒行为.学校、家庭应联合对其进行积极干预,减少大学生饮酒行为.
农村留守青少年生殖健康认知和行为的定性研究
冯宁, 陈力权, 杨琦, 金曦, 付谦, 牛红峰
2015, 36(5): 702-707.
摘要:
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认知和行为,为开展农村留守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重庆市和湖南省各1个县的33名10~24岁校内外留守青少年,对成长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生殖健康相关认知和行为,以及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的求助情况开展个人深入访谈,在与留守青少年相关的人员中就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社会和家庭环境开展个人访谈.结果 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上学路途、住宿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复杂,对青春期、月经、遗精、自慰、艾滋病、性行为和性侵犯等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完备;婚前性行为较多且安全性行为采纳较少,尤其是校外青少年.在生殖健康方面,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来自父母、看护人、同学与同事、老师、雇主、医生等及时正确的指导或支持,忍受缺少父母关爱的痛苦,在自身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在遇到生殖健康相关问题时难以获得恰当帮助;校内、外男、女青少年均是如此.结论 农村留守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值得特别关注.需从公共卫生角度建立专门应对机制,营建有利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与促进适应一般社会规范并重.
江苏省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杜国平, 李伟, 许松萍, 郭艳, 资海荣, 卫平民
2015, 36(5): 711-714.
摘要:
了解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江苏省10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高校8 80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 8 802名大学生中,吸烟和饮酒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14.20%,53.18%;87.01%的大学生缺乏运动,66.64%的大学生在近1个月内不能按时作息,61.60%的大学生在过去1周内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且男女生间7种不良健康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8.71%的大学生存在3~5种不良健康行为,并且多种不良健康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r=0.034~0.294,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独生子女、月生活费高、父母学历低者有可能出现不良健康行为(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现况不容乐观,且存在聚集现象.亟需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其效度研究
王军利
2015, 36(5): 755-758,761.
摘要:
目前世界各国青少年闲暇时间的身体活动不足现象相当普遍[1-2].对于习惯性的、较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而言,在成年前期和后期是明显的下降阶段,大学生正处于这一敏感时期[3].因此,大学生群体可能是未来人口中身体活动量减少或者不足的高风险人群之一[4].为此本研究提出两种评价身体活动的指标:一是日常身体活动的综合评价指标,即身体活动指数(physical activity index,PAI),对工作学习、家务、交通、体育与娱乐相关的身体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并以此指标对身体活动水平(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L)进行评估;二是以体育锻炼为主的体育娱乐类身体活动评价指标,即运动锻炼指数(exercise index,EI),并对运动锻炼水平(exercise level,EL)进行评价.两指标的建立不仅为我国学生人群的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干预提供评价手段,也可为我国普通居民的身体活动促进提供有益参考.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传统生物医学的职高生控烟模式比较
陈心月, 许琪, 黄德开, 巫智远, 易晓丽, 陈怀良, 杨阳, 张建新, 杨淑娟
2015, 36(5): 762-764.
摘要:
评价以社会认知理论和以传统生物医学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法对职高生吸烟行为和影响因素的干预效果,为推动和发展职高学校控烟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以学校为基础对职高生实施控烟干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社会认知组、健康知识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0.5a的干预随访并评估干预后效果.结果 职高生总体吸烟率为38.75%.干预后,社会认知组吸烟率从41.60%降为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5,P<0.05);而健康知识组吸烟率从37.65%略下降为37.27%,空白对照组吸烟率从35.32%略上升为36.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5,0.051,P值均>0.05).干预后,社会认知组、健康知识组和空白对照组戒烟率分别为51.93%,28.57%和39.07%,社会认知组戒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5,P<0.05);而健康知识组与对照组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干预方法能有效建立职高生正确的烟草认知从而减少其吸烟行为,而基于生物医学的干预对于控制职高生吸烟效果较差.
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看护点儿童伤害防控工作现状
仇寅, 孙兰, 赵慧蓝
2015, 36(5): 765-767.
摘要:
看护点作为上海郊区最基础的区域性学龄前看护机构,主要满足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群体对同住子女的看护需求.由于在安全、监管、场所多个方面与标准幼儿园相距甚远,看护点公共卫生防控工作逐步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农民工学校学生伤害认知水平较高[1].2013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看护点儿童伤害防控工作现状、儿童监护人及教职工伤害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为探索看护点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孙凌云
2015, 36(5): 773-776.
摘要:
了解郑州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高校1 042名学生,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修订后最终确定的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高校有24.86%(259/1042)的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知识,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知晓率为64.68%(674/1 042);慢性病预防的知晓率为9.12% (95/1 042),安全与急救的知晓率为47.89% (499/1 042),基本医疗的知晓率为26.68%(278/1042).科学健康观与基本医疗男、女生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81,12.21,P值均<0.05);一、二年级学生的5类健康问题知晓率均高于三、四年级学生,其中科学健康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5);医学类大学生的健康问题知晓率高于文理科学生(x2值分别为42.24,40.85,19.22,52.59,40.95,P值均<0.01);生源地、所学专业和是否选修课是影响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因素(P值均<0.05).结论 郑州高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高.应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特别是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疾病方面的知识培养.
青海省藏区寄宿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赵宏, 李斌, 刘燕, 肖然
2015, 36(5): 784-786.
摘要:
了解在青海省藏区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为加强藏区寄宿制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县4所寄宿制学校的2 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相关问题进行基线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存在的问题制作宣传和培训资料,并开展相应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活动后,采取相同问卷对基线调查学校学生1 766名进行终末调查.结果 项目活动前后,藏区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从38.20%提高到86.23%(x2 =985.58,P<0.01),健康饮食行为总体形成率从45.48%提高到71.43%(x2 =284.85,P<0.01);大部分营养知识知晓率和饮食行为形成率较基线调查分别提高40和30百分点.项目活动后初中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饮食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小学生.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是提高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有效方式.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营养健康教育工作.
某高校大学生自我用药现状及需求分析
郑雨欢, 毛亚杰
2015, 36(5): 790-792.
摘要: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常见疾病的自我用药现状,为指导大学生正确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春理工大学2 43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02%的学生咨询并依据药店人员推荐用药,其中男生、高年级、理工科学生表现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209,61.919,41.912,P值均<0.05).20.00%的学生咨询父母凭父母以往经验购药,只有30.00%的学生凭医生开具的处方购药.大学生自我用药服务需求依次为有针对性开展用药健康教育(97.29%)、推荐物美价廉的非处方药(95.48%)、定期开展用药知识讲座(90.35%)、开展用药咨询(89.04%)、校医院应提供用药常识(88.05%)、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活动(82.27%).结论 大学生在患病早期自我药疗行为较普遍.应关注大学生自我药疗情况,采取有效用药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自我药疗的知识和技能.
疾病控制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
徐海泉, 张倩, 甘倩, 李荔, 张帆, 潘慧, 胡小琪, 马冠生
2015, 36(5): 673-675.
摘要:
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取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每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种模式各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从小学三年级以上及初中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2个班,达到每个年级40人左右,男女基本各半,共29 317名学生.采用“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常见病发生情况.结果 过去1 a发生过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学生占65.3%,初中生(71.2%)高于小学生(60.9%) (x2 =582.98,P<0.01),食堂供餐学生(67.1%)和企业供餐学生(66.3%)高于混合供餐学生(58.3%)(x2=138.91,P<0.01).过去1 a发生过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占79.9%,女生(80.7%)高于男生(78.9%),初中生(85.6%)高于小学生(75.5%),食堂供餐学生(81.6%)和企业供餐学生(79.1%)高于混合供餐学生(76.0%)(x2值分别为22.31,823.43,60.41,P值均<0.01).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频率较高,小学生及混合供餐学校学生情况相对较好.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缺勤情况分析
徐海泉, 李荔, 甘倩, 张帆, 潘慧, 张倩, 胡小琪, 马冠生
2015, 36(5): 679-682.
摘要:
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缺勤状况,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基础数据.方法 从我国699个“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县各随机抽取20% ~ 30%的小学和初中作为监测学校,在3-6月和9-12月,以“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出勤表上报各监测学校每个学习日学生出勤和缺勤人数,以“人日”为单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调查小学及初中13 970所,监测学校学生缺勤率为27.1‰,其中事假和病假缺勤率分别为13.7‰,12.9‰.初中生缺勤率(38.0‰)高于小学生(21.8‰),县城学校学生(31.9‰)高于农村(25.9‰)和乡镇学校学生(27.4‰),食堂供餐学校学生(30.7‰)高于企业供餐(24.3‰)及混合供餐学校学生(25.1‰),在校生≤100人的学校(28.4‰)和>500人的学校学生缺勤率(29.6‰)高于100~500人学校学生缺勤率(22.6‰)(x2值分别为3 989 987,2.776× 107,2 505 572,P值均<0.01);6月学生事假缺勤率(20.2‰)及12月学生病假缺勤率(16.2‰)高于其他月份(x2值分别为9.7× 108,9.711×107,P值均<0.01).结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事假缺勤率与病假缺勤率相当,不同学段、供餐模式及学校地理位置的学生缺勤率有所不同.
江苏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嵇红, 向伦辉, 张雪峰, 付建光, 艾静, 单军, 朱叶飞, 汤奋扬, 徐建芳
2015, 36(5): 721-724.
摘要:
调查和分析江苏省某小学一起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运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集病例、桶装水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CR核酸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该起事件共报告病例78例,罹患率为2.44%.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接触病例、暴露过患者的呕吐物是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x2值分别为18.20,27.18,P值均<0.05);洗手时用洗手液或肥皂(x2=6.17,P=0.013)为保护因素.11例病例的肛拭子标本5份检测出诺如病毒GII.4型阳性.结论 该起事件为由诺如病毒GⅡ.4型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和暴露于患者的呕吐物可能是此次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生医院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梁大艳, 徐浩锋, 孟瑞琳, 夏亮, 许燕君, 许晓君, 宋秀玲
2015, 36(5): 725-728.
摘要(205) PDF(10)
摘要:
掌握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为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学生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东省7个市县抽取19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因伤害首次到哨点监测医院就诊的6~18岁中小学生.结果 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发生伤害患者共计17 923例,男女性别比为2.36∶1.伤害发生的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8 951例)、动物伤(3 144例)、道路交通伤害(2 294例)、钝器伤(1 546例)、刀/锐器伤(1 287例),分别占总伤害的49.94%,17.54%,12.80%,8.63%,7.18%.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家中(5 398例)、学校与公共场所(5 083例)、公路/街道(3 556例),分别占总伤害构成的30.12%,28.36%,19.84%.前3位伤害发生时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68.17%)、体育活动(11.50%)、驾乘交通工具(10.23%).伤害以非故意(96.12%)为主.伤害部位以上肢为主,占34.50%;87.21%的伤害患者为轻度损伤;90%以上的伤害病例就诊后回家.5月、7-10月伤害发生较多,占全年的37.88%.每天发生伤害患者数以16:00-20:00较多,占43.30%.结论 广东省学生伤害不容忽视,重点应放在跌倒/坠落和动物伤的预防与控制.
天津市2011-2013年大学新生血压水平及其与BMI的关系
习倩倩, 韩钰, 戴炜, 苏媛媛, 邓艳梅, 张欣
2015, 36(5): 729-731.
摘要(306) PDF(10)
摘要:
探讨天津市大学新生血压水平现状及其与BMI分布的关系,为制定大学生控制体重和预防高血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11-2013年天津市9所大学共50 503名19~22岁入学新生的血压和身高、体重进行测定,并对高血压、高血压前期现状和BM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和2013年入学新生高血压检出率分别比2011年增长0.9和0.8百分点(x2值分别为22.739,18.315,P值均<0.01);2012年和2013年正常血压高值检出率分别比2011年增长5.0和4.5百分点(x2值分别为98.825,84.983,P值均<0.01).男生高血压和正常血压高值总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0.961,4 465.881,P值均<0.01).男、女生高血压与正常血压高值的检出率表现出随BMI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男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9%,3.1%,7.2%和20.9%(x2=1 134.466,P<0.01),女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0.3%,0.5%,2.3%和8.9%(x2 =808.956,P<0.01).结论 大学新生的BMI增高与血压偏高密切相关,可通过控制大学生的体质量指数来降低患高血压的危险性.
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行为与近视的关联性分析
汪育文, 卓佐跑, 杨仙玲, 保金华
2015, 36(5): 732-734.
摘要(334) PDF(10)
摘要:
比较正视和近视学龄儿童阅读行为的特征和差异,为探索阅读行为与近视发生的关联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小学五年级的正视和近视学龄儿童各35名参加研究,分别对受试者进行眼健康检查以及阅读行为相关参数的测量.结果 近视儿童的阅读距离为(25.5±5.3)cm,正视儿童为(28.7±6.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5).近视儿童的相对阅读距离比正视儿童更近(t=-2.56,P<0.05).近视儿童相比正视儿童的头位角更大,分别为(29.9±12.1)°,(26.1±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的眼位角为(24.1±9.3)°,小于正视儿童的(28.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结论 学龄儿童的阅读距离普遍很近.近视儿童的阅读距离更近,头位角更大.
分级接触者筛查在一起大学生肺结核聚集性发病调查中的应用
张国钦, 张玉华, 陈盛玉, 钟达, 傅衍勇
2015, 36(5): 735-738.
摘要:
探讨分级接触者筛查方法在大学生肺结核聚集性发病调查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控制聚焦性疾病蔓延提供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某大学首发肺结核病例的接触者分级筛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症状筛查、PPD试验、TB-SA检测和胸部DR检查.结果 本次调查逐步筛查了3级接触者,共934名师生.在1~3级接触者中,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7.1%,0.4%和0.2%,PPD强阳性率分别为62.5%,30.7%和26.7%,TB-SA阳性率分别为45.5%,22.3%和17.4%,DR胸片可疑阴影发生率分别为16.7%,4.4%和0.6%,各项检查的阳性率均呈递减(x2值分别为36.32,23.02,7.03,52.22,P值均<0.05).最终在接触者中确诊17例学生肺结核病例,从1~3级接触者的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14.3%,3.1%和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7,P<0.01).在宿舍楼层分布上,女生43号楼3层的肺结核罹患率为11.6%,高于男生4层的2.0%及其他楼层的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7,P<0.05);专业分布上,10级动画专业、10级环艺专业和其他专业罹患率分别为18.9%,6.8%和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30,P<0.05).结论 分级接触者筛查方法适用于学校内结核病疫情调查,可以明确疫情波及人群.调查发现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疫情主要在宿舍楼层及专业内传播.
安阳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现状
韩俊锋, 孟巧玲, 包红红, 张栓虎, 梁玉清, 于杰
2015, 36(5): 748-751.
摘要:
了解安阳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管理现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传染病防制策略的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阳市4个区和2个县的112所机构,对被调查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传染病报告制度建立率为82.14%,晨检制度长期执行率为46.63%,因病缺勤登记制度长期执行率为50.00%,学生定期体检制度建立率为79.46%.接种证查验执行率为82.14%,按规定卫生室设置率为36.17%.结论 当前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多环节存在不足.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预案体系建设,强化传染病执法力度,加强建立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
上海市长宁区初中生体育运动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鲁嘉妮, 徐建兴, 吴金贵, 周月芳
2015, 36(5): 767-769.
摘要: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体质水平重视程度的提高,各校对体育课设置频次及体育强度都有所提升,学生在校外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也日益增多,体育运动伤害发生频率随之增加[1-3].另外,学生在体育运动时自我保护意识较薄弱,预防和应对突发伤害的知识贫乏,对伤害的发生没有前瞻性和危机感[4].运动伤害一旦发生,不仅对身体造成损伤耽误学业,也给家庭及学校带来压力[5].为此,笔者在上海市长宁区随机选择2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于运动伤害的知晓程度及导致运动伤害的个性行为危险因素,分析其中的可控环节,探讨合适的干预方法,为后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减轻伤害给学生、家庭及学校造成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提供参考.
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干预效果分析
孙群露, 高飞, 刘晓峰, 刘俊, 邱燚, 张容
2015, 36(5): 777-779.
摘要:
了解宝安区小学生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伤害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制定小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宝安区20所小学5 834名学生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其中抽取8所小学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生活技能干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宝安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5.00%,伤害类型主要是摔伤、扭伤和撞伤,分别占39.20%,14.37%,12.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级、男生、不良健康行为、校外游荡、父母离婚等是伤害行为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生活技能干预分别使伤害发生率降低了4.51,4.67,7.80百分点.结论 宝安区小学生伤害问题发生普遍,建立以健康教育为基础,行为干预和生活技能干预为强化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沈阳市于洪区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海柱
2015, 36(5): 782-784.
摘要:
了解沈阳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于洪区抽取3 477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过去1 a共有1 051名中学生发生伤害行为,报告率为30.2%.扭伤(18.6%)、跌落伤(12.0%)和切割伤(8.6%)是中学生伤害发生的最常见类型.伤害检出率男生(34.3%)高于女生(26.8%),初中生(36.2%)高于高中生(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58,48.386,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男生、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以及睡眠障碍是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8,1.981,1.501,1.436,1.461,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心理卫生
江苏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沈愁, 戴静, 周逸, 盛祺, 王战, 蔡思洁, 华亚芳, 许岩, 陆荣柱
2015, 36(5): 708-710,714.
摘要:
探讨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江苏省某大学大一至大三913名学生为对象,调查其手机使用情况,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其睡眠质量.结果 913名在校大学生的PSQI平均得分为(5.62 ±2.33)分,大学生手机使用年限越长,睡眠质量越差,手机使用年限>3 a者的睡眠障碍率达22%.每天使用手机的社交通讯软件、看视频节目的时间>60 min的学生睡眠障碍率分别为54.5%和21.3%,高于<10 min组的13%和13.7%(P值均<0.05).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每天熄灯后使用时间>60 min组的学生睡眠障碍率为30.2%,明显高于<10 min的10.4%(P<0.05).但未发现每天使用手机的基础功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论 过度使用手机会降低睡眠质量,引发睡眠障碍.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合理使用手机,以有效改善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安徽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情绪和睡眠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陈凯华, 伍晓艳
2015, 36(5): 715-717.
摘要:
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情绪和睡眠状态的相关,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省3所高校556名在校本科生,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调查问卷调查体育锻炼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调查被试睡眠状况、心身健康和情绪状况.结果 在平时学习的时间花费上,锻炼组与非锻炼组分别为(4.16±2.70),(3.66±2.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锻炼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非锻炼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潜伏期分量表明显低于非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在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越积极的大学生情绪和睡眠状况越好.体育锻炼干预可通过影响睡眠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山东某地农村小学生家长不良亲职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冯亚男, 陈晶琦, 赵晓侠, 金怡晨, 刘成凤, 于卜一
2015, 36(5): 718-720,724.
摘要:
了解农村地区小学生家长不良亲职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农村地区家庭开展亲职教育项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山东省某农村地区904名小学生家长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亲职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度、童年期受虐经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 小学生家长过度反应平均得分为(15.61 ±6.91)分,敌意平均得分为(7.06±4.08)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童年期有躯体虐待经历、情感虐待经历,过度反应和敌意得分较高;孩子学习成绩越好家长过度反应和敌意得分则越低(P值均<0.05);家长社会支持度越高,过度反应得分越低,男生以及填表人为母亲的敌意得分更高(P值均<0.05).结论 亲职教育应将童年期有躯体/情感虐待经历的和社会支持度较低的家长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
李小芳, 卞晨阳, 陈艳琳, 黄娟, 马玉巧, 余毅震
2015, 36(5): 793-795.
摘要: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率均在10%以上,其中我国中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发病率为2.3%~19.5%[1].如果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当前的学习和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成年期的社会适应不良及心理缺陷.心理发育主要是指心理活动从不成熟到成熟,及其行为通过环境适应不断得到改造并日趋完善的复杂过程[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过程,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人格[3].也有研究者认为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化发展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核心内容[4].
不同负面评价恐惧感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郑洪冰, 梁腾飞
2015, 36(5): 796-798.
摘要:
负面评价恐惧也叫惧怕否定评价,是指对他人的评价担忧,为别人的否定评价感到苦恼,以及预期自己会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1].随着小学生逐渐习惯学校的环境,同伴关系在其心理卫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负面评价恐惧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外Hartmann等[2]在以美国小学生为样本的研究中认为,在促进儿童进行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时应该重点考虑高的负面评价恐惧(FNE)以及不断增长的体质量指数(BMI),而对儿童负面评价恐惧的干预有助于制止饮食失调的恶性发展[3].较高的负面评价恐惧能够导致青少年较高的冲动购买行为[4],中介怀疑行动对社交回避的影响[5].提示应尽早对小学生的负面评价恐惧获得水平进行确定并找到影响因素.
埃森创伤症状量表(ETI)汉化后的信效度评价
张林, 关持循, 林晓明, 刘堃, 郭蕾蕾, 陈卓, 张黎黎
2015, 36(5): 798-800.
摘要:
创伤事件是指亲身经历、目睹、耳闻,以对一些令人厌恶的细节的重复和极端体验等多种方式暴露于一个或多个以下事件:死亡或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事件;严重的躯体损伤或构成严重躯体损伤威胁的事件;事实或构成威胁的性侵犯[1].近些年来突发事件增多,在校中小学生属未成年人,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有限[2],容易受到创伤,产生急性应激障碍(ASD)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3].如何对经历创伤事件后具有心理障碍的中小学生进行筛检,进行有效健康干预,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生长发育
某高校大一学生骨密度增长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玉秋, 刘红玉, 李粉, 张爱爱, 周波
2015, 36(5): 738-740.
摘要:
了解大学生骨密度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大学生骨健康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18名沈阳医学院大一学生进行左足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体格测量、体成分测量、7d膳食调查(食物频率法)和体力活动情况调查.结果 超声骨强度指数年增长率,男生为3.83%,女生为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6,P=0.31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大学生超声骨强度指数年增长率有正性影响作用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瘦体重年变化率(β=0.24)、步行能量消耗年变化率(β=0.199)和每天食用奶类及其制品(β=0.177)(P值均<0.05).结论 低年级大学生尚处于骨量增长期,增加奶类及其制品摄入量和步行运动,提高机体瘦体重能够促进骨量增加.
广西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玄华, 阮青, 陈兴乐, 刘慧慧, 唐振柱
2015, 36(5): 741-745.
摘要:
分析1985-2010年25 a间广西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变化趋势,为探索从儿童青少年时期预防和控制成人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85-2010年广西6次学生体质调研中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身高、体重等结果进行趋势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 a间,广西汉族城乡男女生收缩压均呈下降趋势(F值为5.418 ~430.680,P值均<0.01),平均减少4.0 mmHg;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F值为18.651 ~ 75.257,P值均<0.01),平均增加10.7 mmHg,幅度大于收缩压;总体脉压呈下降趋势(F=3 640.650,P<0.01),平均减少13.8 mmHg;2005和2010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广西汉族儿童青少年的心脏功能下降形势严峻.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活动水平,从儿童期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发生.
太原市中小学生1995与2010年体格发育趋势分析
朱文华, 王晓斌
2015, 36(5): 770-773.
摘要:
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1995-2010年体格发育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科学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太原市1995-2010年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 a来,太原市中小学生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的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49 cm和6.4 kg,4.45 cm和5.0 kg,2.28 cm和3.2 kg,2.51 cm和3.6 kg;乡村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和增长速度大于城市男女生,身高的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体质量指数(BMI)高百分位数逐年增加,2010年与1995年比较,第90百分位数(P90)增长了1.93 kg/m2,第95百分位数(P95)增长了2.65 kg/m2,第97百分位数(P97)增长了3.01 kg/m2,城市学生BMI高百分位数大于乡村,男生大于女生;女生身高最大发育年龄及男女生性发育提前,城市学生成年身高增长不明显.结论 太原市学生生长发育长期趋势仍在继续,性发育的提前、改善青春期的营养和青少儿的肥胖将成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关注的重点.
基础研究
关明杰, 候雪, 郝金奇, 吴涤
2015, 36(5): 746-748.
摘要:
探讨5-HTTLPR、5-HT2A受体基因(5-HTR2A)T102C多态性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儿童基因学科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包头市某小学974名小学生的5-HTTLPR、5-HTR2A的T102C多态性及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采用t检验分析3种基因多态性对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 在冲动多动的得分上,5-HTTLPR的LL基因型的得分高于SS/SL基因型(P=0.007),在焦虑的得分上SS/SL基因型的得分高于LL基因型的得分(P=0.010);在品行问题、焦虑、多动指数的得分上,5-HTR2A的TC/CC基因型均高于TT基因型(P值均<0.05);DβH5'侧翼区的CC与CT/TT基因型在行为问题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表现.
卫生管理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健康学校评价指标体系
朱嫒嫒, 曹承建, 李金涛
2015, 36(5): 752-754.
摘要: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采用有效手段推动健康学校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法和专题讨论,形成指标体系框架;通过2轮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确定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15名专家参与德尔菲咨询,2轮均收回15份有效资料.专家权威系数为0.825,2轮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30;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40和0.597,专家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步确定的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 初步建立较完备的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结构稳定,专家意见比较协调,涵盖健康学校建设的主要因素.
高校保健
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
史琼, 吴恒心, 余志科, 刘斐
2015, 36(5): 787-790.
摘要:
探讨独立学院学生对医保的满意度,为更好地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医保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404名某独立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学生占83.4%,对各测项的满意度均介于3~3.75之间,属于基本满意的水平;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影响大学生医保的2个主要因子是门诊首诊医疗机构服务的评价因子(贡献率为35.834%)和大学生医保具体支付政策评价因子(贡献率为30.594%).结论 独立学院学生对大学生医保基本满意.医疗保障部门应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