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4卷  第7期

卫生监督
嘉兴市区部分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
何培彦, 王恒辉, 陈黎霞, 高雯洁, 沈志英
2013, 34(7).
摘要:
餐具直接接触人口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餐具进入人体.严格的餐具消毒是保证就餐者饮食安全,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1].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学校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解嘉兴市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防止因餐具不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生,确保学生在校就餐安全,笔者对嘉兴市区部分学校食堂的餐具进行了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信息动态
2013, 34(7).
摘要:
述评
关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研究的思考
娄晓民
2013, 34(7): 769-771,778.
摘要: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生长发育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和变化过程.生长发育的研究指标通常包括体格发育、身体功能和运动素质发育3个方面,是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指标之一.个体生长发育水平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群体生长发育水平常被认为是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儿少卫生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不利因素,使遗传赋予儿童青少年的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
中国儿童青少年1995-2010年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变化情况
季成叶, 陈天娇
2013, 34(7): 772-778.
摘要:
分析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95-2010年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和体脂率的变化,为建立更科学的青少年超重/肥胖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来自199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北京等13个省和直辖市,共82 921和93 264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检测指标为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分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4个社会经济群体计算体脂率.结果 1995-2010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36 mm/10 a,女生为1.05 mm/10 a;肩胛下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07 mm/10 a,女生为0.67 mm/10 a.男肱三头肌皮褶厚度7~12岁期间增长迅猛;女生从青春中期开始两处皮褶厚度逐步显著超过男生.1995年4个社会经济群体体脂率顺次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15 a间富裕乡村、中小城市增速最迅猛,各群体间差异显著缩小.2010年4个群体体脂率男生分别为18.6%,16.9%,16.0%和13.9%,女生分别为21.9%,20.5%,20.4%和18.5%;男、女增幅分别为1.42%和0.91%/10 a.结论 应及时分析我国青少儿群体及其亚群的体脂率迅猛增长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策略和措施.
中国儿童青少年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正常值
季成叶, 陈天娇
2013, 34(7): 779-784.
摘要(583) PDF(15)
摘要:
建立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的皮褶厚度正常值,为建立我国儿童少年体脂率、瘦体重等评价及预估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资料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有215 142名7 ~18岁汉族中小学生参与.以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为指标,通过LMS平滑曲线建立百分位数,使用长岭晋吉和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率.结果 我国儿童少年皮褶厚度发育受性别、年龄、青春发育进程的综合影响.随年龄增长,女孩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的增长幅度逐步超过男生,而男生则在青春期前和早期出现迅猛增长.在皮褶厚度基础上,计算各性别—年龄组体脂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体脂分布变化的百分位数体系.结论 我国儿童少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正常值的建立,为分析体脂在超重/肥胖领域的作用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奠定重要基础.
贵阳市中学生有氧和无氧能力比较
周燚, 姚鑫, 石家瑾, 郝亮, 彭丽英, 程杨
2013, 34(7): 830-831,834.
摘要:
了解贵阳市中学生体质状况,为制定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分层随机抽取的贵阳市某初、高中一、二年级244名学生进行最大摄氧量和50 m跑测试.结果 高中组女生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及50 m跑成绩均低于初中组(P值均<0.01);高中组男生50 m跑成绩优于初中组(P<0.01),最大摄氧量与初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摄氧量相对值低于初中组(P<0.01).结论 贵阳市高中生有氧及无氧能力低于初中生,且女生下降更明显.应针对高中生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北京东城区2010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分析
魏颖, 石晓燕
2013, 34(7): 876-877.
摘要:
探讨东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为防控学生超重、肥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北京市东城区各年龄段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对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体育锻炼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东城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59%和13.47%,且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各年龄段超重及肥胖学生与正常及消瘦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态度、行为习惯、体力活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应针对中小学生行为特点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其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保障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强度,达到预防学生肥胖的目的.
学生营养
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魏学燕, 葩丽泽·买买提, 张格祥, 王蕾蕾
2013, 34(7): 785-787,790.
摘要:
分析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中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调查问卷,对从新疆贫困地区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1 816名0~6岁儿童及其抚养人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卷调查.以WHO推荐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计算各项指标的Z评分,评价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2007-2009年总体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5.1%,12.0%和11.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自身状况(如出生时属于巨大儿)、后天家庭照料因素(如是否母乳喂养、父母文化程度等)及相关疾病对营养状况有明显影响.结论 新疆贫困地区0~6岁儿童营养状况需高度关注.制定和实施营养改善政策及措施时,应注重孕产妇营养,提倡母乳喂养,关注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加强保育环节营养监测体系建设.
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及膳食摄入状况
唐瑞怡, 姚平
2013, 34(7): 853-854,856.
摘要:
了解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程度及其膳食结构与营养摄人情况,为营养宣教以及其服务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9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营养知识、膳食结构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询问学生膳食摄人情况,利用营养计算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人情况.结果 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较单一.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偏低,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量严重不足,分别仅占推荐摄入量(RNI)的69.15%,79.38%,70.05%,62.01%;能量(89.02%)和锌(86.53%)的摄入离RNI也有一定差距;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早餐能量摄入偏低(23.12%),晚餐能量摄入稍高(31.43%).结论 临床医科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学校营养宣教,改进膳食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健康教育
广西云南贫困县小学生饮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沈秀华, 唐文静, 毛绚霞, 黄婧妍, 蔡威
2013, 34(7): 788-790.
摘要:
了解贫困地区小学生饮食营养相关影响因素现状,为进一步加强营养相关援助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在广西和云南各选取1个国家级贫困县,对9所小学全体学生共1 868名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3.81%的家庭认为已经或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家庭每月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为263.37元,恩格尔系数为0.51±0.24.79.40%的家庭每天只吃两餐.学校均设有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一般控制在1.2 ~3.0元.受调查地区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及格率仅为10.61%,81.8%的学生“从来不吃”或“很少吃”鸡蛋.92.9%的学生平均每月零花钱有(26.91±34.83)元.24.25%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结论 贫困地区学生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学生营养知识匮乏.应对学生进行营养宣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政府的营养改善计划取得更好的实效.
南宁市大中学生减肥行为现状
施向东, 卢洁, 龙兮, 李大峰, 王春双
2013, 34(7): 791-793.
摘要:
了解在校大中学生对肥胖的认知情况及减肥行为现状,为采用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8所大中学校共3 571名学生,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5.20%的大中学生认为自己体重超重,且中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大学生.锻炼减肥为大中学生的首选方法(55.08%),其余依次为限食(26.6%)、不吃肉(8.26%)、长时间禁食(3.08%)、私自服用减肥药(1.62%).结论 大中学生对自身体型满意度偏低,大多数会选择以锻炼为主的减肥方式,但也存在盲目减肥和减肥方法不合理现象.应对大中学生开展肥胖与科学减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行为调查
李宏彬, 张昊, 杨汴生, 何健, 张合喜
2013, 34(7): 794-796.
摘要:
了解豫北地区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和卫生行为现状,为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豫北地区61所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 236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结果 豫北地区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65.63%,城市学校为69.91%,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62.60%(P<0.01).能保持“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和“不用裸手拿取直接入口的食品”行为在城市和农村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98.82%,97.65%和95.18%,96.69%;“不将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行为的比例较低,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8.82%,73.83%.结论 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应加强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大学生食品安全防范知识行为现状
莫宝庆, 肖黎
2013, 34(7): 796-798.
摘要:
了解南京市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防范知识行为现状,为促进大学生食品安全行为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南京某高校881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对食品安全防范知识、食品购买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并检验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协调性.结果 认为街头食品不安全的学生中,仍有相当比例经常在外购买食品(57.1%)或用餐(92.0%);男生在摊点购买食品、小餐馆用餐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在小摊处用餐的比例明显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认为油炸食品不安全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经常购买油条(17.7%)、薯片(29.1%)和方便面(42.7%),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用餐考虑安全的比例(70.0%)高于女生(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食品久存不安全的学生中,一次性大量购买食品的比例也较高(60.9%),且57.1%的学生放置食品3d以上.结论 大学生食品安全防范知识行为不能很好地协调,会出现与认知相反的行为.
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况
秦浩, 孙宏伟
2013, 34(7): 799-801,805.
摘要:
探讨医学本科生营养知识、态度及其饮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46份.结果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最高得分为大四女生的(82.19±15.49)分,最低得分为大一男生的(52.75±21.72)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4,0.79;饮食行为提取5个初始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5.19%.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年级等对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有待于加强或改善.
云南省教师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态度
刘毅, 赵白帆
2013, 34(7): 802-805.
摘要:
了解云南省大中小学教师吸烟状况、对烟草的知识和态度以及控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为指导开展无烟校园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昆明、普洱和楚雄抽取27所大中小学的811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大中小学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分别为22.56%,16.76%和25.68%.男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52.8%,39.52%和25.13%,女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0.85%,0.43%和50.00%.在控烟教学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在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教学生拒烟技巧、获预防吸烟的资料和接受预防学生吸烟的培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教师在教拒烟技巧和获预防吸烟资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中小学教师对尼古丁是引起多种癌症的化学物质、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和教师应指导学生拒烟或戒烟的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危害很小、尼古丁是引起癌症的化学物质、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园吸烟现象,且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应普及教师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某高校低年级大学生手机辐射危害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阎艺然, 曾洁, 石璐, 代子豪, 俞天杰, 卢晓翠
2013, 34(7): 808-811.
摘要:
了解大学生有关手机辐射的知识、信念、行为现状,为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某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的大一、大二各1个班学生共345名,现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 98.84%的学生知晓手机可以产生辐射;对于信号弱时、刚接通时以及通话时手机辐射大的知晓率超过70%;多数医学生和大二学生对手机辐射危害知识的知晓率更高(P<0.05或P<0.01);80%以上的学生介意手机辐射危害并关注手机辐射危害防护知识;女生(73.53%)较男生(62.62%)更喜欢打电话时走动(P<0.05);60.00%的学生睡觉时把手机放枕边,非医学生高于医学生(P<0.01).结论 应加强健康宣教,让大学生了解手机辐射危害,并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大学生改变不正确的手机使用行为.
某高校医学生食用方便面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刘莹娟, 律颖, 谢春艳, 金莉娜, 尚俊丽, 陈森, 许雅君, 解清, 王军波
2013, 34(7): 812-814,817.
摘要:
了解某高校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学生饮食习惯的改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获得研究样本,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某高校898名在校学生方便面食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1.5%的学生1个月以上吃1次方便面,96.5%的学生每次食用1袋或不足1袋.女生对方便面的健康认知得分高于男生[(2.25±0.06)分、(1.78±0.06)分,P<0.01)],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26±0.09)分、(2.00±0.05)分,P<0.05)];但女生将方便面作为正餐的比例要高于男生(72.7%,39.7%,P<0.05),研究生高于本科生(73.8%,54.3%,P<0.05).结论 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方式不合理,性别、年级是影响医学生方便面知信行的重要因素.应着重改变现有的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学生群体的特征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促进.
某医科院校医学生食源性疾病KAP现况及干预效果评价
陈玉娟, 袁慧, 陈佰锋
2013, 34(7): 855-856.
摘要: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1],是当前突出的卫生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首要问题[2-4].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5-6].为了解在校大学生食源性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对食源性疾病的关注程度及存在的不良饮食行为,寻找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干预的途径,改善大学生食源性疾病的患病状况,笔者分别于2012年3月和6月对芜湖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干预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大学新生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周建芝, 穆树敏, 李育红, 王志军
2013, 34(7): 858-859.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近年来,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大学生集体宿舍住宿、集体食堂就餐的人数众多,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散发、暴发乃至流行[2].应积极开展卫生知识普及,有针对性的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小学生购买“垃圾食品”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向晋辉, 袁秀婷
2013, 34(7): 864-865.
摘要:
近年来,小学生出现肥胖症、性早熟、营养不良等问题的比例在不断增加[1-2],而"垃圾食品"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3]."垃圾食品"通常是指仅仅提供一些能量,无其他营养素的食品,或提供的营养成分超出人体需求量并最终在人体内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3].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十大类别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品,奶油类制品,方便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类食品,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4].为了解小学生购买垃圾食品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376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贵州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陈再平, 王波, 陈静
2013, 34(7): 867-868,870.
摘要: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公共场所[1].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接触密切,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3].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4].近年来,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屡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5].2009年4-9月贵州省对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桂林某高校医学生肺结核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孟繁文, 郭昕, 杨子靖, 杨晓丹, 刘昕, 岑凤珠, 周子力, 郭振友, 谭盛葵
2013, 34(7): 872-873.
摘要: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1].所有人群均可患病,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一旦出现暴发疫情,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2007年结核菌感染人数达3.3亿,估算活动性结核病人数600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病人15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约25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国内对于肺结核学校暴发疫情分析均有较多报道[3-4].近期,桂林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肺结核暴发流行,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视.为控制和减少学生结核病患病人数,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开展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对该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肺结核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心理卫生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黄艳苹, 李玲
2013, 34(7): 806-807,811.
摘要:
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2所高校新生10 924名,采用自杀意念问卷、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试,并对其中3 057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分析.结果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75%,非经济困难生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绝望、乐观和睡眠3个因子及总分均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P值均<0.01),UPI,SDS,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经济困难生(P值均<0.01);女生的绝望、睡眠以及自杀意念总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UPI,SDS以及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自杀意念回归效应显著(P值均<0.05).结论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高于非经济困难生.应从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人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贵阳城区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张宛筑, 邓冰, 王加好, 田艳, 王凤, 黄列玉, 谢舍村
2013, 34(7): 815-817.
摘要: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行为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贵阳城区10所中学3 571名中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网吧上网、玩网络游戏者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在网吧上网、每周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玩网络游戏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P值均<0.05);上网获取信息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家长及教师要注意引导中学生合理控制网络使用时间,远离网络游戏,禁止在网吧上网,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
研究生和本科生防御机制及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田瑞琪, 唐小娟, 刘亭亭
2013, 34(7): 818-820.
摘要:
探讨研究生与本科生在防御机制上的差异以及其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为开展研究生与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成都市6所高校230名研究生与417名本科生进行测量.结果 本科生成熟防御得分高于研究生(t=-2.160,P<0.05),在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得分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防御机制与大五人格之间存在更强的相关性.2个群体的神经质均能预测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P值均<0.01).影响成熟防御最大的人格因素本科生是外倾性,研究生是尽责性.结论 本科生的防御机制更易受人格特质的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照搬本科生的教育模式.
宿州地区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现况
潘瑞, 贺方芹, 文育锋, 陈燕, 贺连平, 金岳龙, 姚应水
2013, 34(7): 821-823.
摘要:
探讨宿州地区高中生的性心理健康状态,为提高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宿州城镇和农村高中生共1 039名,进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城镇学生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社会适应、自身适应、性认知分量表、性适应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社会适应、自身适应、性认知分量表、性适应分量表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性态度、性控制力、性价值观分量表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认知分量表方面,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宿州市农村学生、女生、非独生子女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职业成熟度择业焦虑相关性分析
赵科, 吕静, 刘建平, 张海清
2013, 34(7): 824-826,829.
摘要(267) PDF(11)
摘要: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
董泽松, 张大均
2013, 34(7): 827-829.
摘要: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2个县4所乡镇中学1 3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留守儿童713名,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结果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心理弹性总分上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孤独感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各因子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维度是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马嵘, 黄春梅
2013, 34(7): 832-834.
摘要:
研究不同体能锻炼形式对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的影响,为大学生进行科学身体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以新疆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二年级学生11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力量、有氧耐力以及有氧耐力和力量的混合练习),对随机分配的3组被试进行12周的锻炼干预实验.结果 实验后3组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比实验前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体能锻炼方式在提高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均能改善大学生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应成为提高身体满意度和吸引力的主要行为手段.
大学生交往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李丹枫, 陈昕昱, 段添翼, 余真真, 杨智辉
2013, 34(7): 835-837,840.
摘要:
了解大学生交往焦虑状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对不确定性忍受力问卷和元担忧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17所高校9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交往焦虑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分析表明,自尊与交往焦虑呈负相关,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元担忧与交往焦虑呈正相关(P值均<0.05).路径分析表明,自尊、不确定性忍受力、元担忧对交往焦虑总分有直接效应,自尊还会通过不确定性忍受力、元担忧对交往焦虑总分起间接效应.结论 大学生交往焦虑水平较高,不确定性忍受力对交往焦虑起着最为重要的直接作用,自尊通过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元担忧对交往焦虑起间接作用.应关注大学生不确定性忍受力、自尊及元担忧,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
杨美荣, 郭鑫, 张聪颖, 孙才智, 苑杰
2013, 34(7): 866-867.
摘要: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指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正在监狱服刑,且年龄未满18周岁的公民.根据司法部调研报告,截至2005年底,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名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近46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逾60万[1].已有资料显示,由于社会对服刑人员普遍存在偏见,使得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感强烈、过分敏感、人际交往困难等[2-6].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人格特征方面[7-8].为进一步了解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笔者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徐州某院校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洁, 孙莉莉, 罗小虎, 吴秀娟, 黄水平, 徐莉春, 张训保
2013, 34(7): 874-876.
摘要:
了解徐州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和影响因素,为适时、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自制基本情况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徐州医学院本科生556名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心理应激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维度均分除大一和大二年级外,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临床专业学生的心理压力高于非临床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过去1 a中经历父母离婚或亲人死亡的学生各维度均分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性别、专业和父亲学历是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偏高.相关部门应该关注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的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三级心理预防保健系统.
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自尊关系分析
刘丽琼, 朱海研, 熊晓, 王雷萍, 刘丽淑, 闫岩, 叶阳阳
2013, 34(7): 878-879.
摘要:
探讨初中学生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为学校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海口市2所中学的363名中学生,采用自编欺负行为问卷与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受欺负、欺负及欺负/受欺负的发生率分别为18.5%,4.4%与32.2%.女生受言语欺负、网络侵权与身体欺负的比例均低于男生(P值均<0.01).言语受欺负存在是否寄宿与年级差异(P值均<0.05).欺负严重程度、言语欺负、网络侵权与自尊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在控制性别与年龄后,欺负严重程度、言语欺负与自尊的偏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欺负/受欺负者的自尊低于欺负者与未卷入者(P<0.01).结论 初中生欺负行为具有稳定性,低自尊与欺负行为有关.
疾病控制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
顾昉, 章荣华, 方跃强, 胡海峰, 李娜
2013, 34(7): 838-840.
摘要: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长沙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陈秋萍, 陈田木, 赵衡文, 付志勇, 吴英
2013, 34(7): 841-844.
摘要:
探讨长沙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校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长沙市高校2010-2011年期间疾控机构或定点医院确诊的学生肺结核病例116例,在病例所在的学校选择232名非肺结核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的面谈.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有关联的因素有性别、民族、卡介苗接种史、BMI、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参加集体活动频率、患有其他疾病、生活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未接种卡介苗、体重过低、有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参加集体活动频率较低、生活费少可增加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风险.结论 影响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多角度、多方法地控制高校学生肺结核的发生.
奉贤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沙眼现状及干预效果
王翠红, 孙琪, 汤海英, 张春娣, 许金平
2013, 34(7): 845-847.
摘要:
分析奉贤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沙眼患病现状,为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奉贤区16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2011年全体在校学生共12 710名,实际检查12 619名,采用免疫学法(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干预措施为对沙眼患者采取眼局部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结果 12 619名受检学生中,检出沙眼患者397名,沙眼患病率为3.15%.受检女生沙眼患病率为3.80%,高于男生(2.65%) (x2=13.448,P=0.000);各年龄组间沙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60,P=0.616).不同分期沙眼的患病率分别为滤泡性沙眼(2.67%)、浸润性沙眼(0.19%)、疤痕性沙眼(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387,P=0.000).对397名沙眼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6个月后治愈率为90.10%.结论 奉贤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沙眼患病率较高.实施SAFE策略能有效控制沙眼的发展.
青岛市2007-2011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分析
吴洁, 孙海燕, 薛白, 王忠东, 任志盛
2013, 34(7): 848-850.
摘要:
了解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及分布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07-2011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肺结核报告发病资料,统计分析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1年青岛市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5.75~ 20.61/10万),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P<0.05),自2008年起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有下降趋势(x2=7.60,P<0.05);2007-2011年学生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4.62 ~7.34)/10万,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62,P>0.05);学生肺结核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分别占55.14%,27.45%;年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男生为22.34/10万,女生为13.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3,P<0.05);学生各年龄组发病数构成比15~ 19岁最高,占49.44%,其次为20 ~ 24岁,占44.94%;各年度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以4月最高,其次为5月和6月,2月最低.结论 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对高中和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及在校生、教职员工的常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并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
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李战, 许华茹, 成洪旗
2013, 34(7): 851-852.
摘要:
了解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病原分布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342起,其中托幼机构疫情214起(包括1起暴发疫情),累计病例734例.市区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发病率(15.61/10万)显著高于郊县(7.73/10万)(x2=92.823,P<0.01).4月托幼机构聚集病例开始上升,5-6月报告起数达到高峰.病例以3~4岁为主,占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总数的81.20%.聚集性疫情主要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56.77%).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5-7月是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漯河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调查
冯彩霞
2013, 34(7): 860-861.
摘要:
了解漯河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漯河市所有中小学中随机抽取9所学校的7 05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期分批进行眼科检查,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用眼行为等.结果 漯河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9.1%,其中小学生为31.0%,初中生为59.4%,高中生为82.5%;小学生以轻、中度近视为主,初中生和高中生以中、高度近视为主;男生近视率为54.2%,女生为65.2%;各个年级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级男生.结论 课业负担重、休息时间少、睡眠不足、女性、用眼卫生知识的欠缺、不良的用眼行为等是当前中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学生近视的防治工作应从小抓起,并贯穿于整个求学阶段.
一起不明原因学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陈高尚, 申屠平平, 陈爽
2013, 34(7): 863-864.
摘要:
2012年3月,金华市某中学校多名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该中学位于金华市郊,目前在校学生702名(住宿生509名),教职工89名.2月29日18:00起,该校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截止3月1日18:00,腹泻(≥3次/d)并伴大便性状明显发生改变的学生有12人,之后无新病例发生.多数学生服用校保健医师下发的泻立停后,很快痊愈,无住院病例和危重病例.截止3月2日9:00,全部学生均康复.
北京市2010年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情况分析
孙颖, 段佳丽, 吕若然
2013, 34(7): 869-870.
摘要:
分析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情况及营养状况、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与低血红蛋白检出的关系,为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抽取城郊7个区5个年龄组的2 998名中小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2010年北京市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4.27%,比1995年(17.26%)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正常与否的男生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红蛋白学生在50 m跑、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上与正常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有所下降.应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缺铁性贫血影响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健康教育.
一起学校沙门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王岩, 李杨
2013, 34(7): 880-881.
摘要:
2012年9月9日,许昌市某私立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11人中毒,大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本次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2012年9月9日,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卫生局通知,市某私立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11人中毒,其中有196人在许昌市中心医院、138人在市中医院、71人在市医院、6人在市二院治疗.接到通知后,中心立即派出专业人员组成食物中毒流调小组和检验小组,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过医院对症处理和补液后,411名确诊中毒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感染疫情分析
胡跃强, 沈淑青
2013, 34(7): 881-882.
摘要:
了解某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情况,为探索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PD试验及问卷调查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描述结核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特征,并采取一系列疫情处置措施.结果 发现首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后,对高三整个年级共319名学生及教师进行PPD筛查,强阳性者为59名,占18.49%.对结核菌素强阳性的59名师生作进一步拍胸片检查,再次确诊5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结论 此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主要是首例涂阳肺结核学生未及时发现、密切接触者未及时筛查和预防性服药、教室内空气不流通以及同班同学相互交叉感染引起.
合肥市区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李玲, 张志辉, 曲荣, 左萍, 曹莉, 徐德祥
2013, 34(7): 883-884.
摘要:
了解合肥市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为针对学龄前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视力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共检查合肥市区72所幼儿园8 636名学龄前儿童.结果 8 63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视力不良1 270名,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4.7%;4岁组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1.2%,5岁组为13.3%,6岁组为10.8%,不同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下降;男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公立园和私立园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视力不良儿童中,轻度占86.9%,中度占8.1%,重度占5.0%.结论 应从学龄前儿童开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的目的.
乌鲁木齐市2012年中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培生, 王君, 卢耀勤, 罗新, 玛依努尔
2013, 34(7): 884-885.
摘要:
了解乌鲁木齐市2012年中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史,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25所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学校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1-5月发病最多,以6~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不同学段、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学生流腮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地区腮腺炎发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255例流腮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40.88%.结论 及时接种疫苗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有效而经济的措施.应落实学校查验证工作,将腮腺炎类疫苗免疫覆盖率纳入绩效考核.
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2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刘玉清
2013, 34(7): 886-887.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已成为学生常见病中检出率最高的病种[1-2].近视也是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可导致注意力深度和广度受限,辨认远处和精细目标下降[3-4].我国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2008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对预防学生的近视状况提供了政策支持[5].本研究通过对怀柔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视力不良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儿童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王永林, 林桂伟, 李笑琴
2013, 34(7): 887-890.
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我国使用多种乙肝疫苗对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取得良好收益.在国家尚无统一的加强免疫程序情况下,选用何种剂量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已成为困扰基层疾控人员的一大难题.为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评价加强免疫的免疫持久性,笔者选用国内广泛使用的2种乙肝疫苗,对婴儿期已完成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进行加强免疫,通过开展随访研究,为国家制定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西安市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李琴丽, 王戬
2013, 34(7): 889-890.
摘要: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主要侵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2011年西安市17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手足口病转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起由CoxA16引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李洁, 赵荣, 苏金梅
2013, 34(7): 891-892.
摘要:
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巴音木仁苏木发生的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例数39例,罹患率为17.26%.男生发病数多于女生,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1,4,5,6岁组.疫情流行时间为16d,在发病第6天达到发病最高峰.实验室检测发现,暴发疫情是由肠道病毒Cox A16引起.结论 环境卫生与儿童卫生习惯是传播手足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托幼机构和学校应着重改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落实学校疫情控制各项措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慈溪市学龄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许坚, 罗央努, 陈国华, 马小丽, 罗丹
2013, 34(7): 892-893.
摘要:
了解慈溪市5~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状况,为学生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0年慈溪市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及人口数年报表,采用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和潜在寿命损失率等指标描述伤害死亡在慈溪市5~14岁儿童中的流行特点及疾病负担.结果 慈溪市2006-2010年5~14岁儿童的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3.85/10万,占同期该年龄段儿童死亡总人数的53.15%;学龄儿童伤害死亡的死因顺位为淹溺、交通伤害、其他事故和有害效应及跌落,4种主要伤害占同期同人群伤害总数的82.89%.学龄儿童伤害死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为6 024.70 a,潜在寿命损失率为10.98‰.结论 伤害尤其是淹溺和交通伤害是慈溪市5 ~ 14岁儿童健康损失的主要因素和重要致死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防制工作.
健康管理
安徽省高职高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状况
杨孝永, 甘正永, 李叶
2013, 34(7): 857-858.
摘要: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实施办法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实施.《标准》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新的国家制度,在制度本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制度的执行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工作难点.了解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标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决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提高《标准》实施工作质量,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2011-2012年高校无烟环境创建现况
所超, 许桂华
2013, 34(7): 861-862.
摘要:
吸烟可以导致多种疾病,是全球首要的可预防致死因素,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人群开始吸烟的年龄平均为20岁[1].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尝试吸烟行为报告率为49.80%,大学男生尝试吸烟行为报告率为74.05%,大学女生尝试吸烟行为报告率为28.63%[2].为有效控制烟草流行,我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经全国人大批准于2006年1月9日正式生效实施[3].为履行公约,教育部、卫生部于2010年6月12日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及"普通高等学校无烟学校标准"、"全国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无烟学校标准"[4].本研究通过对800所高校校区进行调查,为推动两部委文件的落实提供客观和科学的评估数据.
综述
政府公共服务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的干预
周细琴
2013, 34(7): 894-896.
摘要: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但据国际肥胖任务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2004)收集到的56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及青少年资料表明,有1.55亿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呈现出肥胖或超重的症状[1],其中3 000万到4 500万肥胖儿童青少年年龄在5 ~ 17岁之间[2].基于此,国际社会倡议各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关乎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呼吁在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上采取一致行动.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较低,但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展置于人口大国以及未来20 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背景下审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