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精神,更好地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工作的要求,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由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主办的 “2017年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论坛暨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业务知识培训班”,于2017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召开,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廖文科巡视员出席会议并做重要报告。《中国学校卫生》总编辑、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陶芳标教授,《中国学校卫生》执行总编辑、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中国学校卫生》副总编辑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玲教授、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勇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静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余毅震教授,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孙宇新处长,辽宁省卫生监督局潘德鸿局长,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谢韬副主任,沈阳市体卫艺处关英处长,蚌埠市科学技术协会朱求胜主席,《中国学校卫生》副总编辑、社长李红影编审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由李红影社长主持,谢韬副主任、朱求胜主席、孙宇新处长分别致辞,陶芳标教授作动员讲话。
会议期间,廖文科巡视员做了题为《学校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其相关政策和任务》的报告。汪玲教授、陶芳标教授和马军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学校卫生人才国际视野培养新探索》《健康中国与学校卫生》《学校卫生工作策略与行动纲要》的学术讲座。此外,静进教授、徐勇教授、余毅震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李辉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钮文异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尹小俭教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迎华教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副所长郭欣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郝加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慧颖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贾丽红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万宇辉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儿童慢性病健康管理》《儿童少年暴力行为预防》《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疾病早期识别与干预治疗》《中国儿童肥胖报告》《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设计与制作》《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新测评方法和评价标准研制》《学校性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与食品安全管理》《学术论文撰写的几个关键问题》《拒绝虐待,关爱儿童》《与儿童肥胖有关的发育早期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心理健康与行为评定量表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另外,孙宇新处长、沈阳市大东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汤华所长、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小学朴昌东校长也分别做了题为《坚持健康第一,全面推进学校卫生工作》《加快保健所建设,为师生健康做好服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的工作报告。
会议同时召开了《中国学校卫生》编委会议,会上首先由编辑部汇报了一年来《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的编辑、发行和社会评价状况,以及近期的约稿、组稿工作进程。随后各位编委踊跃发言,从栏目设置、约稿组稿、编委会构成、学科拓展等多个方面,对杂志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并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杂志的学科引领作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另外,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定稿会,陶芳标教授、马军教授、汪玲教授、徐勇教授、马迎华教授、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麦锦城主任医师、贾丽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翼飞副教授等审稿专家共对28篇有学术争议的稿件进行了集中审理,提高了稿件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与会代表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对学术论文撰写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一直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和培训会议等形式,始终坚持依靠学校卫生专家系统、依靠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队伍、依靠学校卫生工作者的团结与协作,使杂志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推动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本次会议,专家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理论联系实际,同行交流经验做法新颖、研究成果丰硕,学员们在培训过程中始终认真听讲、积极互动交流。会议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