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23日,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园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儿童心血管研究中心协办。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单位的老师、学生和地方中小学生保健单位、以及医务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分为专家学者报告、青年学者报告、指南专家论证会和讨论会四个部分,围绕“新冠疫情下的学校卫生学科发展面临的全新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定义学科发展方向、探讨学科前沿动态。
▲论坛参会者集体合影
5月22日上午,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陈亚军主任主持。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敏副院长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程和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中山大学妇幼学科带头人静进教授肯定了学科目前取得的成果,也总结了当下儿童青少年群体存在的健康问题,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提出未来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后进入专家学者报告环节,安徽医科大学陶芳标教授、北京大学马军教授分别就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最新政策进行解读,并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苏州大学徐勇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张欣教授分别总结了我国儿少卫生学科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以及学科目前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方向。静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余毅震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武丽杰教授三位教授分别就我国儿童神经发育与行为疾病研究前沿动态、早期不良经历的健康效应以及我国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作了专题报告。
▲夏敏教授致辞
▲专家学者报告
22日下午,北京大学王海俊教授、中山大学李秀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乐教授、山东大学席波教授、北京大学宋逸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孙莹教授、苏州大学潘臣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宋然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生慧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胡翼飞副教授等10余位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展望,内容包括肥胖、高血压、近视、阅读障碍等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青年学者报告
23日上午,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主要内容,举办了专家论证会。席波教授代表指南编写青年学者团队汇报了指南的主要内容,陶芳标教授、马军教授、徐勇教授、余毅震教授及其他受邀专家对指南内容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建议。23日中午,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以及各高校老师针对儿少卫生和妇幼保健学学科发展,召开了学科建设座谈会,对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科发展的重新定位,凝练学科特色有积极意义。
▲指南专家论证会
23日下午,开展了儿少卫生学科相关的Publication based Forum,该版块由北京大学邹志勇副研究员和宋逸副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宋然然教授、山东大学席波教授、北京大学董彬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眼病防治中心何鲜桂副教授等来自全国10所高校的13名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认知、肥胖与心血管代谢、传染性疾病、健康相关行为等主题。陶芳标等点评专家对各位讲者发表了专业点评与感想,肯定了青年教师们研究的价值,强调“青年”与“前沿”二词体现了一代代儿少卫生领域学者以崭新视角进行边界拓展和深度挖掘。讨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达到了加强学术交流的预期目的。
▲儿童青少年Publication based Forum讨论会
在“中山大学融创公共卫生发展基金”的支持下,2021年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发展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着特殊意义,对于推动特殊时期我国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的重新定位、团结协作、合作共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