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TANG Jie.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self-injury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9, 40(7): 964-967,97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7.002 |
1. | 彭银辉,赵莉,李祥,龙宇,徐新茂,张换芳,蒋莉华.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共情和情绪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01): 146-152 . ![]() | |
2. | 张纬武,胡春梅,李方珍. 家庭因素对我国中职生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感觉寻求和冲动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教育科学研究. 2024(03): 51-59 . ![]() | |
3. | 张雨,薛松梅,杜金丽,谢琦萌,毛振方,常红娟. 七年级学生情绪管理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一项倾向性匹配分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02): 163-166 . ![]() | |
4. | 孙建顺. 逆商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探析. 体育教学. 2023(10): 43-45 . ![]() | |
5. | 唐杰. 加强高质量人群研究 开创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新局面. 中国学校卫生. 2022(05): 760-762+767 . ![]() | |
6. | 郭霜霜,焦婷,马颖,唐杰.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22(05): 768-771 . ![]() | |
7. | 张娜娣,杜美霞,郑贵森,殷晓春,杨海霞. 兰州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1(22): 3118-3120+3124 . ![]() | |
8. | 王夏冬,朱晓炜,李凯,秦敏晔. 2014—2018年张家港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0(02): 190-193 . ![]() | |
9. | 姚森,杨建中. 正念及自我同情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影响.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02): 118-119-120-121-1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