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构建面向健康中国2030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

陶芳标

陶芳标. 构建面向健康中国2030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1): 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1.001
引用本文: 陶芳标. 构建面向健康中国2030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1): 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1.001
TAO Fangbiao. Construction systems of 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towards Healthy China 2030[J].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23, 44(1): 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1.001
Citation: TAO Fangbiao. Construction systems of 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towards Healthy China 2030[J].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23, 44(1): 1-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1.001

构建面向健康中国2030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1.0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207357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陶芳标(1962-  ),男,安徽枞阳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生命早期环境暴露母婴健康效应

  •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 中图分类号: R179  D92

Construction systems of 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towards Healthy China 2030

  • 摘要: 青少年处在健康和福祉相关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奠定终身健康基础的重要阶段,其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通过梳理和总结当前中国青少年发育与健康问题,紧跟国家政策发展,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构建面向2030年青少年健康促进指标体系,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1)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 青春期是人生中死亡和伤残发生率最低的年龄段,处于生命早期和成年后期死亡率的“U型”最低点,常被认为是健康状况最好的阶段,各项生理功能、行为技能和社会属性得到不断加强[1]。从国家政策和卫生服务角度来看,该人群的需求似乎比其他人群少,往往也是其备受忽视的原因之一。然而,青少年人口基数大,且15~17岁群体死亡率已高于5岁以下儿童[2]。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仅决定整个生命过程的健康轨迹,也是下一代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3]。因此,着重关注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问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并借鉴国际社会经验,构建一套全面的、系统的青少年发育与健康指标体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健康中国的基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贫血、消瘦和生长迟缓等健康问题大幅下降,体格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一项纳入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6 500万学龄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1985—2019年,中国男生和女生身高涨幅分别居全球第一和第三,19岁男生和女生身高跃居东亚第一[4]。同时,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急剧上升,《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在1985—2014年,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超重肥胖人数由615万增至3 496万[5]。此外,根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学生的耐力、速度和爆发力等指标在2010年出现止跌趋势,但尚未显著提升,尤其是力量指标,自2000年呈现下滑趋势,至今仍未好转[6]。温勃等[7]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13~18岁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高年龄段和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

    自19世纪末,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儿童青春发动便进入一个不断提前的长期趋势,一直持续至今,但月经初潮等标志性性发育指标的年龄已基本停滞。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队列研究发现,1973—2004年出生的中国女童月经初潮年龄从14.25岁下降至12.60岁,农村女童下降趋势更为明显[8]。一项基于1985—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来分析我国近35年汉族学生性发育年龄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整体继续提前,且乡村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早于城镇学生[9]。有研究发现,青春发动时相的不断提前也可带来系列不良影响,如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10],增加吸烟、饮酒和过早性行为等问题[11]

    精神障碍被认为是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柳叶刀》全球精神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强调,心理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并呼吁增加对精神卫生服务的投资,将其作为全民健康保险的一部分[12]。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显示,有半数成年期精神障碍始于14岁,且多数病例未被发现或未得到治疗[13]。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风险因素研究显示,10~14岁青少年患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开始上升,女性高于男性[14]。Li等[15]在中国17 524名6~16岁参与者中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发现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5%,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同时,青少年时期也是健康危害行为(health risk behavior, HRB)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增加并多呈聚集(cluster)或共存现象(co-occurrence),延续至成年期,影响其终身健康[16-17]

    WHO有报告显示,2020年超过150万10~24岁的青少年和青年死亡,平均每天近5 000人[12]。2019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显示,伤害是10~24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道路交通伤害、自残行为和人际暴力[18]。Dong等[19]分析发现,1953—2016年中国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率稳步下降,但道路伤害和溺水仍是其主要死因。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儿童青少年成为“弱势道路使用者”的风险更高,包括行人、骑自行车者或两轮摩托车使用者。同时,青少年近视热潮的出现,也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在2050年,全球范围内近一半人口将患有近视,高度近视率高达10%[20]

    综上,虽然我国青少年体格发育不断迈上新台阶,但同时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超重肥胖率上升、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以及心理行为问题高发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负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和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1],提出全民健康的目标,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划和建设等,加强儿童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儿童交通伤害和溺水;加强学生近视、肥胖和龋齿等常见病的防治,开展控烟限酒,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0%,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加强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和干预,促进心理健康;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 h,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促进体质健康。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2],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部署3个方面共15个专项行动,其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要求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同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2019年1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23]。到2022年底,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指标的阶段目标,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可见,青少年的健康已经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以健康学校为抓手,以健康青少年、健康食堂和健康素养为核心,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首先,建立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学校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生长发育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数字化精准健康体检管理、完善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管理、促进学生体育与户外活动以及推进学校心理卫生服务等体系。与此同时,要在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上出实招,从办学空间、物质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加强家庭、社区和学校各个方面的联动,把学校卫生工作真正落实在多位一体,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见图 1

    图  1  中国青少年健康促进服务与政策体系
    Figure  1.  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service and policy system in China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4]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法律意义的《条例》,其明确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条例》制定的目的;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但《条例》已颁布实施32年,我国青少年面临健康新的问题、健康第一思想的确立、将学校卫生融入所有的政策理念的形成、人全面发展的社会需求提高,都使《条例》修订或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卫生法》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5]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包括:(1)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2)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3)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4)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 h;(5)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6)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7)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8)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9)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健康中国2030的时代背景下,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6]、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27]等系列政策文件要求,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为契机,为全面推进学校卫生与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先行示范。将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相结合,加快推动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的网络化建设。见图 1

    健康综合评价是健康促进效果评价的基础性工具[28],也是工作方向与目标。WHO提出了“10~19岁青少年健康指标全球参考清单”,核心指标主要分为健康状况指标和危险因素指标2个方面,包括青少年死亡率、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HIV/AIDS死亡率、自杀死亡率、他杀死亡率、孕产期死亡率、分娩率、低体重、贫血、超重和肥胖等[29]。《柳叶刀》青少年健康与福祉委员会主要从健康结局、健康风险和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3个方面,纳入10~24岁传染性疾病、围生期和营养性疾病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10~24岁伤害与暴力所致DALY、10~24岁非传染性疾病所致DALY和10~24岁每日吸烟等12项指标[3]。“健康美国2030”中建立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指标(leading health indicators),包括四年级以上儿童青少年流畅度阅读比例、抑郁障碍青少年接受治疗比例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和青少年烟草使用率等23项核心指标[30]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性,青少年健康指标体系应体现共性和个性差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前期基于文献复习和核心研究组共识制定了由体格、体能、常见病、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5个维度构成的青少年简明健康指数指标体系,纳入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相对握力、视力、龋齿、心理症状、体育锻炼、视屏时间和睡眠时长等,首次在中国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中引入行为健康相关指标,从个体层面评价和指导青少年健康。见图 2

    图  2  青少年简明健康指数指标体系
    Figure  2.  Indicators of concise health index for adolescents

    同时,引入多学科的思想,从健康影响因素的上游—中游—下游出发,并响应WHO提出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31],分别从政府监测、专项调查、个人行为和社会决定因素等多角度建立中国青少年全面发育与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死亡率、常见病患病率、健康素养、健康危害行为、健康保护和健康社会决定因素6个维度,每个维度选取6项代表性指标,建立中国青少年全面发育与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6×6)。从政府层面提出中国青少年健康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见表 1

    表  1  中国青少年全面发育与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Table  1.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development and health for adolescents in China
    维度 指标 维度 指标 维度 指标
    死亡率 总死亡 健康素养 身体健康与成长 健康保护 校园暴力
    道路交通伤害 卫生与疾病预防 亲密伴侣暴力
    溺水 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 首次性行为年龄
    自杀 安全与伤害预防 安全套使用
    HIV/AIDS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程度
    青少年孕产期死亡 媒体使用 学校体育
    常见病患病率 贫血 健康危害行为 吸烟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青少年人口数
    肥胖 重度饮酒 20~24岁青年12年以上教育率
    龋齿 体力活动不足 20~24岁青年18岁前早婚率
    重度抑郁障碍 含糖饮料过多 10~18岁青少年家庭Gini指数
    非传染性疾病所致DALY 网络/手机成瘾 医疗保险覆盖
    伤害与暴力所致DALY 睡眠不足 20~24岁青少年就业率
    注:DALY为伤残调整寿命年;Gini指数,即基尼指数,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可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政策设计,优化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适宜青少年成长的友好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应以创建健康学校为抓手,以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和素养为核心,把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清晰地把握青少年健康促进实现路径,解决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不全面、不充分、不均衡和不可持续问题,为其终身健康奠定基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图  1  中国青少年健康促进服务与政策体系

    Figure  1.  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service and policy system in China

    图  2  青少年简明健康指数指标体系

    Figure  2.  Indicators of concise health index for adolescents

    表  1  中国青少年全面发育与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Table  1.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development and health for adolescents in China

    维度 指标 维度 指标 维度 指标
    死亡率 总死亡 健康素养 身体健康与成长 健康保护 校园暴力
    道路交通伤害 卫生与疾病预防 亲密伴侣暴力
    溺水 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 首次性行为年龄
    自杀 安全与伤害预防 安全套使用
    HIV/AIDS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程度
    青少年孕产期死亡 媒体使用 学校体育
    常见病患病率 贫血 健康危害行为 吸烟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青少年人口数
    肥胖 重度饮酒 20~24岁青年12年以上教育率
    龋齿 体力活动不足 20~24岁青年18岁前早婚率
    重度抑郁障碍 含糖饮料过多 10~18岁青少年家庭Gini指数
    非传染性疾病所致DALY 网络/手机成瘾 医疗保险覆盖
    伤害与暴力所致DALY 睡眠不足 20~24岁青少年就业率
    注:DALY为伤残调整寿命年;Gini指数,即基尼指数,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下载: 导出CSV
  • [1] SAWYER S M, AFIFI R A, BEARINGER L H, et al. Adolescence: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health[J]. Lancet, 2012, 379(9826): 1630-1640. doi: 10.1016/S0140-6736(12)60072-5
    [2] GBD 2019 Adolescent Mortality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mortality among young people aged 10-24 years, 195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Lancet, 2021, 398(10311): 1593-1618. doi: 10.1016/S0140-6736(21)01546-4
    [3] PATTON G C, SAWYER S M, SANTELLI J S, et al. Our future: a Lancet commission on adolescent health and wellbeing[J]. Lancet, 2016, 387(10036): 2423-2478. doi: 10.1016/S0140-6736(16)00579-1
    [4] 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NCD-RisC). Height and body-mass index trajectorie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1985 to 2019 in 200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 pooled analysis of 2181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with 65 million participants[J]. Lancet, 2020, 396(10261): 1511-1524. doi: 10.1016/S0140-6736(20)31859-6
    [5] 马冠生, 米杰, 马军, 等.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2017)[R].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

    MA G S, MI J, MA J, et al. Report on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2017)[R].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7: 1. (in Chinese)
    [6] 陈长洲, 王红英, 项贤林, 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体育科学, 2019, 39(3): 38-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YKX201903005.htm

    CHEN C Z, WANG H Y, XIANG X L, et al. Retrospection,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youth physical health policy on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J]. China Sports Sci, 2019, 39(3): 38-47.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YKX201903005.htm
    [7] 温勃, 徐荣彬, 杨忠平, 等. 2014年中国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地区分布[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6): 616-620.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6.003

    WEN B, XU R B, YANG Z P, et al. Physical fitness and its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ged 13 to 18 in 2014[J]. Chin J Epidemiol, 2019, 40(6): 616-620. (in Chinese)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6.003
    [8] MENG X, LI S, DUAN W, et al. Secular trend of age at menarche in Chinese adolescents born from 1973 to 2004[J]. Pediatrics, 2017, 140(2): e20170085. doi: 10.1542/peds.2017-0085
    [9]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2019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 北京: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Chines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Research Group. Report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of Chinese school student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22. (in Chinese)
    [10] 龚纯, 方姣, 万宇辉, 等. 青春期发育时相和速度对儿童抑郁症状影响的6年随访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 54(7): 747-752.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190717-00573

    GONG C, FANG J, WAN Y H, et al. Predictive effects of pubertal timing and tempo on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 6-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Chin J Prev Med, 2020, 54(7): 747-752. (in Chinese)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190717-00573
    [11] LEE C T, TSAI M C, LIN C Y, et al.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self-report pubertal timing and menarcheal age on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in female youths from northern Taiwan[J]. Pediatr Neonatol, 2017, 58(4): 313-320. doi: 10.1016/j.pedneo.2016.04.004
    [12] PATEL V, SAXENA S, LUND C, et al. 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global mental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Lancet, 2018, 392(10157): 1553-1598. doi: 10.1016/S0140-6736(18)31612-X
    [13] WHO.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health[EB/OL]. (2022-08-10)[2022-12-01].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s-health-risks-and-solutions.
    [14] GBD 2019 Mental Disorders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12 mental disorde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Lancet Psychiatry, 2022, 9(2): 137-150. doi: 10.1016/S2215-0366(21)00395-3
    [15] LI F, CUI Y, LI Y,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diagnostic data from detailed clinical assessments of 17 524 individuals[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22, 63(1): 34-46. doi: 10.1111/jcpp.13445
    [16] WHEELER L A, ZEIDERS K H, UPDEGRAFF K A, et al. Mexican-origin youth's risk behavior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the role of familism values[J]. Dev Psychol, 2017, 53(1): 126-137. doi: 10.1037/dev0000251
    [17] LOCKHART S, SAWA A, NIWA M.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brain maturation and behavior: relevance to major mental illnesses[J]. J Pharmacol Sci, 2018, 137(1): 1-4. doi: 10.1016/j.jphs.2018.04.008
    [18] GBD 2019 Diseases and Injuries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369 diseases and injuri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Lancet, 2020, 396(10258): 1204-1222. doi: 10.1016/S0140-6736(20)30925-9
    [19] DONG Y, HU P, SONG Y, et al.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trends in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5-19 years from 1953 to 2016[J]. J Adolesc Health, 2020, 67(5S): S3-S13.
    [20] HOLDEN B A, FRICKE T R, WILSON D A,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myopia and high myopia and temporal trends from 2000 through 2050[J]. Ophthalmology, 2016, 123(5): 1036-1042. doi: 10.1016/j.ophtha.2016.01.006
    [2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2016-10-25)[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Opin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utline of the Healthy China 2030 Plan[EB/OL]. (2016-10-25)[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in Chinese)
    [22]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B/OL]. (2019-07-15)[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Implementing the Healthy China Action Plan[EB/OL]. (2019-07-15)[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in Chinese)
    [23]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宣部, 中央文明办, 等.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EB/OL]. (2019-12-18)[2022-12-22]. http://www.gov.cn/xinwen/2019-12/27/content_5464437.htm.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RC,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RC, Central Civilization Office of the PRC, et al. Notice on the issuance of Healthy China Action: action plan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019-2022)[EB/OL]. (2019-12-18)[2022-12-22]. http://www.gov.cn/xinwen/2019-12/27/content_5464437.htm. (in Chinese)
    [24] 国家教育委员会, 卫生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EB/OL]. (1990-06-04)[2022-12-22].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xzfg/202204/t20220422_620508.html.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of the PRC,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RC. Regulations on School Health Work[EB/OL]. (1990-06-04)[2022-12-22].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xzfg/202204/t20220422_620508.html. (in Chinese)
    [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 (2007-05-07)[2022-12-22].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663655.htm.

    Opin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strengthening youth sports and enhancing youth physical fitness[EB/OL]. (2007-05-07)[2022-12-22].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663655.htm. (in Chinese)
    [26] 教育部, 国家改革委, 财政部, 等.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21-08-02)[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9/03/content_5635117.htm.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 National Reform Commission of the PRC, Ministry of Finance of the PRC, et al. Opinion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 and other five departments on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school hygiene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EB/OL]. (2021-08-02)[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9/03/content_5635117.htm. (in Chinese)
    [27] 教育部办公厅,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等.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EB/OL]. (2021-04-28)[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5/11/content_5605840.htm.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 General Office of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RC, General Office of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RC, et al. Bright action work program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2021—2025)[EB/OL]. (2021-04-28)[2022-12-2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5/11/content_5605840.htm. (in Chinese)
    [28] PATTON G C, COFFEY C, CAPPA C, et al. Health of the world's adolescents: a synthesis of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data[J]. Lancet, 2012, 379(9826): 1665-1675. doi: 10.1016/S0140-6736(12)60203-7
    [29] WHO. Technical consultation on indicators of adolescent health, global reference list of health indicators for adolescents(aged 10-19 years)[EB/OL]. (2014-10-01)[2022-10-25].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04625.
    [30]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alth People 2030. Leading health indicator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EB/OL]. (2020-08-18)[2022-10-25]. https://health.gov/healthypeople/objectives-and-data/leading-health-indicators.
    [31] O'BRIEN K H.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the how, who, and where screenings are occurring: a systematic review[J]. Soc Work Health Care, 2019, 58(8): 719-745. doi: 10.1080/00981389.2019.1645795
  • 期刊类型引用(20)

    1. 董彬,冯天舒,宋逸. 以高质量学校卫生标准为牵引推动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5(02): 138-143 . 百度学术
    2. 李凯欣,赵越,肖绛,彭俊歌,李晏. 成分等时替代模型分析大学生24h活动行为与自测健康的关联. 体育学刊. 2025(02): 139-146 . 百度学术
    3. 许树艳,明秀峰,雷志军,苏献军,刘鹏飞,韦红妮,刘平,廖倩,张翅,陈千英. 非公安专业大学新生筛查性近视与体能指数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2025(03): 431-434 . 本站查看
    4. 江来. “家校社”协同推进幼儿健康教育:“交叠影响域”的立场. 体育风尚. 2024(01): 50-52 . 百度学术
    5. 徐洪吕,陶芳标. 关注多民族青少年饮食行为与心理健康. 中国学校卫生. 2024(02): 153-156+167 . 本站查看
    6. 李春光. 初中健康教育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践. 中学课程资源. 2024(03): 58-63 . 百度学术
    7. 陶晶,朱美文,韩小丽,周璇,李欣,袁海燕,郭海滨,杜青. 上海市崇明区中小学生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调查分析.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02): 92-100+104 . 百度学术
    8. 焦璐,王跃武. 植物提取物合成银纳米粒子在龋齿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当代医药. 2024(11): 195-198 . 百度学术
    9. 秦茂华,张庆兰,杨如. 鲁西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吸烟情况调查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06): 77-79+83 . 百度学术
    10. 金骋昊. 游戏化教学接受度与技能学习动机——运动参与程度的中介作用研究. 当代体育科技. 2024(28): 175-178 . 百度学术
    11. 李春光. 初中健康教育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以八年级《突发事件下的安全应急与避险》为例. 体育教学. 2024(10): 44-47 . 百度学术
    12. 蒋杨倩,丁叶,武洁姝,林小芳,吕红,汪之顼,林苑. 基于OBE理念的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教学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24): 154-156+171 . 百度学术
    13. 周琳珍,苏群珍,徐雄. 动态博弈视角下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协同治理的路径探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4(06): 91-100 . 百度学术
    14. 徐慧琼,张新宇,李晓恒,谌丁艳,张新东,王熙,万宇辉,陶芳标. 青少年简明健康指数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中国学校卫生. 2023(05): 706-710+714 . 本站查看
    15. 曹友议. 血压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关联研究——以临汾市大宁县大宁一中高一学生为例.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3(15): 167-169 . 百度学术
    16. 叶秀利,朱艳,孙海波. OBE理念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卫生职业教育. 2023(22): 47-50 . 百度学术
    17. 宋光,冯军,王盈,闫纪元. 大型演习视角下救援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应急救援. 2023(06): 28-31 . 百度学术
    18. 朱敏. 小学应急安全科普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究——基于体验学习理论视角. 中国应急救援. 2023(06): 17-21+31 . 百度学术
    19. 谢琳琳,黄佳钰,达清琛,麦永享,李丽萍. 校园欺凌角色与青少年体形不满关系的Meta分析.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3(03): 45-52 . 百度学术
    20. 李晨.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数字化科学控体高校云课堂实践研究.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3(24): 65-6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4)

  • 加载中
图(2)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27
  • HTML全文浏览量:  392
  • PDF下载量:  330
  • 被引次数: 3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1-0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2-06
  • 刊出日期:  2023-01-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