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ct of father's parenting effectiveness and children's sociality on the acceptance of "second-born children"
-
摘要: 探究父亲养育效能、城市儿童社会性与儿童(包括独生子女和"一孩")对"二孩"接纳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对"二孩"接纳程度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2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的一至三年级共计778名3~9岁独生子女和"一孩",以儿童及其父亲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父亲的一般情况、"二孩"接纳程度、儿童社会性与父亲养育效能.结果 不同年级的儿童在对"二孩"接纳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对"二孩"的接纳程度与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呈负相关(r=-0.10),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r=0.10);父亲的自我效能感与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呈负相关(r=-0.15),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r=0.32)(P值均<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父亲的养育效能低可以正向预测儿童同伴交往问题,负向预测儿童的高亲社会行为,进而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可以负向预测独生子女和"一孩"对"二孩"的接纳程度,亲社会行为可以正向预测"二孩"接纳程度.结论 促进父亲养育效能的提高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和同胞接纳.建议父亲积极参与独生子女和"一孩"的具体教养事务,自觉提高养育效能感.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7
- HTML全文浏览量: 137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