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8年中小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发生的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共报告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74起,涉及52所中小学校,报告疑似病例1 291例,单起疫情病例中位数12.5例.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中、小学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82,P<0.01),男、女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6,P<0.01).共采集标本648件,阳性486件,阳性率为75.00%,以GⅡ病毒为主,占87.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规模(>2000,1 000~<2000人)、学生手卫生习惯、发生疫情后学校是否要求学生离校就诊是疫情发生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3.78,2.95,8.25,2.88).结论 手卫生习惯较差是疫情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学校发现病例及时隔离也是防控疫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