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探讨留守青少年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希望及其维度(动力思维、路径思维)的调节作用,为提出改善心理健康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贵阳、遵义和黔西南地区5所中学的1 00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学生464名,非留守学生538名.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12条目一般健康问卷(GHQ-12)和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对中学生进行施测,使用Ping的单指标双步骤法进行潜变量调节效应分析.结果 留守青少年的自尊、希望和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非留守青少年(t值分别为-3.99,-4.41,-4.17,P值均<0.01);留守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r=-0.59,P<0.01);在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留守学生的动力思维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15,P<0.05),而希望(β=0.08)和路径思维(β=0.01)的调节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动力水平越高,自尊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越弱.结论 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其中自尊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动力思维在留守青少年自尊与心理健康间起调节作用,采用提升动力水平的心理辅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
关键词:
- 精神卫生 /
- 自我概念 /
- Ping单指标双步骤法 /
- 青少年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7
- HTML全文浏览量: 54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