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摘要: 分析与比较中日校园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心肺耐力的相关性,为促进中国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 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20 m往返跑(20 mSRT),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BMI和20 mSRT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高心肺耐力的优势比,采用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BMI与20 mSRT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儿童青少年消瘦、超重和肥胖组高心肺耐力的OR值分别为0.57,0.52和0.33,日本分别为0.49,0.36和0.16(P值均<0.05).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BMI-Z分的范围是-2.72~8.76,不同BMI-Z分组20 mSRT-Z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20 mSRT-Z分随BMI-Z分先升后降,BMI-Z分较高或较低时20 mSRT-Z分较低.随着BMI-Z分降低,中国男生20 mSRT-Z分下降幅度更大.结论 相比中日正常体重的同龄人,消瘦、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高心肺耐力的概率更低,BMI-Z分和20 mSRT-Z分间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消瘦对中国男生心肺耐力的影响相比日本更大.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11
- HTML全文浏览量: 136
- PDF下载量: 17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