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 situation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y for children with high loneliness in low-income families
-
摘要: 了解低保家庭高孤独感儿童的生活现状及需求,提出驻校社工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开展孤独感儿童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6年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从北京市15个区低保家庭中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筛查出225名6~18岁高孤独感儿童,并对其生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在参与调查的高孤独感儿童中,有98.6%处于中小学阶段,依托学校开展干预工作具有可行性;有62.2%的儿童面临不同程度的监护缺失,有52.3%的儿童照料人身体健康存在问题,有63.3%的照料人没有工作;有62.1%的儿童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及以下,24.1%的儿童缺乏学习兴趣;49.5%的儿童在社区没有好朋友;有40%左右的儿童遭受过语言暴力和情感暴力,17.6%遭受过躯体暴力,12.6%~16.7%遭受过同伴欺凌.结论 低保家庭高孤独感儿童面临一定的生活困境和社会融入困境,需要专业性支持和帮扶.驻校社工能够从心理和资源两方面为高孤独感儿童提供帮助,是开展困境儿童精准帮扶的有效途径.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61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