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适宜干预方法,为改善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创建“亲情驿站”,对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中心小学105名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活动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团体活动和个体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每日1次,共10期,个体心理辅导每人每周1次,每人共40次,每次30 min.并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ental Health Rate Scale for Pupil,MHRSP)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均分为(48.00±18.56)分,心理健康水平总分≥65分的学生检出率为19.05%;至少单一维度得分≥10分的学生检出率为100%.各维度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性格缺陷51人(48.57%)、学习障碍46人(43.81%)、情绪障碍27人(25.71%)、社会适应障碍19人(18.10%)、品德缺陷12人(11.43%).干预后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检出率及得分均低于干预前(x2值分别为20.60,6.05,43.58,10.99,12.73,t值分别为4.00,3.31,3.25,3.31,2.54,P值均<0.05).结论 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社会情感教育应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及政府关注的焦点.“亲情驿站”活动的社会情感教育可提高农村特殊家庭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