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1].社会认知加工的良性发展是儿童寻求人际互动和扩大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若出现认知加工偏差,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对个体身体或心理上的故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攻击和间接的关系攻击,以及主动攻击和应对威胁的反应性攻击[2].这些攻击亚型起源于对不同社会经历的认知反馈,遵循不同的发展轨迹,并通过不同的社会认知加工导致多样行为问题[3].随着外界交往的扩大,儿童的社会认知获得极大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会认知模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加工方式对以后的行为倾向有深刻影响.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4
- HTML全文浏览量: 59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