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上海初中预备班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与学生骨密度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4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3个区(市区、城郊结合区、郊区)6所初中共18个班级初中预备班518名学生,对学生和家长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超声骨密度测定.结果 学生周末校外文化课培训时间为4.0(2.0,6.0)h,骨密度Z值为0.3(-0.7,1.0).平滑曲线拟合显示,周末校外文化课培训时间与学生骨密度Z值呈非线性相关.根据拟合结果,采用两段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当周末校外文化课培训时间<4.5 h,培训时间与骨密度呈负相关(β=-0.11,P=0.01);当周末校外文化课培训时间≥4.5h,培训时间与骨密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β=0.02,P=0.65).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均显示,学生课余户外活动时间与骨密度Z值呈非线性关系.当每天户外活动时间≥45 min,户外活动时间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当每天户外活动时间<45 min,户外活动时间与骨密度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周末校外文化课培训时间短或平时户外活动时间长,与骨密度值水平升高相关.建议合理安排初中生课余时间,校外文化课培训时间要适量,并加强户外运动,促进学生的体格发育.
关键词:
-
闲暇活动 /
-
骨密度 /
-
健康促进 /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