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了解大学新生共情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建构良好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苏州大学3 922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关爱、父母鼓励自主因子与总体共情、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呈正相关,与个人痛苦呈负相关;父母控制因子与观点采择、共情性关心呈负相关,与个人痛苦和总体共情呈正相关(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积极的父母亲教养方式对共情中的积极成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5~0.18),而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共情中的消极成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4~0.18).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不同类型并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为民主型或权威型的大学新生共情能力优于专制型或放任型(P值均<0.05).结论 大学新生的共情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密切关联,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大学新生共情能力的发展,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阻碍共情能力的发展,母亲的教养方式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4
- HTML全文浏览量: 72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