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隐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指标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

刘朝辉

刘朝辉. 隐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指标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 40(3): 454-45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3.038
引用本文: 刘朝辉. 隐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指标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 40(3): 454-45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3.038

隐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指标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3.038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34-1092/R

  • 摘要: 了解隐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指标与生活方式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有效开展隐性肥胖筛查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方便抽样原则,从河南省7所高校中抽取2044名女大学生进行身体指标测试和生活方式量表调查,对隐性肥胖组与体脂正常组各项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身体各指标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女大学生隐性肥胖报告率为28.6%.隐性肥胖组与体脂正常组腰臀比(W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29),在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和内脏脂肪指数(VFI)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8,-28.69,-23.49,P值均<0.01).隐性肥胖组与体脂正常组在生活规律行为、健康危害行为、人际关系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5个维度及生活方式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和健康责任行为3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4,2.69,-2.16,P值均<0.05).运动锻炼行为是预测隐性肥胖女大学生BMI,BF%和VFI的主要因素(B值分别为-0.12,-0.18,-0.08,P值均<0.01).结论 除BF%外,BMI和VFI也可能是筛查女大学生隐性肥胖的有效指标,但需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运动锻炼行为对以上指标具有预测作用.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2
  • HTML全文浏览量:  66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3-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