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江西省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以期为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提供防控依据.方法 以江西省3所中学的7 129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等进行信息收集.结果 中学生欺凌报告率为7.80%,被欺凌报告率为18.80%,欺凌—被欺凌报告率为5.10%;初中生欺凌(8.72%)、被欺凌(23.91%)行为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6.73%,12.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73,140.17,P值均<0.01).欺凌、被欺凌行为实施方式中,初中生躯体(被)欺凌、语言(被)欺凌、关系(被)欺凌分别为19.9%(22.8%),68.9%(63.7%),11.2%(13.6%);高中生分别为19.7%(18.3%),67.7%(65.1%),12.5%(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长辈体罚、多动注意缺陷等是初中生欺凌行为危险因素,男生是高中生欺凌行为危险因素(OR值均>1);男生、县域中学、同伴关系问题等是初中生被欺凌行为危险因素,长辈体罚等是高中生被欺凌行为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 江西省初高中学生校园欺凌特征及影响因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应从个体、家庭、学校三方面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
暴力 /
-
行为 /
-
因素分析,统计学 /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