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学生认知移情在孤独感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

冯春莹 张野 张珊珊

冯春莹, 张野, 张珊珊. 中学生认知移情在孤独感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3): 390-39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8.03.020
引用本文: 冯春莹, 张野, 张珊珊. 中学生认知移情在孤独感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3): 390-39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8.03.020
FENG Chunying, ZHANG Ye, ZHANG Shanshan. Mediation of cognitive empathy in loneliness and cyberbullying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8, 39(3): 390-39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8.03.020
Citation: FENG Chunying, ZHANG Ye, ZHANG Shanshan. Mediation of cognitive empathy in loneliness and cyberbullying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8, 39(3): 390-39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8.03.020

中学生认知移情在孤独感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作用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8.03.020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34-1092/R

Mediation of cognitive empathy in loneliness and cyberbullying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摘要: 探讨中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欺凌的关系及认知移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学生实施网络欺凌/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移情量表及UCLA孤独量表,对方便抽取的辽宁省4城市94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性别中学生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孤独感与认知移情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5.86,3.25,-3.54,P值均<0.05),除认知移情外,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初中生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得分高于高中生,认知移情得分低于高中生(t值分别为4.49,2.69,-8.02,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与孤独感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28,P值均<0.01),与认知移情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0.25,P值均<0.01).认知移情在孤独感与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6%,19.2%.结论 孤独感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受网络欺凌与实施网络欺凌,还可以通过认知移情间接对其产生影响.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0
  • HTML全文浏览量:  147
  • PDF下载量:  3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3-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