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探讨童年中晚期儿童的心理素质与压力认知的关系,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方法 选取847名中山区中心小学和达州市通川区金山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对象,以2014年6月-2015年7月进行心理素质测试3次,筛选出高、低心理素质各50名学生,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心理素质与压力认知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心理素质的小学生对负性事件的回忆量(19.20±7.16)高于高心理素质的小学生(10.84 ±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P<0.01);高心理素质的小学生对不同压力程度(高、中、低3种程度)负性事件的威胁性评定分别为(38.82±9.35)(37.60±8.73)(38.00±7.87)分,低心理素质的小学生评定分别为(40.22±9.09) (39.48±8.84) (39.40±8.50)分.心理素质水平不同的小学生对于负性事件的威胁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P>0.05).小学生对不同压力程度负性事件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3.128.27)=2.23,P>0.05];不同心理素质与不同压力程度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178.27)=0.67,P>0.05].结论 童年中晚期儿童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对其压力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为心理素质可以降低小学生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易感性.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8
- HTML全文浏览量: 75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