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探讨高职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为改善高校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心理控制源测验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四川省916名高职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t值分别为7.205,4.480,6.483,42.933,2.496,2.007,P值均<0.05);高职贫困大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内归因得分均高于外归因,积极应对得分高于消极应对(P值均<0.05).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外归因、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内归因、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心理控制源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17.22%和13.71%.结论 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应对方式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以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两个方面对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2
- HTML全文浏览量: 64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