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ct of resilience to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bias when suffering frustration
-
摘要: 探讨不同心理弹性水平大学生在经历挫折后的认知特点,为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从赣南医学院800名大学生被试中筛选出20名高心理弹性组被试和20名低心理弹性组被试,实验一采用2(心理弹性水平:高、低)×2(情绪面孔图片:积极、消极)的混合实验设计对40名大学生进行选择性注意实验,实验二采用2(心理弹性水平:高、低)×2(词汇:积极、消极)的混合实验设计对40名大学生进行短时记忆再认实验.结果 受挫前高、低心理弹性组大学生均倾向于注意选择积极情绪面孔图片.受挫体验后,高心理弹性组比低心理弹性组更快地选择积极情绪面孔图片(t=-2.072,P<0.05);相对低心理弹性组,高心理弹性组对积极词汇的再认成绩更好(t=2.503,P<0.05),对消极词汇的再认平均反应时更长(t=-3.590,P<0.05).结论 经历挫折后,高心理弹性大学生比低心理弹性大学生对积极信息有更多的注意选择偏向,并对积极信息有更多的认知加工,而对消极信息有更少的认知加工.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2
- HTML全文浏览量: 78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