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按照国际禁毒公约,精神活性物质分为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其他依赖性药物[1].精神活性物质在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价值,称为药品;如果为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寻求,则失去临床治疗意义,称为毒品[2].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已呈低龄化趋势,长时间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能够导致成瘾及精神活性物质依赖,不仅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犯罪之类的社会问题[3-4].青少年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问题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本研究于2015年9月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进行认知度调查,了解当地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的认知情况和教育现状,探索提高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的认知度、减少药物滥用行为的方法和思路.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7
- HTML全文浏览量: 52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