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索体育锻炼在心理应激层面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指引.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阿坝师范学院3所大学共41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活动量表(APARQ)配合代谢当量(MET)对体育锻炼水平进行量化,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量化心理应激水平,使用疾病严重性等级量表(SIRS)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上述收集到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观察内在相关性.结果 4次测量的体育锻炼水平分别为(365.59±101.41) (412.17±97.34)(389.52±98.85)(403.91±102.27)分,心理应激水平为(113.28±55.17) (131.52±59.23) (117.84±58.48) (104.33±52.80)分,健康状况水平为(5.42±2.49) (4.41±2.16)(4.08±1.94) (3.98±2.25)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健康状况与心理应激之间存在正相关(r=0.27,P<0.05),与体育锻炼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05,P>0.05),且心理应激与体育锻炼水平之间也无相关性(r=-0.04,P>0.05).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显示,体育锻炼和心理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4,P<0.05),且均对学生健康状况水平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1.52,0.26,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应激、身心健康有关,可通过强化体育锻炼,减缓大学生心理应激,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