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小学生视屏行为时间和中高等强度活动与超重与肥胖之间的关联,为防控小学生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城区12所小学三~五年级1 1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通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超重与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问卷调查学生视屏行为和中高等强度活动,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视屏行为时间和中高等强度活动时间以及两者不同组合对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影响.结果 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h组和超过2h组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8.4%和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8,P<0.01).每天中高等强度活动达到1h组和未达到1h组的超重肥胖率均为10.1% (P=0.988).将视屏行为时间和中高等强度活动时间组合后分为4组,4组的超重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8,P<0.01),其中平均每天视屏行为时间超过2h且中高等强度活动未达到1h组最高(2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视屏行为时间超过2h和每天中高等强度活动时间未达到1h对超重与肥胖的交互项无统计学意义(P=0.582),两者的OR值分别为2.45,1.27.将学生视屏行为时间和中高等强度活动时间进行组合后,以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h且中高等强度活动达到1h作为参照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同时存在每天视屏行为时间超过2h且中高等强度活动时间未达到1h时,对于超重与肥胖的OR值达到2.94(P=0.005).结论 三~五年级小学生视屏行为时间和中高等强度活动时间独立、联合作用于学生超重肥胖.在今后对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的预防与控制中,除关注中高等强度活动时间外,对于视屏行为同样需要合理的控制.
关键词:
-
视屏 /
-
体育运动 /
-
超重 /
-
肥胖症 /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