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非故意伤害是指各种意外事故引起的人体损伤[1],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伤害,如溺水、车祸、动物叮咬、烧伤、烫伤、跌落、中毒及医疗事故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已将其作为疾病单独列为一类[2].儿童是非故意伤害的脆弱人群,据相关报道[3-6],非故意伤害是近年来全世界儿童致伤、致死、致残最主要的原因,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发达国家,有1/3的儿童死亡归因于非故意伤害[7];在我国,每100名死亡儿童中,就有26人死于非故意伤害,并且以每年7% ~ 10%的速度增加,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给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中国家庭带来极大忧虑[8].儿童非故意伤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给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干预提供方向,减少非故意伤害对我国儿童的危害,更好维护其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笔者就影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个体、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7
- HTML全文浏览量: 51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