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ssive infection status after the outbreak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kindergartens
-
摘要: 了解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后儿童隐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疫情暴发后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厦门市报告的5起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资料,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总肠道病毒及EV71和CoxA16分型,采用二分类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隐性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250名研究对象接受调查和采样,其中疫情组的隐性感染率为32.4%(45/136),高于对照组的14.0%(16/114)(x2=11.408,P=0.001).疫情组所在小小班、小班和中班的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4.2%,29.1%和17.2%,首例病例至停课的时间间隔<3 d、3~5d和>5 d的隐性感染率分别为16.7%,24.1%和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趋势2值分别为6.558,6.952,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越低,首例病例至停课的时间间隔越长,儿童隐性感染率越高.结论 幼托机构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发生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后,及时采取停课措施是必要的,且越早停课越好.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0
- HTML全文浏览量: 113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