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嘉兴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为科学指导儿童饮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嘉兴市2个街道和2个乡镇共8所幼儿园1 721名儿童.采用爱饭达工具(IMeFeD)对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与农村的家长与医生对儿童不同营养状况评价比较均有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35,44.201,P值均<0.05).至少有1种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7.3%,其中城市为48.9%(438/895)、农村为45.5% (376/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3,P>0.05).各种饮食行为问题中,仅父母对儿童过度关注城市(24.3%)与农村(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0,P<0.05).城市、农村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胃口差(45.6%,43.8%)、不良饮食习惯(29.9%,32.0%)、食物的特别偏好(29.6%,30.7%)、父母过度关心(24.3%,28.7%)、害怕饮食(6.9%,9.1%)、有潜在疾病(3.6%,4.8%).农村不同年龄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P<0.05),其中4岁组最高(50%),6岁组最低(33.6%).结论 3~6岁是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应采取综合措施,从儿童和家长两方面入手,多学科合作,预防和治疗饮食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