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运用锚定信息探讨青少年自杀态度的可塑性,为我国中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语意启动与框架效应相结合的方式设计锚定信息,语意启动以锚定数字为核心,框架效应以措辞形式为核心,即采用2(锚定数字)×2(措辞形式)的实验设计.于山东省潍坊市4所中学整群抽取初一至高二年级750名中学生,将被试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不同的锚定信息,并完成自杀态度问卷.结果 锚定数字与措辞形式对青少年自杀态度4个维度(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的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两大维度上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710,4.450,P值均<0.05),且仅表现在初中生方面(F值分别34.796,10.389,P值均<0.05).接受不同语义锚定信息的初中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23,-3.157,P值均<0.01),而高中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中生的自杀态度不够稳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0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