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揭示当代青少年的人际信任构成及特点,以供研究者进行理论研讨和教育对策研究参考.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广州市544名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进行横断面调查,用因子分析探究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结构,用方差分析比较其发展特点.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人际信任由对社会成员的信任(11.47%)、对社会组织的信任(9.91%)、警惕性(6.83%)、对父母师长的信任(6.51%)、对同伴行为的信任(5.91%)和对国际社会的信任(5.74%)六大因子构成,涵盖了普遍信任、特殊信任和自我防御3个方面.对不同学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信任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点;初中生对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父母师长的信任均高于高中生(P值均<0.05);高中生对父母师长的信任低于大学生和初中生(P值均<0.01),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信任与大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年级和信任对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初中组信任对象主效应显著(F=14.58,P<0.01),交互作用显著(F=7.9,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初一学生对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及父母师长的信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二学生对社会组织的信任高于对父母师长和社会成员的信任(P值均<0.01),对父母师长和社会成员信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三学生对社会组织信任高于对父母师长信任(P=0.002),对父母师长信任高于对社会成员信任(P=0.041).高中组年级和信任对象两个因素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大学组年级主效应不显著,信任对象主效应显著(F=29.82,P<0.01),对父母师长的信任高于对社会组织的信任(P<0.01),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与对社会成员的信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形成期和发展期,易受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结构趋于成熟稳定,且具有差序格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