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研究经济社会因素对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出有效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湖南3类地区中各1个县/区的1所乡镇中学和小学,共9所学校9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场测量学生身高、体重,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结果 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第二类地区最高,为15.20% (x2=10.33,P<0.05);父、母月收入<2 000元最高,分别为23.53%,19.35%(x2值分别为23.61,15.38,P值均<0.01);父、母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最高,分别为22.63%,16.16% (x2值分别为18.22,14.67,P值均<0.01).第三类地区学生消瘦的比例最高,为19.81%(x2=13.58,P<0.01);第一类地区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最高,为21.47%(x2=12.16,P<0.01),呈明显的两极分化.结论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文化程度高低、收入水平高低等因素都对学生营养状况有明显影响,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8
- HTML全文浏览量: 55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