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 rate monitor during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摘要: 了解中学学生体育课运动强度、有效运动时间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学校上好体育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8所项目中学的目标年级学生,监测其194节体育课的最大心率、平均心率、心率≥120次/min的时间和总耗能等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能量消耗的关系.结果 194节体育课最大心率合格率为88.66%,平均心率合格率为68.04%,心率≥120次/min的时间合格率仅为19.59%;3项指标均合格的体育课仅有13.92%.平均每节体育课的总耗能为(290.18±90.60)kcal(1 kcal=4.18 kJ).经线性回归分析,平均最大心率(B=1.162)、平均心率(B=1.053)和心率≥120次/min的时间(B=5.209)是体育课总耗能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中学体育课运动强度不够、有效运动时间不足,影响体育课总耗能,导致运动负荷偏低,影响运动效果,因此要加强对体育课的监测与指导,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锻炼效果.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1
- HTML全文浏览量: 106
- PDF下载量: 17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