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昌平区中小学生午餐用餐现况,为制定相关改善策略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昌平区辖区全部117所中小学校午餐用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小学校午餐供应方式、用餐人数、菜品种类、送餐及自供餐食堂管理等.结果 117所中小学校中,仅36所学校设置食堂,3所学校外送学生午餐,食堂和外送餐用餐学生20 459人,有29 914人回家用餐;自办食堂的10所学校,每年向食堂投入(3~26)万元,其中用于午餐原材料购置的费用为(1~7)万元;58.33%的学校(21/36)有专人负责学生午餐食谱和菜品搭配,但仅13.89% (5/36)的食堂有营养师;16.67%(6/36)的食堂菜谱考虑考试等特殊时段的供餐,38.89% (14/36)的食堂菜谱有过考虑学生生长发育阶段,69.44%(25/36)食堂菜谱考虑季节变化,86.11% (31/36)的食堂食谱定期更换;47.22% (17/36)的学校午餐采用统一标准发放,83.33%(30/36)的学校明确规定教师要监督学生用餐;外送午餐有1~4个菜品,托管食堂午餐有1~8个菜品,自办食堂有2~14个菜品;17家统一标准发放午餐的食堂,对不够吃的学生均采取加餐的方式提供额外饭菜;32所学校存在剩饭剩菜现象,报告率主食>素菜>半荤半素>荤菜;区教委对辖区户籍的1 877名住宿中小学生实行餐补.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校食堂明显不足,午餐营养质量与感官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营养教育有待加强,学生饮食行为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