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探讨高校学生不同结核病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淮南师范学院一~三年级理科2个系大学生,分为传统组和电子信息组.在干预前及干预1 a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免费政策等.结果 干预前两组学生各知识知晓率及结核病防治态度与行为持有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电子信息组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5.1%;传统组为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信息组与传统组的态度与行为正确持有率分别为58.2%,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信息组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知晓结核病防治日、传播途径、服药治疗时间及减免政策方面的知晓率分别为92.1%,86.5%,85.4%,60.7%,76.4%;传统组分别为57.3%,47.2%,36.0%,37.1%,5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互联网传播手段对提高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效果是显著的、可行的.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9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